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83条实施细则

劳动法83条实施细则

发布时间: 2023-03-15 15:37:54

㈠ 2021最新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

2021最新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有以下几点:
1、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2、用人单位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经过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后,由用人单位决定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的实施;
3、用人单位经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或决定的重大事项,自动适用于新招用的员工,但用人单位必须履行公示或告知义务。在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若新招用的员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
第四条 【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㈡ 《劳动法》第83条规定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天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15天是自然日还是工作日

自然日,如最后一日为节假日则延至节后第一个工作日

㈢ 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

法律解析: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 法定代表人 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 居民身份证 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 劳动合同期限 ;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 劳动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㈣ 劳动合同争议处理方式有哪些

法律分析:劳动合同纠纷的解决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第一是协商解决,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争议的问题直接进行协商,寻找纠纷解决的具体方案。这种纠纷解决方式省时省力,但前提是双方的争议可以调和,并且都有协商的意愿。第二种是申请调解,根据《劳动法》规定: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负责解决本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委员由单位代表、职工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第三种是通过仲裁解决。当事人可以将纠纷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处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国家授权、依法独立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专门机构,其作出的裁决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是解决劳动合同纠纷的重要手段。并且,劳动仲裁是提起诉讼的前置程序,如果想提起诉讼打劳动官司,必须要经过仲裁程序,而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第四是向法院起诉。根据《劳动法》第83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八十三条 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㈤ 怎么理解劳动法八十三条

第八十三条 【起诉和强制执行】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条文注释】
强制执行:指人民法院基于当事人的请求,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强制对方当事人履行已经生效的仲裁调解协议书、裁决书及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中所规定的义务的一种司法行为。
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应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期限内以书面方式提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书,并在申请强制执行的申请书上明确申请强制执行的内容和要求、申请强制执行的原因和理由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生效的仲裁调解协议书、仲裁裁决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的判决、裁定,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
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条件是什么?对于法院可以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需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1)起诉人必须是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即发生争议案件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2)当事人必须是不服仲裁裁决而向人民法院起诉。(3)当事人起诉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和具体的诉讼请求。(4)当事人起诉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劳动法》规定的提起劳动争议案件诉讼的时效为15日,即自当事人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才予受理,超过15日的期限,人民法院则不予受理。(5)当事人起诉应当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一般应向对案件作出仲裁裁决的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

㈥ 发生劳动争议后有几种解决途径

一、协商程序。协商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争议的问题直接进行协商,寻找纠纷解决的具体方案。与其他纠纷不同的是,劳动争议的当事人一方为单位,一方为单位职工,因双方已经发生一定的劳动关系而使彼此之间相互有所了解。双方发生纠纷后最好先协商,通过自愿达成协议来消除隔阂。但是,协商程序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双方可以协商,也可以不协商,完全出于自愿,任何人都不能强迫。二、申请调解。调解程序是指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就已经发生的劳动纠纷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的程序。根据《劳动法》规定: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本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委员由单位代表、职工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一般具有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又了解本单位具体情况,有利于解决纠纷。除因签订、履行集体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外均可由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但是,与协商程序一样,调解程序也由当事人自愿选择,且调解协议也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如果一方反悔,同样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三、仲裁程序。仲裁程序是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将纠纷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处理的程序。该程序既具有劳动争议调解灵活、快捷的特点,又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是解决劳动纠纷的重要手段。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国家授权、依法独立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专门机构。申请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选择程序之一,也是提起诉讼的前置程序,即如果想提起诉讼打劳动官司,必须要经过仲裁程序,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四、诉讼程序。根据《劳动法》第83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诉讼程序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打官司。诉讼程序的启动是由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的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后启动的程序。诉讼程序具有较强的法律性、程序性,作出的判决也具有强制执行力。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八十三条 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 第六条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当事人不得有激化矛盾的行为。

㈦ 劳动法第83条试用期约定违法赔偿金是怎样赔,我签的合同是不满一年,试用期约定为3个月,又没帮买社保...

1、合同期限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能超过一个月。按《劳动合同法》第83条规定,用人单位在你入职第二和第三个月,应按(2000-1500)500元/月,向你支付赔偿金的。没有买社保是要支付赔偿金的,前提是你要求以此离职。

㈧ 劳动法第83条规定试用期约定违法的赔偿金是整月工资还是试用期与转正后工资的差额

如有违规是按转工资标准支付。
详细解读: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与劳动者所约定的试用期如果还没有实际履行,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予以改正,使之符合规定;如果无效的试用期已经实际履行,则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的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赔偿金与经济补偿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举例,如法定试用期为三个月,违法约定了六个月的试用期。当这六个月试用期已经实际履行完毕,支付赔偿金的期间就是从试用期的第四个月至第六个月的时间。
赔偿金是承担违约责任的一个重要方式,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约定,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给予一定数量货币进行赔偿。给付赔偿金的前提必须是一方违反合同约定,给另一方造成了实际损失。举例说明:假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为三年,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但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了一年的试用期,并约定试用期满后的月工资为每个月3000元。在此情况下,用人单位约定的试用期是违法的,因为超过了六个月的法定上限,如果劳动者已经实际履行了十个月的试用期,则用人单位应当向该劳动者支付四个月工资的赔偿金4×3000=12000元。即,已经实际履行的十个月(没有履行的不计)减去法定最高六个月之差乘以该劳动者试用期满后的月工资之积等于赔偿金额。
特别说明:一、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的期间为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上述例子中,试用期的法定最高时限是六个月,如果劳动者实际只履行了五个月的试用期,没有超过法定上限,则用人单位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但须改正违法行为,将试用期的约定限定在法定的最高时限内。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的期间不包括劳动者尚未履行的期间。上述例子中,违法约定的试用期为一年,实际履行十个月,还有两个月未履行,用人单位就无须支付未履行的二个月试用期的赔偿金。三、支付赔偿金不能代替正常的劳动报酬。如果劳动者实际履行的试用期超过了法定最高时限,用人单位除了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外,还要向劳动者支付劳动合同约定的试用期满后的月工资。实际上等同于在劳动者已经实际履行的超过法定上限的期间内,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

热点内容
什么道德问题 发布:2025-01-13 07:29:46 浏览:392
法律硕士非法学两年制 发布:2025-01-13 07:26:04 浏览:290
律师杨军 发布:2025-01-13 07:16:54 浏览:149
法治实残 发布:2025-01-13 07:15:18 浏览:311
民法素材 发布:2025-01-13 06:38:02 浏览:162
罗马法对民法的影响 发布:2025-01-13 06:25:34 浏览:567
增资经办人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3 05:29:32 浏览:666
法律硕士辅导班招生 发布:2025-01-13 04:50:05 浏览:336
经济法概论自考试题 发布:2025-01-13 04:28:41 浏览:789
劳动法里的工作时间包括 发布:2025-01-13 04:13:12 浏览: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