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员工私自离职

劳动法员工私自离职

发布时间: 2023-04-19 02:50:53

1. 员工擅自离职怎么处理

“对擅自离职的,以旷工论处,可按照《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的规定,给予除名处理”的规定是一致的。因为未经批准,擅自离职兆隐做的,或停薪留职期满后1个月以内,本人既未要求回原单位工作,又未办理辞职手续的,均属无故旷工行为,况且旷工时间已够除名规定的期限,所以可按除名处理。“
无论那个企业单位的都存在一些工作积极性不高、不遵守单位规定的员工。在少数员工中甚至出现擅离职守的情况。擅离职守导致岗位空缺无人,既定的工作无法按时完成,甚至会造成整个工作流程停止,工作进度缓慢携困。对于员工擅自离职怎么处理呢?接下来,我将介绍下企事业单位一般处理方法。
一、员工擅自离职的法律危害有哪些
员工擅自离职,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及时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员工很可能会回来向用人单位主张工资、加班费等;并且此时用人单位与员工的劳动关系,在法律上依然存续,这时若员工在外发生人生意外伤害,尤其是死亡的,其家属极有可能把责任以及赔偿问题,推到公司、用人单位身上。
二、员工擅自离职怎么处理
劳动法》第二十五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首先,用人单位应当以书面形式送达通知书,限定员工在指定是时间内回公司上班,并提出如限期内不上班的处理措施。其次,当员工擅自离职达到可以辞退的标准时侯,用人单位应当将解除劳动关系的事宜公开,并以书面形式送达离职通知书给员工,通知其前来办理交接工作以及离职手续。
至于通知书的送达,用人单位应采取挂号信或ems形式,将通知书送达至员工信息登记的住址、身份证地址,或者经济联系人地址,并保存好回执。送达日期,以签收日期为标准。若员工不签收,或邮寄信被退回,用人单位应当完好保留邮寄信,如有争议发生,至开庭时方才当仲裁员的面打开邮寄信,以证明用人单位履行了通知义务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愿。必要时,用人单位可以在报纸上登声明。
另外,如果员工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的,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申请仲裁,要求员工赔偿损失。如果用人单位为员工支付了培训费用,而员工未到期离开的,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培训费。如果员工未与公司办理离职手续就到其他公司上班,造成原公司损失的,公司可以要求员工赔偿损失。
三、如何预防擅自离职的发生
1、制定规范的企业人力资源规章制度。企业人力资源规章制度中,应当明确员工辞职的,必须提前三十天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并办理完相关的交接工作、离职手续,方可离职。同时,制定详细的《员工入职申请表》。表中要求员工填写部分,要包含员工联系方式、现住址、身份证住址、紧急联系人联系方式以及紧急联系人联系住址等。员工入职时,应当让其明确填写以上资料,并注明当以上员工资料、通讯方式、地址等发生变动的时候,员工应及时以书面形式告知用人单位,否则,一切法律后果、责任有员工本人负责。
2、在企业人力资源规章制度中,应明确规定因员工擅自离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员工应予赔偿并约定赔偿的范围,根据法律规定,可以要求员工赔偿下列损失:
(一)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
(二)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
(三)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四)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3、在有必要的时候,企业应当在员工入职时,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特别是针对一些特殊、敏感、容易接触到公司机密、技术的部门、岗位的员工。同时,应当在企业人力资源规章制定相关的《保密制度》,明确员工的保密义务和责任,使其在离职后仍然负有对企业商业秘密等的保密义务;
4、企业在招聘员工的同时,可以同时考虑加强对员工的背景调查(包括学历、身份证等),选择适合、符合本企业企业文化的员工;在薪酬制度方面,渐进式、具有吸引性和增长空间的薪酬设计,能加强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同样,良好的企业福利,也能加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处理员工不是目的,其最终目的是提醒各位员工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对单位对岗位尽职尽责。对于擅离职守的员工,单位也是劝导教育为主,但是屡教不改的,多少企业都会族衡选择让员工离职,降低公司的损失。

2. 劳动者擅自离职的后果

法律主观:

用人单位对擅自离职的职工可按旷工处理,给予除名。按照国家规定,自动离职的劳动者不享受任何待遇(企业将有权停止继续缴纳自离职工的社保及公积金)。根据劳动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 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双方有培训协议,则需要履行劳动法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档信灶约定向用人单位 支付行扮违约金 。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法律客观: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法》
第一百零二条

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坦猜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法》
第一百零二条

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3. 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私自离职有什么后果

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之后私自离职,由此可以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责任。对于私自离职的员工型基,可以按照旷工处罚,达到一定时间,公司可以单方面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一、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私自离职有什么后果?
职工自动离职给企业造成了损失,企业要求职工赔偿或交付违约金而发生的争议,称为自动离职争议。对擅自离职的,以旷工论处,可按照《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的规定,给予除名处理的规定是一致的。因此未经批准,擅自离职的,或停薪留职期满后1个月以内,本人既未要求回原单位工作,又未办理辞职手续的,均属无故旷工行为,况且旷工时间已够除名规定的期限,所以可按除名处理。
自动离职,是职工根据企业和自身情况擅自离职,而强行解除与企业的劳动关系的一种行为。有的职工因辞职未准或要求解除合同未被同意,便擅自离职或违约出走;有的职工未说明原因不辞而别;也有的受优厚待遇诱惑而擅自“跳槽”等均属自动离职范围。
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作用有什么?
对于劳动者而言,劳动合同的签订是证明存在劳动关系最有利的证据,也是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权利义务的最好规范。所以签订劳动合同对于维护劳动者本人的合法权益起到很大的作用。为避免和减少劳动纠纷,应要求用人单位及时和自己签署书面的劳动合同,约定工资报酬、岗位、期限、工时制等主要条款,合同看清楚后再签订,否则一旦用人单位改变约定的条件并且将不利条件写入劳动合同中以后,劳动者就处于不利地位了。
对于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将面临“双倍工资”的处罚,劳动者可以未签订劳动合同为由解除合同并要求双倍工资。劳动合同签订的规范,有利于企业管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签订劳动合同之后,员工自动离职,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责任。劳动合同是证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有利证据,对于劳动者来说,签订劳动合同可以减少劳动纠纷,维护自己察厅的合法权益。对于用人单位来说,签订劳动合同有利于企业的管理,可以败租隐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4. 员工擅自离职怎么办

员工擅自离职用人单位应当结清 工资 ,但劳动者应赔偿损失。 劳动者擅自离职,指劳动者根据用人单位和自身情况擅自离职,而强行解除与用人单位的 劳动关系 的一种行为。因 辞职 或要求 解除合同 未准,擅自离职或违约出走;未说明原因不辞而别;受优厚待遇诱惑擅自“跳槽”等均属擅自离职,属于违法解除合同,按《 劳动合同法 》第九十条、劳动部《关于实行 劳动合同 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劳部发〔1996〕354号)第18条规定,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劳动者违反本 法规 定 解除劳动合同 ,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 竞业限制 ,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第十八条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严格按照《 劳动法 》的规定,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向用人单位提出。职工自动离职属于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应当按照《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承担赔偿责任。

5. 劳动者擅自离职的法律后果

法律主观:

劳动者擅自离职是不是合法的以及应该如何处理我国《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但按第37条规定,劳动者,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劳动法》第102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由此可知,劳动者擅自离职的行为是违法的。劳动者擅自离职该如何处理劳动者擅自离职是指其未向用人单位提出口头或书面报告,而随意离开所在单位及其所担任的工作职务或岗位的违法违约行为。因此,用人单位应当在教育劳动者自觉守法、守约的同时还应制定好内部规章制度,对劳动者擅自离职的行为作出限制性和处罚性的规定。这种违法的行为往往会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因此用人单位还应依据《劳动法》第17条第2款和第90条的规定,在劳动合同中与劳动者约定针对擅自离职行为的损失赔偿条款,能计算出损失额的,可要求其按实际损失额赔偿,无法计算损失额的,可约定一个具体的索赔数额。还可依据该法第91条的规定,要求招用该擅自离职、尚未与本单位结束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的用人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历此综上所述,劳动者擅自离职,不办理离职手续,是不合法的,而且对于擅自离职给公司造成的损失,劳动者还会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而且这对于劳锋烂基动者自身也是一种不诚信的表现。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银谨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6. 擅自离职的员工怎么处理

单位一般会以书面形式通知员工回来上班,如果员工擅自离职的行为达到可以辞退的标准,单位有权辞退员工,并通知员工回来办理交接手续。且如果员工擅自离职的行为给单位造成损害,单位有权要求其赔偿。擅自离职是指员工不向用人单位打招呼,随意离开工作岗位和单位的违约行为。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的行为不符合法律,往往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往往要追究劳动者的责任。用人单位对擅自离职的,可以按旷工处理,达到规定天数后可给予除名。还有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公司可能无法为劳动者乱橡办理退工、退保手续。如果退工、退保手续未办理,劳动者到新的一家公司上班,新的公司无法办理招工、社保缴交等手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戚敬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员工离职扣工资合法吗
员工属于正常离职,并且未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扣工资的行为是不合法的,劳动者可以去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投诉,劳动行政部门收到投诉哗仔旁后,应当进行调查,查证属实的,应当责令用人单位足额支付工资报酬,逾期未支付的,还可以责令用人单位加付赔偿金。员工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在离职时,用人单位为了避免要不回损失的,可以通过扣工资的行为进行弥补,用劳动者的工资赔偿造成的损失。

7. 员工自动离职 劳动法如何规定

法律主观:

《劳动法》员工自动离职的规定如下: 《劳动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经劳动 合同当事人 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第三十一条规定,劳动者 解除劳动合同 ,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第三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友念盯可以随时通知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 (一)在试用期内的; (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 限制人身自由 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法律客观:

《劳动合同法好和》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高物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8. 擅自离职的员工怎么处罚

一、擅自离职的员工怎么处罚
1、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应当严格按照规定,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向用人单位提出。职工自动离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当按照规定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五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擅自离职的员工有工资吗
1、用人单位应该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但是该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9. 员工自离按劳动法怎么办

员工自动离职的,按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也是要支付工资的。如果因为员工自动离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单位可以要求赔偿。员工未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提前三十日(试用期提前三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即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赔偿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的;
(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首轮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员工自动离职的,《劳动法》规者销信定是要提前30天提出申请,具体情况下还需要根据实际来对离职的相关情况向用人单位说明,并做好有关事项的对接,有异议的可以提出劳动仲裁,或者起诉到法院处理。
自动离职,是职工根据企业和自身情况擅自离职,而强行解除斗启与企业的劳动关系的一种行为。
公司员工自离可以向用人单位要工资,工资结算到你工作结束之日,没有上满一个月的工资(一个月工资的平均数乘以在职的天数+在职其它福利)而单位又没同意你在30天内离开,公司有不开失业保险的权力,公司可能会追究你给公司造成的损失。
1、以书面形式直接送达职工本人,本人不在的,交其同住成年亲属签收。
2、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邮寄送达,以挂号查询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只有在受送达职工下落不明,
3、用上述送达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方可公告送达,即张贴公告或通过新闻媒介通知。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30日,即视为送达。
4、在此基础上,企业方可对旷工和违反规定的职工按《奖惩条例》的规定做除名处理。能用直接送达或邮寄送达而未用,直接采用公告送达,视为无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九十条【劳动者的赔偿责任】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的连带赔偿责任】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10. 擅自离职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擅自离职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擅自离职会有什么法律后果呢?有些人会因为自身原因或是读公司不满就擅自励志,这种做法其实是错误的,用人单位随时可以告你。我已经为大家搜集和整理好了擅自离职会有什么法律后果的相关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擅自离职会有什么法律后果1

擅自离职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我国《劳动法》第102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0条规定支付赔偿费用。这就是说,如果你擅自离职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你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另外,如果你擅自离职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招用你的用人单位得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我国《劳动法》第99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如果你真想在劳动合同期限未满之前就离开原单位,你必须先与其解除了劳动合同。

相关内容:

我国《劳动法》第3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的;

(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擅自离职会有什么法律后果2

当员工擅自离职时,HR应该怎么处理呢?

一、查清事实,取得证据。

单位对职工所犯错误的事实应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取证,并且对所取得的证据要严格审核,以保证确凿无误,结论材料应与本人见面,允许其申辩,如确属于事实不符,应当纠正。

(例如:员工签字确认的原始手工考勤;电子考勤;企业内部视频录像;与员工的通话录音具体到时间、旷工原因;单位如果以门禁卡作为考勤记录并以此为惩罚员工旷工之依据,则应当事前制定相应的书面规章制度,并公示或者告知员工。)

二、发出书面通知。

单位可向劳动者发出书面通知(挂号信等形式),表明员工已经有多少天无故未到岗上班,限定员工在某个时间内回单位报道,否则将按旷工处理,单位将依据规章制度某某条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三、解除(终止)程序。

给员工下发解除(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注明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事由)。首选采取直接送达方式,如诺本人不在,交由同住的成年亲属签收;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邮寄送达,以挂号查询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只有在受送达职工下落不明,或者用上述送达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方可公告送达,即张贴公告或通过新闻媒介通知。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三十日,即视为送达。能用直接送达或邮寄送达而未用,直接采用公告方式送达,法律视为无效。

如何防止员工擅自离职的情况出现?

1、制定规范完善的企业人力资源规章制度。

企业人力资源规章制度中,应当明确员工辞职的,必须提前三十天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并办理完相关的.交接工作、离职手续,方可离职。同时,制定《员工手册》是必不可少的。

2、制定详细严谨的《员工入职申请表》。

表中要求员工填写部分,要包含员工联系方式、现住址、身份证住址、紧急联系人联系方式以及紧急联系人联系住址等。员工面试、入职前,HR应当让其明确填写以上资料,并注明当以上员工资料、通讯方式、地址等发生变动的时候,员工应及时以书面形式告知用人单位,否则,一切法律后果、责任有员工本人负责。以上内容,并应一并体现与企业《员工手册》中。

3、明确规定员工擅自离职的赔偿范围。

在企业人力资源规章制度、《员工手册》中,应明确规定因员工擅自离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员工应予赔偿并约定赔偿的范围,根据法律规定,可以要求员工赔偿下列损失:

(一)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

(二)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

(三)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四)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4、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

在有必要的时候,企业应当在员工入职时,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特别是针对一些特殊、敏感、容易接触到公司机密、技术的部门、岗位的员工。同时,应当在企业人力资源规章制度、《员工手册》等之中,或者制定相关的《保密制度》,明确员工的保密义务和责任,使其在离职后仍然负有对企业商业秘密等的保密义务;

5、设计具有吸引力的薪酬福利制度。

在薪酬制度方面,渐进式、具有吸引性和增长空间的薪酬设计,能加强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同样,良好的企业福利,也能加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6、加强对员工的背景调查。

考虑加强对员工的背景调查(包括学历、身份证等),选择适合、符合本企业企业文化的员工。

相信通过规章制度的完善,应急处理操作的学习,HR们在遇到员工擅自离职的时候,都能得心应手的妥善处理了。

热点内容
财政拨款属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不征税收入 发布:2025-01-12 20:29:09 浏览:577
什么叫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 发布:2025-01-12 20:26:00 浏览:336
招商管理条例 发布:2025-01-12 20:12:39 浏览:931
王哲律师 发布:2025-01-12 20:09:00 浏览:161
一村一法律顾问责任 发布:2025-01-12 19:59:30 浏览:964
中国电影关于法律法规 发布:2025-01-12 19:18:02 浏览:681
属于商法的是什么法 发布:2025-01-12 19:00:48 浏览:595
法是以为核心内容的社会规范 发布:2025-01-12 18:49:24 浏览:975
日本第四代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1-12 18:47:49 浏览:358
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剧远在身边二 发布:2025-01-12 18:46:50 浏览: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