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学三大流派
① 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标准来划分,行政法可以分为
行政法可分为一般行政法与部门行政法。
行政法由规范行政主体和行内政权设定的行政组织法、容规范行政权行使的行政行为法、规范行政权运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规范行政权监督的行政监督法和行政救济法等部分组成。其重心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一般行政法规定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方针、政策;国家机关及其负责人的地位、职权和职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任免、考核、奖惩;有关行政体制改革和提高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等等。
(1)行政法学三大流派扩展阅读: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行政法的精髓,贯穿于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和行政法制监督之中,是指导行政法的制定、修改、废除并指导行政法实施前基本准则。对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国内外行政法学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不同的概括和归纳。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
② 论行政法学的三个流派
管理论主要在前苏联、东欧国家和我国计划经济时代流行,主张行政法调回整行政主体和行政相答对人的关系,其重点是规范行政相对人的行政行为,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以建立和维护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实现管理任务的法的秩序,因此行政法可以称为管理法。该学派认为行政法的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国家
③ 行政专业所学科目
市政学(Municipal Manegment)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核心课程、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市政学亦称市政管理学,是关于城市治理的知识体系,主要研究城市政府管理城市公共事务及其规律的科学。其主要内容有绪论、市政管理理论与方法、城市与城市事务、市民与市民参政、城市规划建设、公共设施、以及城市政治、经济、司法、治安、文化、教育、福利、环境等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内容。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城市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学生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方面的基本能力。
参考书目:张永桃主编,《市政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社会学概论(Sociology)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核心课程、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社会学的相关知识,包括社会的形成,社会制度,社会文化,文化传播,社会化以及社会的群体、组织、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社会变迁和社会现代化,最后还包括社会问题和社会保障。
先修课程:社会热点分析、社区管理研讨
参考书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编,《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4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Social Research)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包括:抽样问卷调查、典型调查、普遍调查等社会调查方法,以及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调查报告的写作等内容。
参考书目:风笑天著,《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4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International Politics & Relations)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其意义。着重探讨当代国际政治体系的结构、功能、动力、环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同时对以国家用为主体的国际政治行为体的行为及其动因,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状态及其调控进行深入讨论。
参考书目:
1、K. J. Holsti;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7th,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1995.
2、Howard H. Lentner, International Politics: Theory and Practice, Minneapolis/St. Panl: West Publishing, 1997.
3、John T. Rourke, World Politics: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n a world stage, 3rd ed, Guilford,CT: Dashkin/Mcgraw-Hill, 2000.
4行政职业能力训练(Administrative Aptitude Training)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国家公务员考试采取笔试与口试结合的办法,其中,行政职业能力配合其他考试和测评手段一起使用,相互补充,行政职业能力具有否决权。本课程在于通过考察胜任于国家机关行政工作需要的素质要求——适应公务员职位要求的一般素质与能力,其内容包括知觉速度与准确性、判断推理能力、言语理解能力、资料分析能力、数量关系处理能力等几大部分。通过对测试内容与结构的认识和理解,从心理和能力两方面为毕业生做好准备,帮助学生在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中胜出,以培养学生对于行政职业取向的敏感性和必备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
参考书目:《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国人事出版社。
4中国政治思想史(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s)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本课程介绍中国自商代、西周至鸦片战争的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和自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的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具体内容包括经济政治背景、政治思想的分期、各家代表人物及其政治思想、政治思想领域争论的主要问题等。
先修课程:政治学、行政学
参考书目:曹德本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4组织行为学(Study of Actions in Orgnizations)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研究组织系统中人的行为心理活动规律,它主要从三个层次展开:个体心理与行为,包括个性、知觉、需要与激励理论、态度等内容;群体心理与行为,包括群体心理的一般理论、群体决策、群体沟通与冲突、人际关系、团队等内容;组织心理与行为,包括领导心理、组织结构与组织文化、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工作应激等内容。
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
参考教材:卢盛忠,《管理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人力资源开发管理(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核心课程、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指的是为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组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理论,通过不断地获得人力资源,对所获得的人力资源的整合、调控及开发,并给予他们报偿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的管理过程。本课程将介绍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与录用、绩效管理、员工培训与发展、薪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法律、员工培训与发展、薪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应用等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环节。
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
参考教材:余凯成等,《人力资源管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行政法学(Administrative Law)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核心课程、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本课程介绍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从法律的角度分析和研究政府与人民(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并且阐述一个合法有效的政府行为的标准。主要包括行政法学的基础理论、行政主体、各种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行政程序、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等。
先修课程:行政管理学、法学基础理论
参考书目: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4行政管理学(Public Administration)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核心课程、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行政管理学是一门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的管理行为为研究对象,融综合性、动态性和应用性为一体的相对独立的学科。本课程分四大部分讲述:一、行政的历史与发展;二、行政的基本理论与制度设计;三、行政的运作过程;四、行政的行为选择。本课程一方面介绍行政学产生一百多年来的重要思想、事件、人物、争论等专业常识,另一方面注重结合当代行政管理的改革实践,讲解基本概念与原理。
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导论
参考书目:张国庆主编,《行政管理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公共政策分析(Pubilc Policy Analysis)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核心课程、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公共政策分析主要研究政府及公共组织如何遵循客观规律,有效地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它以解决社会问题为根本价值取向,是一门交叉性较强的学科。课程分三大部分讲授:第一部分讲述公共政策的定义、特性、类别及功能,政策科学产生的历史特点及发展趋势,公共政策与政府、环境、公共利益的关系。第二部分讲述一般的政策过程。第三部分讲述政策分析的基本方法。看重介绍一些基本的分析模型。定性分析方法与定量分析方法。
先修课程:政治学、行政管理学
参考书目:陈振明主编,《政策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政府经济学(Governmental Economics)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核心课程、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本课程介绍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经济行为和经济政策,分析政府在社会中应该干什么和如何干等问题。主要包括:政府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政府职能的确定与选择、政府职能的实现过程、政府与制度变迁、政府与公共物品、政府与微观管制、政府与宏观调控、政府与社会保障等。
先修课程:行政管理学
参考书目:杜莉等,《政府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4西方政治思想史(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s in Western Countries)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本课程以年代、人物、思想流派为线索,介绍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及其发展演变。在时间上,着重讲述了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后期、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西方近代社会的政治思想。主要分析柏垃图、亚里士多德、阿奎那、马基雅维里、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卢梭、休谟、托克维尔、密尔、边沁、汉密尔顿等人的政治学说。
先修课程:政治学原理、西方政治制度
参考书目: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萨拜因著,《政治学说史》,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4政府公共关系(Governmental Public Relations)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政府公共关系的宗旨是通过各种有效的公共关系手段,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加深相互了解,理解和信任,提高政府的威信,改善政府的形象,提高国家在国内、国外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作为一门课,它主要介绍公共关系内涵,政府公共关系的特征、功能、主体、客体,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程序和传播沟通媒介,如果时间许可,可以多做些安全分析、公共关系策划等,还可以讲一下政府公共关系实务及政府公共关系礼仪等。这对培养未来行政管理人员的形象意识较重要。
先修课程:公共关系
参考书目:熊源伟,《公共关系学》,安徽人民出版社;肖荣,《公共关系学》,云南教育出版社。
4国家公务员制度(National Civil Service System)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本课程首先从制度孕育、创立、成长、完善的历史纵深视角,探究了公务员制度的社会起源、创立与发展;其次力图在纷呈杂琐的现象背后,找出某些普遍性的原理,即分析公务员制度的一般理论;公务员制度的共同条件,主要运行机制与公务员制度的科学价值;再次立足于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实践,分析中国实行公务员制度的客观条件、战略思路及体制构造。本课程主要有五个专题:一、公务员制度的社会起源,全面创立与发展;二、发展中国家实行公务员制度的经济教训;三、公务员制度的一般理论;四、中国实行公务员制度的客观条件及战略思路;五、中国公务员制度的体制构造。
先修课程:行政管理学
参考书目:黄卫平、谭功荣主编,《比较公务员制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4比较行政学(Comparetive Administration)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比较行政学(Comparative Administration Study)是现代行政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即运用生态学(ecology)、类型学(又称形态学typology)等科学方法比较研究各国行政环境与行政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系统化的专业思维方式,并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分析国内外行政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的行政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
先修课程:行政管理学
参考书目:自编。
4电子政府研讨 (Study On E-Government)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电子政府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领域广泛应用的结果。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现代政府管理的前沿意识,提高学生的现代行政管理专业技能。该课程主要讲授电子化政府和网上公共服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教学方式有多媒体演示、课堂研讨和实地观摩等。
先修课程:行政管理学
参考书目:自编。
4行政公文写作 (Administrative Document Writing)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核心课程、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行政公文写作以政府及公共组织文件生成、运转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公文处理速度、质量与机关办事效率、工作质量的关系;是一门融行政管理学、写作学等为一体的实践性和实用都很强的学科。主要内容有:公文含义、分类、特点、作用、文件格式、行文制度以及机关单位各体公文的写法等。
先修课程:行政管理学
参考书目:邹育根编著,《行政公文学教程》,云南教育出版社; 曾昭乐编著,《现代公文写作》,中山大学出版社。
4领导学(On Leadership)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领导学是一门以领导活动规律和特点为主要研究对象、融政治学、管理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主要内容有:领导本质、领导体制、领导素质、领导职能、领导环境、领导过程、领导方法和艺术。
先修课程:政治学导论、管理学原理
参考书目:王乐夫主编,《现代领导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秘书学 (On Secretarial work)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秘书学是研究秘书活动和秘书工作规律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主要内容有;秘书活动主体、组织、内容、关系、方法等五大部分。
先修课程:管理学、领导学、行政公文写作
参考书目;邹育根编,《秘书工作规范手册》,暨南大学出版社;诸孝正、罗烈杰、王世国编,《秘书学概论》,广东教育出版社。
4政治学与行政学原著选读(Selected Classic Works in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对政治学和行政学的经典原著进行解读,了解政治学、行政学思想的演变,追踪政治学和行政学的前沿,探讨政治学和行政学的发展轨迹。
先修课程:中外政治思想史、行政学说史
4政府伦理(Ethics in Government)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行政人员的伦理价值、行政责任和义务、行政组织如何负责等。
先修课程:伦理学、行政管理学
参考书目:特里?库珀,《行政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行政文化研究(Study of Administrative Culture)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行政文化是客观政治过程在社会成员心理反映上的积累,并对客观政治过程具有重大的影响与作用。本课程主要介绍行政文化的概念、特征、功能和意义,并对中西古今行政文化进行系统分析和比较,具体内容包括:家庭本位与个人本位的比较、民本文化与民主文化的比较、礼治文化与法治文化的比较,等等。
先修课程:政治学、行政学
参考书目: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国际事务管理(International Affairs Management)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课程内容:本课程从国际事务和管理相结合的角度来探讨国际问题。主要包括对国际事务管理的基本概念、行为主体、功能分类(包括政治、经济、安全、文化、体育、卫生等)及其模式等的分析,同时对国际事务中的领导权等核心问题进行探讨。
先修课程: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管理学原理
参考书目:自编。
④ 2010年司法考试必备之《行政法》讲义(四)
2010年司法考试必备之《行政法》讲义(四)
第四章 行政法与行政法学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我国行政法的历史发展
一、初创阶段(1949-1957年)
这是中国行政法制开始生长和发展的时期,是我国社会主义行政法的初级阶段。这个时期,国家制定和颁布了大量的行政组织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了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职权、工作方式和责任。同时,国家还制定和颁布了大量的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了国家机关对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事务,以及人、财、物各个领域管理的权限及管理方式。1949年10月至1956年12月,国家共颁布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829项。这个时期,国家还建立了行政监察制度和公民控告政法英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的制度。
二、停滞和遭受摧残阶段(1957-1978年)
这是中国行政法制发展缓慢、徘徊、停滞和倒退的时期。其中“*”十年,行政法制更是历经磨难和备受摧残。
三、重建和反展阶段(1978-1989年)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通过,是中国行政法制重建和走向发展的新巧慧滚时期。这期间,最主要的工作有五项:
(一)恢复原有法制,解决行政领域无法可依的问题
(二)制定新宪法,确定行政法制的宗旨和发展方向
(三)改革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
(四)确立行政立法制度,健全行政法制
(五)建立行政司法制度,保障公正行政
四、发展和向新模式转化阶段(1989-)
所谓“向新模式转化”,是指行政法由原来主要适应计划经济的模式向现在适应市场经济的模式转化,由过去主要执行管理职能的模式向现在既具管理职能,又具控权职能的模式转化。这主要体现为六个方面:
(一)在行政管理领域确立依法行政原则
(二)制定行政诉讼法,建立行政诉讼制度
(三)制定国家赔偿法,建立行政赔偿制度
(四)制定《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建立公务员制度
(五)制定《行政监察法》,完善行政法制监督
(六)健全行政程序法制,加强对行政权行使过程的监督和制约
第二节 我国行政法学的历史发展
一、“史前阶段”(1949-1978)
新中国成立后30年中,行政法学在我国学科分类目录上一直处于空白状态,行政法学学科并未建立起来。
二、创建阶段(1978-1985)
1983年出版的、王岷灿主编的《行政法概要》,是我国第一本行政法学统编教材。
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行政法学的教学、科研已在我国全面展开,行政法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法学分支学科在我国正式建立起来。
三、全面发展阶段(1985-1989)
1985年以后,行政法学迅速在全国发展起来,就行政法著述来说,已达几十种之多,既有教科书,又有专著;既有研究中国行政法的著作,又有研究外国行政法的著作;既有行政法英杰政法的论著,又有译著,更有大量的论文、译文。
四、深入发展和学术流派逐步形成阶段(1989-)
1989年以后,我国行政法学深入发展,主要体现在质上,体现在深度碧虚上。这主要体现在:专题性研究成果大批涌现;行政诉讼法的研究在行政法学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行政法学研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若干学术流派出现。
第三节 各国行政法学的主要流派
一、行政法学主要流派的形成及其历史背景
行政法的最主要、最基本的调整对象是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对于行政法应如何调整此种关系,如何配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从而构成怎样的法的秩序,行政法学者有不同的主张、观点、理论,逐渐形成了行政法学的各种流派。其中主要的、较有影响的流派有三个,即控权论学派、管理论学派和平衡论学派。
控权论学说主要在英美国家流行。孝余
管理论学说主要在原苏联、东欧国家和我国计划经济时代流行。
平衡论创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罗豪才教授等提出。之后,平衡论学说在中国一直在不断发展、完善,9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行政法学界占主导地位,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对平衡论持有异议,有些学者仍然主张新控权论或新管理论。
二、行政法学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
(一)控权论的基本观点
1、行政法的基本目的在于保障私人的权利和自由。
2、行政法的基本内容是控制和限制政府权力。
3、控权论特别强调严格的依法行政原则,主张严格限制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
4、行政法的主要手段有两个:司法审查和行政程序。
(二)管理论的基本观点
1、行政法的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
2、行政法的基本内容是调整国家管理关系、规定国家管理的原则和制度。
3、管理论通常将管理原则视为法的原则,并且以坚持******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等作为最重要的管理原则。
4、行政法律关系主要是命令——服从关系,从而行政法的手段主要是强制和命令性的。
(三)平衡论的基本观点
1、行政法既要保障行政管政法英杰理的有效实施,又要防止公民权利的滥用或违法行使。
2、行政法的基本内容是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
3、依法行政是行政法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但对依法行政的内涵应予以新的解释。
4、平衡论主张综合运用行政法的各种手段,即在必要的场合运用命令、强制手段,同时在大多数场合尽量避免采用行政命令、行政制裁、行政强制手段,淡化权力色彩。
本章思考题:
1、简述控权论的基本观点。
2、简述管理论的基本观点。
3、简述平衡论的基本观点。
4、试论我国行政法发展的社会背景。
⑤ 比较行政法的图书简介
应当抄指出,比较行政法和比较行政法学并不是同一意义的概念.比较行政法的学科体系与比较行政法学的学科体系也是完全不同的。比较行政法的研究对象主要侧重在行政实在法方面,即通过对不同法系、不同国家、不同区域行政法制度和规范的比较,让人们了解行政实在法的优与劣。而比较行政法学的研究对象则主要在行政法学方面,即通过对不同学者、不同学术流派有关行政法理论和行政法认识问题的比较,厘清行政法学概念、论点、方法论以及其他问题的优与劣:
上列两个范畴在全球行政法学界研究的分布并不平衡。正如仁述受行政法作为实在法的影响,学者对第一范畴的研究相对较多,国内外非常优秀的比较行政法的教科书或专著并不少见;然而,第二范畴的研究则是凤毛麟角,到目前为止,笔者甚至没有系统读到一部有关的比较行政法学的教科书或专著。当然,以论文形式出现的比较行政法学还是有的,但南于受论文篇幅等因素的制约,以论文形式出现的比较行政法学还不能够建构起一个比较行政法学的学科体系。作者在本专著中将研究的范畴框定在比较行政法学之中,某种意义上讲,这个研究至少弥补了国内在此类研究中的空白。
⑥ 行政法的分类
1、以行政法的作用为标准,行政法规范可分为下述三大类:
(1)关于行政组织的法律规范。这类规范又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有关行政机关的设置、编制、职权、职责、活动程序和方法的法律规范,其中职权、职责规范是行政组织法规范的核心。
再一部分是有关国家行政机关与国家公务员双方在录用、培训、考核、奖惩、晋升、调动中的权利(职权)、义务(职责)关系的法律规范。
(2)关于行政行为的法律规范,其中最主要的是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双方权利(职权)、义务(职责)关系的法律规范。这类规范数量最多,涉及面最广。
(3)关于监督行政权的法律规范,即监督主体对行政权进行监督的法律规范,最主要的有行政监察、行政审计、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等法律规范。这一类规范数量虽不是最多,但十分重要,是行政法律制度的重点之一。
2、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为标准,行政法可分为:
(1)一般行政法:是对一般的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加以调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如行政法基本原则、行政组织法、国家公务员法、行政行为法、行政程序法、行政监督法、行政救济法等。
一般行政法调整的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范围广,覆盖面大,具有更多的共性,为所有行政主体所必须遵守。
(2)部门行政法:是对部门行政关系加以调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如经济行政法、军事行政法、教育行政法、公安行政法、民政行政法、卫生行政法等。在行政法学上,人们通常在行政法总论中研究一般行政法,而在行政法分论中研究部门行政法。
(6)行政法学三大流派扩展阅读:
行政法是规定国家行政主体的组织、职权、行使职权的方式、程序以及对行使行政职权的法制监督,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系统。
行政法的基本内容包括三大部分:
(一)行政组织法;
(二)行政行为法;
(三)行政法制监督、行政救济、行政责任法。
行政法的这三个部分分别调整着不同的行政关系:
行政组织法主要调整内部行政关系; 行政行为法,主要调整行政管理关系;
行政法制监督、行政救济、行政责任法主要调整行政法制监督关系。
补充定义: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由规范行政主体和行政权设定的行政组织法、规范行政权行使的行政行为法、规范行政权运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规范行政权监督的行政监督法和行政救济法等部分组成。某重心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⑦ 法学怎样分类
法学的分类
比较权威的分法把法学分成:理论法学、应用法学、法律史学、比内较法学、边缘法容学等五大类。
(一)理论法学
即指法理学,又称法学基础理论、法哲学。
(二)应用法学
1运作法学
如立法学、司法学、法律解释学等。
2部门法学
(1)国内法学
如宪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合同法学等。
(2)外国法学
如美国刑法学、英国民法学、德国行政法学、法国经济法学等。
(3)国际法学
包括国际公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
(三)法律史学
1、法律制度史学
包括中国法制史和外国法制史。
2、法律思想史学
包括中国法律思想史和外国法律思想史。
3、法学史学
包括中国法学史学和外国法学史学。
(四)比较法学
如比较法总论、比较宪法学、比较刑法学、比较民法学等。
(五)边缘法学
如法社会学、司法鉴定学、法医学、犯罪心理学、法律逻辑学等
⑧ 什么是法什么是法律什么是法学什么是法理学
楼主提出这个问题,肯定学习过法学方面的知识,不过由于我的段数不够,故只给与个人的理解,此回复没有参考相关资料,当然会有一定的纰漏;
若是要更加准确地理解这些法学名词的范畴,请你参考一下相关的法理学 宪法学的一些基础教材,或是请教一下法学基础学科研究的教师们。
这四个法学名词按照范畴来排序的话应该是:【法——法学——法理学——法律】;它们间的关系同理解【科学——社会科学——社会学——法学 】的分类是一样的。
简单来说,法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法学和法理学是一门科学,而法律则具体指具体的法律条文。
【法】——简而言之,就是实现国家意志、阶级统治的一种工具。
【法学】——是指研究“法”的一门科学。对如何运用法对国家进行统治,对社会进行规范进行的研究所形成的一门科学即法学。法学又有很多研究领域,如法学可分为理论法学和实践法学:理论法学是对法学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这些研究为立法者科学具体立法具有指导作用,对“法律”的制定具有前瞻意义。
实践法学是对执法机关、裁判机关在实践操作运用现行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研究,提出并发现问题,为法律法规制定后的运用、修改和完善提供参考意见。
按学科分类,法学又可分为法理学(一般法律应共同遵循的准则)、宪法学(规范立法行政司法机关的权限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三大实体法学(民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三大诉讼法学(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法学)等
【法理学】——“法学”研究中的一门科学。对国家制定“法律”进行“理”的研究,即法律规范的合理合法性,也就是说国家在制定出台具体的法律规范时,应当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精神,这些原则和精神同公民认知、社会现状息息相关,当今社会主要体现法治和民主的精神。
【法律】——在对“法学”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遵循基本的“法理学”原则精神,由现行的国家立法机关及行政机关等有权限部门制定出台,法院审理案件时所适用的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
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基本法律(宪法,三大实体法,三大诉讼法等),人大授一部分权给各级政府制定行政法律规范;
普通公民应遵纪守法,执法机关(工商、税务、公安等)对政府法律法规予以执行,执行时受到人大的基本法律的制约,执行时不得超越法律赋予的权限,不得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
若公民之间,公民与执法机关之间产生矛盾,可以诉诸法院,法院要遵照三大诉讼法的基本诉讼程序,适用三大实体法的法律条文予以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