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

发布时间: 2023-05-09 18:56:08

Ⅰ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什么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公开。行政机关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公共查阅室、资料索取点、信息公告栏、电子信息屏等场所、设施,公开政府信息。机关、单位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具体的保密期限、解密时间或者解密条件。机关、单位对在决定和处理有关事项工作过程中确定需要保密的事项,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公开,正式公布时即视为解密。国家公共资金建设项目,这类公开首先应在国家专门的公共资源交易网上公开,同时,应在市民公开栏张贴。村务类公开,应在村民大会或村务公开栏公示公开,无论是村民低保,惠民政策,集体资产处置,都应依法公开。党政部门类,评先评优,职级晋升,重大政策,资金开支都应依法公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第四条 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以下简称保密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
第二十九条 机关、单位公开发布信息以及对涉及国家秘密的工程、货物、服务进行采购时,应当遵守保密规定。
依法公开的事项应该怎么公开
依法公开的事项的办法很多:
1、国家公共资金建设项目,这类公开首先应在国家专门的公共资源交易网上公开,同时,应在市民公开栏张贴;
2、村务类公开,应在村民大会或村务公开栏公示公开,无论是村民低保,惠民政策,集体资产处置,都应依法公开;
3、党政部门类,评先评优,职级晋升,重大政策,资金开支都应依法公开。

Ⅱ 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有哪些

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有哪些

法律分析:

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主要有除了是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那些事项不可以公开的,其他事项一般而言都是可以公开的。我国是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例如涉及到公民、法人或者是其他有关组织的切身利益的,行政机关应当主动公开信息。还要的就是有关政府信息是需要广泛的公众知晓或者是参与其中的,也是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内容。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第九条规定:行政机关对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1、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2、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

Ⅲ 法律行政法规公开的事项

法律分析: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应当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不抵触的,应当在四个月内予以批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第四条 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以下简称保密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

Ⅳ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是应当公开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四条 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以下简称保密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
第二十九条 机关、单位公开发布信息以及对涉及国家秘密的工程、货物、服务进行采购时,应当遵守保密规定。

Ⅳ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伍闹运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弯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四条 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法律、腔梁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

Ⅵ 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什么

法律分析:第一条 为了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制定本法。第二条 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第三条 国家秘密受法律保护。第四条 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以下简称保密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等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八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罚。

第四百三十二条 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规,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军事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Ⅶ 《保密法》属于( )

保密法属于国家安全行政法。
一、保密与信息公开并重
保守国家秘密需要将知悉秘密信息的人员控制在最小范围,而政府信息公开则要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知情权。二者看似矛盾,实则辩证统一,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公开是一般原则,保密是例外。
新保密法从1995年开始调研论证,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进行审议,民众提出修改意见建议2000多条,从修法时间之长、民众参与之多、国际社会关注度之高,可见平衡二者关系之不易。
这次修订对保密与公开的关系作了充分考量。一是明确规定,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积极防范、运亮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二是明确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三是明确规定机关、单位定密不当的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四是健全解密制度,规定了自行解密制度和解密审查制度等。
新保密法的相关规定,就是要做到依法保密、依法公开、保放适度,充分体现了我国民主政治的进步,是新保密法的突出亮点。
二、缩小国家秘密的范围
新保密法为纠正过去定密过多、范围过宽、解密不及时的现象,建立健全了四项制度措施,尽可能地缩小国家秘密的范围,把该保的保住,把该放的放开。
(一)是上收定密权
新保密法规定,确定国家秘密的密级,应当遵守定密权限。根据新规定,县级机关、单位不再拥有定密权,必须通过上级授权才拥有定密权。定密主体大大缩小,芹轮可以节省大量行政成本。
(二)是建立定密责任人制度
新保密法规定,机关、单位负责人及其指定的人员为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定密责任人首次写入保密法,解决了定密权责不清等问题。
(三)是设立保密期限制度
以往“只标密级,不标期限”,导致“一密定终身”。新保密法增加了保密期限的具体嫌悄信规定,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30年,机密级不超过20年,秘密级不超过10年。
(四)是健全了自行解密与解密审查相结合的解密制度
新保密法规定,保密期限已满的国家秘密事项,自行解密;在保密期限内保密事项范围调整不再作为国家秘密事项,或者公开后不会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不需要继续保密的,应当及时解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四条
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以下简称保密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

Ⅷ 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

法律分析: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带没依法公开。

法律依据:根据《宪法》第四条规定: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以下简称保密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既确保国家秘密颂扒安全野行昌,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

热点内容
八方启航法律硕士 发布:2025-01-12 14:51:14 浏览:448
四川省最新劳动法 发布:2025-01-12 14:45:11 浏览:736
行政法中的连带责任 发布:2025-01-12 14:44:59 浏览:884
法治对称性 发布:2025-01-12 14:08:01 浏览:94
燃放烟花爆竹法律法规 发布:2025-01-12 14:07:58 浏览:971
律师马树立 发布:2025-01-12 13:46:24 浏览:10
大竹县律师 发布:2025-01-12 13:07:20 浏览:562
商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发布:2025-01-12 12:24:08 浏览:893
特别行政法律是我国法的渊源吗 发布:2025-01-12 12:24:00 浏览:841
行政法庭调查质证 发布:2025-01-12 12:07:19 浏览: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