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2015
㈠ 谁知道:2015年新的行政诉讼法第96条内容
修订后的《行政诉讼法》第九十六条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专书的,第一审人民属法院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应当归还的罚款或者应当给付的款额,通知银行从该行政机关的账户内划拨;
(二)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的,从期满之日起,对该行政机关负责人按日处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罚款;
(三)将行政机关拒绝履行的情况予以公告;
(四)向监察机关或者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接受司法建议的机关,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告知人民法院;
(五)拒不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社会影响恶劣的,可以对该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拘留;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㈡ 行政诉讼法的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根内据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修正,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㈢ 2015新的行政诉讼法全文
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
发文单位:国务院
文 号:国务院令第321号
发布日期:2001-11-16
执行日期:2002-1-1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立项
第三章 起草
第四章 审查
第五章 决定与公布
第六章 行政法规解释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行政法规制定程 序,保证行政法规质量,根据宪法、立法 法和国务院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 例。
第二条 行政法规的立项、起草、审 查、决定、公布、解释,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制定行政法规,应当遵循立 法法确定的立法原则,符合宪法和法律的 规定。
第四条 行政法规的名称一般称“条 例”,也可以称“规定”、“办法”等。国务院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 授权决定制定的行政法规,称“暂行条 例”或者“暂行规定”。
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 规章不得称“条例”。
第五条 行政法规应当备而不繁,逻 辑严密,条文明确、具体,用语准确、简 洁,具有可操作性。
行政法规根据内容需要,可以分章、 节、条、款、项、目。章、节、条的序号 用中文数字依次表述,款不编序号,项的 序号用中文数字加括号依次表述,目的序 号用阿拉伯数字依次表述。
第二章 立项
第六条 国务院于每年年初编制本年 度的立法工作计划。
第七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认为需要制 定行政法规的,应当于每年年初编制国务 院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前,向国务院报请立 项。
国务院有关部门报送的行政法规立项 申请,应当说明立法项目所要解决的主要 问题、依据的方针政策和拟确立的主要制 度。
第八条 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根据国 家总体工作部署对部门报送的行政法规立 项申请汇总研究,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拟订国务院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报国务院 审批。
列入国务院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的行政 法规项目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适应改革、发展、稳定的需 要;
(二)有关的改革实践经验基本成 熟;
(三)所要解决的问题属于国务院职 权范围并需要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事 项。
第九条 对列入国务院年度立法工作 计划的行政法规项目,承担起草任务的部 门应当抓紧工作,按照要求上报国务院。
国务院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在执行中可 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第三章 起草
第十条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组织起 草。国务院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确定行政法 规由国务院的一个部门或者几个部门具体 负责起草工作,也可以确定由国务院法制 机构起草或者组织起草。
第十一条 起草行政法规,除应当遵 循立法法确定的立法原则,并符合宪法和 法律的规定外,还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体现改革精神,科学规范行政 行为,促进政府职能向经济调节、社会管 理、公共服务转变;
(二)符合精简、统一、效能的原 则,相同或者相近的职能规定由一个行政 机关承担,简化行政管理手续;
(三)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 织的合法权益,在规定其应当履行的义务 的同时,应当规定其相应的权利和保障权 利实现的途径;
(四)体现行政机关的职权与责任相 统一的原则,在赋予有关行政机关必要的 职权的同时,应当规定其行使职权的条 件、程序和应承担的责任。
第十二条 起草行政法规,应当深入 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广泛听取有关 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 采取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 形式。
第十三条 起草行政法规,起草部门 应当就涉及其他部门的职责或者与其他部 门关系紧密的规定,与有关部门协商一 致;经过充分协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 应当在上报行政法规草案送审稿(以下简 称行政法规送审稿)时说明情况和理由。
第十四条 起草行政法规,起草部门 应当对涉及有关管理体制、方针政策等需 要国务院决策的重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报国务院决定。
第十五条 起草部门向国务院报送的 行政法规送审稿,应当由起草部门主要负 责人签署。几个部门共同起草的行政法规 送审稿,应当由该几个部门主要负责人共 同签署。
第十六条 起草部门将行政法规送审 稿报送国务院审查时,应当一并报送行政 法规送审稿的说明和有关材料。
行政法规送审稿的说明应当对立法的 必要性,确立的主要制度,各方面对送审 稿主要问题的不同意见,征求有关机关、 组织和公民意见的情况等作出说明。有关 材料主要包括国内外的有关立法资料、调 研报告、考察报告等。
第四章 审查
第十七条 报送国务院的行政法规送 审稿,由国务院法制机构负责审查。
国务院法制机构主要从以下方面对行 政法规送审稿进行审查:
(一)是否符合宪法、法律的规定和 国家的方针政策;
(二)是否符合本条例第十一条的规 定;
(三)是否与有关行政法规协调、衔 接;
(四)是否正确处理有关机关、组织 和公民对送审稿主要问题
㈣ 2015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哪里扩大了
在坚持现有受案范围不变的基础上,新《行政诉讼法》对征收、征用回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答的,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违法集资、摊派费用的和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如违法摊派劳务),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的行政行为纳入了受案范围。同时对权利的保护扩大到了人身权和财产权之外的其他权利(如教育权、姓名权、劳动保障等权利)、行政协议(即行政合同)也纳入了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拓宽“民告官”的门槛,有利于加强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监督,防止行政滥权和行政不作为。同时还有利于保障人权,在公民的人权和人格尊严受到侵犯时提供及时和有效的救济。
㈤ 行政诉讼法2015 行政机关负责人必须出庭吗
你好,中国快律为您解答。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专,应当委托行属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一般情况下,是应当出庭的,除非有特殊原因,但是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所以一般是必须出庭的。这是新《行政诉讼法》很大的一个修改。
㈥ 行政诉讼法有几次修改
1、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2014年11月1日表决通过了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决定,国家主席签署第1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这是行政诉讼法自1989年制定后作出的首次修改。
2、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㈦ 行政诉讼法解释2015施行后行政诉讼法解释2000还有效吗
对于行政诉讼法解释2015年施行后,2000年的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是否有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回进行核实。根据《最答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七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以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2015年出台的司法解释为准。具体情况,请当事人自行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规定进行核实。
相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最高人民法院以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
㈧ 2015年会修改行政诉讼法吗
2013年12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修正版案(草案)权》。 2013年12月31日至2014年1月30日,修正案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之后,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各方面的意见,对修正案草案作了修改,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2014年8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对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进行了审议。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对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日期:2014年9月20日。这是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