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法的新视野

行政法的新视野

发布时间: 2023-03-01 02:05:29

① 行法,民法,行政法的定义和作用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极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其阶级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民法,是用以调整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所谓行政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某重心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② 行政法的概念

1.行政法的概念:行政法是调整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一般说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这个时候,它调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的双方主体是平等的,而行政法它所调整的这种关系是不平等的,而且它重要的是在调整行政主体,调整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所产生的社会关系,而且特别重视对行政主体行政职权的控制和规范。(举例,交通罚款,公安局是行政主体,司机是行政相对人,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行政法来调整的。)

行政法的基本内容包括五部分内容:

(1)行政组织法:调整行政权在行政主体之间的分配。

(2)行政行为法:规范行政权的运用和行使。涉及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的运作规则和程序。

(3)行政程序法:规范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中应当遵循的方式和步骤。

(4)行政责任法:行政机关行政违法和行政责任的法律规范,主要针对行政主体。

(5)行政救济法: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方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后,行政相对方可以寻求的法律保护途径,包括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等。

2.行政法的特征

第一,形式上看,缺乏统一完备的实体法法典。

第二,内容上看,行政法具有权责统一性。

3.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1)行政合法性原则(依法行政原则)2个方面:第一,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包括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都必须遵守行政法律;第二,行政机关按照法律授权活动,越权行为无效,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2)行政合理性原则

第一,公平公正原则;

第二,考虑相关因素原则;

第三,比例原则。行政机关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应当采取对行政相对人损害最小的方式进行。

合法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的关系:二者是完整统一的。

因为法律具有滞后性,所以通过法律对所有的行政行为都予以具体的、详细的规定是不现实的。这样,行政机关就被赋予了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但仅以行政合法性原则限制自由裁量权是不够的,必须以行政合理性原则加以限制。

(3)程序正当性原则

第一,行政公开原则。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公开,以实现公民的知情权。

第二,公众参与原则。行政机关作出重要规定或者决定,应当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

第三,回避原则。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与行政管理相对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③ 新行政法的变化

法律分析:新行政法的影响非常大,它进入公共行政领域的表现大概突出地在两个方面 :其一,在公共组织结构上实行扁平化。扁平化与传统的科层制相对而言,它认为科层制不能够形成有效的责任体系,因为科层制最终责任人是它的最高决策者。进入最终决策的下面各级都是递进阶段,下级缺乏充分的责任感,缺乏这种责任就缺乏创造动力,所以科层制的组织是低效率的。组织扁平化的宗旨是使责任能够落实到每一个层级。中央经常推一些项目,文件出得特别快,大家会想到部长怎么能够把这个事情搞得这么细和这么快。部长实际上依靠的是司长,司长依靠他下面的处长,这样就出现了所谓“处长治理”之说。做事的是处长,最终担责的是部长。处长当然也有责任,当然大家知道这种责任与部长的责任是非常不一样的。新行政法强调扁平化,首先考虑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层级和岗位。扁平化组织形式学习了现代商业公司的治理方式。其二,在公共政策的推行上尽量地引入市场化。它不同于传统的单方命令方式。例如制定规范性文件上引入治理理论,倡导与利益相关方面的协商。当事人参与文件制定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参与了治理过程。合作治理理论强调行政职能的实现过程,应当是一个合作治理过程,是一个协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强调命令服从的单方决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第十六条 行政法规可以在法律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规章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法规、规章对实施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行政许可;对行政许可条件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

④ 行政法的地位与作用是什么

行政法与刑法、民法一样,是现代法律体系中的三大基本法律部门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行政法的作用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维护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要求行政机关履行发展经济、稳定社会、保护环境、控制人口、加强治安等各项职责。因此,行政机关必须通过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及行政司法等各种手段,来有效地规范、约束行政相对人的行为,制止危害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与行政管理秩序,确保行政机关充分、有效地实施行政管理。
2.监督
由于行政权力客观上存在易腐性、扩张性以及与个人权利的不对等性,因而必须对其加以监督和制约。在各类监督方式中,最有效、最直接的监督就是行政法监督。行政法通过规定行政权力的范围、行使方式及法律责任等方式,可以达到有效监督行政主体、防止行政权力违法或滥用的目的。
3.保护
行政法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赋予行政机关合法权限并监督其行使,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各项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的实现:二是通过赋予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为的监督权(如检举权、控告权),行政权行使过程中的参与权(如知情权、要求听证权),特别是对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提起复议权、诉讼权和要求赔偿权,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⑤ 行政法的概念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进一步说,行政法是调整行政组织、职权,行使职权的方式、程序以及对行使行政职权的监督等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行政法由规范行政主体和行政权设定的行政组织法、规范行政权行使的行政行为法、规范行政权运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规范行政权监督的行政监督法和行政救济法等部分组成。其重心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法尚没有统一完整的实体行政法典,这是因为行政法涉及的社会领域十分广泛,内容纷繁丰富,行政关系复杂多变,因而难以制定一部全面而又完整的统一法典。行政法散见于层次不同、名目繁多、种类不一、数量可观的各类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之中。凡是涉及行政权力的规范性文件,均存在行政法规范。重要的综合性行政法律在我国和国外主要有:行政组织法、国家公务员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行政许可法、行政程序法、行政公开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条规定,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⑥ 行政法的概念和特征

【行政法的概念】行政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调整行政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监版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权范的总称。

【行政法的特征】一是行政法尚未形成统一完整的实体法典;二是行政法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内容十分丰富;三是行政法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变动性。

⑦ 文正邦的论文

1、“论人类社会三大文明” 《现代法学》99年第1期。
2、“关于开展法哲学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99年第1期,《法制现代化研究》第六卷(全文)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
3、“儒家的伦理法” 《政治与法律》99年第1期。
4、“试论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化的意义” 《探索》99年第2期。
5、“依法行政论略” 《重庆日报》99年3月10日。
6、“依法行政与行政法制建设” 《依法行政与行政诉讼研究》文集,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重庆市行政法专业委员会编(1999年12月);香港《当代教育》杂志2001年第4期 香港科技联合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发行。
7、《保护占有权》一书“序言” 重庆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
8、“21世纪中国法治聚焦”
《现代法学》2000年第1期“迈向法治新世纪 展望法学大趋势”笔谈。
9、“西部可持续开发战略的法治保障” 《重庆日报》2000年4月5日。
10、“论主客体统一 ——法律实践的一个中心问题”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11、“无罪推定的法哲学思考”(合著) 《法商研究》2000年第2期。
12、“法律效力的法哲学反思” 《云南法学》 2000年第2期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0年第9期转载。
13、“人类社会三大文明论辩——有关生态文明和制度文明的哲学与法学思考” 《20世纪中国法学与法制现代化》(金陵法学论丛卷9)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14、“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及其发展趋势论纲”
《当代教育名家论坛》 B卷 香港科技联合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
15、“论西部可持续开发战略的法治保障”
《现代法学》2000年第4期,重庆市法学会二等奖。
16、“中国传统法哲学概析”(合著)
《湖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17、“法的本原、本质、本体的法哲学论析” 《法理学论丛》 第二辑法律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法制现代化研究》第七卷,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获西南政法大学第十届优秀科研成果评奖二等奖。
18、“论法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法的基本矛盾” 《云南法学 》2001 年第1期。
19、“职责本位论初探— —行政法理论基础试析” 《法商研究》2001 年第3期。
20、“西部开发法治的价值功能分析”(合著)
《四川大学学报》2001 年增刊2001年4月5日出版。
21、“依法行政与行政法制建设”
香港《当代教育》杂志2001年第4期 香港科技联合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22、《民主政制比较研究》一书“序言” 法律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
23、“论西部大开发中依法行政的若干问题” 《西部大开发与行政法治环境研
究》一书,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获重庆市行政法学会二等奖。
24、“宪法哲学的基本问题探析”(合著)
《法论》2001年第6期2001年12月28日出版。
25、“法制建设离不开宪政建设” 《重庆法制报》2001年12月4日。
26、“论西部开发法治”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3期,2002年6月16日出版(全文);《重庆法学》2001 年第1期 ;《重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下卷)收辑,重庆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
27、“社会中介组织的行政法问题初探”(合著)
《行政法论丛》第5卷,2002年6月出版。
28、“宪法哲学——深化宪政理论的新视野” 《检察日报》2002年6月16日。
29、<重庆内参>2002年第5期〈地方保护主义竟然披上“合法”外衣〉一文中有对本人观点的论述。
30、“宪政——人类法治文明的最高结晶”
《现代法学》第5期, 2002年10月28日出版。
31、“加入WTO与加强涉外行政法制建设问题”
载于《加入WTO与行政法制改革研究》一书,重庆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
32、“法哲学论纲”
载于《现代教育理论研究》一书,香港科技联合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
33、“论法理学的范畴逻辑体系” 《金陵法律评论》2002年秋季卷,中国行为法学会研究课题,在中国行为法学会2001年年会上发表,获学会三等奖。
34、“行政诉讼与行政司法制度关系探析”(合著)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35、“试论宪法哲学之基本问题”
《岳麓法学评论》第四卷首篇,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
36、“论西部开发与权力制约”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3年第3期。
37、《试论西部开发的宪政基础和法理依据》 2003年全国法理学年会论文集。 38、《关于建立和健全我国立法听证制度的思考》(合著)
2003年“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信息网电子期刊群”的“理论法学评论”电子期刊。
39、“中国非政府组织及其法律规制问题探究” 2003年9月“中国——欧盟人权网络研讨会”学术报告集,爱尔兰,并在国际互联网上公布。
40、《西部开发的法制保障研究》 《现代法制理念与中国法律制度》(重庆市干部教育培训统编教材)“第十六章”,重庆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 。
41、《行政执法导论》
《行政执法教程》“第一章”,法律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 42、《职责本位论——公法学的理论基点和核心》
《宪法与行政法论坛》第一辑,中国检查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
43、《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论纲》
《时代法学》2003年第2期,2003年12月20日出版。
44、《论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范畴逻辑体系》 《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当代暨庆祝孙国华教授从教5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2003-11-10金融出版社。
45、“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之完善”
2004年5月25日,《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4年第3期。
46、“依法行政的宪政之维” 2004年5月10日,《当代法学》2004年第3期。
47、“西部大开发与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研究”
2004年6月20日,《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版》2004年第2期。
48、“论依法治国与政治文明建设的关系”
“全国政治文明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03年12月杭州。

⑧ 论述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及其特殊社会作用

aa

⑨ 新行政法与旧行政法的对比

第一:明确法院必须依法受理行政案件,行政机关不得干预、阻碍法律立案,有利于解决行政立案难问题。
《新法》第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行政机关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上述增加的内容是《旧法》中不从规定的,它明确了法院必须依法立案的法定职责。
第二、 登记立案制度及上级法院直接立案审理制度的确立,是解决立案难问题的重大举措
《新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了起诉状立案登记制。五十二条规定,法院接受起诉材料后应该依法进行登记并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起诉状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补正。不得未经指导和释明即以起诉不符合条件为由不受理。那么对于不接收起诉状、接收起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以及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补正起诉状内容的,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在《新法》五十四条还规定了人民法院在七日内既不立案,又不作出裁定书的,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起诉。上一级人民法院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立案、审理,也可以指定其他下级人民法院立案、审理。”
第三、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有利于解决立案争议
《新法》将行政机关强制执行行为,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违法集资、非法征收征用、摊派费用,侵犯土地、矿藏等自然资源权利,没有依法支付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等行政行为纳入了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可以依法起诉的行政处罚及行政许可的种类。
第四、规定行政首长出庭应诉义务
《新法》第三条规定,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也可以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由此可见,法律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法条采用了“应当”,也就是说“出庭是必须,不出庭是例外”。
第五、增加了对除规章以外的规划性文件进行审查的权利
《新法》增加了第14、66条。该两条明确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国务院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章以外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时,可以一并请求对该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发现规范性文件不合法的,不作为认定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并应当转送有权机关依法处理。
第六、行政诉讼可跨区域管辖
《新法》增加规定,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
行政诉讼胜诉难是大家普遍达成共识的。基层法院人、财、物受制于地方和行政机关,导致一些案子不能判、不好判、不敢判,行政不当干预现象严重。增加这样的规定,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法院的“地方化”问题对公正审判造成的影响,从体制层面给行政审判注入了一剂十分有效的“强心针”。
第七、明确复议机关不做复议决定后,原告可以就具体行政行为直接起诉
《新法》第二十八条增加如下规定:“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第八、明确了律师享有复制案卷材料的权利
《新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代理诉讼的律师,可以依照规定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可以向有关组织和公民调查,收集证据。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材料,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保密。相对于《旧法》,明确了律师复制证据材料的权利。
第九、进一步强调了被告的举证责任,增加了被告举证、取证的责任限制及补充证据的法定条件,确定了电子证据的合法性, 确立了行政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原则及原告举证的权利等。
《新法》第三十五条列举的证据种类中增加了电子证据,通过立法确定了电子证据在诉讼中的合法地位;第三十六条规定,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第三十七条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证人收集证据;第三十八条规定在两种情况下,法院允许被告补充证据。同时呢,在三十九条规定原告可以提供证明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的举证责任。
第十、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由原来的三个月延长至六个月
《新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将起诉期限延长了三个月是《新法》的重大改革。不仅如此,其还规定了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属于当事人自身的原因超过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限内。
另外,《新法》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的,行政机关不履行的起诉期限仍然是两个月,且在紧急情况下请求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不履行的,起诉期限不受上述二个月的限制。
第十一、规定了停止或者不停止执行决定申请复议的权利
《新法》第五十八条增加了当事人对停止或者不停止执行的裁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这是赋予申请人的新权利,在以往的行政诉讼的法律规定中是没有的。
第十二、《新法》取消了经两次传唤拒不到庭缺席判决的规定
《新法》第六十条将原来的规定修改为,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照撤诉处理;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这样的规定比较《旧法》严格了许多。
第十三、增加了行政诉讼中的简易程序
《新法》第七十九条规定了行政诉讼中的简易程序。法院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第一审行政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简易程序一般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普通程序的行政诉讼审理期限是三个月,四十五天审结的简易程序有利于提供审判效力。
第十四、 进一步细化了检察院对行政诉讼的监督职责,尤其强调了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职责。
《新法》第八十九条规定,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应当提出抗诉。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并报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也可以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审判监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审判程序中审判人员的违法行为,有权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旧法》仅仅很原则的规定了检察院的法律监督职责,但如何操作并未进行规定,上述的规定具有实操性。并且,对于发生效力的判决、裁定的救济途径又增加了一条就是向最高检申请抗诉,这对于民众来说,是真真好的一个法条。
第十五、不执行法律生效判决或者裁定的,行政机关直接责任人应接受处罚
《新法》第九十二条第五款规定了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社会影响恶劣的,可以该行政机关负责人予以拘留;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热点内容
发错微信应承担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1-13 13:54:22 浏览:341
司法邵武人 发布:2025-01-13 13:52:51 浏览:879
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都适用劳动法调整 发布:2025-01-13 13:40:31 浏览:716
2011年司法考试刑法题 发布:2025-01-13 13:03:40 浏览:156
民事诉讼法143条规定 发布:2025-01-13 12:44:07 浏览:843
民法典删除的法律 发布:2025-01-13 12:44:02 浏览:711
刑法人员 发布:2025-01-13 12:36:07 浏览:865
法院没给票据 发布:2025-01-13 12:33:17 浏览:995
什么是职业道德含义 发布:2025-01-13 12:32:26 浏览:147
江西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 发布:2025-01-13 12:31:05 浏览: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