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劳动法如何规定事假
㈠ 请事假规定劳动法是如何规定的
一、《劳动法》关于请事假的规定有哪些?
劳动法中没有具体关于请事假的规定,一般事假的规定有以下内容:
1、任何请事假的员工在本月将没有全勤奖金;
2、经公司批准员工可以休不带薪事假,但一年至多不可超过十个工作日;超过5天的事假必须提前一周提出;
3、如果员工事假超过公司规定最大期限以至于影响到公司正常工作公司将视其自动离职;
4、薪金扣除公式为(基本工资 补贴)÷21.75×事假天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二、其他假期的有关规定
1、法定节假日
依据国务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则,第二条,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2、每年带薪请假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规则:员工总数超越1年及少于10年,有5天年假;超越10年及少于20年的,年假为10天;已满三年,年假15天。
3、病假
依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则》等有关规则,请假生病或受伤的工人病假假期依据我的实践工作经历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三个月至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实践工作年限为十年或以下,单位的工作年限为不少于五年的期限为三个月。
实践工作年龄超越十年,在本单位工作五年以上六个月;五年至十年为九个月;十年至十五年为十二个月;连续十五年至二十年;连续二十四个月。
4、婚丧
《劳动法》未对婚姻、殡葬人员作出详细规则。
职工自己结婚或近亲属的工人(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请假能够依据详细状况,指导的行政审批,给丧假一至三天;他们结婚时双方不在同一工作场所;在现场立刻家庭成员当员工需求我死在葬礼效劳,能够依据间隔,放弃错误的;在假期丧假和间隔,工人们在双方支付;晚结婚,婚姻是延长至15天。
北京婚姻条例:
目前,北京休假时间为10天,取消晚婚假。
5、女职工产假
任何用人单位的女职工都有权享用产假,休假90天,包括产前休假15天。难产,增加产假15天。多胎,每生一胎以上,产假增加15天。女职工怀孕流产,所在单位应当依据医疗部门证明,给予一定期间的产假。女职工怀孕不到4个月的流产,给予15天至产假的30天;怀孕超越4个月的流产,给予一个42天的产假。
北京产假:128天至7个月。
北京市女职工产假制度作出灵敏的调整,依据新的规则:产假98天,除国度规则的女职工,可享用30天产假的奖励;同时,女职工由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同意,能够添加1到3个月的假期。也就是说,女职工产假长达7个月。
6、其他请假
工作人员因个人或家庭缘由请假可请假,请假无薪休假,以天数或小时休假为计算单位。请离任员工每天的工资扣除规范是:月根本工资/ 20.92天;员工请假小时工资扣除规范是:月根本工资/ 20.92天/小时。
㈡ 新劳动法对事假的规定
法律分析:对事假的规定:事假的请假制度一般是由当事人所在的单位来制定,员工因为其自己的原因或者其家庭的原因需要请假的可以向其所在的单位请假,这个假属于事假,事假没有薪资,事假以一天或者一小时来计算,在劳动法中对于事假没有明确的规定。
法律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㈢ 请事假规定劳动法是如何规定的
事假假条应该包含请假人、请假原因、时间、请假期间等内容。向单位提出申请。事假:员工因个人或家庭原因需要请假的可以请事假,事假为无薪假,事假以天或小时为计算单位。员工请事假每天的扣薪标准是:月基本工资/20.92天员工请事假每小时的扣薪标准是:月基本工资/20.92天/8小时。除了国家统一规定的产假外,各地一般都规定了奖励产假,各地奖励产假的期限有所不同。要根据公司的规章制度执行,或者双方签订的合同进行扣减。对于劳动者请事假扣减工资,我国法律目前没有明确规定,实践中由公司制定规章制度,或者根据劳动者和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的约定执行,但公司的规章制度不能逾越法律的强制性和原则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㈣ 劳动法关于事假制度规定细则
员工因个人或家庭原因需要请假的可以请事假,事假为无薪假,事假以天或小时为计算单位。员工请事假每天的扣薪标准是:月基本工资/21.75天。员工请事假每小时的扣薪标准是:月基本工资/21.75天/8小时。
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休息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我们在企业或公司里上班,有时会因生病请病假或者因个人原因需要请事假。每个单位对请事假的规定都不尽相同,
一、《劳动法》关于请事假的规定有哪些?
劳动法中没有具体关于请事假的规定,一般事假的规定有以下内容:
1、任何请事假的员工在本月将没有全勤奖金;
2、经公司批准员工可以休不带薪事假,但一年至多不可超过十个工作日;超过5天的事假必须提前一周提出;
3、如果员工事贺贺假超过公司规定最大期限以至于影响到公司正常工作公司将视其自动离职;
4、薪金扣除公式为(基本工资补贴)÷21.75×事假天数。
二、其他假期的有关规定
1、法定节假日
依据国务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则,第二条,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总结劳动法中没迟春有具体关于请事假的规定,一般事假的规定有以下内容:
任何请事假的员工在本月将没有全勤奖金;
经公司批准员工可以休不带薪事假,但一年至多不可超过十个工作日;超过5天的事假必须提前一周码拍耐提出;
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一)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㈤ 请事假规定劳动法是如何规定的
劳动法中没有具体关于请事假的规定,一般事假的规定有以下内容:
1、任何请事假的员工在本月将没有全勤奖金;
2、经公司批准员工可以休不带薪事假,但一年至多不可超过十个工作日;超过5天的事假必须提前一周提出;
3、如果员工事假超过公司规定最大期限以至于影响到公司正常工作公司将视其自动离职;
4、薪金扣除公式为(基本工资 补贴)÷21.75×事假天数。
法律依据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三条 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㈥ 请事假规定劳动法是如何规定的
请事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如下:
1、任何请事假的员工在本月将没有全勤奖金;
2、经公司批准员工可以休不带薪事假,但一年至多不可超过十个工作日;超过五天的事假必须提前一周提出;
3、如果员工事假超过公司规定最大期限以至于影响到公司正常工作公司将视其自动离职;
4、薪金扣除公式为(基本工资补贴)除以二十一点五乘以事假天数。
关于请考试假的规定如下:
1、试用期满的雇员一年内可申请不超过五天的考试假,仅在考试日与工作日冲突时才准许请考试假,而且考试科目须与雇员申请考试假时在本公司从事的工作有关;
2、雇员应在考试假之前至少三十天向直属主管说明其申请考试假的打算,并填写《休假申请表》,经主管签字同意并附上准考证复印件后,递交至人力资源部。雇员还应向公司报告考试结果;
3、公司保留当雇员在发布考试结果之后十二个月内离开公司时,向其索回支付给该雇员的每一天考试休假的工资全额的权利。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㈦ 请事假规定劳动法是怎样规定的
法律分析:劳动法对请假的规定:
1、根据劳动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中的规定;
2、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数和工作时间分别调整为0.9天和67.4小时,可以照此折算出员工日平均工资。
3、经公司批准员工可以休不带薪事假,但一年至多不可超过十个工作日;超过5天的事假一周提出;
4、如果员工事假超过公司规定最大期限以至于影响到公司正常工作公司将视其自动离职。
5、薪金扣除公式为(基本工资+补贴)÷21.75×事假天数。
6、事假(每月计算时间段:本月18日至下月17日):任何请事假的员工在本月将没有全勤奖金;
7、对于病假工资,用人单位可以在合同中与职工进行约定,只要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80%就可以。
法律依据:《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一条为统一全国年节及纪念日的假期,制定本办法。
《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二条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三条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一)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条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五条二七纪念日、五卅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植树节等其他节日、纪念日,均不放假。
《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六条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七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
㈧ 劳动法事假规定2022
申请事假的条件及程序鉴于实行了年休假和新的工时制,工作人员一般不应再请事假。需要处理私事的,应安排到假期中进行,事假应先用年休假(或探亲假)冲抵。若当年享受年休假后再请事假,其假期天数累计超过20天,则下一年不再享受年休假。确有特殊原因必须另请事假的,由本人事先提出申请。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只要能够证明其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就享有依法休年假的权利。但是,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职工请陪悉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由此可见,如果员工在一个自然年度内请事假累计在20天以上,且用人单位不扣其事假期间工资的,将不再享有当年度的年休假;如果当年度的年休假已经享受,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员工将不再享受下一年度的年休假。如果员工在当年度虽然请事假累计天数达到20天以上,但依据规定已经扣除其对应事假天数工资的,此时员工仍享有休年假的权利,用人单位不得予以剥夺。
员工请事假怎么算工资?
除了法定的各类公休节假日和假期外,如果因特殊情况,员工本人需要离岗请假的,批准权在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可以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及工作需求,拒绝员工的申请,也是合法的。根据《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的规定,请事假应按月平均计薪天数21.75天来折算扣除工资。当然存在全勤奖、餐补等情形的,应当根据其规章制度的规定及对应的天数进行扣减悔乱磨。
法律依据: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二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碧斗,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 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因此,职工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㈨ 劳动法关于请假制度的规定
一、劳动法关于请假制度的规定
劳动法职工请假规定,根据《劳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条规定,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二、《劳动法》对请假的规定的细则
在长达四五十年的工作生涯中,每个劳动者都会因为生病、结婚、生育等各种各样的事情需要请假。事实上,请假的权利是法律对劳动者的一种尊重的保障。每个单位可能都会有自己的假期安排制度,但是都不能超越《劳动法》的框架。那么最新《劳动法》对请假的规定有哪些呢?
《劳动法》对请假的规定
(一)、病假
1、病假证明必须由公司指定的正规医院开据;
2、员工拿回公司的病假凭证必须包括:
(1) 二级以上指定医院医生的病情诊断书;
(2) 二级以上指定医院医生的病假建议书。
3、 如果公司发现病假证明不合格将视为事假扣除该员工当天相应的工资及全勤奖;如有造假行为且情节严重者公司将予以开除;
4、 员工病假每月审核期间为本月18日至下月17日:
(1)每月请病假不能超过1天;
(2)每月累计病假>1≤2,扣除全勤奖100元;
(3)每月累计病假>2,扣除全勤奖200元。
其余工资严格按照公司人事部《员工守则》。
操作规则:员工必须在休假后一周内将休假单递交行政人员登记,如果超过一周(指从休假回来当天开始计算)仍未交假单的公司一律按事假处理从当月工资中扣除。
(二)、事假(每月计算时间段:本月18日至下月17日)
1、任何请事假的员工在本月将没有全勤奖金;
2、经公司批准员工可以休不带薪事假,但一年至多不可超过十个工作日;超过5天的事假必须提前一周提出;
3、如果员工事假超过公司规定最大期限以至于影响到公司正常工作公司将视其自动离职;
4、薪金扣除公式为(基本工资 补贴)÷21.75×事假天数。
(三)、年假
公司将给予员工年假以使他们在工作之余获得充分的休息时间,公司鼓励大家充分利用自己的年假进行休息。
1、享受带薪年假条件如下:
(1)所有公司员工在服务期满一年后均可享有12个工作日的年假,服务年限每增加一年,年假可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一个工作日,年假最多不超过20个工作日,试用期内员工无权享受年假;
(2)在服务的第一年,员工可享受的年假应根据该年的雇用时间按比例计算:工作日数÷365天×12天;
(3)员工雇用终止时,未休年假应根据该年的雇用期限按比例计算平均工资:月基本工资÷21.75×剩余年假天数。
2、休年假必须提前申请:
(1)请假≤1的申请,必须提前1个工作日提出;
(2)请假少于连续五天的申请,必须提前3个工作日提出;
(3)请假连续五天的申请,必须提前一周提出;
(4)请假超过连续十个工作日的申请,必须提前两周提出。
操作规则:任何员工休年假,必须填写正规的年假申请单,并提交部门经理批准,再递交行政人员登记,公司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补假单请求(特殊情况除外)。(员工的年假单主管交、主管的年假单经理交。)
(四)、考试假
试用期满的雇员一年内可申请不超过5天的考试假,仅在考试日与工作日冲突时才准许请考试假,而且考试科目须与雇员申请考试假时在本公司从事的工作有关。雇员应在考试假之前至少30天向直属主管说明其申请考试假的打算,并填写《休假申请表》,经主管签字同意并附上准考证复印件后,递交至人力资源部。雇员还应向公司报告考试结果。公司保留当雇员在发布考试结果之后12个月内离开公司时,向其索回支付给该雇员的每一天考试休假的工资全额的权利。
(五)、婚假
试用期之后,雇员经出具证明,在其首次合法结婚时,可享有婚假。在25岁之前结婚的男雇员和在23岁之前结婚的女雇员可享受3天婚假;在上述年龄之后结婚者,可享受13天婚假。婚假应在结婚前或结婚之日后三个月内连续休完(不分工作日或周末)。婚假需提前至少一个月提出申请,员工在婚假期间享受正常工资。
(六)、产假
女雇员享受计划生育规定的产假:
1、怀孕三个月后,女雇员有权享受每月半天带薪的孕妇检查假;
2、怀孕六个月后,不应安排上夜班,必要时,工作岗位应做临时调整;
3、包括分娩前的15天假在内,女雇员可享受共90天产假,并享受全薪工资;
4、其婴儿不超过一岁的女雇员,每天可享受1小时带工资的哺乳假;
5、产假必需在规定的时间内一次性连续休完。
怀孕女雇员应当与其直接主管讨论与怀孕有关的日程安排和计划,以便提前做出适当安排。
(七)、计划生育假
妊娠不足4个月做人工流产的女雇员可享受15至30天流产假;妊娠超过4个月做人工流产的女雇员可享受42天的流产假。女员工在流产假期间,可享受工资。为计划生育目的而采取有关医疗措施的雇员可享受1至14天计划生育假,有关员工在计划生育假期间可享受工资,在生育后三年内做人工流产,可视为病假处理。计划生育假必需在采取计生措施后一次性连续休完。
(八)、丧假
已过试用期雇员在其配偶、父母或子女死亡时,可享受5天丧假;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死亡时,可享受2天丧假。休丧假应事先获得批准(有正当理由则可免除)。丧假仅在事发后五天内有效,并且应在这五天内休完。如果上述亲戚的葬礼不在员工工作当地举行,则根据距离而定,增加不超过三天的旅程假。在上述假期内员工将享受正常工资。
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劳动法》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