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行政法卷二27题
中国人民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考研经验分享
我是二战考生,不过考中国人民大学是第一次。虽然二战换学校换专业这个决定非常冒险,但最终幸运地以初复试双第一的成绩被录取。我的复试成绩是403分,初试成绩是398分,其中政治74分,英语一82分,法学综合124分,行政法学118分。
国家司法考试的命题范围以司法部制定并公布的《国家司法考试大纲》为准。行版政法与行政权诉讼法主要出现在试卷二和试卷四。
司法考试的具体内容为:
试卷一:综合知识,包括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法制史、宪法、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
试卷二:刑事与行政法律制度,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试卷三:民商事法律制度,包括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
试卷四:实例(案例)分析,一般包括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等。
Ⅲ 行政法案例分析题解答
1.本案应以B区的市公安局为被告。
参见【行政诉讼法】的相关条文:
第二十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分析如下:
因为B区的市公安局作为行政复议机关改变了“公安分局决定对甲某拘留10天”,因此甲在“甲某仍然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情况下,那么B区的市公安局作为被告。
2.对宋某的行政处罚行为在以下几个地方违反了《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
1)没有查清事实就直接给予行政处罚,该行政处罚违法。
见:
第三十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必须查明事实;违法事实不清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
2)在行政处罚前,没有告诉关某(行政相对人)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等等,实属违法。
第三十一条 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3)行政相对人关某享有陈述和申辩的权利,行政机关不得进行态度罚。
很明显,进行了态度罚——违法。
第三十二条 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
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
4)在对关某进行行政处罚时,行政机关执法人员没有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并且行政处罚决定应该是当场填写,而本案中,执法人员却直接给关某一张打印的决定书。
第三十四条 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当场交付当事人。
前款规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行政处罚依据、罚款数额、时间、地点以及行政机关名称,并由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执法人员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必须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
5)行政处罚的决定作出的行政机关主体不合法。
第十五条 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某省某地区交通大队的印章只是一个行政机关的内部机关。不得以这样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3.
1)吴某无权当场对陈某作出1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原因在于:对公民行政处罚在50元以上都应该使用普通程序,而不是使用简易程序来当场做粗行政处罚决定。
【行政处罚法】
第三十三条 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当事人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履行行政处罚决定。
2)有以下几点违背了违法行为:
第一:没有当场交给行政处罚决定书,违法。
见题目中“未交付陈某行政处罚决定书,而是声称改日由陈某区工商局领取,”
第三十四条 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当场交付当事人。
前款规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行政处罚依据、罚款数额、时间、地点以及行政机关名称,并由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执法人员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必须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
第二,不能要求行政相对人当场交纳罚款。(44条),也不符合当场要求缴纳罚款的情形。
第四十四条 行政处罚决定依法作出后,当事人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的期限内,予以履行。
第四十七条 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一)依法给予二十元以下的罚款的;
(二)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第四十八条 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作出罚款决定后,当事人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经当事人提出,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第三,对行政相对人的陈述与申辩不理不睬。
第三十二条 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
第四,“并声称如不服则加重处罚”违法。
第三十二条 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
3)救济途径:
可以提起行政复议;
还可以进行行政诉讼。
两个救济手段,行政相对人可以选择。
第三十五条 当事人对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4,
1)该市检察院可以提起一个给付之诉。即是作出土地使用权归自所有。
因为是对市政府作出的一个行政裁决表示不服,应该是要寻求法院来予以变更市政府的裁决,让法院作出有利于自的一个判决。
2)市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四条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
(一)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
(二)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三)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行政诉讼法第十四条第(三)项规定的“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一)、被告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且基层人民法院不适宜审理的案件;
(二)、社会影响重大的共同诉讼、集团诉讼案件;
(三)、重大涉外或者涉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案件;
(四)、其他重大、复杂案件。
原因在于:被告(市政府)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且基层人民法院不适宜审理的案件。为什么不适宜什么审理呢?行政相对人是市公安局和市检察分院。
3)诉讼参加人:市政府、公安局和市检察分院。
诉讼地位:市政府(被告)、市公安局(诉讼第三人)
、市检察分院(原告)。
各自如何参加诉讼:
市检察分院是以起诉的方式参加诉讼;市政府是以应诉的方式参加诉讼;市公安局以申请的方式参加诉讼。
第二十四条依照本法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原告。
第二十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第二十七条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
按照法律规定来说可以委托律师代理诉讼。
第二十九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为诉讼。
律师、社会团体、提起诉讼的公民的近亲属或者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以及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可以受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因为没有把当事人限定在除了公、检、政府以外的机关予以规定。
Ⅳ 2020法考背诵点【行政法】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二
一、合理行政原则
合理行政原则的主要含义是指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客观、适度、符合理性羡森模。其属于实质行政法治的范畴,尤其适用于裁量性行政活动。
最低限度的理性,是指行政决定应当具有一个有正常理智的普通人所能达到的合理与适当,春运并且能够符合科学公理和社会公德,表现为以下三个原则:
(一)公平公正原则
行政机关要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偏私、不歧视。主要含义是指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行为应当做到相同情形相同对待,不同情形不同对待,不应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对待。
(二)考虑相关因素原则
作出行政决定和进行行政裁量,只能考虑符合立法授权目的的各种因素,不得考虑不相关因素。
(三)比例原则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采取行政措施应当符合比例原则有三方面的要求:
1.合目的性
行政机关行使裁量权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必须符合法律目的。为满足这一要求,就需要行政机关在作出决定前准确理解和正确确定法律所要达到的目的。在多数情况下,法律会对其立法目的作出明确规定,但有时法律规定的目的可能比较含混,这些情况下就需要行政机关根据立法背景、法律的整体精神、条文间的关系、规定含义等因素作出综合判断。
2.适当性
行政机关所选择的具体措施和手段应当为法律所必需,结果与措施和手段之间存在着正当性。为达到这一要求,就需要行政机关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拟采取的措施对达到结果是否有利和必要。
3.损害最小
行政机关在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某一行政目的的情况下,应当采用对当事人权益损害最小的方式。即行政机关能用轻微的方式实现行政目的,就不能选择使用手段更激烈的方式。
合理行政原则存在的价值是在于制约行政自由裁量权(行政裁量权兄缓包括:种类裁量权、幅度裁量权、程度裁量权)。
【真题再现】
关于行政法的比例原则,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0年·卷二·第39题)(D)
A.是权责统一原则的基本内容之一
B.主要适用于羁束行政行为
C.是合法行政的必然要求
D.属于实质行政法治范畴
Ⅳ 求高手来解答行政法练习题(2)
6ACD 7ABD 8AC 9A 10BD
Ⅵ 司法考试行政法历年试题及解析(下)2
(六)
某村村民吴某因家唤塌胡里人口多,住房紧张l向乡政府提出建房申请。经乡人民政府土地员刘某批准后,即开始划线动工。周围左邻申某与右邻崔某发现吴某占用了自己使用多年的宅基地,即同吴某交涉。吴某申辩说建房是按批准文件划线动工,不同意改变施工计划。据此请回答98—100题。
98.如申某与崔某申请复议,应当向下列什么机关提出?
A.乡政府作为复议机关
B. 比县政府作为复议机关
C.县政府土地管理局作为复议机关
D.县政府法制局作为复议机关
答案及解析:BC 《行政复议法》第13条规定:“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所属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该派出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本题中,批准行为的主体是乡政府,而其行使的职权是土地管理权。县政府是上一级政府,而县土地局是主管土地行政的政府工作部门,都可以作复议机关。本题中,不可能由乡政府自己复议,由法制局复议也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
99.经过复议后,谁有可能作为原告提起行政衫逗诉讼?
A.如果维持原决定,申某有权提起行政诉讼
B.如果维持原决定,崔某有权提起行政诉讼
C.如果改变原决定,吴某有权提起行政诉讼
D.如果改变原决定,土地管理员刘某有权提起行政诉讼
答案及解析:ABC 根据《行政诉讼法解释》第13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一)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涉及其相邻权或者公平竞争权的;(二)与被诉的行政复议决定有法律上利害关系或者在复议程序中被追加为第三人的;(三)要求主管行政机关依法追究加害人法律责任的;(四)与撤销或者变更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因为申某、崔某作为复议申请人要求改变原行政许可,如果复议维持原决定,二人自可提起行政诉讼。而依上述第二项的规定,如果复议机关改变了原行政许可,吴某与被诉的行政复议决定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也具有行政主体和拦资格。即ABC项可选。
100.如果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对此事应如何处理?
A.受理,因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B.不受理,因土地权属纠纷属于民事纠纷
C.受理,可以行政诉讼附带解决权届纠纷
D.受理,但只解决行政纠纷,对于权属纠纷,告知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
答案及解析:AC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1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八)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本案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因此A项正确。《行政诉讼法解释》第61条规定:“被告对平等主体之间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违法,民事争议当事人要求人民法院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本案中乡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即属于实质上是对吴、申、崔三人宅基地使用权的一种裁决,因此法院可以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因此C也正确。
(2003年)
96.甲乙两人互殴,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进行调解处理。双方就医疗费赔付达成调解协议。事后,甲履行了协议而乙没有履行。甲依法可以选择的救济途径是:
A.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乙赔偿损失
B.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该调解协议
C.要求公安机关强制执行该调解协议
D.提起行政附带民事诉讼要求撤销调解协议并判决乙赔偿损失
答案及解析:A 依行政复议法第8条规定,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故选A.
97.公安局对甲作出治安拘留10天处罚决定后随即执行。甲申请复议,上级公安局作出维持原处罚的复议决定。甲向法院提起诉讼,第一审法院判决维持拘留决定,甲在上诉中又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第二审人民法院经审理,认定公安局对甲的拘留违法,应如何处理此案?
A.撤销第一审判决,并撤销拘留决定,判令公安局赔偿甲的损失
B.撤销第一审判决,并确认拘留决定违法,就赔偿问题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应将全案发回重审
C.撤销第一审判决,并确认拘留决定违法,就赔偿问题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应将行政赔偿部分发回重审
D.撤销第一审判决,并撤销拘留决定,并就赔偿问题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甲就赔偿问题另行起诉
答案及解析:D 《行诉解释》第70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改变原审判决的,应当同时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判决。”据此,在本案,由于公安局对甲的拘留违法,而第一审判决维持拘留决定,所以应当撤销第一审判决。《行诉解释》第71条第四款规定:“当事人在第二审期间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故选D.
98.卫生防疫站对王某经营的餐馆进行卫生检查,发现厨师在操作间未戴帽子,备用餐具有油腻及小飞虫,当场制作了检查笔录。两天后对王某处以200元罚款。王某不服向法院起诉,卫生防疫站向法院提供了检查笔录。下列何种说法是正确的?
A.检查笔录应至少有2名执法人员的签名
B.检查笔录应加盖卫生防疫站的公章
C.检查笔录必须有当事人的签名
D.法院对检查笔录进行审查时,制作笔录的执法人员必须出庭
答案及解析:A A正确,依行政处罚法第37条规定,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应当如实回答询问,并协助调查或者检查,不得阻挠。询问或者检查应当制作笔录。B、C项错误,依《行政证据规定》第15条规定,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第(七)项的规定,被告向人民法院提供的现场笔录,应当载明时间、地点和事件等内容,并由执法人员和当事人签名。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不能签名的,应当注明原因。有其他人在现场的,可由其他人签名。法律、法规和规章对现场笔录的制作形式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D错误,依《行政证据规定》第4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原告或者第三人可以要求相关行政执法人员作为证人出庭作证:①对现场笔录的合法性或者真实性有异议的;②对扣押财产的品种或者数量有异议的;③对检验的物品取样或者保管有异议的;④对行政执法人员的身份的合法性有异议的;⑤需要出庭作证的其他情形。注意:并不是“必须出庭”。
99.2001年5月某市公安局以涉嫌诈骗为由对甲进行刑事立案侦查。公安局将甲带至局内留置盘问48小时,搜查了甲的住处,扣押了搜出的现金 10万元,冻结了搜出的20万元银行存款,并对甲实行监视居住。次年1月,公安局以甲刊登虚假广告、骗取学生学费为由,决定没收非法所得10万元,解除冻结。此后公安局一直未对甲诈骗一事作出处理,甲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下列何种行为可以成为法院的审理对象?
A.没收非法所得10万元
B.扣押现金10万元
C.冻结20万元银行存款
D.留置盘问48小时
答案及解析:A 依行政诉讼法第11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故选 A.依行政诉讼法解释第1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①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的行为;②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③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④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⑤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⑥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故不选B、C、D项。
Ⅶ 我国公共行政决策的不足之处有哪些
【第32题】目前,我国的公共行政决策的不足之处有哪些?
答:决策的法治化程度较低;决策过程欠缺必要的控制;对决策的监督方式欠缺力度和可执行性
第十讲 行政决策和制定行政规范
【第1题】国家行政组织为了实现公共行政目标,依据( ),对面临要解决的问题,拟定并选择活动方案、作出决定的过程称为公共行政决策。(1.0分)
答:A:国民意志和法律B:国际导向和既定政策C:既定政策和法律D:国情和社会风气
标准答案C
【第2题】理想的公共行政决策机制应该包括( )。(1.0分)
答:A:科学的决策团体机制、协调的决策设定机制和有效地决策运用机制B:科学的决策组织机制、协调的决策运行机制和有效地决策监督机制C:科学的决策运行机制、协调的决策管理机制和有效地决策组织机制D:科学的决策运行机制、协调的决策组织机制和有效地决策监督机制
标准答案B
【第3题】行政决策的运行机制,主要是决策程序的问题,通过程序的设置,使得行政决策按照固有的步骤和顺序作出,保障决策组织机制中的各个系统高效、协调运转,同时为( )提供约束。(1.0分)
答:A:决策组织体系的管理和监督B:决策组织体系的职权和行为C:决策组织体系的职权和管理D:决策组织体系的行为和监督
标准答案B
【第4题】国务院于( )发布了《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着重强调了重大行政决策的公众参与制度和听证制度,以及对重大行政决策的监督制度。(1.0分)
答:A:2008年5月12日B:2008年5月1日C:2008年6月1日D:2008年10月1日
标准答案A
【第5题】在公共行政决策过程中( )是实现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根本途径。(1.0分)
答:A:实行有效的行政运行B:实行有力的监督C:实行有效的公共实践D:实行有效的公共参与
标准答案D
【第6题】权力必须要有制约,有效的监督和责任机制是实现行政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 ),也是一系列决策机制能依法运行的保障。(1.0分)
答:A:根本保障B:基本原则C:有效方法D:最终目标
标准答案A
【第7题】在公共行政决策的责任机制中,应重点强调领导责任的( )。(1.0分)
答:A:分工化和程序化B:细化和程序化C:监督和指导D:规范和监督
标准答案B
【第8题】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立法的有:( )。(1.0分)
答:A: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制定B:政策文件的制定C:行政决策的制定D:行政文件的制定
标准答案A
【第9题】( )能够起到弥补法律漏洞的作用。(1.0分)
答:A:行政立法B:行政监督C:行政执法D:行政指导
标准答案A
【第10题】行政规范的制定不得违背法律所确立的( )。(1.0分)
答:A:基本制度B:基本准则C:公序良俗D:基本原则和精神
标准答案D
【第11题】( )基本解决了行政立法权的合法性问题,也确立了行政立法的权限范围。(1.0分)
答:A:宪法B:行政法C:立法法D:地方政府组织法
标准答案C
【第12题】地方规章的立法权限一方面包括执行法律法规的执行性立法,另一方面还包括本行政区域内的( )。(1.0分)
答:A:具体行政管理事项 B:具体行政执法事项C:具体行政立法事项D:具体行政监督事项
标准答案A
【第13题】行政法规由( )根据需要向国务院报请立项,国务院法制部门根据立项申请拟定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报国务院审批。(2.0分)
答:A:各地方政府B:最高人民法院C:国务院有关部门D:最高人民检察院
标准答案C
【第14题】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起草过程中最重要的程序是( ),这是行政立法的民主性和合法性的重要保证。(1.0分)
答:A:公开参与B:合理立项C:严格制定D:严格执行
标准答案A
【第15题】行政法规的审查( )由负责审查,规章的审查由国务院部门法制机构和地方政府法制机构负责。(1.0分)
答:A:最高人民法院B:最高人民检察院C:人民代表大会D:国务院法制机构
标准答案D
【第16题】行政法规由( )审批,由总理签署后公布。(1.0分)
答:A:国务院B: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C: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或者由国务院D:人民代表大会
标准答案C
【第17题】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公布是法规和规章发挥法律效力的( ),没有经过正式公布的法规和规章对公众没有约束力。(2.0分)
答:A:必要条件B:基本原则C:首先条件D:一般方法
标准答案A
【第18题】我国权力机关对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审查方式主要是( )。(1.0分)
答:A:审查会议B:备案制度C:抽查制度D:长期监督
标准答案B
【第19题】行政法规公布后( )日内需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1.0分)
答:A:10B:15C:20D:30
标准答案D
【第20题】地方政府规章在公布后( )内报国务院备案的同时应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备案。(1.0分)
答:A:30日B:1个月C:15日D:2个月
标准答案A
【第21题】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应当在报国务院备案的同时报( )备案。(1.0分)
答: A:当地人民政府B: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和人民政府C: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D:省、自治区人民政府
标准答案B
【第22题】从《立法法》的规定来看,目前,我国权力机关对行政法规和地方规章的备案审查倾向于( )。(1.0分)
答:A:被动审查模式B:主动审查模式C:自主审查模式D:抽查模式
标准答案A
【第23题】根据《法规规章备案条例》第9条的规定,国务院法制机构( )对报送备案的规章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1.0分)
答:A:不可以B:必须C:可以D:应该
标准答案B
【第24题】行政救济中对规章的监督需要通过个案进行,( )直接针对规章提起行政救济。(1.0分)
答:A:可以B:必须C:要D:不能
标准答案D
【第25题】法规和规章在实施一段时间后,对其实施的实际效果进行综合考察,根据考察结果对该法规或规章是否应当继续执行,或是否需要修改、解释、废止作出
判断,并相应地及时调整立法工作,我们称之为( )。(2.0分)
答:A:立法后评估B:立法后监督C:立法后修改D:立法后评论
标准答案A p
【第26题】目前,我国行政规范性文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体系混乱,越权现象严重,并且既有的监督方式难以发挥实质效用。(1.0分)
答:A:规范性文件数量庞杂B:规范性文件效力低C:规范性文件时效短D:规范性文件无法推行
标准答案A
【第27题】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定位为对法规和规章的执行性行为,原则上不得( )。(1.0分)
答:A:进行越权规定B:进行杂乱规定C:进行硬性规定D:进行创设性规定
标准答案D
【第28题】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明确规定规范性文件( )创设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收费等事项。(1.0分)
答:A:不得B:应该C:可以D:必须
标准答案A
【第29题】对行政法规和规章的监督方式适用于对( )规范性文件的监督。(1.0分)
答:A:全部B:部分C:一小部分D:一大部分
标准答案A
【第30题】通过( ),监督机关一方面可以对规范性文件的数量和内容准确把握,另一方面可以对规范性文件进行主动审查。(2.0分)
答:A:备案制度B:立项制度C:监督制度D:审查制度
标准答案A
【第31题】公民直接与规范性文件接触,由公民对( )的规范性文件提出审查,是最有效的监督方式。(2.0分)
答:A:生活相关规定B:危害公共利益C:违犯国家政策法规D:侵害自身合法权益
标准答案D
【第32题】目前,我国的公共行政决策的不足之处有哪些?( )(1.0分)
答:A:决策的法治化程度较低B:决策过程欠缺必要的控制C:对决策没有合理的监督D:对决策的监督方式欠缺力度和可执行性
标准答案ABD
【第33题】理想的公共行政决策机制应该包括( )。(1.0分)
答:A:合理的决策制定方式B:科学的决策组织机制C:协调的决策运行机制D:有效地决策监督机制
标准答案BCD
【第34题】在今后的发展中,公共行政决策要实现民主化与法治化还应着重建设这样几项制度?( )(1.0分)
答:A:决策信息系统和咨询系统B:公共参与制度C:听证制度D:责任机制
标准答案ABCD
【第35题】从《公务员法》以及各级政府的组织法和党的纪律条例等规定来看,目前,我国公务人员承担的责任主要包括哪几种?( )(1.0分)
答:A:纪律责任B:法律责任C:领导责任D:道德责任
标准答案ABCD
【第36题】行政立法的重要作用有为以下几点:( )。(1.0分)
答:A:行政立法具有灵活性,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B:行政立法更加具体化,使得权力机关的立法更具有可操作性C:行政立法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在面对暂时不适合权力机关制定法律的新情形时,可以由行政机关进行前瞻性立法D:行政立法更加具有政策性,使得政府机关更有效的掌握
标准答案ABC
【第37题】行政立法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必须遵循最基本的原则是:( )。(1.0分)
答: A:宪法至上原则 B:公平公正原则 C:法律优先原则D:法律保留原则
标准答案CD
【第38题】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行政法规的立法权限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0分)
答:A: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B:职权性立法C:授权立法D:应公众需要立法
标准答案ABC
【第39题】行政法规和规章按以下程序制定:( )。(1.0分)
答:A:立项 B:起草C:审查D:决定与公布
标准答案ABCD
【第40题】对行政法规和规章的监督,可以分成:( )。(1.0分)
答:A:权力机关的监督B:行政机关内部监督C:行政救济中的监督D:社会监督
标准答案ABCD
【第41题】公共行政决策是指国家行政组织为了实现公共行政目标,依据既定政策和法律,对面临要解决的问题,拟定并选择活动方案、作出决定的过程。(1.0分)
标准答案对
【第42题】行政决策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行为过程,贯穿行政管理的全过程,是政府影响社会管理社会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也是行政管理的基
本问题之一。(1.0分)
标准答案错
【第43题】根据决策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影响程度,可以将行政决策区分为特别行政决策和一般行政决策。(1.0分)
标准答案错
【第44题】理想的公共行政决策机制应该包括科学的决策组织机制、协调的决策运行机制和有效地决策监督机制。(2.0分)
标准答案对
【第45题】2008年5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县级以上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其中着重强调了重大行政决策的公众参与制度和听证制度,以及对重大行政决
策的监督制度,包括合法性审查、事后评估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2.0分)
标准答案错
【第46题】在公共行政决策过程中实行有效的公共参与是实现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途径之一。(1.0分)
标准答案错
【第47题】行政决策应当接受社会监督,包括决策执行机关、监督机关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内的主体,认为重大行政决策及执行有违法或者不适当的,可以
向决策机关提出。(1.0分)
标准答案对
【第48题】行政立法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必须遵循两个最基本的原则,一是法律优先原则,二是法律保留原则。(1.0分)
标准答案对
【第49题】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在现行宪法颁布之前我国也存在相应行政立法。(1.0分)
标准答案错
【第50题】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已经建成了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相对于无法可依,更需注意的是立法质量和法律冲突问题,而建立一套科学的立法评估规则和程
序,为今后的立法质量提供保证是必要的。(3.0分)
标准答案错
【第51题】我国行政规范性文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规范性文件数量庞杂,体系混乱,越权现象严重,并且既有的监督方式难以发挥实质效用。(1.0分)
标准答案对
【第52题】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定位为对法规和规章的执行性行为,此外,也可以进行创设性规定。(1.0分)
标准答案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