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规定

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规定

发布时间: 2023-08-24 23:00:35

① 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的效力

行政法规为国务院制定,地方性法规为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出台的地方性法律。(一)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二)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事项,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决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规,经过实践检验,制定法律的条件成熟时,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两者效力不同(一)、行政法规的效力低于法律的效力,但高于地方性法规的效力。(二)、地方性法规低于法律和行政法规的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五十六条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行政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一)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二)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事项,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决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规,经过实践检验,制定法律的条件成熟时,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两者效力不同(一)、行政法规的效力低于法律的效力,但高于地方性法规的效力。(二)、地方性法规低于法律和行政法规的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七十九条 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第八十五条 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

② 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的区别

1、首先是制定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主体不同,前者由国务院制定,后者则由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2、效力不同,行政法规的效力是要高于地方性法规的,同时地方性法规也不能与行政法规有抵触。3、适用范围不一样,行政法规适用于全国,地方性法规只能本行政区域内适用。
一、地方性法规和行政法规的区别是什么
(1)制定主体不同: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地方性法规由地方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
(2)效力不同:行政法规效力高于地方法规,地方法规不得与行政法规相抵触。
(3)适用范围不同:行政法规适用于全国范围,地方法规只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效。
二、行政法规与行政规章的区别
行政规章与行政法规同属于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但是:
1、行政法规调整的对象一般是行政管理领域带有普遍性、全局性、原则性以及意义重大的问题。行政规章的调整对象则限定在行政管理领域中某些特殊的、局部的、具体的问题。
2、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中国的中央政府,而行政规章的制定主体或是中央政府的组成部分,或是地方政府。因而,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行政规章。
3、依照全国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所作出的,有关授权国务院的《决定》等,行政法规在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等问题上,可以体现某些立法上的“超前性”“实验性”,行政规章则不可以具有 “超前性”“实验性”。
在我国,法律通常是由全国人大制定,偶尔也会有全国人大的常委会制定,而行政法规则往往是由国务院制定的。一般我们说的法律法规,这里的法规其实就是指行政法规了。

③ 地方性法规和行政法规哪个效力大

行政法规的效力大。地方性法规,是指法定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和颁布的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实施的规范性文件。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并且按照《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的规定而制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类法规的总称;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国务院,行政法规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必须经过法定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具有法的效力。我国法律的位阶是: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的效力低于法律,高于地方性法规。法律的位阶高于行政法规,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通常叫某某法。
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法制部门制定的,一般叫某某条例,是依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而地方性法规只是在一定行政区域内有效。
行政规章是指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设区市的人民政府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等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称为部门行政规章,其余的称为地方行政规章。根据《行政法制定程序条例》,行政法规的制定是国务院独享的权力,由于制定法律需要人大开会表决等一系列相当繁琐的程序,所以行政法规在制定程序灵活性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
由于中国的人口很多,科技进步又相当快,所以各种各样的法律事件层出不穷,如果出了一些小小的法律空白,就要制定一部法律,那么对国家来说既浪费资源,又没有必要,所以国务院作为常设的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就肩负起在遇到一些小的法律空白时,负责填补的责任。
此外,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地方的权力不是基于人民的自治权,而是来自于中央的授权,地方没有中央不能干预的保留权力。
1954年宪法没有规定地方人大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就没有立法权。
考虑到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各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要发展经济,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1979年“地方组织法”赋予地方人大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给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权。
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是我国政治制度、国家结构和历史传统等因素决定的。
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通过制定颁布行政法规,贯彻实施法律,执行国家权力机关的决议、决定。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履行执行职责的重要形式。
行政规章毕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它只属于“准法”的范畴。
我国宪法规定:国务院各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发布命令、指示和规章。
我国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制定规章。
可见行政规章本身并不是法律,只是法律的下位的规范性文件。行政规章与法律及具有法律性质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有很多重要的区别。
①行政规章对于一般行政相对人来说,是具有法律意义上的约束力的规范。它不同于一般的行政指导、行政建议、行政号召等,后者行政相对人只是可以接受其影响,而并不是必须予以服从。
②行政规章靠国家权力的强制力保证其实施。
③行政规章虽不是由国家权力机构直接制定的,但是制定行政规章的主体,都是经过我国宪法、组织法明文授权的准立法机关。行政规章在当今各国已被公认为委任立法的产物。
④按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既须依据法律法规,同时又要参照行政规章。将规章法定为行政审判的参考遵照,这也意味着,在我国行政规章实际上具有“参照法”的性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八十九条 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④ 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冲突怎么解决

在我们国家,不同的行政层级为了治理的完善,都设立相应的法律规定。最常见的就有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政府颁布的地方性的法律规定。那么,如果是行政法规和地方性的法规存在冲突了的话,我们应该怎么解决呢?下面就让我为大家带来行政法规与轮亏地方性法规冲突怎么解决,一起来看看吧。
在我们国家,不同的行政层级为了治理的完善,都设立相应的法律规定。最常见的就有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政府颁布的地方性的法律规定。那么,如果是行政法规和地方性的法规存在冲突了的话,我们应该怎么解决呢?下面就让我为大家带来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冲突怎么解决,一起来看看吧。
一、行政法规清激与地方性法规冲突怎么解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七十九条 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第八十五条 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
二、行政法规的法理学依据与适用
(一)行政规则的外部化
在现代行政国家下,“行政规则的外部化现象”日益受到关注。发布行政规则的依据是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指挥监督权。在日本,行政规则被分为组织规则、解释基准、裁量基准、给付规则、指导纲要等类型。行政规则被认为没有规范上的约束力,但在实务中具有事实上的约束力。而美国学者也指出,尽管解释性规则、政策说明等都不具有法律拘束效果,但当机关将其作为确立影响私人权利义务的标准时,它们就有了实践上的拘束力。
(二)现代管制国家中的行政标准
正如中国台湾学者叶俊荣指出的,管制标准的制定是行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药品标准、环境标准、医疗事故鉴定标准、互联网标准等,在中国现实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药品标准为例,它不仅构成了判断相对人是否违反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的重要准则,而且还对判断生产销售假劣药品罪的构成要件成立与否发挥很大作用,还可能成为核发生产药品许可证的基准,以及药品检验机构进行药品检验的依据。因此,行政标准尽管不直接规定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形式意义上看它不是 “法”,但它作为管制过程中的重要基准,对公民的生活和工作可能有着比形式意义上的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更密切的关联。
(三)行政法规与裁量
诚如国外学者所说的“行政法被裁量术语统治着”。而规则制定也与裁量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对行政法规裁量权模式缺乏严格的立法监控,并非有了上位法律文件,下位行政机关就可以自主制定“实施细则”或办法。我国《立法法》首次确立了法律保留制度,承认了人民代表大会在基本人权领域的专属立法权,这可以从根源上遏制“行政即法”观念的滋生与蔓延,约束行政法规对公民权利的侵犯。
(四)行政法规在民事领域的适用
对于公私法之间的界别,在大陆法系国家已有充分的探讨。例如德国学者毛雷尔就认为,私法以个人意思自治为出发点,旨在调整私人之间潜在的或者已经发生的利益冲突。而公法,特别是行政法,作用在于确定国家权力的基础和界限。
我国的民法腊正神学者更多的对行政法怀有某种程度的误读,例如有学者就倡导以民法典划定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范围,控制公权力的滥用;还有学者将行政规范介入民事领域视为公法对私法“地盘”的侵蚀,乃至称为“财产权利不正当的公法化”。
三、行政法规的效力与适用的协调
本来一些只要法律法规相统一就不会发生的问题,现在由于法律法规相冲突而出现了。法律法规的不协调是依法治国的“大敌”。客观地讲,法律和部门法规、地方性法规冲突的怪现象时有发生,媒体对这类问题的报道也不少。同一项行政事务,在不同的地区因适用不同的规定而出现相异的结果。甚至于,还出现个别恶意违法者在不同地区开展“制度游击”的奇闻。一般情况下,此类现象多数表现为地方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冲突。如果说地方性法规的内容超越法律的规定只是涉及部分地区公民权益的话,那么,国务院的部门法规与国家的法律相冲突,它则关系到全体公民的权益,更关系到国家的制度和法律的权威。
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在本质上应该是一致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发生矛盾的现象反映了法制建设的不足和缺陷,这是大家所不愿意看到的。一方面,它将增加公众运用法律的难度。公众不仅要掌握同一问题涉及的所有法律法规,而且还须防止落入法律法规冲突造成的“制度陷阱”;另一方面,它还可能给某些人带来 “寻租”的机会,因为法律的不统一必然扩大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给执法犯法带来一定空间。本来一些只要法律法规相统一就不会发生的问题,现在由于法律法规冲突而出现了。难怪有关专家说,法律法规的不协调是依法治国的“大敌”。
法律和部门法规相冲突,或者用部门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随意解释法律,这类现象之所以出现,当然有立法技术和法规审查、备案制度不完善的原因,但同时也还有更深刻的原因。不可否认,长期以来我国立法权分层次行使的客观现状,导致一些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与法律不衔接甚至其中一些内容相互冲突。我们知道,国家法律多为原则性规定,在执行时往往需要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或者地方性法规进行细化。而个别部门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出台过程由于存在某种利益动机,便可能放大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冲突的程度和范围,甚至出现极个别行政法规架空国家法律的不正常情形。这些问题的存在,损害了法律和执行机关的威信,许多时候,也使一些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充分保障。
以上现象客观上造成了法律运用成本的增加,对此,需要从立法、执法层面来加以解决。首先,各级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法》规定的立法权力和程序进行立法。必须加大对部门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备案审查,防止出现新的法律法规冲突。其次,应组织人员对已颁布施行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进行整理,废止和修改有冲突的内容。此外,各级人民法院在判案时应当严格遵循法律的效力位阶,对不正当执法行为予以司法纠正。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带来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冲突怎么解决相关内容。在我们国家的行政法规如果是与地方性法规发生了冲突,那么我们要注意一定要以行政法规的规定为准进行处理。
热点内容
执行法院查封房子 发布:2025-01-11 07:37:27 浏览:912
劳动法员工大病辞退赔偿 发布:2025-01-11 07:16:06 浏览:506
用拖鞋打法官 发布:2025-01-11 06:53:26 浏览:644
法院存案年限 发布:2025-01-11 05:23:12 浏览:134
规章制度如何制定才能算有效 发布:2025-01-11 05:12:44 浏览:242
条令条例心得 发布:2025-01-11 04:31:28 浏览:907
劳动法规定补交社保吗 发布:2025-01-11 03:51:07 浏览:466
华东政法大学法硕非法学 发布:2025-01-11 03:49:02 浏览:934
道德教育画 发布:2025-01-11 03:47:29 浏览:413
高新开发区法院 发布:2025-01-11 03:30:11 浏览: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