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刑事诉讼法自考试题

刑事诉讼法自考试题

发布时间: 2024-11-02 02:15:37

A. 自考法律,考试科目有哪些

主要专业课程:法理学、刑法学、民法学、刑事诉讼法、宪法学、民事诉讼法、商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私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经济法学、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

(1)刑事诉讼法自考试题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自学考试学习方式灵活、工学矛盾小、费用低,实行“宽进严出”,“教考分离”,

自学考试采用学分累计的方式逐步完成学业,学习者完成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并取得合格成绩,完成毕业论文或其他教学时间任务,思想品德鉴定合格者准予毕业取得相应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

本科专业的理论考试课程门数不少于20门,总学分不低于125学分(不包括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学分数);独立本科段专业的理论考试课程门数不少于10门,总学分不低于70学分(不包括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学分数)。

B. 刑事诉讼法

全国2008年4月历年自考真题刑法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4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们可以将刑法的任务概括为()
A.打击敌人 B.惩罚犯罪
C.保护法益 D.保护人民
2.我国刑法的体系是指刑法典的()
A.组成 B.结构
C.内容 D.组成和结构
3.在刑法溯及力问题上,从刑法理论上看比较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是()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4.在犯罪的理论分类中,与法定犯相对应的是()
A.自然犯 B.行政犯
C.基本犯 D.国事犯
5.认定犯罪的具体法律标准是()
A.犯罪概念 B.犯罪构成
C.犯罪的主观要件 D.犯罪的客观要件
6.作为犯罪主体要件的特殊身份,只是针对该犯罪的()
A.实行犯而言的 B.教唆犯而言的
C.帮助犯而言的 D.胁从犯而言的
7.下列关于紧急避险问题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避险行为损害的利益可以大于所避免的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B.实行避险行为对行为主体没有任何限制
C.危险的来源中不包括人的不法侵害
D.避险必须是出于不得已而采取的行为
8.我国刑罚的目的是()
A.惩罚犯罪 B.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民
C.预防犯罪 D.打击敌人与保护人民
9.以刑法有无明文规定为标准,可以将量刑情节分为()
A.应当情节与可以情节 B.法定情节与酌定情节
C.从宽情节与从严情节 D.案中情节与案外情节
10.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可以适用假释的是()
A.被判处管制的 B.被判处罚金的
C.被判处拘役的 D.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
11.参加恐怖组织后又杀人的,应定()
A.参加恐怖组织罪 B.故意杀人罪
C.参加恐怖组织罪与故意杀人罪中的重罪 D.参加恐怖组织罪和故意杀人罪
12.丢失枪支不报罪的主观方面()
A.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 B.只能是直接故意
C.是过于自信的过失 D.是疏忽大意的过失
13.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假药”不包括()
A.超过有效期的药 B.变质的药
C.被污染的药 D.未取得批准文号的药
14.金融凭证诈骗罪中的“金融凭证”不包括()
A.支票 B.银行存单
C.委托收款凭证 D.汇款凭证
15.行为人为索取赌债而扣押、拘禁他人的,构成()
A.绑架罪 B.敲诈勒索罪
C.非法拘禁罪 D.赌博罪
16.关于侮辱罪和诽谤罪,正确的说法是()
A.都可以采用暴力手段 B.都必须捏造事实
C.都要求情节特别严重 D.都是针对特定的人
17.关于遗弃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遗弃的对象必须是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
B.遗弃行为情节恶劣的,才构成犯罪
C.遗弃罪的主观方面可以是过失
D.遗弃罪的行为人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扶养义务的人
18.关于伪证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能发生在刑事诉讼中
B.可以由证人构成
C.作伪证的目的是干扰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D.可以由鉴定人构成
19.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属于()
A.危害国家安全罪 B.军人违反职责罪
C.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D.危害国防利益罪
20.招摇撞骗罪中的“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包括冒充()
A.警察 B.军人
C.税务机关工作人员 D.法官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具体内容包括()
A.刑罚与罪质相适应 B.刑罚与犯罪情节相适应
C.刑罚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D.刑罚与形势相适应
E.刑罚与民愤相适应
22.与自然人犯罪相比,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的特点是()
A.整体性 B.双重性
C.全面性 D.局限
......
......

C. 自考刑事诉讼教材区别,自考的书和统招的教材书区别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刑事诉讼教材区别,自考的书和统招的教材书区别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
刑事诉讼法第三版和第四版区别内容变了。1、刑事诉讼第四版将第三版的第十八条改为第十九条,将第三十二条改为第三十三条,刑事诉讼第四版的内容比第三版更详细。2、刑诉法第四版中新增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等,在侦查、实行强制措施、检察院职责等方面均有新的规定,而第三版没有。
刑事诉讼法和刑法区别《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主要差别在于两者的性质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属于实体法,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属于程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犯罪与刑罚的问题,是刑事实体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则是规定追诉犯罪的程序、追诉机关、审判机关的权力范围、当事人以及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以及相互的法律关系,是刑事程序法。
程序法是为实体法的实现而存在的,而程序法本身具有独立的品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范涉及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利的分配关系,直接关系到公民的自由、财产等各项权利的实现程度。伴随着诉讼民主化的发展历程,刑事诉讼程序发生的变化更大,承担不同诉讼职能的国家机关之间也存在职责分配的变化。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程序内容是在不断的变化中走向程序正义,引导刑事程序法治的实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内容在科学化、民主化方面仍有待发展,以适应不断提升的人权保障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都以惩罚犯罪、保护人权、维护社会秩序、限制国家公权为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在静态上对国家刑罚权的限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则是从动态的角度为国家实现刑罚权施加了一系列程序方面的限制,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构成了刑事法的整体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条【本法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世仿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第十三条【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搜凳纤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有区别吗?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区别
1、粗悄诉讼的目的不同
民事诉讼所要解决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的争议;
刑事诉讼所要解决的是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确实犯罪和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
2、提起诉讼的主体不同
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都可以提起诉讼,原告起诉后,被告可以反诉;
刑事诉讼除自诉案件有自诉人提起诉讼外,均有人民检察院提起诉讼。
3、举证责任不同
在民事诉讼中,谁主张权利谁负责举证;
在刑事诉讼中,只有被告(行政机关)负责举证。
在刑事诉讼中,公诉人负有提供被告热有罪的证据、并加以证明的责任,被告人不负举证责任,但可以提供自己罪轻或无罪的材料为自己辩护。
4、适用的法律不同
民事诉讼主要适用《民法通则》和《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主要使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
自考用人教版教材可以吗自考教材有什么?自考用人教版教材可以吗自考那要看你是要考成教呢?还是自考。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D. 军事法学自考考试内容

内容简介
军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律师专业又是军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一个组成部分。军队律师专业共开设十门军队课程:《军队律师实务》、《军事法学》、《军事经济法学》、《军事检察学》、《军事审判学》、《武装冲突法》、《军事法制史》、《军事立法学》、《国防法》、《军队法律文书写作》,其中基础科段课程三门,本科段课程三门,年龄35岁以上不考英语者加考课程四门。

目录

总论
第一章 军事经济法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军事经济法产生的根源
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军事经济法产生的经济根源
二、国家的出现——军事经济法产生的政治根源
三、战争的扩大——军事经济法产生的军事根源
第二节 奴隶制社会的军事经济法
一、我国奴隶制社会军事经济法概览
二、外国奴隶制社会军事经济法概览
三、奴隶制社会军事经济法的特点
第三节 封建制社会的军事经济法
一、我国封建制社会的军事经济法
二、外国封建制社会的军事经济法
第四节 资本主义社会的军事经济法
一、英国军事经济法概况
二、美国军事经济法概况
三、法国军事经济法概况
四、德国军事经济法概况
五、俄罗斯军事经济法概况
六、日本军事经济法概况
七、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军事经济法概况
第五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军事经济法
一、前苏联社会主义军事经济法概况
二、我国社会主义军事经济法概况

第二章 军事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第一节 军事经济法的概念
一、军事经济法的定义
二、军事经济法的特点
第二节 军事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体系
一、军事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二、军事经济法的体系

第三章 军事经济法的地位和功能
第一节 军事经济法的地位
一、军事经济法是军事法的重要内容
二、军事经济法是经济法的组成部分
第二节 军事经济法的功能
一、军事经济法功能释义
二、军事经济法的基本功能
三、军事经济法功能的实现途径

第四章 军事经济法的价值和原则
第一节 军事经济法的价值
一、价值、法律价值与军事经济法的价值
二、军事经济法的价值构成
第二节 军事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一、军事经济法原则的概念
二、军事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第五章 军事经济法律关系
第一节 军事经济法律关系概述
一、军事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
二、军事经济法律关系的特征
第二节 军事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
一、军事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二、军事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三、军事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第三节 军事经济法律关系的

E. 2010年4月全国刑事诉讼法自考试卷和答案,谁有啊,急救啊!!!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刑事诉讼法同刑法的关系是〔 〕
A.刑法为主、刑事诉讼法为辅 B.刑事诉讼法为主、刑法为辅
C.先刑法、后刑事诉讼法 D.刑法、刑事诉讼法并重

2.刑事诉讼主要解决的实体问题是〔 〕
A.当事人的人身权利问题 B.被告人的犯罪与刑罚问题
C.诉讼双方的财产关系问题 D.诉讼双方行政争议问题

3.当今世界各国的刑事诉讼形式基本上是〔 〕
A.纠问式诉讼 B.弹劾式诉讼
C.混合式诉讼 D.审问式诉讼

4.公安机关的性质是〔 〕
A.行政机关 B.司法机关 C.安全机关 D.司法行政机关

5.下列案件中,属于人民法院立案管辖的是〔 〕
A.破坏选举案 B.报复陷害案
C.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 D.走私案

6.下列案件中,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是〔 〕
A.渎职案件 B.盗窃案件 C.虐待案件 D.抢劫案件

7.下列案件中,属于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是〔 〕
A.非法占有代为保管财物案 B.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案
C.诈骗案 D.刑讯逼供案

8.对人民法院书记员的回避,有权作出决定的人员是〔 〕
A.审判长 B.本法院院长
C.审判员 D.本审判庭庭长

9.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聘请的律师有权〔 〕
A.查阅、摘抄、复制与本案有关的材料 B.向证人收集证据
C.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 D.向侦查人员了解侦查情况

10.下列证据中,可能成为直接证据的是〔 〕
A.杀人凶器 B.血迹
C.指纹 D.被害人陈述

11.依法有权执行逮捕的机关是〔 〕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公、检、法三机关

12.公安机关需要对人犯拘留时,应当由〔 〕
A.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B.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批准
C.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批准 D.同级人民法院批准

13.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
A.3个月 B.6个月
C.12个月 D.整个法定的办案期限

14.搜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 〕
A.女工作人员进行 B.医师进行
C.女工作人员或者医师进行 D.被搜查人的近亲属进行

15.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 〕
A.一个月 B.二个月 C.三个月 D.六个月

16.在刑事诉讼中,有权对精神病医学鉴定指定医院的机关是〔 〕
A.省级人民政府 B.省级公安机关
C.省级人民检察院 D.省高级人民法院

17.人民检察院审查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犯罪嫌疑人有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作出〔 〕
A.起诉决定 B.不起诉决定
C.撤销案件决定 D.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的决定

18.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作出的不起诉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其申诉的期限应当是在收到决定书后〔 〕
A.3日以内 B.5日以内 C.7日以内 D.10日以内

19.合议庭组成人员是指〔 〕
A.审判员和书记员 B.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
C.审判员和出庭支持公诉的检察员 D.人民陪审员和书记员

20.在法庭审理过程中,由于当事人申请回避而不能继续进行审理的,可以〔 〕
A.中止审理 B.终止审理 C.延期审理 D.撤销案件

21.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有权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人是〔 〕
A.被告人 B.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C.当事人 D.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22.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向被告人送达起诉书副本的时间至迟应在〔 〕
A.开庭3日以前 B.开庭5日以前
C.开庭7日以前 D.开庭10日以前

23.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末生效判决,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人是〔 〕
A.被害人 B.自诉人
C.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 D.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和近亲属

24.下列人员中,有权提起上诉的人应当是〔 〕
A.诉讼参与人 B.犯罪嫌疑人
C.被害人 D.自诉人

25.下列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中,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是〔 〕
A.放火案 B.投毒案
C.走私案 D.抢劫案

26.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发现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必须提交〔 〕
A.原审合议庭处理 B.重新组成的合议庭处理
C.告申庭处理 D.审判委员会处理

27.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执行期满,发给释放证明书的机关是〔 〕
A.公安机关 B.原公诉机关
C.原审人民法院 D.执行机关

28.对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贪污犯,有核准权的法院是〔 〕
A.最高人民法院 B.高级人民法院
C.中级人民法院 D.专门人民法院

29.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应当减刑的,执行机关应报请裁定的法院是〔 〕
A.原第一审人民法院 B.原第二审人民法院
C.当地的高级人民法院 D.原核准死缓的高级人民法院

30.对末成年人犯罪案件,公安机关在审查决定应否立案时,必须注意其特点,其中首要的是〔 〕
A.发育情况 B.年龄
C.辨别是非的能力 D.自我控制的能力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镇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31.法定代理人包括〔 〕
A.被代理人的父母 B.被代理人的配偶
C.被代理人的养父母 D.被代理人的监护人
E.对被代理人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

32.适用回避的人员包括〔 〕
A.承办本案的侦查、检察、审判人员
B.法院担任该案件记录的书记员
C.检察院的书记员
D.该案的鉴定人、翻译人员
E.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

33.依法有权行使刑事拘留权的机关有〔 〕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
E.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

34.在法庭审理过程中,经审判长许可,对证据和案件情况有权发表意见并可以互相辩论的人有〔 〕
A.公诉人 B.当事人
C.辩护人 D.诉讼代理人
E.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

35.在下列情形中,不受上诉不加刑原则限制的有〔 〕
A.被告人一方上诉,人民检察院也提起抗诉的
B.被告人一方上诉,自诉人一方也提上诉的
C.被告人一方没有上诉,自诉人一方上诉的
D.被告人没有上诉,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上诉的
E.经被告人本人同意,其近亲属上诉的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附带民事诉讼

37.强制措施

38.审查起诉

39.辩护制度

40.证明责任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41.高级人民法院在复核死缓案件中,对应当改判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在程序上应如何处理?

42.简述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能确定任何人有罪原则。

五、论述题(15分)

43.试述审判监督程序与第二审程序的异同。

六、案例分析(12分)

44.于某因杀人罪、抢劫罪被起诉到某中级人民法院。于某要求其父为他聘请辩护律师。于父就找学过法律的王某咨询,王回答说:根据于某的罪行很可能要判死刑,必须聘请律师,否则难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了律师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如果判处死刑,律师还可以直接上诉到高级法院。于父问如果判了死刑,多长时间就要执行,王说:省高级法院如果维持死刑判决,它还要报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最高法院核准后下达执行死刑命令,下级法院接到执行死刑命令后十日内执行死刑。
试问王某在回答于父的问题中有哪些是错误的,并逐条写出。

F. 自考刑事诉讼教材改革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刑事诉讼教材改革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
刑事诉讼法陈光中第六版搜凳纤和第五版区别大吗刑事诉讼法陈光中主编第五版在第四版的基础上,吸收了根据2012年《刑事诉讼法》而修改公布的法院、检察院及公安部三家的相关司法解释以及自新法实施后的实践经验,对教材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使教材更适于在教学中使用。第三版是09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改革是更多的是要借鉴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的邢讼法制度其次,从比较法角度上考察,西方国家的证据补强规则与我国基本证据规则相接近,但两者的规定却有一定的差别。从继承关系上看,证据补强规则并不能推导出孤证不能定案。
1、从传承上看,在美国等英美法系国家,一般规定对于被告人在法庭上的自愿自白,不需要补强粗悄证据,直接可以作为认定被告人有罪的证据使用;而对于法庭外的自白则需要进行补强。在大陆法系国家,则一般要求无论是法庭上的自白还是法庭外的自白,都需要补强证据。[3]我国刑事诉讼法实际上是继承了大陆法系的相关规定。而大陆法系中并没有规定孤证不能定罪的规则,也没人认为能从证据补强规则中推导出该规则。
2、从证据补强的原因来看,不管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虽然证据补强规则具体规定有所差别,但是规定证据补强规则的原因基本相同,都是考虑到被告人的身心容易受到审讯人员的强制,其口供的可信性较低,所以需要其世仿他证据给予补强,以担保口供的真实性。而其他证据则不存在着这方面的原因,因此一般不要求进行特殊的补强。
3、从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对证据补强作不同要求的原因来看,两者的规定之所以有差别,与其庭审制度有一定的关系。英美法系国家中,审判制度程序复杂,定罪相对来说较为困难,庭审效率不高,但其庭审的对抗性强,被告人的防御非常充分,在法庭上作出供述的自愿性能够得到充分保证,因此在法庭上仅有供述也能定罪,没有必要再另行通过特别规则予以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庭审效率低下的问题。如美国的诉辩交易制度,检察官只要得到了被告人自白,不需要其他证据就可以进行辩诉交易,法官只要认定被告人自白是自愿作出的,就能不需要其他证据就可以采纳辩诉交易协议并作出判决,快速地解决了近90%的刑事案件,大大提高了诉讼效率。[4]而大陆法系的庭审程序相对来说更注重于探明事实真相,法官在法庭上有主动调查的倾向,其中立性没有英美法系法官超然,整个诉讼程序相对简约而有效率,控诉有力,但被告人防御能力相对不足,因此就有必要对被告人的口供,包括在法庭上的口供,进行特殊的制约,以加强对被告人权利的保护,从而减少冤案发生的可能性。
我国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在很多方面借鉴了英美法系的做法,特别是庭审制度改革,呈从职权式转为抗辩式的倾向。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仅针对被告人口供,被告人是审判阶段的特殊称谓,而在其他法条中,都是同时使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因此从字面上理解,应当是特指被告人口供需要补强。但实践中,该条文并不仅仅在审判阶段使用,在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一样运用。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一方面是因为审判起着指导侦查和审查起诉方向的作用,侦查和审查起诉工作必然要考虑法院能否作有罪判决的情况;另一方面,虽然在条文上对庭审方式做出了改革,但从实际效果上来看,我国的庭审对抗性不但跟英美法系差距很大,就是跟大陆法系比也远不如,因此适用大陆法系的证据补强制度更符合我国的司法实际。
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诸多误区导致了定罪量刑的相对困难,究其原因固然有司法实践和理论脱节的因素,但其根源还是来自于我国刑事诉讼证据的证明标准。
诚然,我国证据制度对形式合法性要求比不上西方国家,但是对证据真实性的追求却并非如此。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第一百三十七条第一项、第一百四十一条、第一百六十二条第一款、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三款等条文的规定,足以说明我国的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证据确实充分。要求定案的证据确实充分,这无疑是十分正确的,是一个哲学意义上的真理。但是“确实充分”应当说只是一个一般性、总体性、政策性要求,而不是具有规范意义的、具有操作性的法律要求。[9]
为解决缺乏标准性和操作性的问题,司法实践中人们不得不提出一些具体的、比较具有可操作性的要求和标准。不管是持“客观真实说”还是持“法律真实说”观点,学术界比较一致认可的,可以作为我国证据标准是“排他性”标准,即从证据的调查和运用上要排除一切矛盾,从运用证据对案件事实所得出的结论上,本结论必须是排除其他一切可能,而且是本案惟一的结论。有学者认为,排他性证明标准对证据确实、充分的要求明确、具体。理由是:(1)作为定案根据的每一个证据必须具备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2)根据认识论的矛盾法则,全案的证据经过排列、组合、分析之后,必须是排除了一切矛盾,而达到每一个证据的前后一致,证据与证据之间一致,全案证据同案件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和结果一致,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3)作为证明对象的案件事实、情节均有相应的一定数量的证据加以证明;(4)全案证据所得出的结论是本案惟一的结论(具有排他性)。[10]笔者赞同此观点,“排他性”证明标准强调绝对意义上的排他性,即排除其他一切可能性而得出唯一的结论。
不管是法律条文规定的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还是理论界归纳的“排他性”标准,均体现了我国在对待证明标准强调了对客观真实的孜孜追求。而西方国家的刑事诉讼证明标准则更侧重于作为标准基本要求——实用性。
在西方国家,证明标准有“高度盖然性”、“排除合理怀疑”、“建立内心确信”等几种主张[11],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排除合理怀疑”。“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最早产生于18、19世纪的英美法系国家。除“排除合理怀疑”的表述以外,西方国家证明标准还有“建立内心确信”。这是法德等大陆法系国家著名的证据法原则“自由心证”的基本内容。可以说内心确信,就是刑事证明标准的正面表述。应当说“排除合理怀疑”与“建立内心确信”二者有明显的同一性,突出表现在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建立内心确信,就意味着排除合理怀疑,反之亦然,一是证实主义,一是证伪主义。因此可以说,二者只是一个标准的两个方面或者说是一项标准的两种操作性表述。由于英美法原则的普遍化以及英美证据标准可能更具操作性,应当说,“排除合理怀疑”作为证据标准具有普遍性趋势。但不管是建立内心确信还是排除合理怀疑,都认为证据证明只能达到“最大程度的盖然性”,至于这种盖然性有多高,如果对这一标准进行量化,通说是在90%左右。正如英国《大不列颠网络全书》所称:“由于取得证据的方法有显著不同和区别,证据只能产生程度不同的盖然性,而不会有哲学上的绝对真理的意义。”[12]
相比较而言,我国学者普遍认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排他性”标准的要求要比西方国家的排除合理怀疑标准和内心确信标准要高,而非更低。排除合理怀疑与相对真实论紧密关联,以此表述证明标准,虽然比“客观真实”、“证据确实充分”等提法更为准确和更具可操作性,但在语义与语感上,显出证明标准与证明要求的一种下降。[13]也有学者认为,虽然与西方国家一样,我们也认为诉讼中认识的案件事实与客观发生的案件事实通常是有差别的,但我们主张的排他性证明标准比西方国家的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更加严格。在现有的证明体系被打破之前,现有的证据内部必须环环相扣,形成一个严密的证明体系,足以排除其他一切可能性,也就是要求法官和陪审员在主观上达到完全确信的程度,而不能满足于仅达到90%的可能性。[14]换句话说,我国的排他性证明标准,是在证据确实充分这一原则的要求下,排除其他一切可能,最终达到百分之百的相信,而西方国家的证明标准则不要求裁判者达到完全的确信,即并非要求排除一切可能的怀疑,而仅要求此种被排除的怀疑,必须能够说出理由,摆出道理,经得起理性论证,而不是无故置疑,吹毛求疵。
笔者认为,从希望能减少冤案、错案的角度出发,适度提高证明标准虽然有现实必要性,但当然这样美好的愿望,在现实中能否实现,那是很值得商榷的。毕竟个人的认识能力只能达到一定程度,并不可能在任何时候都能达到全知全觉,这是客观现实,并不是你希望能达到就能达到的。当然,这更是一个价值选择的问题。证明标准的提高必然导致很多案件因为达不到该标准而使很多嫌疑人被作无罪处理,而另一方面,因为证明标准的提高,而减少的冤案、错案则是微乎其微的。所以这是一个利益权衡的结果。这一次,我们与其他制度的出发点正好相反,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选择了侧重保护人权,而西方国家侧重了打击犯罪。
根源于证据确实充分要求的排他性标准,在实践中主要体现为证据间的相互印证性、不矛盾性、证据锁链的闭合性、结论的唯一性和排他性。这些证明方法、手段因为其本身要求的相对严格性,所以这也是实践中我们在办理具体案件中对证据认定事实的要求更加严格的根源所在。
一个国家选择被告人是否拥有沉默权,是一个利益衡量、价值选择的过程,是以极少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有可能被侵犯为代价,换取更加有效的打击犯罪,最终保护了大多数人不受犯罪的侵害;还是宁愿放纵很多犯罪,使人们忍受可能更多的犯罪侵害,而来保护极少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不受侵犯。因此,沉默权制度是现代法制发展的必然方向。
一国的证据制度的选择同样也是如此。沉默权之所以能够根植于西方法律制度之中且能够有序地实施,除了依赖于西方价值观念和诉讼理念支撑外,还有一系列配套的诉讼制度,得以保证刑事诉讼在被告人“不开口”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有效、顺利地进行。我国与西方国家不同,在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平衡之间,用的是更加严厉的证据实体适用规则和标准的方式。而西方国家则普遍采取使用加强证据形式合法性等直接保护人权的方式,比如沉默权制度、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直接言词原则等等,而对证据实体认定则在承认人的认识能力有限的前提下,进行了适度的放宽,从而有利于定罪。这是两种不同的防止冤案发生的制度设计,都有其合理性。我们不可能也不合适在引进沉默权制度等来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制度的同时,继续采用严格证据实体适用规则和标准。这样的话,天平将完全倾向了保护人权一边,平衡会将被打破,导致犯罪打击不力的后果,我们只能二者相权选其一。
沉默权制度体现了人只能是目的、不能将人当作手段的现代民权主义刑法思想,已经被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纳,并被《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规定为不可保留的七项最基本人权之一。我国于1998年参加了该公约,批准该公约并付诸执行是履行国家承诺的必然要求,有助于体现我国信守承诺的国际形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使引进沉默权制度具有了一定的思想基础。相对来说,沉默权制度的合理性远超过其局限性,这也是被大多数国家认可的根本原因之一。而通过前文的分析,我国的证据实务中严格把握证据事实认定关,却具有很明显的不合理性;相对更为严厉的证明标准,则有违特定人在某个时期对个别事物认识是有限的这一客观事实,具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现实操作性差。所以,选择沉默权制度相比较更具有合理性,也是我国法治发展和与国际接轨的必然。我国如选择引进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的沉默权制度,就要求我们不能坚持原有较为严厉的认定事实的证据制度,应该对证据制度进行一定改造。
1、降低证明标准,把证据确实充分改为排除合理怀疑。无论是学界归纳的排他性标准还是实务中严格的把握事实认定的做法,其根源均在于证据确实充分这一哲学意义的、不具有现实操作性的、理想主义的证据标准。将证明标准从百分之百的确信降低到90%的高度盖然性,有利于维持因引进沉默权而被打破了的打击犯罪与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之间的重新平衡。
2、改变审查证据主要方式,从审查与庭前书面证据间的相互印证性、不矛盾性、证据锁链的闭合性、结论的唯一性和排他性等方面转变到由亲历而感受真实性上来。在笔者看来,对于被告人口供证据价值的不同定位,将直接影响人们对于沉默权的态度。如果一项诉讼制度不能摆脱对口供证据的迷恋和依附,那么这个诉讼制度对于沉默权制度必然产生天然的恐惧和排斥。事实上,接受、确立沉默权制度后,完全可以通过证据制度的设置来降低口供证据的价值及对口供证据的不恰当期待,以改变依赖口供办案的习惯做法。
3、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在立法方面应当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建立强制性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对因特殊原因不能出庭作证的例外情形,要列举的方式严格加以限制,并明确规定证人非因法定事由拒不出庭作证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应视其情节应给予相应的制裁;建立和完善证人及其家属保护制度和司法救济制度。对证人及其家属在证人出庭时的人身权利和应享有的各种权益予以保障,特别是要规定对直接或变相打击报复出庭证人的行为人,不论处于何种诉讼阶段,均应当给予经济、行政或法律的严厉制裁;明确证人作证经济损失补偿制度和奖励制度。对于履行出庭作证义务的证人,应根据公平、合理的原则对因作证支出的费用和误工费给予经济补偿,明确规定出庭作证的补偿标准及实施办法,由专职部门进行管理和分配,对积极作证的证人给予一定的荣誉和物质奖励。
4、健全证据补强规则。明确补强的对象、补强范围、补强内容等。对此可以借鉴日本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以及以此为参考的我国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确立的民事诉讼证据补强制度,对刑事证据补强规则可作如下规定:犯罪事实的认定必须有补强证据,而非犯罪事实,如前科、没收、追征事由等无须补强;对于犯罪构成客观要件事实的认定,必须具备补强证据;在犯罪事实中被告人与犯罪人同一的认定不需要补强证据;犯罪构成要件中的主观要素,如故意、过失的认定也不需要补强证据;对于非犯罪构成的事实,即犯罪阻却事由不存在的认定,也不需要补强证据。及时收集证据能使律师更加充分地了解案件情况并有效发挥辩护职能。联合国《关于律师作用的基本原则》第21条规定:“主管当局有义务确保律师能有充分的时间查阅当局所拥有或管理的有关资料、档案的文件,以便律师能向当事人提供有效的法律协助。”
在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诉讼结构之下,辩护方与控诉方都是诉讼当事人,鉴于控诉方与辩护方实际力量的不平衡,英美法系国家普遍赋予辩护方充分的诉讼权利,并对侦查行为进行了一定限制,辩护方与控诉方都有独立收集证据的权利。在美国,被告人的律师帮助权被作为宪法性权利规定于《联邦宪法第六修正案》和各州的宪法中,调查取证权是律师的基本权利之一。在“双轨”制侦查模式下,双方分别进行侦查,都可以调查案情和收集证据。由于双方侦查能力对比悬殊,辩护方的调查往往只是控诉方调查的补充,其主要方式有:自行调查、②预审程序中的证据开示、③申请法院调取(保全)的证据、④特定侦查行为(如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律师在场。在英国,辩护方在侦查阶段获取证据的方式主要有:证据开示制度、律师的调查取证权、⑤卷宗材料的阅卷权[1]。
在大陆法系传统职权主义诉讼结构下,侦查职能由控诉方行使,辩护方与控诉方的诉讼地位并不完全平等。辩护方如认为存在证明被告无罪或罪轻的证据,只能请求侦控机关收集,而不能自行收集。随着程序正义观念的深入,职权主义诉讼结构在大多数国家逐渐被修正,这不同程度地强化了辩护方获取证据的权利[2]。例如,《日本刑事诉讼法》规定侦查阶段辩护方获得证据的主要方式有:“询问证人及鉴定人时的在场权”(第157—159、170条)、“申请证据保全的请求权”(第179条);在法国预审程序中,律师可以在场听取预审法官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辩护方可以向预审法官申请并参与司法鉴定、请求预审法官询问证人以及进行新的调查,预审法官拒绝的,辩护方可请求上诉法院起诉审查庭复议[3];《德国刑事诉讼法典》第163条a规定了被指控者请求收集与其有利的证据的权利;辩护人也可以公民身份收集案件信息[4],辩护人可以勘验犯罪现场、询问证人、制作私人鉴定报告、请求被追诉者的亲友行使证言拒绝权等[5];意大利法律规定在初期侦查期间,被调查者可以要求法官调取证言、进行鉴定或者司法实验、组织辨认[6],2000年12月7日颁布的法律还确立了辩护方侦查的规则[7]。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G. 关于自考的证据法学和法院与检察院组织制度的历年考试真题和答案

证据学试题及答案(二)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40分)
1.合法的刑讯逼供主要存在于()之下。
A.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B.法定证据制度
C.形式证据制度
D.神示证据制度
2.下列不属于证据法调整范围的有()
A.证明对象
B.证明标准
C.犯罪的概念
D.推定
3.根据诉讼证据的(),可以把证据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A.存在
B.表现形式
C.来源
D.证明方向
4.被害人陈述是我国()中的法定证据种类。
A.刑事诉讼
B.民事诉讼
C.行政诉讼
D.三大诉讼
5.书证可能是()。
A.原始证据
B.传来证据
C.直接证据
D.间接证据
6.审查判断证据的主体包括()。
A.原告
B.被告
C.公安机关
D.审判机关
7.当事人陈述特指()中的一种法定证据类型。
A.刑事诉讼
B.民事诉讼
C.行政诉讼
D.经济诉讼
8.审查判断物证的内容有:()
A.真实性
B.相关性
C.合法性
D.科学性
9.关于我国诉讼中的证明标准,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A.三大诉讼有着不同的证明标准
B.民事、行政诉讼具有相同的证明标准,但与刑事诉讼不同
C.民事、刑事诉讼具有相同的证明标准,但与行政诉讼不同
D.三大诉讼具有统一的证明标准
10.询问证人的主体有()。
A.被害人
B.侦查人员
C.检察人员
D.审判人员
11.检察院的起诉书称,郑某作案时已满18岁,他以带孩子为名,当船行至水库中央时,故意将刚满一周岁的女婴抛入水库,使其溺水而死。本案公诉人在法庭审理时应主要证明哪些事实()。
A.郑某作案时已满18岁
B.郑某的行为系故意
C.该女婴不会游泳
D.该女婴已因溺水而死亡
12.我国司法认知的范围有()。
A.众所周知的事实
B.自然科学定律
C.当事人承认的事实
D.生效判决确认的事实
13.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能够作()。
A.证人
B.被害人
C.被告人
D.当事人
14.不可以成为被害人陈述的主体的有()。
A.自然人
B.法人
C.成年人
D.未成年人
15.下列属于民事诉讼证明对象的是
A.法律关系消灭的事实
B.证据事实
C.犯罪事实
D.量刑事实
16.在我国,可以提供证人证言的人员范围有()。
A.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非当事人
B.目击人
C.被害人
D.侦查人员
17.鉴定结论在诉讼中可能成为()。
A.物证
B.直接证据
C.言词证据
D.实物证据
18.当事人承认的分类有()。
A.全部承认
B.默示的承认
C.有利的承认
D.诉讼外承认
19.周某向公安机关陈述,其兄亲眼目睹王某持刀杀了赵某。周某的证言属于()。
A.控诉证据
B.直接证据
C.传来证据
D.言词证据
20.视听资料的特点有()。
A.形象性
B.直接性
C.不稳定性
D.综合性
二、问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论述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承担。

2.如何理解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

3.论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概念、意义。

4.论述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运用规则。

5.推定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三、案例分析(20分)
1992年7月13日凌晨,在杭(州)肖(山)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肇事案,事故现场有被害人的尸体和被害人骑的摩托车,尸体旁边有被害人的血迹。尸体不远处有汽车急刹车留下的摩擦痕迹。被害人手腕上的手表已被摔坏,时针指在5点50分。侦查人员对现场进行了勘验,拍摄了一张现场全景照片。法医鉴定结论:被害人系被汽车撞击而死。有妇女张某对侦查人员说,她丈夫告诉她,事故发生时,他行走在离事故现场50米处,目击一辆解放牌大卡车撞倒被害人后逃离而去。事故现场不远处有里程碑记明事故发生地距肖山15公里。肖山市交通管理局查明,5点50分左右曾有二辆解放牌大卡车经过事故现场处。其中有一辆肖山某厂车辆。经侦查人员查看,该车上有一处漆皮新脱落的痕迹。厂调度证明司机刘某13日早晨5点55分回厂。侦查人员询问刘某和与司机同车的赵某,两人均否认他们当天早上发生过交通肇事。
问:上述案例中哪些属于直接证据?哪些证据属于辩护证据?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BC
2 C
3 C
4 A
5 ABCD
6 CD
7 BC
8 ABC
9 D
10 BCD
11 ABD
12 ABD
13 BCD
14 B
15 A
16 AB
17 BC
18 ABD
19 ABCD
20 ABD
二、问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论述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承担。
1.检察机关、公安机关或自诉人承担。
(1)检察机关承担证明责任,与其承担的控诉职能相联系。检察机关决定提起公诉,必须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否则,法院将会作出无罪判决。
(2)公安机关承担一定的证明责任,主要涉及有关程序法事实。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必须就所认定的犯罪事实提供准确、充分的证据。
(3)自诉人向法院提出控诉,必须提供证据。否则法院将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裁定驳回。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般不承担证明责任,即没有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但犯罪嫌疑人并不享有沉默权。
3.在下列情况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要承担证明责任
(1)涉及"资产来源不明罪"的案件。
(2)自诉案件的被告人,如果他提出反诉,对反诉要承担证明责任。
(3)对于一些程序法事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要承担证明责任。
(4)对于一些程序法事实,被害人也可提出请求,此时也负有举证责任。
2.如何理解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明标准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对此可以作以下理解:
(1)据以定罪的证据均亦查证属实;
(2)案件事实均有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
(3)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的矛盾得到合理的排除;
(4)对案件事实的证明结论是唯一的,排除了其他可能性。
3.论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概念、意义。
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有关案件情况,向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和审判人员所作的陈述,即通常所说的口供。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对案件事实的认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1)确定侦查范围;
(2)犯罪嫌疑人的辩护和辩解意见,可以祈祷兼听则明的作用;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对查明案件事实也有一定的作用;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检举揭发,有利于公安、司法人员发现新的情况和线索,查破案件,使隐藏很深的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

4.论述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运用规则。
1.在证据的收集中,要努力寻找、发现并尽可能地获得原始证据。司法和执法人员应当积极主动地追根求源,尽最大努力去发现原物、原件,直接听取原始证人、当事人的口头陈诉,以获得对案件事实的最深入的了解。即使在无法取得原始证据的情况下,也应尽可能地获取最接近案件事实的传来证据。
2.传来证据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对传来证据的运用,首先要树立起传来证据也是证据的观念,不要对传来证据视而不见。其次,要充分发挥传来证据的作用。传来证据是从原始证据派生而来的,收集到传来证据,可以寻根溯源,找到原始证据;传来证据还可以与原始证据互相印证、核实,增强原始证据的证明力;在难于收集到原始证据的情况下,可以用传来证据代替原始证据;传来证据经审查核实,也可以用作定案的根据。但是,运用传来证据时,除遵守一般的证据规则外,还应遵守相应的特殊规则:
(1)来源不明的材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2)在运用传来证据时,应采取传闻、转抄、复制次数最少的材料;
(3)只有传来证据时,定案必须持慎重态度,对案件事实不能轻易作出结论。
5.推定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1)推定是法律所直接认可或间接认可的证明案件事实的一种特殊规则。
(2)推定应允许当事人提出反证推翻,因而与证明责任紧密相连。
(3)推定既可以依法律规定进行,又可以按经验法则进行。
(4)推定既须有前提事实,又须有推断事实。
(5)不同的推定具有不同的法律效力。
三、案例分析(20分)
1992年7月13日凌晨,在杭(州)肖(山)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肇事案,事故现场有被害人的尸体和被害人骑的摩托车,尸体旁边有被害人的血迹。尸体不远处有汽车急刹车留下的摩擦痕迹。被害人手腕上的手表已被摔坏,时针指在5点50分。侦查人员对现场进行了勘验,拍摄了一张现场全景照片。法医鉴定结论:被害人系被汽车撞击而死。有妇女张某对侦查人员说,她丈夫告诉她,事故发生时,他行走在离事故现场50米处,目击一辆解放牌大卡车撞倒被害人后逃离而去。事故现场不远处有里程碑记明事故发生地距肖山15公里。肖山市交通管理局查明,5点50分左右曾有二辆解放牌大卡车经过事故现场处。其中有一辆肖山某厂车辆。经侦查人员查看,该车上有一处漆皮新脱落的痕迹。厂调度证明司机刘某13日早晨5点55分回厂。侦查人员询问刘某和与司机同车的赵某,两人均否认他们当天早上发生过交通肇事。
问:上述案例中哪些属于直接证据?哪些证据属于辩护证据?

(1)直接证据有:A.妇女张某的证言;B.司机刘某的陈述;C.与司机同车的赵某的证言;D.法医的鉴定结论。
(2)辩护证据有:A.地上刹车的痕迹;B.摔坏的手表、里程碑和出车表三个书证所证明的内容(共同构成一个辩护证据);C.肖山市交通管理局查明,5点50分左右有二辆解放牌卡车经过事故现场;D。司机刘某的陈述;E。与司机同车的赵某的证言。

热点内容
司法鉴定执业证 发布:2024-11-02 03:41:30 浏览:433
法律顾问管理规范 发布:2024-11-02 03:32:50 浏览:333
装修现场安全措施规章制度 发布:2024-11-02 02:57:46 浏览:893
社会与法千里之外的罪与罚 发布:2024-11-02 02:34:21 浏览:317
刑事诉讼法自考试题 发布:2024-11-02 02:15:37 浏览:97
婚姻法解释二24条新增 发布:2024-11-02 02:05:46 浏览:309
淘宝销售部门规章 发布:2024-11-02 01:42:06 浏览:281
凤山县律师 发布:2024-11-02 01:25:32 浏览:631
张驰法学 发布:2024-11-02 01:24:56 浏览:633
北京法官累死 发布:2024-11-02 01:08:06 浏览: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