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著名学者
❶ 中国著名律师前10名
中国著名律师有:朱树英、田文昌、宋中清、彭雪峰、曹树昌。
1、朱树英,上海建纬律师事务所创始主任。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任上海市第十、十一届政协常务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民事业务委员会主任,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常务理事兼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
上海、北京等九城市以及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建设专业仲裁员。担任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八所大学法学客座教授。获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首届“东方大律师”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全国优秀律师称号。
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有一百多篇论文在国内外专题会议上发表,有法律出版社出版的三本共130余万字的专著《建设工程法律实务》、《房地产开发法律实务》、《建设工程实务问答》,以及与他人合著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建设工程合同与索赔管理》。
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住宅商品房交易与物业管理案例评析及法律实务》均深得业内人士和广大读者的好评。
5、曹树昌律师至今从事专职律师工作已经三十多年,具有深厚的法学功底和社会经验,曾经从事企业管理、法学教学和法律研究工作。
曹树昌律师的法律知识是建立在自然科学知识基础之上的,具有融法学、自然科学、管理科学于一身的综合素质和全面的知识结构。
曹树昌律师致力于经济犯罪的研究和各类刑事案件的辩护,以自己的综合实力和敬业精神最大限度地维护可能受到刑事追究或已经受到刑事追究的委托人的合法权利。
❷ 王彦的介绍
王彦,男,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1963年生,大连市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东北财经大学国际贸易硕士,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博士。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日本名古屋大学访问学者。教授。主要论著:《中国律师反倾销代理业务》(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出版)、《行政诉讼当事人判解》(人民法院出版社)、《刑事诉讼法教程》(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仲裁法教程》(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参与马怀德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司法改革与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发表论文数十篇。
❸ 刑事诉讼法学的作者简介
郑旭,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2002年获英国华威大学硕士学位,1999年、2003年两次赴美作访问学者。主讲外国刑诉、中国刑诉和证据学等课程。
作者: 徐静村 主编
出 版 社: 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1 字数: 版次: 1 页数: 791 印刷时间: 开本: 印次: 定价:¥42.00 I S B N : 9787503651830 本教材自1999年7月修订本出版,更广泛地用于法学本科和研究生教学,又过了五年时间。在此期间,刑事诉讼法学科的学术研究十分活跃,涌现了许多新的成果;教学实践也有很大发展,积累了新的经验;不少国家对其刑事程序制度作了大幅度改革,我国也正在酝酿对《刑事诉讼法》进行再次修改。因此我们决定对本教材进行第二次修订,力图将制度改革的新情况、学术发展的新成就和教学实践的新经验反映进去,使本教材能够与时俱进,更加成熟。
本次修订仍由主编徐静村教授负责进行,并由主编决定约请李昌林、潘金贵二位青年教师加入组成修订小组。因此,第三版拟稿人增署二位同志之名。修订本由徐静村教授统一修改定稿。 这本教材的特色,在于它是一种新的教材结构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设计的蓝本。作者为了使这本教材所体现的新的教学模式更为完善,在教材出版后,于1997年9月至1999年1月,在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本科学生中,采取逐步扩大实验范围的做法,开展了使用这本新教材和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迸行课堂教学的实验。实验证明,新的教学方法不仅在形式上改变了过去填鸭式的传统授课模式,更重要的是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由被动听讲转变为积极进行自学和准备课堂讨论,由课堂教学的对象转变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教学内容因采用讨论分析案例的教学形式而得以活化,不再是抽象的理论加呆板的法条,使学生对本门学科从理论的把握到实际应用都产生了浓厚兴趣。
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司法部为了总结和推广这部教材和这种新的教学法,于1998年5月11日至23日在西南政法大学举办了有二十余所政法院校(系)、四十多名讲授本门课程的教师参加的讲习班,通过观摩教学和总结讨论,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为教材的修订打下了良好基础。 徐静村,男,1940年11月7日生,四川江安人,中共党员。1963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曾任职于四川省公安司法机关。1979年起在西南政法大学任教,曾任《现代法学》主编。现任西南政法大学教授、诉讼法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副校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位委员会副主席。兼任教育部高等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❹ 中国政法大学席治国是哪里人
席涛教授任教以来,始终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治学处世准则,围绕教学和科研两条主线,几十年如一日,躬耕不怠、诲人不倦。他潜心治学,拒绝喧嚣浮躁,排斥沽名,上好课程,做好研究,培养好学生,勤勤恳恳做好本职工作,是师生学习的楷模。
师德师风
从教以来,席涛教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他言传身教,不仅对学生授业解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也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高尚品质,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教学工作
席涛教授作为法律与经济学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法律的经济分析”、“法律与金融”、“市场与监管”和“法学方法论与论文写作”等5门课程,这些课程在我校都属于第一次开设,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一直主讲的研究生必修课程“法律经济学方法论”,2016年被评为研究生精品课程。席涛教授也荣获了2017年北京市优秀教师。
科研工作
(一)参与、主持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委托重大课题项目《新形势下市场监管的理论基础、内在逻辑和整体思路》(2019年立项)。
2.主持国家工商总局委托重大研究项目《市场监管的国际经验与我国市场监管体系的构建》(2017年立项)。
3.主持亚洲开发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委托重大研究课题《Research on Post-Crisis Central Bank Governance and Reform》(2017年立项)。
(二)出版教材与专著:
1.席涛:《经济稳定与金融稳定研究》(专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版。
2.席涛:《OECD监管影响分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监管影响分析指引》(译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版。
3.席涛主编:《求索:公平与效率之间—法和经济学博士论文集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版。
(三)发表论文(近三年)
1.席涛:《证券行政和解制度分析》,载《比较法研究》2020年第3期。
2.席涛:《<证券法>的市场与监管分析》,载《政法论坛》2019年第6期。
3.席涛:《国际经济外部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
4.席涛:《产业政策、市场机制与法律执行》,载《政法论坛》2018年第1期;
5.席涛:《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与产业政策、相关法律的修订与衔接》,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
社会服务
席涛教授注重学术成果创新和解决经济社会实践问题,发表的一系列论文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承担了多项全国人大、国家部委、人民银行等委托重大课题。席涛教授的代表论文《市场、监管与法律》引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注,并委托了重大研究课题《中国法律制度评估》;论文《法律、货币与价格—<人民银行法>的一个法律经济学分析框架》和《货币、市场与<商业银行法>》得到了亚洲开发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的重视,并委托了重大课题"Research on Post-Crisis Central Bank Governance and Reform";论文《谁来监管美国的市场经济—美国监管体制的演变:从命令—控制到成本—收益分析》、《欧盟监管:体制、方法、影响分析》、《监管体制框架分析:国际比较与中国改革》引起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关注,并委托了重大课题《市场监管的国际经验与我国市场监管体系的构建》和《新形势下市场监管的理论基础、内在逻辑和整体思路》。此外,席涛教授还承担了全国人大财经委委托重大课题、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建设项目与相关部委委托研究课题等共10余项。席涛教授还主持立法、修法讨论会10余次,内容涉及《商业银行法》、《证券法》、《反垄断法》、《物权法》等。参加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宏观经济形势调研,并受邀到有关国家部委作学术讲座。
研究生培养
席涛教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德法兼修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与国际型高精尖人才为目标。在学术指导上,经常为学生提供各种前沿性资料和书籍并组织学术研讨活动,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夯实专业理论,同时注重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讲授,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对于学生的学位论文指导更是细致全面,他所指导的学生毕业论文从未有存在问题的论文,有数篇被评为校优秀学位论文。学生就业全部在重点高校、国家机关、监管机构、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和知名律所,并获得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学科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
席涛教授重视学科的国际化建设,带领的法与经济学教师团队,先后与欧洲和美国的国际一流大学9个法学院签署联合研究、师生互换协议,建立了一支具有国际化背景的师资团队,硕士生与博士生先后出国参加与国际一流大学的联合培养。与世界一流大学法学院法与经济学研究团队的合作,极大提升了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学二级学科的建设与国际影响力。在交叉学科培育方面,席涛教授主持的“法律与金融”交叉学科建设项目2019年获批立项。
近三年获奖
2017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或代行机构)推荐意见
席涛教授在我院从教以来,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在学术和思想等多方面为学生提供指导和支持,受到学生及学院教师队伍的好评。席涛教授具有高度思想道德修养,能够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同时,他始终坚持严谨学风,在学术领域成果颇丰,也在社会范围内承担了多项重大课题。他所指导的学生具有较强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为社会发展培养了近百名优秀的法律职业人才。
❺ 有一个著名的刑事诉讼法学者是不是叫邱心洪
邱兴隆,著名刑法学家,“三湘刑辩第一人”,主张“全面废除死刑”。现版任湖南大学刑权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醒龙律师事务所名誉主任。曾先后在西南政法大学、湘潭大学、厦门大学任教,兼任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全国法律硕士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湖南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省法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等职。
❻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什么法学专业最好
中国政法大学王牌专业,全国最强: 法律史、诉讼法学(主要指刑诉)
这两个专业在历年的排名中雄踞全国首位。分别由著名法律史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张晋藩先生;刑事诉讼法学界泰斗、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陈光中燃碧先生领衔。
一、全国前矛专业:民商法、宪法行政法、环境法、刑法、法理
这一批基本上囊括了政法大学法学的大部分专业,综合实力强大。
★《民商法》由江平老爷子领衔,有一批不错的中青年学者,如李永军、刘智慧、李建伟等等,专业的市场需求也很大,各个行业均能就业。
★《刑法》由何秉松老师领衔(他还在带硕士生,但要求小语种或者纯信英语特别好),博导近十位,均带硕士生。曲新久、王平、于志刚、田宏杰都是很不错的老师。
★《宪法》有马怀德、焦宏昌、王人博、蔡定建等名师,由于招生规模不大,基本上能达到一个导师带一名学生,这在其他专业中是十分罕见的。
二、相对差一些,但就业不错专业:国际法、经济法
实事求是说这两个大专业做段轮政法不是非常好,名师不算多,但这只是相对于政法其他专业而言稍稍不足一些。从就业来说,这两个专业都很不错。
三、关于法制新闻专业
法制新闻初试考法学统一卷,满分300分。分数线和法理分开,单独划定,复试由人文院老师负责。主要学习内容为法学和新闻,属于交叉学科,毕业后拿法理学硕士学位。
❼ 罗辑的主要事迹
罗辑同志在任职最高人民检察院期间,主办过多起影响国内外的重大案件,其中北京市副市长王宝森案、北京市人大副主任铁英案、北京市政协副主席黄继诚案、广东人大副主任欧阳德案、海南人大副主任韦泽芳案以及周北方案、陈小同案等,均在国内外引起重大反响。复查纠正了泰国商人吴贤成、原嘉庆市书记庄洪泽、原绥化军分区司令李仲玉等冤案错案。从事法律工作30年间,组织起草制订了《人民检察院复查刑事申诉案件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要案线索、备案、初查的规定》、《关于检察机关侦查工作贯彻刑诉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案件扣押物品管理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保护公民举报权利的规定》等10余项司法解释性文件。负责反贪总局的筹备工作,并亲任首任反贪局长。参与了《反贪法》的起草,并任反贪法起草小组的副组长,在《反贪法》起草工作中,先后组织有关专家学者讨论修改《反贪法》多稿,其成果被吸收进修改后的刑法第八章及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在香港《中国法律》和《光明日报》等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各类论文20余篇。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网络全书》、《中国犯罪学大辞典》、《北京大学法学网络全书》的撰稿。参加世界第六、七届反贪大会,并作为第七届世界反贪大会学术部主任,成功地参与了反贪大会的筹备。
自1999年,先后成立北京正平律师事务所、北京市汉衡律师事务所,并任高级合伙律师、执行主任,期间担任过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航天长峰科工集团、鑫苑(中国)置业有限公司、北京中瑞投资有限公司、广东健隆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华为、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海菲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企业法律顾问。还曾主办过河南建筑安装有限公司与长春春港房地产有限公司转让合同纠纷案,河南信阳建筑总公司工程承包纠纷案,广西金地股份有限公司信用证诈骗案,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北京办事处与中艺进出口实业公司信用证纠纷案,郑继刚强迫交易案,湖南华银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与刘广建股权纠纷案等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所进行的有理、有力、有据的辩护或代理意见,极大地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❽ 韩师政法学院罗秋立怎么样了
对于韩师政法学院罗秋立这个人物,我并没有具体了解过,也无法判断他的个人情况。但是,从大多数人的角度来看,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应该是基于其行为和言论的。如果罗秋立在其职位上表现出色,积极为学校服务,为学生提供帮睁此消助和指导,那扒衫么他应该会得到学生和教职工的认可和尊重。如果他在悉知工作中出现了问题,或者言行不当,那么他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并接受相应的处罚。总之,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应该是基于其实际表现和行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