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法拘束力执行力确定力

行政法拘束力执行力确定力

发布时间: 2023-06-15 19:54:42

A. 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确定力。二是拘束力。三是执行力。 A. 错误 B. 正确

错误。包括四个方面,还有一个公定力。

B. 简述行政法的效力有哪些请谈谈对这些效力的理解

行政法的效力应具有确定力、拘束力、公定力和执行力等四种效力。它们既相互回独立答又互相依存。
对他们的理解:确定力。它又称不可改变力,是指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就具有不受任意改变的法律效力
拘束力。即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就具有限制和约束行政主体和相对人行为的法律效力。

C. 行政行为效力内容包括

行政行为效力内容分为确定力、拘束力、公定力和执行力等
行政行为效力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确定力
行政行为的稳定性功能要求行政行为所规制的内容具有稳定性,不得朝令夕改,从而形成行政行为的“确定力”.确定力分为形式确定力和实质确定力。前者又叫不可争力,它是基于体现法治的安定性原则的期限制度而产生的,该效力的实质在于为了保持行政行为的稳定性,在法定救济期限届满后,行政行为具有不可诉请撤销性;而后者指的是行政行为一经作出,作出该行为的行政机关原则上不得随意变更行政行为,强调行政行为的有限“变更禁止”.所以,行政行为的实质确定力又被称为不可变更力。
2、既决力
行政行为的拘束性或赋权性功能要求行政行为所规制的内容约束所有人(尤其是相关组织及人员),要求其必须服从,并以此为依据作出行为,或者以作为或不作为方式让他人行使权利,从而形成行政行为的“既决力”。既决力,类似于法院判决的“既判力”,是指行政行为一经作出或者生效,其具体内容对相关组织及人员产生的法律上的约束效力,相关组织及人员必须遵守和服从。“相关组织及人员”的范围,不仅限于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与关系人以及作出行政行为的行为机关,还包括原行为机关以外的其他行政机关与法院,甚至包括一般公众。
3、实现力
行政行为的实现性功能要求行政行为所规制的内容具有实现性,在该行为无法实施之时,拥有要求得到实现的能力,从而形成行政行为的“实现力”.行政行为所规则的内容要加以实现,必须在相关主体不按照“既决力”进行活动之时,或者对该行政行为不遵守或承认之时,有关组织及个人具有依据法律以各种方式(甚至包括强制方式)加以实现的效力。
行政行为的法律特征:行政法学上的行政行为,特指行政主体基于行政职权所作出的,能直接或间接引起法律效果的公务行为。
行政行为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法律特征:从主体上看,行政行为是由行政主体所做出的。从性质上看,行政行为是一种公务行为,而不是一种私人行为。从方式上看,行政行为是一种单方行为,而不是双方行为。从效果上看,行政行为是一种能直接或间接引起法律效果的行为。
行政行为的分类:
1、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
2、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
3、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为
4、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
5、行政法律行为与行政事实行为
6、单方行政行为与双方行政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D. 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

行政行为效力的内容包括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执行力。


3.拘束力是指行政行为生效后,所具有的约束、限制有关行政相对人和行政主体的法律效力。拘束力是一种约束力、限制力,即要求遵守的法律效力。拘束力不仅及于有关行政相对人,而且及于作出该行为的行政主体及其他一切行政主体和工作人员。但是拘束力对其他行政相对人不起作用。

4.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 。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执行力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程度。

执行力对团队而言执行力就是战斗力;对企业而言执行力就是经营能力。而衡量执行力的标准,对此御个人而言是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对企业而言就是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

E. 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不包括

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不包括影响力。
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执行力,不包括公信力。
行政行为原则上自告知之时起发生法律效力,但在附款有规定时自规定之时起生效。受领之时生效和即时生效的规则,是不能成立的。行政行为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的发生时间,一般为告知之时。这是各国行政法上的通行做法。
行政行为是行政管理法律关系的客体,即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双方当事人围绕行政行为形成法律关系。行政主体有权依法实施行政行为,行政相对人则负有服从的义务。
1、拘束力
这是指行政行为具有法律规定的或行政机关所决定的法律效果,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都必须尊重并遵守之。行政机关有执行所作出行政行为的义务,行政相对人也必须履行行政行为所棚皮规定的义务,而不能以这样或那样的借口予以推诿、拖延。
2、公定力
这是指行政行为即使被认为是违法的,在有权机关予以撤销或变更之前,行政相对人及其他人都不能以任何借口否认其存在,都必须姑且视其具有行政行为的效力。也就是说,只要行政相对人没有向复议机关申请复议,由有权行政机关作出撤销变更行政行为的决定,或链游差确认该行为违法,也没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作出撤销判决或部分撤销判决,那么行政行为即使违法,在事实上也依然具有效力。
3、执行力
这是指行政行为生效后,行政主体有权采取一定手段,使行政行为的内容得以实现的效力。当行政相对人不履行其应该履行的法定义务时,行政机关可依法强制其实现该义务的履行。这种行政强制执行是由行政机关依职权行使行政磨李权力的一种形式,不需要事先得到法院的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八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F. 行政行为通常具有的法律效力包括公定力

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包括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

公定力是指行政行为除非自始无效,一经做出,不论其实质上是否合法、得当,都具有被推定为合法有效的法律效力未经法定程序变更或撤销前,公民和组织不得否认行政行为的效力。确定力是指有效成立的行模闹改政行为,具有不可变更性,即非依法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

拘束力是指行政行为成立后,其内容对有关人员或组织所产生的法律上的约束效力,有关人员和组织必须遵守、服从。执行力是指行政行为生效后,行政主体依法有权采取一定手段,使行政行为的内容得以实现的效力。

行政行为包含了下列几层含义

1、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所作出的行为。这是行政行为的主体要素。

2、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责的行为。这是行政行为的职权、职责要素。

3、行政行为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这是行政行为作为法律概念的法律要素。

热点内容
法人变更了还承担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1 22:45:01 浏览:485
关于党支部上墙张贴的规章 发布:2025-01-11 22:11:03 浏览:146
在职法律硕士报名条件 发布:2025-01-11 22:10:51 浏览:764
医生的诊断证明有没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1-11 22:04:02 浏览:647
江苏省法律援助机构接待的来访咨询量 发布:2025-01-11 21:56:07 浏览:884
环境法律责任的内容包括 发布:2025-01-11 21:24:29 浏览:906
泰州法院飓风行动 发布:2025-01-11 21:24:21 浏览:349
行政法原则口诀 发布:2025-01-11 21:15:06 浏览:775
印度劳动法裁员补偿 发布:2025-01-11 21:07:39 浏览:247
医疗机构器械管理条例 发布:2025-01-11 21:06:04 浏览: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