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求法律

劳动法求法律

发布时间: 2020-12-17 20:40:07

Ⅰ 求法律咨询劳动法

底押金不给行不行

Ⅱ 关于劳动法的上班时间,求法律保护,重谢

没有权利,对于限制人身自由的规定,除非因为工作性质本身要求,如军队、警察等执行法律是按照国家立法要求的,属于职务性规定,你外出是工作之余而且并不是职务性要求,这个单纯的公司一方的规定并没哟法律依据。

Ⅲ 法律;劳动法(求助法律人士)

1. 没签正规合同,你与公司也是事实劳动关系。且一个月内公司不与你签订正式的劳内动合同,就应向容你支付每月两倍工资了。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每天13小时的工作时间是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按照正常每天8小时来看,你每天加班5小时,每个月就是100小时,大大超出了国家36小时上限的规定,且加班应该按照平时加班按照工资1.5倍支付,周末加班按照工资的2倍支付,直接给600元补贴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你可以去相关劳动部门仲裁,会受理的,但你要留好证据,如上下班打卡的考勤卡,工资单等。这样对你的仲裁会有利。

3.提出辞职是需要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公司,公司有权要求你再多上一个月的班再走。但扣工衣费是不合理的,你可以拒绝,或跟公司协商。因为这个劳动法并没有具体的规定,但劳动法有规定的是不经过你的同意,公司不得以这类理由私自克扣。

Ⅳ 求有关《劳动法》的法律条款,越多越好,急,谢谢!

1、 2005年2月的《关于外国使领馆雇用中国公民有关问题的复函》中明确规定:“外国驻华外交代表机构不能直接与中国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合同。”“外国驻华外交代表机构聘用中国雇员,应按照现行法律规定,由外交人员服务机构派遣雇员,代理社会保险事务。”
2、 目前正在讨论的《劳动合同法》草案已经对劳动派遣问题有了更利于劳动者的规定,要求劳动派遣公司注册资金由现在的最低10万元上升到50万元,每派出一名劳动者劳动派遣公司向银行存入5万元,以备以后万一出现问题时使用。“劳动者被派遣到接受单位工作满1年,接受单位继续使用该劳动者的,劳动者派遣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终止,由接受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合同;接受单位不再使用该劳动者的,该劳动者所在岗位不得以劳动力派遣方式使用其他劳动者。”
3、 《劳动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享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4、 《劳动法》第54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
5、 《劳动法》第17条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劳动合同中规定有试用期内容是法律给予劳动关系双方有条件解除劳动合同的一种条件。
6、 《劳动法》第82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当事人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7、 《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第137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8、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我国诉讼时效一般期限为2年,适用于普遍的民事权利被侵害的情况。特殊诉讼时效期限,《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为1年。对于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诉讼时效为1年。
9、 《劳动法》第99条“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第6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其连带赔偿的的份额应不低于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总额的70%”。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
一、 工资、薪金所得;
二、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三、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四、 劳务报酬所得;
五、 稿酬所得;
六、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七、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八、 财产租赁所得;
九、 财产转让所得;
十、 偶然所得;
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11、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四十五。
二、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三、 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三十。
四、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五、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12、 第四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纳个人所得税:
一、 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二、 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三、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四、 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五、 保险赔款;
六、 军人的专业费、复员费;
七、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八、 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九、 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十、 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所得。
13、 第五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经批准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
一、 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
二、 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
三、 其他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减税的。
14、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 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16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 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捐赠的部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
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15、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1 不超过500元的 5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16、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个体工商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级数 全年应交所得税额 税率(%)
1 不超过5000的 5
2 超过5000至10000的部分 10
3 超过10000至30000的部分 20
4 超过30000至50000的部分 30
5 超过50000的部分 35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三条 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 股东符合法定人数;
(二) 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
(三) 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四) 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五) 有公司住所。
18、第二十四条 有限责任公司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
19、第二十五条 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 公司名称和住所;
(二) 公司经营范围;
(三) 公司注册资本;
(四) 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
(五) 股东的出资方式、出资额和出资时间;
(六) 公司的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议事规则;
(七) 公司法定代表人;
(八) 股东会会议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
股东应当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
20、第二十六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出资资本的20%,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
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三万元。法律、行政法规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有较高规定的,从其规定。
21、第二十七条 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30%。
2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为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利益,促进社会稳定,现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 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 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 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二、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 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 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 考勤记录;
(五) 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2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关于开展区域性行业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
一、 区域性行业集体协商的范围
区域性行业集体协商是指区域内的工会组织或行业工会组织与企业代表或企业代表组织,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开展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行为。
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一般在小型企业或同行业企业比较集中的乡镇、街道、社区和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薪技术产业园区)开展。在行业特点明显的区域要重点推行行业性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工作,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县(区)一级开展行业性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
二、 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代表的产生方式
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代表应按照规范程序产生。职工一方的协商代表由区域内的工会组织或行业工会组织选派,首席代表由工会主席担任。企业一方的协商代表由区域内的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或其他企业组织、行业协会选派,也可以由上级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组织区域内的企业主经民主推选或授权委托等方式产生,首席代表由企业方代表民主推选产生。
集体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应当对等,一般每方3~10人。双方首席代表可以书面委托专家、学者、律师等专业人员作为本方的协商代表,但委托人数不得超过本方代表的1/3。
三、 开展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的内容
开展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工作,要从本区域、本行业劳动关系的特点和企业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劳动报酬、劳动定额、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等问题进行。通过协商签订的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专项的。在协商过程中要力求重点突出,议题集中,措施可行。签订集体合同的条款要具体,标准要量化,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当前,要将职工工资水平、工作时间以及与此直接相关的劳动定额、计件单价等劳动标准作为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的重点,通过集体协商妥善处理各方的利益分配关系,推动企业建立正常的工资决定机制。

Ⅳ 求助劳动法法律专家

1、你怎么只谈每天工作12小时,休息多少小时?工作12小时,休息24小时是允许的;
2、工资收入怎么样?收入和加班是成正比的,单位是否违法《劳动法》,单凭你说的还是看不出来。。。

Ⅵ 求劳动法相关法律解答

按照我国新实行来的<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自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四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你们公司未与你们订立劳动合同是违法的应当支付你们每月两倍的工资.同时解除合同时你们还可以要求经济补偿金.
你们可以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反映.但你门应当寻找一些有利的证据.例如工作证,报名表,员工证等等只有人证不利于事实的认定.

Ⅶ 关于劳动法的问题 求法律帮助!

这样当然复不行!明显违反法律规定!制
第一,无故克扣工资,劳动合同法规定单位必须足额及时发放工资的
第二,都超过一个月都还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明显违反劳动合同法,你可以主张双倍工资
第三,试用期似乎过长!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他们一般不会跟你签订3年以上的劳动合同吧?特别是一开始,一般都先签订一年以后再续签!
如果用法律的手段应该可以搞定!你不仅可以得到双倍的工资还可以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但估计你丢掉工作的几率会是90%
我觉得你可以仔细看看《劳动合同法》第10,30,38,46,47,82等条款,看完后可以拿着这些条款跟老板协商!建议要回基本的就是了,为了以后可以不用要求以上全部的东西!其实这些老板一般都懂点法律的!他看你都知道了,而且态度可以!一般还是不会为难你的!
祝君好运!

Ⅷ 关于新劳动法的法律求助

辞职补偿
劳动法: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的;
(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并可支付赔偿金:
(一)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二)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三)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四)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五)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Ⅸ 关于劳动法中的法律条文

你可以到你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保障部门里的劳动监察大队去反映,让她帮你们内调解,不行的话要容先去仲裁,如果对仲裁的结果还是不服的才可以去诉讼。
中国现在的法律基本上是约定大于法定的,如果在双方约定的事项中,只要是没有国家法律强制性的规定的就都可以约定,而且约定是有法律效力的。
关于试用期解除合同的,你们合同中不是约定三天吗?那实际中也应该是提前三天解除劳动合同的,不是最后一天。工资和加班费应该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不能低于你单位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而加班是要按照实发工资为基数计算的,你公司无故扣你的薪水也是违法行为,你都可以申请种菜,不过文书你最好找律师代笔,这样会比较清楚。

Ⅹ 劳动法相关法律

劳动合同法相关法律法规文件汇编(2008年修订版)》主要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等。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2008年9月1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007年12月29日)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1995年3月25日)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2004年11月1日)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2007年12月14日)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2007年12月14日)
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1994年11月14日)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1994年12月1日)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1994年12月3日)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1994年12月6日)
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1994年12月14日)
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1995年5月10日)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节选)(1995年8月4日)
最低工资规定(2004年1月20日)
集体合同规定(2004年1月20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2003年5月30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劳动关系处理办法(2003年7月31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2005年5月25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关于开展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2006年8月17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通知(2006年12月22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4月16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6年8月14日)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2008年9月18日)

热点内容
陕西路政条例 发布:2025-01-10 10:51:08 浏览:61
合同法302条司法解释 发布:2025-01-10 10:38:06 浏览:983
违反诉讼保全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0 10:17:14 浏览:637
劳动法中室内工作最低温度 发布:2025-01-10 09:58:34 浏览:392
新公司法虚假出资 发布:2025-01-10 09:42:55 浏览:178
民法典中的公序良俗 发布:2025-01-10 09:33:16 浏览:913
无人生还法官怎么知道罪行的 发布:2025-01-10 08:51:58 浏览:444
没有合同有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1-10 08:47:08 浏览:541
要的司法解释 发布:2025-01-10 08:42:28 浏览:425
海南废止法规 发布:2025-01-10 08:17:07 浏览: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