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工作室内温度
㈠ 劳动法关于工作环境的要求就温度低于多少度算低温
《劳动法》没有对工作环境的最低温度作出规定,仅在第六十条规定:不得内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容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国家技术监督局1994年颁布了《GB/T 14440-1993低温作业分级国家标准》,具体如下:
此标准规定了低温作业环境冷强度大小及其对人体机能影响程度的级别,适用于对低温作业实施劳动保护分级管理,简单地讲就是温度越低,每日工作时间越长,低温作业级别越高。不同单位以此为基础可以制定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
所以您所提出的问题《劳动法》没有具体答案,不同的低温作业有不同的分级,单位有责任制定劳动保护措施,也有权确定低温作业级别补助。如果需要劳动维权帮助,可通过www.nengsifa.com自助申请劳动仲裁,智能获取法律文书,以及获得仲裁流程指引、准备材料指导,消除法律专业壁垒,节省聘请律师的费用。
㈡ 国家规定办公室夏天室内温度多少度可以开空调,冬天室内温度多少度可以开空调
国家规定空调设置温度:夏季不得低于26℃;冬季不得高于20℃。
夏季空调制冷,只有当设置的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时,空调才能工作。
冬季空调制热,只有当设置的温度高于室内温度时,空调才能工作。
由此可知,按照国家规定,在夏季当室内温度高于26摄氏度时,可以开空调制冷;在冬季当室内温度低于20摄氏度时,可以开空调制热。
2007年6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知,要求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通知要求,所有公共建筑内的单位,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除医院等特殊单位以及在生产工艺上对温度有特定要求并经批准的用户之外,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0摄氏度。一般情况下,空调运行期间禁止开窗。
夏季室内空调温度太低,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医生提醒,26摄氏度到28摄氏度是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24小时内温差超过10摄氏度,就相当于经历一次寒潮。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中,容易患上“空调病”,引发关节类疾病。而在不同温度的区域出入,忽冷忽热也对血管不利,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对于一般身体健康的正常人来说,生理零度大约在28℃~29℃。因此,空调房间的温度应尽量选定在这个温度附近。
可见,无论从环保角度还是个人健康角度,把空调温度设定在26摄氏度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㈢ 劳动法规定多少度开空调
法律分析:法律规定公共场所室内温度超过32度就需要开空调降温,同时适用于学校,社区俱乐部,办公室,敬老院等等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0摄氏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第三十八条 国家采取措施,对实行集中供热的建筑分步骤实行供热分户计量、按照用热量收费的制度。新建建筑或者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应当按照规定安装用热计量装置、室内温度调控装置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㈣ 劳动法规定多少度可以不上班的
劳动法没有法律明确规定 但是现下已经有重庆、长沙、南京等城市气温达到40℃时不上班,39℃时上半天班。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补贴。
㈤ 劳动法对工作环境温度的规定
法律分析:在高温天气期间,用人单位应根据下列规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员工劳逸结合、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但因行业特点不能停工或者因生产、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需要必须紧急处理或及时抢修的情况除外。(一)日最高气温达到40℃时,当日应停止工作;(二)日最高气温达到38℃时,当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㈥ 劳动法中室内工作最低温度
劳动法没有规定室内多少温度以上可以高温休假,只是规定了室外温度达到40℃以上,
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国家安监总局等部门《关于印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89号第八条在高温天气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采取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轮换作业、适当增加高温工作环境下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室外作业等措施: (一)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当日发布的预报气温,调整作业时间,但因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需要紧急处理的除外: 1.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 2.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 3.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二)在高温天气来临之前,用人单位应当对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对患有心、肺、脑血管性疾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身体状况不适合高温作业环境的劳动者,应当调整作业岗位。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三)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期间从事室外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 (四)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
㈦ 气温超过40度劳动法怎么规定
气温超过40度有高温补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夏季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度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度以下且不含33度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另外,用人单位应当向从事高温作业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并为高温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
法律依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七条
用人单位应当落实以下高温作业劳动保护措施:
(一)优先采用有利于控制高温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从源头上降低或者消除高温危害。对于生产过程中不能完全消除的高温危害,应当采取综合控制措施,使其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
(二)存在高温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保证其设计符合国家职业卫生相关标准和卫生要求,高温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三)存在高温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高温日常监测,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四)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对从事接触高温危害作业劳动者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将检查结果存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书面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五)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从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GBZ/T229.3)中第三级以上的高温工作场所作业。
哪些人群可领高温补贴
1、劳动者从事露天岗位工作以及用人单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作业场所温度降低到33度以下的,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在工资清单中列明具体项目及数额;
2、用人单位安排高温作业劳动者当月临时从事非高温作业的时间不超过4个工作日的,用人单位应当足额发放当月的高温津贴;5个工作日以上的,用人单位可按劳动者当月从事高温作业的天数折算高温津贴;
3、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未能正常出勤的,用人单位可按劳动者当月实际出勤且从事高温作业的天数折算高温津贴。
㈧ 公共场所空调温度规定
法律分析:劳动法规定公共场所室内温度超过32度就需要开空调降温,同时适用于学校,社区俱乐部,办公室,敬老院等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0摄氏度。一般情况下,空调运行期间禁止开窗。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一、充分认识加强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必须把节能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我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不足,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能源消耗强度较高,消费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加剧了能源供求矛盾和环境污染状况。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档隐要因素,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能源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能源安全,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我国能源问题,根本出路是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是缓解能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保障经济安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二)必须把节能工作作为当前的紧迫任务。近几年,由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滞后、高耗能行业增长过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上升,特别是今年上半年,能源消耗增长仍然快于经济增长,节能工作面临更大压力,行念厅形势十分严峻。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节能工作的紧迫性,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把节能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列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切实下大力气,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实现“十一五”能源高桐节约的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㈨ 劳动法对工作环境温度的规定
温度超过40度以上应停止户外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度上、40度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度上、37度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一、劳动合同变更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1、变更劳动合同必须在劳动合同有效期内进行。
2、必须遵循《劳动法》规定的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变更原则。
3、必须遵循法定程序,经双方当事人充分协商达成一致协议后,签订书面协议,双方签字盖章,变更协议即行生效。
4、用人单位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时,须与劳动者协商一致。
5、变更劳动合同后,原条款不再具有法律效力,但原劳动合同的其他条款仍然有效。
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情况
1、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2、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等方式签订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
6、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㈩ 劳动法有没有规定车间室内温度超过多
劳动法没有这个规定,但对工作环境,劳动安全卫生方面讲得比较模糊,如在<劳动法>的“第六章劳动安全卫生”里讲到。
在2007年7月20日,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上海市总工会发出《关于本市企业高温季节津贴标准的通知》规定:
企业安排劳动者在日最高气温达35℃以上的天气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季节津贴,津贴标准每天不低于10元;对今年在通知发出前已有的高温日,企业应按本通知规定发放高温季节津贴。
各企业特别是从事高温作业和户外作业的行业,要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当气温达到35℃及以上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缩短工作时间。
当气温达到38℃及以上时,除涉及国计民生、城市运行安全和人民基本生活等重要行业外,可视实际情况采取暂停工作和保证休息等措施。
《通知》还明确,企业在发放高温季节津贴的同时,不能影响高温岗位工作劳动者的高温岗位津贴的发放,并继续做好高温季节工作现场清凉饮料的供应。
承德律师:网页链接
综上所述,您车间温度达到36度,确实是很高温了,公司必须要发放高温津贴,这很明确的,并要求公司采取降温措施,改善工作环境,如安装空调等。这公司必须要做到。否则叫公司主管亲自来车间工作,请他来试试看,他吃得消吗?
至于是否必须停工,规定上没有这么明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