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2005劳动法全文

2005劳动法全文

发布时间: 2023-05-02 10:07:13

① 请给我一份详细的劳动法

劳动法?还是劳动类的法律法规?劳动法的可操作性一般,很多问题不能仅仅看劳动法就有用的。我给你一个网址,这里对常用的劳动法类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都有链接,非常实用。

但是,法律和法学是两个概念,你看了全部的劳动法的法条并不代表你了解和会适用劳动法了,这是一个专业学习数年甚至十数年才能解决的法理问题,几百个法条不代表法律你都知道了。

劳动法类
http://www.jincao.com/fa/law12.htm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994年7月5日颁布

2.失业保险条例 1999年1月22日颁布

3.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办法 2000年颁布

4.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1992年4月3日颁布

5.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1996年8月29日颁布

6.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 2000年10月31日颁布

7.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1999年颁布

8.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001年10月27日颁布

9.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1992年4月3日颁布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全文) 2002年颁布

11.企业职工奖惩条例 1982年颁布

12.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13.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规定 1996年颁布

14.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 1994年10月22日颁布

15.关于印发《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的通知 1994年颁布

16.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 1993年4月12日颁布

17.关于颁发《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的通知 1994年颁布

18.关于印发《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通知 1994年12月3日颁布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 1953年01月26日颁布

2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 1993年6月11日颁布

21.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 1994年颁布

22.工伤保险条例 2003年4月16日颁布

23.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

24.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 2003年5月19日颁布

25.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1994年颁布

26.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 1996年颁布

27.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 1996年颁布

28.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

29.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1988年6月28日颁布

30.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

31.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2001年4月21日颁布

32.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 1990年3月22日颁布

33.工伤与职业病鉴定标准

34.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 15603-1995 )

35.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 1982年颁布

36.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1996年颁布

37.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8.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 1994年颁布

39.工伤认定办法 2003年9月18日颁布

40.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 2003年9月18日颁布

41.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 2003年9月18日颁布

42.小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2003年9月30日颁布

43.生产力促进中心管理办法 2003年12月15日颁布

44.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2004年1月13日颁布

45.集体合同规定 2003年12月30日颁布

46.最低工资规定 2003年12月30日颁布

47.电力安全生产监管办法 2004年3月9日颁布

48.商务部关于印发《外派劳务培训管理办法》的通知 2004年2月16日颁布

49.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 2004年8月16日颁布

50.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 2004年10月20日颁布

51.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2004年11月1日颁布

52.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 2004年12月28日颁布

5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 2005年1月10日颁布

54.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农民投劳管理暂行规定 2004年12月29日颁布

55.国有煤矿瓦斯治理安全监察规定 2005年1月6日颁布

56.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 2005年7月27日颁布

57.安全评价人员资格登记管理规则 2005年8月31日颁布

58.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2005年9月14日颁布

59.煤矿安全培训监督检查办法(试行) 2005年9月26日颁布

60.煤矿隐患排查和整顿关闭实施办法(试行) 2005年9月26日颁布

61.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试行) 2005年9月26日颁布

62.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2005年8月27日颁布

63.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

6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 2005年8月27日颁布

6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02年6月29日颁布

66.女职工保健工作暂行规定

67.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规定 1994年8月11日颁布

68.国家体育总局机关治丧工作管理规定 2006年6月28日颁布

69.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005年1月1日颁布

70.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 2006年9月2日颁布

71.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生产许可实施办法 2006年8月31日颁布

72.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实施办法 2006年8月31日颁布

73.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实施办法 2006年8月31日颁布

74.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 2006年8月31日颁布

75.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工作细则 2006年10月20日颁布

76.优化失业保险经办业务流程指南 2006年9月11日颁布

77.联合收割机及驾驶人安全监理规定 2006年11月2日颁布

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

1.关于正确处理劳动纠纷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若干问题的指导性意见(二)--最新劳动法司法解释有关内容阐释 2001年颁布

2.关于印发《农业部关于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2002年11月29日颁布

3.关于学习和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通知 2003年1月23日颁布

4.关于《对台劳务人员登轮作业证》等证件工本费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1年4月16日颁布

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对经劳动争议仲裁裁决的纠纷准予撤诉或驳回起诉后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从何时起生效的解释 2000年4月4日颁布

7.关于切实做好《社会保险稽核办法》实施工作的通知 2003年3月11日颁布

8.关于印发《安全评价通则》的通知 2003年3月31日颁布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 1991年6月15日颁布

10.劳动部关于发布《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 1994年12月1日颁布

1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工伤认定法律适用的请示的答复 2001年6月15日颁布

12.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司机工伤认定问题的复函 1996年12月30日颁布

13.劳动部关于印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1995年08月04日颁布

14.关于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指导意见 2003年5月26日颁布

15.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 2003年5月25日颁布

16.劳动保障部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 2003年5月30日颁布

17.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通知 2003年6月12日颁布

18.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协议管理的通知 2003年05月14日颁布

19.关于印发《安全预评价导则》的通知 2003年5月21日颁布

20.关于加强对城市低保金发放情况监督管理的紧急通知 2003年6月24日颁布

2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 2003年6月22日颁布

2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2003年6月19日颁布

2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3年7月3日颁布

24.关于妥善处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出中心再就业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3年9月25日颁布

25.关于落实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再就业税收政策具体实施意见的通知 2003年8月29日颁布

26.关于切实解决建筑业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通知 2003年9月30日颁布

27.关于开展乡镇企业、农村个体工商户职业病危害专项这个整治工作的通知 2003年8月28日颁布

28.关于劳动能力鉴定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3年9月26日颁布

29.关于修改《对外劳务合作备用金暂行办法》的决定 2003年8月21日颁布

30.关于补充调整《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实施意见部分内容的通知 2003年10月30日颁布

31.关于调整《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试行)》附录A部分内容的通知2003年10月30日颁布

32.关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调整意见的通知 2003年10月23日颁布

33.民政部 人事部 劳动部关于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因战因公伤残军人享受所在单位因公(工)伤残人员的保险福利待遇的通知 1991年3月25日颁布

34.关于认真做好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 2003年11月10日颁布

35.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工伤保险条例》宣传提纲的通知 2003年11月13日颁布

36.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加强冬季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通知 2003年11月7日颁布

37.人力搬运安全

38.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的实施意见 2004年1月3日 颁布

39.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的决定 2004年1月9日颁布

4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妥善解决国有企业办中小学退休教师待遇问题的通知 2004年1月20日颁布

41.卫生部关于加强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 2004年2月17日颁布

4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整顿统一着装的通知 2003年12月19日颁布

4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 2004年2月17日颁布

44.国防科工委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的若干意见 2004年02月13日颁布

45.关于推进乡镇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意见 2004年2月27日颁布

46.关于组织开展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情况调查制定还款计划的通知 2004年3月10日颁布

47.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年) 2004年2月16日颁布

4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扶持家禽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2004年2月13日颁布

49.建设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的意见 2004年3月17日颁布

50.商务部关于做好维护国内产业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 2004年5月8日颁布

5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4年6月1日颁布

52.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当前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2004年6月24日颁布

53.关于调查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情况的通知 2004年10月19日颁布

54.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 2004年10月21日颁布

5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劳动力调查制度的通知 2004年9月27日颁布

5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煤矿安全监察体制的意见 2004年11月4日颁布

57.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立即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的紧急通知 2004年12月24日颁布

58.关于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 2004年11月26日颁布

59.关于做好清欠工作维护农民利益的紧急通知 2004年12月22日颁布

60.关于做好“两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2004年12月24日颁布

61.关于认真做好元旦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2004年12月26日颁布

62.关于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5年2月23日颁布

63.关于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 2005年2月21日颁布

64.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体例》若干规定 2004年12月31日颁布

65.关于认真配合做好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有关工作的通知 2005年5月9日颁布

66.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2005年6月7日颁布

67.关于进一步做好预防机械伤害事故加强安全监督执法工作的通知 2005年8月19日颁布

6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 2005年8月24日颁布

69.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 2005年8月18日颁布

70.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 2005年9月3日颁布

71.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征求意见的通知 2006年3月20日颁布

72.关于换发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证件的通知 2006年3月10日颁布

73.关于印发《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 2006年1月4日颁布

74.保险营销员管理规定 2006年4月6日颁布

75.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2006年4月10日颁布

76.关于实施农村保险营销员资格授予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6年4月7日颁布

77.关于加强安全评价机构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6年6月7日颁布

78.关于加强高压油气田井控管理和防硫化氢中毒工作的意见 2006年5月31日颁布

79.关于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 2006年6月7日颁布

80.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装备联网和维护使用工作的指导意见 2006年6月5日颁布

81.关于加强探险旅游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6年6月18日颁布

82.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建设系统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的通知 2006年6月9日颁布

83.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保险工作的意见 2006年6月18日颁布

84.关于明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6年6月7日颁布

85.关于切实加强暑期旅游安全工作的通知 2006年6月18日颁布

86.实施农民工“平安计划”加快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 2006年6月18日颁布

87.《2006年建设系统汛期安全生产与综合防灾工作要点》 2006年6月20日颁布

88.《生产安全重特大事故和重大未遂伤亡事故信息处置办法(试行)》 2006年6月20日颁布

89.关于全力做好"五一"黄金周后期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 2006年5月4日颁布

90.关于调整煤矿井下艰苦岗位津贴有关工作的通知

91.关于推动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有关问题的意见 2006年8月14日颁布

9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2006年8月14日颁布

93.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司事故跟踪、督导工作实施意见 2006年9月20日颁布

94.关于修改〈煤矿安全规程〉第六十八条和第一百五十八条的决定 2006年10月25日颁布

95.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2006年10月13日颁布

96.关于做好2006年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工作的通知 2006年11月09日颁布

② 劳动法全文

你需要哪一条,直接搜就可以
条文多,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第八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第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第十二条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第十三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十五条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第十八条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第二十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第二十一条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第二十五条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第二十七条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二十八条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二十九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第三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第三十二条劳动者拒绝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不视为违反劳动合同。
劳动者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劳动条件,有权对用人单位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第三十三条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第三十四条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
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第四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五条劳动合同期满,有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但是,本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规定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终止,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第四十九条国家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劳动者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制度。
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八十条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八十一条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第八十三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第八十四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第八十六条劳动合同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被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第八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二)违章指挥或者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三)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或者拘禁劳动者的;
(四)劳动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给劳动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
第八十九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条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九十二条劳务派遣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以每人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九十三条对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劳动者已经付出劳动的,该单位或者其出资人应当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赔偿金;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四条个人承包经营违反本法规定招用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发包的组织与个人承包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九十五条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职责,或者违法行使职权,给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附 则

第九十六条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未作规定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十七条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继续履行;本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自本法施行后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开始计算。
本法施行前已建立劳动关系,尚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
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十八条本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③ 最新劳动法全文

劳动法全文-2010最新劳动法全文来源: 作者: 时间:2005/10/28 本 劳动法 全文是2010最新劳动法全文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1994年7月5日通过,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新) 主席令
本劳动法全文是2010最新劳动法全文
2010年最新的劳动法即1994年7月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劳动法。
劳动法全文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促进就业
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五章 工资
第六章 劳动安全卫生
第七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第八章 职业培训
第九章 社会保险和福利
第十章 劳动争议
第十一章 监督检查
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十三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第三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第五条
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劳动就业,发展职业教育,制定劳动标准,调节社会收入,完善社会保险,协调劳动关系,逐步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第六条
国家提倡劳动者参加社会义务劳动,开展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鼓励和保护劳动者进行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表彰和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第七条 劳动者有权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
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第八条
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
第九条 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主管全国劳动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工作。
第二章 促进就业
第十条
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兴办产业或者拓展经营,增加就业。
国家支持劳动者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就业。
第十一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多种类型的职业介绍机构,提供就业服务。
第十二条
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第十三条
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第十四条
残疾人、少数民族人员、退出现役的军人的就业,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五条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第十七条
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第十八条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
(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
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
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
(一)劳动合同期限;
(二)工作内容;
(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四)劳动报酬;
(五)劳动纪律;
(六)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七)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第二十条
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
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延续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第二十一条
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第二十二条
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
第二十三条
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第二十四条 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第二十五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第二十七条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用人单位依据本条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
第二十八条
用人单位依据本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
第二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三)女职工在孕期、产假、哺乳期内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工会认为不适当的,有权提出意见。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劳动合同,工会有权要求重新处理;劳动者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的,工会应当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
第三十一条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的;
(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第三十三条
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
第三十四条
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第三十五条
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职工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条
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限制:
(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条 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第四十五条 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五章 工资
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四十九条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三)劳动生产率;
(四)就业状况;
(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第六章 劳动安全卫生
第五十二条
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第五十三条 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第五十四条
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第五十五条
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第五十六条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第五十七条
国家建立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和劳动者的职业病状况,进行统计、报告和处理。
第七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第五十八条 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
未成年工是指年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
第五十九条
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第六十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第六十一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活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第六十二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第六十三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第六十四条
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第六十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第八章 职业培训
第六十六条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发展职业培训事业,开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
第六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发展职业培训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进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第六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根据本单位实际,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
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
第六十九条
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
第九章 社会保险和福利
第七十条
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第七十一条
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
第七十二条
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第七十三条 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负伤;
(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
(四)失业;
(五)生育。
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
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
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
第七十四条
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依照法律规定收支、管理和运营社会保险基金,并负有使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责任。
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依照法律规定,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运营实施监督。
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和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的设立和职能由法律规定。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挪用社会保险基金。
第七十五条
国家鼓励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为劳动者建立补充保险。
国家提倡劳动者个人进行储蓄性保险。
第七十六条
国家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兴建公共福利设施,为劳动者休息、休养和疗养提供条件。
用人单位应当创造条件,改善集体福利,提高劳动者的福利待遇。
第十章 劳动争议
第七十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第七十八条
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七十九条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八十条
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代表担任。
劳动争议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应当履行。
第八十一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担任。
第八十二条
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
第八十三条
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八十四条
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可以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
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一章 监督检查
第八十五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制止,并责令改正。
第八十六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人员执行公务,有权进入用人单位了解执行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查阅必要的资料,并对劳动场所进行检查。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人员执行公务,必须出示证件,秉公执法并遵守有关规定。
第八十七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
第八十八条
各级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
任何组织和个人对于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九条
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第九十二条
用人单位的劳动安全设施和劳动卫生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或者未向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劳动保护设施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责令停产整顿;对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致使发生重大事故,造成劳动者生命和财产损失的,对责任人员比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三条
用人单位强令劳动者违章冒险作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四条
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第九十五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保护规定,侵害其合法权益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对女职工或者未成年工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六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由公安机关对责任人员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罚款或者警告;构成犯罪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二)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和拘禁劳动者的。
第九十七条
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的无效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九条
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一百条
用人单位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的,可以加收滞纳金。
第一百零一条
用人单位无理阻挠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行使监督检查权,打击报复举报人员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零二条
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百零三条
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
第一百零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和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的工作人员挪用社会保险基金,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零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已规定处罚的,依照该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十三章 附则
第一百零六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法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规定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步骤,报国务院备案。
第一百零七条 本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请楼主给分谢谢!

④ 2005年重庆市劳动法95号文件

渝府发〔2004〕95号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办理退休暂行办法》已经2004年10月26日市政府第4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O四年十一月十日

重庆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办理退休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办理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退休的行为,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我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管理体制的通知》(渝府发〔2004〕 21号)等规定,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办理退休,应遵循依法、公开、公正、便民、提高行政效率的原则。
第三条 市政府渝府发〔2004〕21号文件所称非正常退休,是指本办法中的特殊工种退休和提前退休。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退休,是指参加了本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职工和以个人身份参加本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以下统称参保人员)办理正常退休、特殊工种退休、因病或非因工致残退休或退职(以下简称病退休)、纳入国家和市级破产(关闭)计划的破产(关闭)企业职工的提前退休和其他符合国家和市政府有关规定的提前退休�以下简称提前退休。
第五条 正常退休,是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并符合其他相关退休条件的参保人员办理退休�但按国家有关规定经有权机关批准延长退休年龄的,从其规定:
(一)用人单位的参保人员: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工人年满50周岁,干部年满55周岁。
(二)个人参保人员: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1996年 1月1日前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年满50周岁,1996年1月1日及其以后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且无视同缴费年限的,年满55周岁。
特殊工种退休,是指男年满55周岁及其以上、女年满45周岁及其以上的参保人员符合下列情形之一并符合其他相关退休条件的,可办理退休:
(一)从事高空或特别繁重体力劳动累计满10年的;
(二)从事井下或高温工作,或经常在摄氏零度以下低温场所工作,或常年在海拔3500米以上高山、高原地区工作累计满 9年的;
(三)从事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或常年在海拔4500米以上高山、高原地区工作累计满8年的。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办理特殊工种退休审批工作中,应结合企业的实际,做好特殊工种的检测确度工作,规范和完善企业特殊工种的范围�具体检测确定办法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另行制定。
病退休,是指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经市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符合其他相关退休、退职条件的参保人员办理退休或退职。
提前退休,是指纳入国家、市级破产(关闭)计划的破产(关闭)企业的符合相关提前退休条件的参保人员或符合国家和市政府规定的其他提前退休范围和条件的参保人员办理退休。
第六条 办理退休,由社会保险局审核,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批。社会保险局负责计算和发放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第七条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社会保险局办理退休,实行联合办公,提供一站式服务。

第二章 申报与受理

第八条 参保人员在达到正常退休年龄当月,办理病退休的参保人员在市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后,办理特殊工种退休和提前退休的参保人员达到相关退休条件后,由用人单位代为向办理退休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的社会保险局 (以下简称参保地社会保险局)申报退休。个人参保人员由本人向参保地社会保险局申报退休。
用人单位代参保人员申报特殊工种退休和提前退休,个人参保人员申报特殊工种退休,应提交参保人员本人的书面申请。
申报退休前,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应完清欠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欠费)。
第九条 申报退休,应填写《重庆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退休审批表》(以下简称《审批表》),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养老保险手册》或《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卡》原件;
(二)《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个人参保人员还应提供《户口簿》;
(三)《职工档案》;
(四)其他相关材料。
办理病退休,还需提供《重庆市职工因病退休�职鉴定表》。
办理特殊工种退休、提前退休,还需提供本人书面申请以及按特殊工种退休或提前退休的规定应提供的其他相关材料。
递交材料时应制作材料清单一式二份,经递交人和收受人签字后,分别保存。
第十条 参保地社会保险局收到退休材料后应及时审核,对材料齐全并符合要求且无欠费的,当即受理;对材料齐全并符合要求但有欠费的,应向用人单位发出《催缴欠费通知书》,并抄送申报退休的职工,督促用人单位完清欠费后予以受理;对材料不齐或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发出《补正材料通知书》,一次性告知应补充的全部材料,待其材料补正齐全后予以受理。

第三章 审核、审批退休及计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第十一条 办理正常退休、病退休,由参保地社会保险局对退休材料进行全面审核,在《审批表》的审核意见栏对相关事实作出认定并签署意见后,转报同级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批。
办理特殊工种退休、提前退休,由参保地社会保险局对退休材料初审,并在《审批表》的初审意见栏对相关事实作出认定后,委托用人单位在其显著位置对办理退休的参保人员的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从事特殊工种的工作年限进行公示,个人参保人员由参保地社会保险局负责公示,公示期为7日。经公示无异议的,由用人单位及其工会组织签署意见后,及时将公示结果书面反馈参保地社会保险局。参保地社会保险局收到公示结果后,连同初审后的材料一并报送市社会保险局审核。市社会保险局在《审批表》的审核意见栏对相关事实作出认定并签署意见后,转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批。对情况特殊的,由参保地社会保险局报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社会保险局到当地办理。对少数边远地区,也可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委托参保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
市社会保险局直接经办的参保单位的职工退休,由市社会保险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直接办理。
第十二条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社会保险局办理退休,应重点审核办理退休的参保人员的下列事实,并作出相应认定。
(一)出生时间;
(二)参加工作时间;
(三)建立个人账户时间;
(四)建立个人账户前的实际缴费年限和实行个人缴费前的视同缴费年限;
(五)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
(六)实际从事特殊工种的工作年限。
第十三条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退休材料全面审核后,在《审批表》的审批意见栏签署意见。对符合退休、退职条件的,准予退休或退职,并明确退休或退职时间、待遇支付的起始时间,向退休或退职人员发放《退休证》;对符合一次性支付养老保险待遇条件的,准予一次性支付养老保险待遇;对不符合退休、退职或一次性支付养老保险待遇条件的,不予批准退休、退职或一次性支付养老保险待遇,并说明理由。
第十四条 参保地社会保险局依据审批机关的批准决定,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对符合退休、退职条件的,计算基本养老金或退职生活费;对符合一次性支付养老保险待遇条件的,计算一次性支付的养老保险待遇。参保地社会保险局计算基本养老金、退职生活费或一次性支付的养老保险待遇,应制发《重庆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基本养老金计算表》�以下简称《计算表》,同时收回参保人员的《养老保险手册》或《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卡》原件,随同《审批表》、《计算表》以及有关材料等整理建档。
对符合国家和市里相关规定增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其退休审核、审批工作完成后,由参保地社会保险局将办理情况报市社会保险局备案。
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参保人员办理退休,《审批表》、《退休证》和《计算表》由参保地社会保险局委托用人单位向当事人送达;个人参保人员办理退休,《审批表》、《退休证》和《计算表》由参保地社会保险局向当事人送达。其中,对一次性支付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送达《审批表》和《计算表》;对不予批准退休的人员,送达《审批表》。同时,将职工档案和有关材料退回用人单位或个人参保人员,并及时收回回执。
第十六条 退休审核、审批工作应在受理申报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情况特殊,经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审核、审批期限,但正常退休、病退休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10个工作日,特殊工种退休、提前退休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 20个工作日。审核、审批工作延长期限的,由负责审批的机关告知有关当事人。
本条规定的工作时限,不含公示、请示上级机关明确相关政策等所需时间。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十七条 申报退休,应如实申报有关情况,不得弄虚作假,不得篡改职工档案。对通过弄虚作假等违规行为办理的退休,由审批机关撤销原审批决定,收回《退休证》,并及时告知参保地社会保险局。社会保险局从审批机关撤销原审批决定的次月起停发违规办理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并按照《社会保险稽核办法》有关规定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及社会保险局工作人员在办理退休时,滥用职权、索贿受贿、徇私舞弊、违反法定程序的,或者玩忽职守、严重失职的,由主管行政机关或行政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造成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损失的,追回损失的基金;给管理相对人造成经济损失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赔偿;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用人单位、参保人员和退休人员对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批退休的行为及社会保险局计算发放养老保险待遇的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规定的有关退休文书格式,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制作。
第二十一条 我市过去有关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办理退休的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⑤ 求劳动法里面的条例,请帮忙全部列出来!!!!

http://www.jincao.com/fa/law12.htm
里面包括很多法律规定,你可以打开看,包括下面的一些: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994年7月5日颁布

2.失业保险条例 1999年1月22日颁布

3.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办法 2000年颁布

4.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1992年4月3日颁布

5.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1996年8月29日颁布

6.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 2000年10月31日颁布

7.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1999年颁布

8.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001年10月27日颁布

9.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1992年4月3日颁布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全文) 2002年颁布

11.企业职工奖惩条例 1982年颁布

12.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13.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规定 1996年颁布

14.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 1994年10月22日颁布

15.关于印发《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的通知 1994年颁布

16.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 1993年4月12日颁布

17.关于颁发《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的通知 1994年颁布

18.关于印发《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通知 1994年12月3日颁布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 1953年01月26日颁布

2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 1993年6月11日颁布

21.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 1994年颁布

22.工伤保险条例 2003年4月16日颁布

23.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

24.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 2003年5月19日颁布

25.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1994年颁布

26.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 1996年颁布

27.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 1996年颁布

28.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

29.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1988年6月28日颁布

30.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

31.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2001年4月21日颁布

32.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 1990年3月22日颁布

33.工伤与职业病鉴定标准

34.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 15603-1995 )

35.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 1982年颁布

36.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1996年颁布

37.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8.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 1994年颁布

39.工伤认定办法 2003年9月18日颁布

40.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 2003年9月18日颁布

41.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 2003年9月18日颁布

42.小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2003年9月30日颁布

43.生产力促进中心管理办法 2003年12月15日颁布

44.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2004年1月13日颁布

45.集体合同规定 2003年12月30日颁布

46.最低工资规定 2003年12月30日颁布

47.电力安全生产监管办法 2004年3月9日颁布

48.商务部关于印发《外派劳务培训管理办法》的通知 2004年2月16日颁布

49.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 2004年8月16日颁布

50.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 2004年10月20日颁布

51.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2004年11月1日颁布

52.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 2004年12月28日颁布

5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 2005年1月10日颁布

54.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农民投劳管理暂行规定 2004年12月29日颁布

55.国有煤矿瓦斯治理安全监察规定 2005年1月6日颁布

56.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 2005年7月27日颁布

57.安全评价人员资格登记管理规则 2005年8月31日颁布

58.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2005年9月14日颁布

59.煤矿安全培训监督检查办法(试行) 2005年9月26日颁布

60.煤矿隐患排查和整顿关闭实施办法(试行) 2005年9月26日颁布

61.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试行) 2005年9月26日颁布

62.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2005年8月27日颁布

63.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

6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 2005年8月27日颁布

6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02年6月29日颁布

66.女职工保健工作暂行规定

67.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规定 1994年8月11日颁布

68.国家体育总局机关治丧工作管理规定 2006年6月28日颁布

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

1.关于正确处理劳动纠纷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若干问题的指导性意见(二)--最新劳动法司法解释有关内容阐释 2001年颁布

2.关于印发《农业部关于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2002年11月29日颁布

3.关于学习和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通知 2003年1月23日颁布

4.关于《对台劳务人员登轮作业证》等证件工本费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1年4月16日颁布

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对经劳动争议仲裁裁决的纠纷准予撤诉或驳回起诉后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从何时起生效的解释 2000年4月4日颁布

7.关于切实做好《社会保险稽核办法》实施工作的通知 2003年3月11日颁布

8.关于印发《安全评价通则》的通知 2003年3月31日颁布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 1991年6月15日颁布

10.劳动部关于发布《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 1994年12月1日颁布

1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工伤认定法律适用的请示的答复 2001年6月15日颁布

12.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司机工伤认定问题的复函 1996年12月30日颁布

13.劳动部关于印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1995年08月04日颁布

14.关于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指导意见 2003年5月26日颁布

15.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 2003年5月25日颁布

16.劳动保障部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 2003年5月30日颁布

17.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通知 2003年6月12日颁布

18.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协议管理的通知 2003年05月14日颁布

19.关于印发《安全预评价导则》的通知 2003年5月21日颁布

20.关于加强对城市低保金发放情况监督管理的紧急通知 2003年6月24日颁布

2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 2003年6月22日颁布

2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2003年6月19日颁布

2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3年7月3日颁布

24.关于妥善处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出中心再就业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3年9月25日颁布

25.关于落实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再就业税收政策具体实施意见的通知 2003年8月29日颁布

26.关于切实解决建筑业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通知 2003年9月30日颁布

27.关于开展乡镇企业、农村个体工商户职业病危害专项这个整治工作的通知 2003年8月28日颁布

28.关于劳动能力鉴定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3年9月26日颁布

29.关于修改《对外劳务合作备用金暂行办法》的决定 2003年8月21日颁布

30.关于补充调整《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实施意见部分内容的通知 2003年10月30日颁布

31.关于调整《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试行)》附录A部分内容的通知2003年10月30日颁布

32.关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调整意见的通知 2003年10月23日颁布

33.民政部 人事部 劳动部关于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因战因公伤残军人享受所在单位因公(工)伤残人员的保险福利待遇的通知 1991年3月25日颁布

34.关于认真做好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 2003年11月10日颁布

35.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工伤保险条例》宣传提纲的通知 2003年11月13日颁布

36.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加强冬季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通知 2003年11月7日颁布

37.人力搬运安全

38.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的实施意见 2004年1月3日 颁布

39.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的决定 2004年1月9日颁布

4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妥善解决国有企业办中小学退休教师待遇问题的通知 2004年1月20日颁布

41.卫生部关于加强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 2004年2月17日颁布

4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整顿统一着装的通知 2003年12月19日颁布

4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 2004年2月17日颁布

44.国防科工委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的若干意见 2004年02月13日颁布

45.关于推进乡镇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意见 2004年2月27日颁布

46.关于组织开展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情况调查制定还款计划的通知 2004年3月10日颁布

47.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年) 2004年2月16日颁布

4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扶持家禽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2004年2月13日颁布

49.建设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的意见 2004年3月17日颁布

50.商务部关于做好维护国内产业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 2004年5月8日颁布

5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4年6月1日颁布

52.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当前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2004年6月24日颁布

53.关于调查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情况的通知 2004年10月19日颁布

54.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 2004年10月21日颁布

5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劳动力调查制度的通知 2004年9月27日颁布

5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煤矿安全监察体制的意见 2004年11月4日颁布

57.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立即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的紧急通知 2004年12月24日颁布

58.关于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 2004年11月26日颁布

59.关于做好清欠工作维护农民利益的紧急通知 2004年12月22日颁布

60.关于做好“两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2004年12月24日颁布

61.关于认真做好元旦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2004年12月26日颁布

62.关于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5年2月23日颁布

63.关于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 2005年2月21日颁布

64.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体例》若干规定 2004年12月31日颁布

65.关于认真配合做好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有关工作的通知 2005年5月9日颁布

66.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2005年6月7日颁布

67.关于进一步做好预防机械伤害事故加强安全监督执法工作的通知 2005年8月19日颁布

6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 2005年8月24日颁布

69.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 2005年8月18日颁布

70.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 2005年9月3日颁布

71.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征求意见的通知 2006年3月20日颁布

72.关于换发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证件的通知 2006年3月10日颁布

73.关于印发《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 2006年1月4日颁布

74.保险营销员管理规定 2006年4月6日颁布

75.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2006年4月10日颁布

76.关于实施农村保险营销员资格授予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6年4月7日颁布

77.关于加强安全评价机构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6年6月7日颁布

78.关于加强高压油气田井控管理和防硫化氢中毒工作的意见 2006年5月31日颁布

79.关于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 2006年6月7日颁布

80.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装备联网和维护使用工作的指导意见 2006年6月5日颁布

81.关于加强探险旅游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6年6月18日颁布

82.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建设系统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的通知 2006年6月9日颁布

83.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保险工作的意见 2006年6月18日颁布

84.关于明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6年6月7日颁布

85.关于切实加强暑期旅游安全工作的通知 2006年6月18日颁布

86.实施农民工“平安计划”加快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 2006年6月18日颁布

87.《2006年建设系统汛期安全生产与综合防灾工作要点》 2006年6月20日颁布

88.《生产安全重特大事故和重大未遂伤亡事故信息处置办法(试行)》 2006年6月20日颁布

89.关于全力做好"五一"黄金周后期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 2006年5月4日颁布

90.关于调整煤矿井下艰苦岗位津贴有关工作的通知

91.关于推动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有关问题的意见 2006年8月14日颁布

9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2006年8月14日颁布

⑥ 天津市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都有哪些需要全文

太多了,我目前有 91 条相关记录,写不下QQ290799459

天津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条例(2006年修正) [有效]

颁布时间:2006-11-7 颁布机构: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996年1月10日天津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天津市农业局关于印发天津市农业局临时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有效]

颁布时间:2006-9-1 颁布机构:天津市农业局
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天津市临时工管理的有关规定……

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有效]

颁布时间:2006-3-23 颁布机构:教育部 天津市人民政府
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服务于天津滨海新区建设和环渤海地区经济发……

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印发《2006年天津市劳动保障法制工作要点》的通知 [有效]

颁布时间:2006-3-9 颁布机构: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局属各单位,各区、县……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天津市《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实施……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城镇职工生育保险规定》的通知 [有效]

颁布时间:2005-8-16 颁布机构:天津市人民政府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直属单位: 现将《天津市城镇职工生育保险规定》印发给……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 [!有效]

颁布时间:2005-7-1 颁布机构:天津市人民政府
(六)支持非公有制资……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繁荣天津的文化体育事业。鼓励非公有资本……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扩大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试点工作的通知 [有效]

颁布时间:2005-4-26 颁布机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003年5月起,我部选择天津、福建、湖南、新疆和铁道部、中……

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失业保险基金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 [有效]

颁布时间:2005-4-15 颁布机构: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二、失业保险基金自查……。 3、是否按照《劳动法》、《失业保险条例》规定确认失……

天津市劳动就业管理条例(2005年修正) [!有效]

颁布时间:2005-3-24 颁布机构: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0年9月14日天津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天津市实施〈集体合同规定〉办法》的通知 [有效]

颁布时间:2005-3-1 颁布机构: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局制定了实施办法,现将《天津市实施〈集体合同规定>办法》,……

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天津市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转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的通知 [有效]

颁布时间:2005-1-11 颁布机构: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天津市建设管理委员会
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等有关……

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规范劳动就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有效]

颁布时间:2004-12-24 颁布机构: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各区县、各委办局(总……动者提供就业服务,根据《劳动法》、《天津市劳动就业管理条例》……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对小型化工企业污染实行综合治理的通知 [!有效]

颁布时间:2004-9-12 颁布机构:天津市人民政府
五、积极稳妥地做好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规定,有关区县人民政府……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再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 [有效]

颁布时间:2004-9-7 颁布机构: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四、表彰条件 ……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没有因……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市再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 [有效]

颁布时间:2004-9-7 颁布机构: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四、表彰条件 ……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没有因……

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贯彻实施《禁止使用童工规定》情况检查活动的通知 [!有效]

颁布时间:2004-8-6 颁布机构: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四、工作要求 ……种形式在全社会深入开展《劳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禁止……

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公布保留的劳动保障行政许可事项的通知 [有效]

颁布时间:2004-7-29 颁布机构: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附件:保留的劳动保障……许可 设定依据:劳动法 保留理由:有法律依据……

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严格执行工时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 [有效]

颁布时间:2004-7-8 颁布机构: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各区、县、局(总公司……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国务院有关工时制度的规定,……

天津市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办法(试行) [有效]

颁布时间:2004-3-9 颁布机构:天津市建设管理委员会
第一条 为维护建筑业……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2004年度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 [有效]

颁布时间:2004-2-23 颁布机构: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单位: 2004年天津市劳动保障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坚……

天津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加强劳动用工管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意见的通知 [有效]

颁布时间:2004-2-16 颁布机构:天津市人民政府
区、县人民政府,各委……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按照劳动法和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劳动用工的……

天津市工资支付规定 [有效]

颁布时间:2004-1-1 颁布机构:天津市劳动局
第一条 为维护劳动者……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

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天津市工资支付规定》的通知 [有效]

颁布时间:2003-12-22 颁布机构: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津劳局[2003]4……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结合我市实际,重新制定《天……

天津市工伤保险若干规定 [有效]

颁布时间:2003-12-1 颁布机构:天津市人民政府
津政令第12号 天津市工伤保险若干规定》已于200……

建设部关于印发《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实施情况的报告》的通知 [有效]

颁布时间:2003-11-6 颁布机构:建设部
附件:全国人大常委会……时,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委托天津、山西、山东、广西、甘肃5省(……

天津市最低工资保障规定 [!有效]

颁布时间:2003-9-4 颁布机构:天津市人民政府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直属单位: 现将《天津市最低工资保障规定》印发给你们……

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通报表彰2000-2002年度劳动保障年检连续三年合格单位的决定 [有效]

颁布时间:2003-8-28 颁布机构: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津劳局[2003]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天津市劳动监督检查规定》……

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劳动争议若干问题解答意见(六) [有效]

颁布时间:2003-5-26 颁布机构: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1、劳动争议仲裁机构……。 2.企业坐落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

天津市贯彻国家经贸委等八部委《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的实施意见 [!有效]

颁布时间:2003-4-29 颁布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 天津市财政局 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天津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 天津市国家税务局 天津市经济委员会 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天津市总工会

天津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在天津市医药行业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管理办法 [有效]

颁布时间:2003-2-24 颁布机构: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天津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第一条 为保证人民用……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条例 [!有效]

颁布时间:2003-1-9 颁布机构: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若干意见 [有效]

颁布时间:2002-10-21 颁布机构:天津市人民政府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实施《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

天津市人民政府批转市民政局等14部门关于加快实现我市社会福利社会化意见的通知 [有效]

颁布时间:2002-7-30 颁布机构:天津市人民政府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天津市人民政府二00二年七月三……

中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白皮书 [!有效]

颁布时间:2002-4-29 颁布机构:国务院
前 言 劳动和……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保障公民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权……

天津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切实保障对招用的残疾人员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费稳定残疾人就业的有关规定 [!有效]

颁布时间:2002-4-18 颁布机构: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天津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
为了维护和发展用人单……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

天津市关于修改《天津市实施劳动合同制度规定》的决定 [!有效]

颁布时间:2002-1-18 颁布机构:天津市人民政府
市人民政府决定对《天津市实施劳动合同制度规定》(19……

补充:这个很简单,一般主要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对于涉及到劳动关系、工资福利、劳动保护等具体的问题,登陆北大法意法规库http://www.lawyee.net/Act/Act.asp
在关键词检索中输入天津和具体的关键词就OK了。呵!

⑦ 新劳动法全文去哪找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于1994年月5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于1994年7月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八号公布,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公布施行后至今没有进行过修改,不存在所谓的“新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全文可通过以下官网查看:
http://www.gov.cn/banshi/2005-05/25/content_905.htm
如果你所指的是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则可以通过以下网址查看:
http://www.gov.cn/flfg/2007-06/29/content_669394.htm

⑧ 劳动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劳动法(labour law),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其内容主要包括: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和义务;劳动就业方针政策及录用职工的规定;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与解除程序的规定;集体合同的签订与执行办法;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制度;劳动报酬制度;劳动卫生和安全技术规程;女职工与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办法;职业培训制度;社会保险与福利制度;劳动争议的解决程序;对执行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以及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等。此外,还包括工会参加协调劳动关系的职权的规定。以上内容,在有些国家是以各种单行法规的形式出现的,在有些国家是以劳动法典的形式颁布的。劳动法是整个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独立的法律部门。
《劳动法》是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而制定颁布的法律。从狭义上讲,我国《劳动法》是指1994年7月5日八届人大通过,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从广义上讲,《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以及调整与劳动关系密切相隧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劳动法》作为维护人权、体现人本关怀的一项基本法律,在西方甚至被称为第二宪法。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或工人或许一辈子都不会接触到刑法、诉讼法等,但《劳动法》却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劳动法》的保护和约束之中。不管是普通工人还是其他劳动进,我们应该清楚《劳动法》赋予我们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履行义务,维护权利。我们每个人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成为劳动法律专家,但了解基本的《劳动法》知识是必要的、经济的和有效的

劳动法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994年7月5日颁布
2.失业保险条例

1999年1月22日颁布
3.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办法

2000年颁布
4.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1992年4月3日颁布
5.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1996年8月29日颁布
6.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
2000年10月31日颁布
7.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1999年颁布
8.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001年10月27日颁布
9.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1992年4月3日颁布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全文)

2002年颁布
11.企业职工奖惩条例

1982年颁布
12.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13.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规定

1996年颁布
14.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

1994年10月22日颁布
15.关于印发《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的通知

1994年颁布
16.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

1993年4月12日颁布
17.关于颁发《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的通知

1994年颁布
18.关于印发《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通知
1994年12月3日颁布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

1953年01月26日颁布
2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
1993年6月11日颁布
21.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

1994年颁布
22.工伤保险条例
2003年4月16日颁布
23.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
24.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
2003年5月19日颁布
25.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1994年颁布
26.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

1996年颁布
27.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

1996年颁布
28.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
29.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1988年6月28日颁布
30.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
31.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2001年4月21日颁布
32.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

1990年3月22日颁布
33.工伤与职业病鉴定标准

34.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 15603-1995 )
35.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

1982年颁布
36.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1996年颁布
37.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8.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

1994年颁布
39.工伤认定办法

2003年9月18日颁布
40.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

2003年9月18日颁布
41.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

2003年9月18日颁布
42.小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2003年9月30日颁布
43.生产力促进中心管理办法

2003年12月15日颁布
44.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2004年1月13日颁布
45.集体合同规定

2003年12月30日颁布
46.最低工资规定

2003年12月30日颁布
47.电力安全生产监管办法

2004年3月9日颁布
48.商务部关于印发《外派劳务培训管理办法》的通知

2004年2月16日颁布
49.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
2004年8月16日颁布
50.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
2004年10月20日颁布
51.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2004年11月1日颁布
52.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
2004年12月28日颁布
5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
2005年1月10日颁布
54.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农民投劳管理暂行规定
2004年12月29日颁布
55.国有煤矿瓦斯治理安全监察规定
2005年1月6日颁布
56.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 2005年7月27日颁布
57.安全评价人员资格登记管理规则
2005年8月31日颁布
58.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2005年9月14日颁布
59.煤矿安全培训监督检查办法(试行)
2005年9月26日颁布
60.煤矿隐患排查和整顿关闭实施办法(试行)
2005年9月26日颁布
61.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试行)
2005年9月26日颁布
62.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2005年8月27日颁布
63.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

6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 2005年8月27日颁布
6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02年6月29日颁布
66.女职工保健工作暂行规定

67.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规定
1994年8月11日颁布
68.国家体育总局机关治丧工作管理规定 2006年6月28日颁布
69.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005年1月1日颁布
70.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 2006年9月2日颁布
71.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生产许可实施办法 2006年8月31日颁布
72.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实施办法 2006年8月31日颁布
73.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实施办法 2006年8月31日颁布
74.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
2006年8月31日颁布
75.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工作细则
2006年10月20日颁布
76.优化失业保险经办业务流程指南 2006年9月11日颁布
77.联合收割机及驾驶人安全监理规定
2006年11月2日颁布

⑨ 劳动法有那些条例

劳动合同会涉及到哪些法律法规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年6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2008年9月1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007年12月29日)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1995年3月25日)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2004年11月1日)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2007年12月14日)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2007年12月14日)
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1994年11月14日)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1994年12月1日)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1994年12月3日)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1994年12月6日)
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1994年12月14日)
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1995年5月10日)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节选)(1995年8月4日)
最低工资规定(2004年1月20日)
集体合同规定(2004年1月20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2003年5月30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劳动关系处理办法(2003年7月31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2005年5月25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关于开展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2006年8月17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通知(2006年12月22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4月16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6年8月14日)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2008年9月18日)

⑩ 求劳动法(2005)12号文件的内容

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近一个时期,一些地方反映部分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时因双方劳动关系难以确定,致使劳动者合法权益难以维护,对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带来不利影响。为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现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
确立劳动关系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 招聘 “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三、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符合第一条规定的情形的,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由双方协商确定。协商不一致的,任何一方均可提出终止劳动关系,但对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的劳动者,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订立。

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四、建筑施工、矿山 企业 等用人单位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

五、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引发争议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二○○五年五月二十五日

热点内容
法是以为核心内容的社会规范 发布:2025-01-12 18:49:24 浏览:975
日本第四代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1-12 18:47:49 浏览:358
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剧远在身边二 发布:2025-01-12 18:46:50 浏览:774
劳动法规定请病假 发布:2025-01-12 17:52:36 浏览:786
党纪处分条例2015 发布:2025-01-12 17:17:05 浏览:932
欠条手写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1-12 16:17:19 浏览:757
八方启航法律硕士 发布:2025-01-12 14:51:14 浏览:448
四川省最新劳动法 发布:2025-01-12 14:45:11 浏览:736
行政法中的连带责任 发布:2025-01-12 14:44:59 浏览:884
法治对称性 发布:2025-01-12 14:08:01 浏览: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