2015行政法背诵版
❶ 求行政法法条全文!word文档或者txt格式都行,我要打印!谢谢~~
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字数太多,这里放不下,给你链接可以回免费下载。答
http://wenku..com/link?url=jAk83GWmgo_pIRSC1C___KJ6LZx5O3a
❷ 2020法考背诵点【行政法】其他行政组织
一、其他行政组织
(一)行政机关的派出机关(★★)
1、派出机关是由有权地方人民政府在一定行政区域内设立,代表设立机关管理该行政区域内各项行政事务的行政机构。
2、派出机关有三类:第一类是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立的行政公署;第二类是县、自治县的人民政府设立的区公所;第三类是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设立的街道办事处。上述三类组织均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二)行政机关的内部机构(★)
行政机关的内部机构有以下三类:
1.内设机构
行政机关内部的工作机构包括地方各级政府的内设机构和政府工作部门的内设机构。
2.派出机构
有权地方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在一定行政区域内设立,代表该设立机构管理该行政区域内某一方面行政事务的行政机构。如区县公安局设立的公安派出所、工商局设立的工商所、国税局或者地税局设立的税务所等。
3.临时组建的机构
行政机关为履行职权的需要临时组建的执法机构。
要注意的是,法律、法规、规章授权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内部机构,如果超出法定授权范围实施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仍然应当以实施该行为的内部机构为被告。(区分幅度越权和种类越权,详见行政诉讼法部分)
(三)法定授权组织
我国行政法上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是指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参加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非政府组织。在被授权的范围内相当于行政机关,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法定授权组织,常见的是国有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
国有的公用企业、金融企业和全国性总公司往往能成为授权的对象。公用企业包括邮电、铁路运输、煤气公司和自来水公司等,它们也会被国家立法授权实施一部分行政职能。
(四)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是以委托机关的名义在委托事项范围内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非政府组织。这类组织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和对外承担法律后果,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受委托的组织可以是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也可以是个人。
❸ 2020法考背诵点【行政法】行政组织概念及行政主体
一、行政组织概念
1、行政组织,是指以实现国家行政职能为目的,以行政职位为基本构成单位的组织。具体包括行政机关、行政内部机构、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行政组织的最主要的形态是行政机关。
2、行政机关,是指依照宪法或者行政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置的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的国家机关,包括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应的职能部门。
二、行政主体
(一)概念
行政主体,是指拥有行政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并能独立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国家行政机关和社会组织。行政主体的概念是一个学理概念而非法定概念,类似于民法中的民事主体的概念。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就意味着拥有民法主体地位。
民事权利能力是指享有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承担民事责任的资格。而行政主体指的是享有行政法上的这种主体资格的行政组织。
【注意】能够独立承担责任是成为行政主体的核心条件。
(二)确定行政主体概念的意义
在行政法中,确定行政主体概念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确定解决行政争议的主体资格:明确了谁可以成为行政复议的被申请人以及行政诉讼的被告。
(2)确定行政赔偿救济的主体资格:确定行政主体,即明确了谁可以成为最终的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三)“权”“名”不一致时的行政主体
一般情况下,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管理职权过程中“权”“名”“责”三者是统一的。但是有些情况下,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之际,“权”“名”并不统一。
例如在下级机关经过上级机关批准后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中,下级机关有“名”无“权”,上级机关有“权”无“名”,此时“名”与“权”发生分离。
最终谁应当成为承担法律责任的行政主体,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并不一致。在行政复议中,应当以上级行政机关作为被申请人;而在行政诉讼中则应当以对外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上署名的机关为被告,采用“诉讼看名义,复议看职权”原则。
❹ 《行政法》-----行政协议协议&案件管辖
行政协议的效力
1、未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行政协议应当经过其他机关批准壹鸯受反生父的,如果未经批准该行政协议则不具备生效要件无法生效。
注意1】 应批准而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未获得批准的,法院应当确认该协议未生热。
「注意2】 行政协议约定被告负有履行批准程序等义务而被告未履行,对于当事人的损失,行政机关承担赔偿责任
2、无效:-理由:【行政因素】类似于具体行政行为无效理由,行政协议存在重大且明显违法时为无效 【合同因素】根据民事法律规范确认行政协议无效,比如根据《民法典》,违背公序良俗的行政协议无效,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政协议无效等 可补正性:行政协议无效的原因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消除的,人民法院可以确认行政协议有效 3、可撤销:行政协议存在胁迫、欺诈、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情形时
备注:(1).行政协议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行政协议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2).因行政机关的原因导致行政协议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法院可以同时判决责令其采取补救措施;给原告造成损失的,法院应当判决予以赔偿
行政协议案件的管辖
1、级别管辖:同具体行政行为案件
2、地域管辖:第一步,专属管辖。不动产案件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专属管转 第二步,协议管辖。"有约定,从约定",只要当事人书面协议约定选择与争议有实际联系地点的法院管辖,从其约定,具体包括∶1.被告所在地;2.原告所在地;3.协议履行地;4.协议订立地; 5. 标的物所在地等
行政协议案件的诉讼程序
1、起诉期:【行政性】 行政机关单方变更、解除协议等行为,适用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的规定。【合同性】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协议,参照民事法律规范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
2、审查内容:【行政性】合法性审查。对被告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行政协议的行为是否具有法定职权、是否滥用职权、适用法律法规是否正确、是否遵守法定程序、是否明显不当、是│否履行相应法定职责进行合法性审查。 【合同性】合约性审查。原告认为被告未依法或者未按照约定履行行政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针对其诉讼请求,对被告是否具有相应义务或者履行相应义务等进行审查
3、调解制度:可以依法进行调解,但应当遵循自愿、合法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行政协议案件的实体问题
1、行政协议的解除:原告请求解除行政协议,法院认为符合约定或者法定解除情形且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可以判决解除该协议
2、行政协议的抗辩:当事人依据民事法律规范的规定行使履行抗辩权的,法院应予支持
行政协议案件的证据制度和法律适用制度
(一)举证责任:【行政性】被告对于自己具有法定职权、履行法定程序、履行相应法定职责以及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行政协议等行为的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合同性】 采用民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模式∶ 1.原告主张撤销、解除行政协议的,对撤销、解除行政协议的事由承担举证责任。2.对行政协议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由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注意】 只要涉及"合法性"问题,则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其他事项同民诉
(二)法律适用 1、诉讼程序:补充适用模式∶ 应当适用《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法》没有规定的,参照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选择适用模式∶ 2、实体问题:可以适用行政法相关规定,也可以参照适用民事法律规范关于民事合同的相关规定 3、新旧法适用:"老案老办法,新案新办法"模式∶以新《行政诉讼法》生效日2015年5月1日为界限区分老案、新案
❺ 法考哪些老师的背诵版比较好
法考的复习顺序实际上是需要去仔细思考、权衡轻重缓急、巧妙搭配的。因为不同的部门法有不同的复习特点和要求。有的部门法就像一块硬骨头,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利用较多时间去消化、理解,例如民法、刑法、行政法就需要用较多时间去建构一种思维模式。而经济法、法制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则能在短时间内迅速上手。所以,建议复习顺序是:法理—民法—刑法—刑诉—民诉—商法—三国法—经济法—法理—中国法律史—行政法。
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阶段来复习不同的科目:
在最初复习阶段我认为需重点复习理解型的科目,例如民法、刑法。因为这些科目不是靠简单的背诵就能拿分的,需要一定的理解,而且有一定难度,必须是看过一遍再重新整理一下思路才做真题。这两门大法建议是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去复习。
然后再复习商法以及刑事、民事诉讼法,这几大法分值较大,商法里的小法较多、分值又不确定,诉讼法靠背诵。建议是用12天去听完课件做完一次真题!
其次再复习复习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做真题。这门科目比较抽象难懂,分值也不算太高,很多考友都说会放弃,但是看了总比没看好,就算看不懂,也可以记一记,花十几天时间快速听完背完是足够的了。
最后就是三国法、法制史、法理学、宪法、经济法等纯记忆的科目了,这时差不多离考试时间不多了,纯记忆的科目继续坚持背诵。这里就不多说了,就是靠背。
❻ 行政法知识需背诵
一位学友总结的真好!
一、地方行政机关类型
1、条条管辖、垂直领导——政府、海关、金融、外汇、国安、税务——只有1个复议机关;
2、条块管辖、双重领导——公安、市场监督管理局等——2个复议机关(同级政府、上一级主管部门);
3、省以下垂直领导——自然资源——2个复议机关(管后不管前:即同级政府可以作为其复议机关,但是管不了该部门的人权物)
4、派出机关——行政公署——省、自治区政府在必要时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行政公署;
5、 派出机关——区公所——县、自治县政府在必要时经省级政府批准设立区公所;
6、派出机关——街道办事处——市辖区、不设区的市政府经上一级政府批准设立街道办事处;
7、派出机构——派出所——警告、500元以下罚款;
8、派出机构——工商所——处罚个体工商户,不包括吊销营业执照;
9、派出机构——税务所——2000以下罚款;
二、地方各级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
1、地方各级政府机构设置程序
类型一:新设
(1)方式:新设(上一级)
(2)针对事项:地方政府行政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或者变更规格、名称
(3)具体程序:本级政府提出方案→上一级编办审核→报上一级政府批准,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行政机构还应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
类型二:协商
(1)方式:协商(本级政府)
(2)针对事项:政府机构之间的职责异议
(3)具体程序:行政机构之间对职责划分有异议→主动协商解决→协商一致→报本级编办备案;协商不一致→提请本级编办提出协调意见→由本级编办报本级政府决定。
类型三:内设
(1)方式:内设(本级编办)
(2)针对事项:内设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或者变更规格、名称
(3)具体程序:由该行政机构提出方案,报本级编办审批。
2、地方各级政府编制管理
(1)行政编制总额——地方政府的行政编制总额——由省级政府提出→国编办审核→报国务院批准。
(2)行政编制调整——地方各级政府有权在行政编制总额内调整本级政府部门的编制——同一个行政区域不同层级之间调配使用行政编制的,应当由省编办报中编办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