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2003

劳动法2003

发布时间: 2023-02-27 22:26:32

❶ 关于法律,劳动法

这种情况报警是没有作用的。
该同事在行为上属于盗窃,你和另外一位同事知专情,可以算作共属同实施了盗窃行为,但是数额不够所以没有构成犯罪,两位知情人仅能算作工作失职。
基于上述分析,你们的行为给冰淇淋店造成了损失,或者说有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店长按照制度对你们进行辞退处罚,并不违反法律的规定。
但是,以上的种种并不影响你们工资的发放,开除你们不发放工资的行为违反法律规定。你们可以到劳动局对店长进行投诉,接受劳动监察大队的调解,若还是不能解决,再进行劳动仲裁。

❷ 中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工时制度

一、工时制度介绍 中国 劳动法规定 的工时制度有三种,即标准工时制、综合工时制和不定时工时制。标准工时制是目前中国普遍实行的,即劳动者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综合工时制是指分别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综合工时制一般适用于交通、铁路等需连续作业的行业以及制糖、旅游等受季节和自然条件限制的行业。不定时工作制是针对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或需要机动作业的职工采取的一种工时制。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人员、部分值班人员和其他因工作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的;企业中的长途运输人员、出租汽车司机和铁路、港口、仓库的部分半年人员以及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要机动作业的职工;其他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或职责范围关系,适合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符合条件企业可以实行综合工时制,不定时工时制,但需要经过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 二、平时加班,是否好调休? 对于综合工时制,不定时工时制来说,由于工作的特点,可能某一天的工作时间少于标准工作时间,也有可能某一天的工作时间多于标准工时间。对于这两种工时制来说,如果在整个综合计算周期内的实际平均工作时间总数不超过该周期法定标准工作时间总数,只是该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某一具体日(或周、或月、或季)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其不超过部分不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如果超过了法定工作时间总数,应当支付加班费。也就是说,在法定工作时间总数内,公司可以采取调休的方式,而不用支付加班费。 对于标准工时制来说,用人单位如果安排劳动者在工作日和法定节假日加班,必须按照法定标准支付加班工资。不论劳动者是否同意,都不能通过调休的方式而不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我国劳动法及上海市劳动保障局公布的沪劳保综发(2003)2号均有规定。

❸ 劳动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劳动法(labour law),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其内容主要包括: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和义务;劳动就业方针政策及录用职工的规定;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与解除程序的规定;集体合同的签订与执行办法;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制度;劳动报酬制度;劳动卫生和安全技术规程;女职工与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办法;职业培训制度;社会保险与福利制度;劳动争议的解决程序;对执行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以及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等。此外,还包括工会参加协调劳动关系的职权的规定。以上内容,在有些国家是以各种单行法规的形式出现的,在有些国家是以劳动法典的形式颁布的。劳动法是整个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独立的法律部门。
《劳动法》是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而制定颁布的法律。从狭义上讲,我国《劳动法》是指1994年7月5日八届人大通过,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从广义上讲,《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以及调整与劳动关系密切相隧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劳动法》作为维护人权、体现人本关怀的一项基本法律,在西方甚至被称为第二宪法。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或工人或许一辈子都不会接触到刑法诉讼法等,但《劳动法》却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劳动法》的保护和约束之中。不管是普通工人还是其他劳动进,我们应该清楚《劳动法》赋予我们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履行义务,维护权利。我们每个人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成为劳动法律专家,但了解基本的《劳动法》知识是必要的、经济的和有效的

劳动法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994年7月5日颁布
2.失业保险条例

1999年1月22日颁布
3.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办法

2000年颁布
4.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1992年4月3日颁布
5.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1996年8月29日颁布
6.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
2000年10月31日颁布
7.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1999年颁布
8.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001年10月27日颁布
9.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1992年4月3日颁布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全文)

2002年颁布
11.企业职工奖惩条例

1982年颁布
12.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13.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规定

1996年颁布
14.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

1994年10月22日颁布
15.关于印发《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的通知

1994年颁布
16.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

1993年4月12日颁布
17.关于颁发《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的通知

1994年颁布
18.关于印发《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通知
1994年12月3日颁布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

1953年01月26日颁布
2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
1993年6月11日颁布
21.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

1994年颁布
22.工伤保险条例
2003年4月16日颁布
23.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
24.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
2003年5月19日颁布
25.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1994年颁布
26.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

1996年颁布
27.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

1996年颁布
28.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
29.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1988年6月28日颁布
30.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
31.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2001年4月21日颁布
32.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

1990年3月22日颁布
33.工伤与职业病鉴定标准

34.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 15603-1995 )
35.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

1982年颁布
36.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1996年颁布
37.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8.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

1994年颁布
39.工伤认定办法

2003年9月18日颁布
40.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

2003年9月18日颁布
41.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

2003年9月18日颁布
42.小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2003年9月30日颁布
43.生产力促进中心管理办法

2003年12月15日颁布
44.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2004年1月13日颁布
45.集体合同规定

2003年12月30日颁布
46.最低工资规定

2003年12月30日颁布
47.电力安全生产监管办法

2004年3月9日颁布
48.商务部关于印发《外派劳务培训管理办法》的通知

2004年2月16日颁布
49.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
2004年8月16日颁布
50.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
2004年10月20日颁布
51.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2004年11月1日颁布
52.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
2004年12月28日颁布
5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
2005年1月10日颁布
54.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农民投劳管理暂行规定
2004年12月29日颁布
55.国有煤矿瓦斯治理安全监察规定
2005年1月6日颁布
56.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 2005年7月27日颁布
57.安全评价人员资格登记管理规则
2005年8月31日颁布
58.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2005年9月14日颁布
59.煤矿安全培训监督检查办法(试行)
2005年9月26日颁布
60.煤矿隐患排查和整顿关闭实施办法(试行)
2005年9月26日颁布
61.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试行)
2005年9月26日颁布
62.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2005年8月27日颁布
63.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

6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 2005年8月27日颁布
6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02年6月29日颁布
66.女职工保健工作暂行规定

67.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规定
1994年8月11日颁布
68.国家体育总局机关治丧工作管理规定 2006年6月28日颁布
69.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005年1月1日颁布
70.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 2006年9月2日颁布
71.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生产许可实施办法 2006年8月31日颁布
72.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实施办法 2006年8月31日颁布
73.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实施办法 2006年8月31日颁布
74.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
2006年8月31日颁布
75.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工作细则
2006年10月20日颁布
76.优化失业保险经办业务流程指南 2006年9月11日颁布
77.联合收割机及驾驶人安全监理规定
2006年11月2日颁布

❹ 《劳动法》第七十二条是什么

《劳动法复》第七十二制条是关于社会保险基金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二条 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第七十三条 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负伤;

(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

(四)失业;

(五)生育。

(4)劳动法2003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四条 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依照法律规定收支、管理和运营社会保险基金,并负有使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责任。

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依照法律规定,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运营实施监督。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和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的设立和职能由法律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挪用社会保险基金。

❺ 劳动法有规定说,辞工必须提前一个月吗

辞职一般有三种情形:

一、是依法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如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职工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

二、是根据职工自己的选择,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三、是向用人单位提出申请,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

公司无权克扣员工工资,应按正常流程支付员工应付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这就明确赋予了职工辞职的权利,而且这种权利是绝对的,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无须任何实质条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义务即可。

原劳动部办公厅在《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中也指出:“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既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须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超过30日,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用人单位应予以办理。”

(5)劳动法2003扩展阅读:

劳动合同法关于辞职的规定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第九十条 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网络_辞职

❻ 求最新的劳动合同法(全文)

劳动合同法只有一部,是2008年实行的,没有做过任何修改,不存在新旧之分,另外,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后,在2008年9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你说的是它吗

❼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动合同管理办法(2003修正)

第一条 为了规范劳动关系,加强劳动合同管理,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办法执行。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合同管理工作。第四条 工会应当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第五条 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终止和解除,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第六条 用人单位必须自招用劳动者之日起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并应当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按规定及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书面委托的代理人与劳动者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订立后,双方当事人应当各执1份。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自订立之日起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第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载明用人单位的名称、地址和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并具备以下条款:
(一)劳动合同期限;
(二)工作内容;
(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四)劳动报酬;
(五)社会保险;
(六)劳动纪律;
(七)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八)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劳动合同除具备前款规定的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还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协商约定的其他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第八条 因改制、资产重组新成立的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重新订立劳动合同。第九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向劳动者收取抵押金、抵押物、保证金、定金及其他费用,也不得扣押劳动者身份证及其他证件。第十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对劳动者的工作岗位签定岗位协议。岗位期限不得超过劳动合同期限。第十一条 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与其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
(二)未领取复员费、退役金的退伍军人在部队服役满10年以上,初次分配到用人单位的;
(三)因改制、资产重组与劳动者重新订立劳动合同,且劳动者在改制、资产重组前的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以上并距法定退休年龄10年以内的;
(四)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的;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约定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不得将法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约定为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第十三条 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期限为6个月以内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0日;劳动合同期限为6个月至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30日;劳动合同期限为1年以上不足2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0日;劳动合同期限为2年以上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只能试用一次。
初次分配的退伍军人可以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规定实行适应期。适应期内不再实行试用期;退伍军人二次就业的,不再实行适应期,可以约定试用期。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变更劳动合同:
(一)双方协商一致的;
(二)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不能从事原工作的;
(三)用人单位因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合同无法履行的;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十五条 劳动合同一方当事人要求变更劳动合同,应当将变更内容书面通知对方,被通知方应当自接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作出书面答复。逾期不答复的,视为同意。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的;
(二)劳动合同中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的;
(三)用人单位被依法解散、宣告破产或者劳动者死亡的;
(四)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裁(判)决终止劳动合同的;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热点内容
2015年计划生育条例婚假 发布:2025-01-13 15:33:02 浏览:118
广东省食品安全条例修订草案 发布:2025-01-13 15:09:37 浏览:296
规章标语 发布:2025-01-13 15:04:54 浏览:731
法律非法学考什么 发布:2025-01-13 15:04:08 浏览:602
关于教师体罚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3 15:02:49 浏览:905
部队干部转业法规 发布:2025-01-13 14:59:57 浏览:977
发错微信应承担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1-13 13:54:22 浏览:341
司法邵武人 发布:2025-01-13 13:52:51 浏览:879
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都适用劳动法调整 发布:2025-01-13 13:40:31 浏览:716
2011年司法考试刑法题 发布:2025-01-13 13:03:40 浏览: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