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2015自考行政法行政诉讼法

2015自考行政法行政诉讼法

发布时间: 2024-11-09 11:26:07

『壹』 自考法律,考试科目有哪些

主要专业课程:法理学、刑法学、民法学、刑事诉讼法、宪法学、民事诉讼法、商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私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经济法学、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

(1)2015自考行政法行政诉讼法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自学考试学习方式灵活、工学矛盾小、费用低,实行“宽进严出”,“教考分离”,

自学考试采用学分累计的方式逐步完成学业,学习者完成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并取得合格成绩,完成毕业论文或其他教学时间任务,思想品德鉴定合格者准予毕业取得相应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

本科专业的理论考试课程门数不少于20门,总学分不低于125学分(不包括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学分数);独立本科段专业的理论考试课程门数不少于10门,总学分不低于70学分(不包括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学分数)。

『贰』 湖北自考行政管理学,我一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考了68分,但是现在变成了00261行政法学,是要重考吗

你这是遇上自考专业课程改革,正常的这种改革都会有一个前后课程替代表,版也就是说你之前的行政权法与诉讼法这么课程取消后,可以免考新计划的一门课程,两者学分差不多。具体替代关系不清楚,你可以联系自考办工作人员。
你不用去重考。当初用企业管理替代了物理(工),简单说你前面的课程考完就可以不用考新计划对应的课程,可以用旧课程的单科成绩去申请最后的毕业。

『叁』 自考行政管理专业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

根据全国考办函《关于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管理系统中处理考委[2013]3号文件要求停考“民法原理与实务”等10门课程相关问题的通知》要求,2015年,将行政管理学专业(独立本科段)中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00923,7学分)调整为行政法学(00261,5学分),行政管理学专业(独立本科段)总学分调整为69学分。请各有关单位及时告知考生,做好课程考试准备工作。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行政机关在决策体制上一般实行( D) 4-60
A.民主集中制 B.集体负责制
C.合议制 D.首长负责制
2.下列属于授益性行政行为的是(B ) 10-197
A.行政确认 B.行政给付
C.行政复议 D.行政征收
3.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这种权属纠纷解决方式属于(B ) 15-266
A.行政调解 B.行政裁决
C.行政仲裁 D.行政处分
4.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裁定不服的上诉期限是( A) 29-538
A.10日 B.15日
C.30日 D.60日
5.人民法院认为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和发布的规章与国务院部委制定和发布的规章不一致,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请(C ) 9-151
A.地方人民政府作出解释或裁决 B.部委作出解释或裁决
C.国务院作出解释或裁决 D.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解释或裁决
6.行政诉讼证据的证明对象是(B ) 28-503
A.被诉的行政行为是否可诉 B.被诉的行政行为是否成立
C.被诉的行政行为是否合理 D.被诉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
7.违反法定程序的行政行为,应当予以(C ) 17-294
A.变更 B.重做
C.撤销 D.维持
8.在我国,行政监察的对象是(C) 20-340
A.公民、法人和组织 B.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C.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 D.涉嫌违法犯罪的组织或者个人
9.公务员在年度考核中连续2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将被(B) 6-99
A.开除 B.辞退
C.惩戒 D.调离
10.行政复议机关受理复议申请后,作出复议决定的期限是(B) 21-369
A.30日内 B.60日内
C.90日内 D.180日内
11.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是( B ) 24-440
A.检察监督原则 B.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
C.司法审查原则 D.独立审判原则
12.行政补偿的产生是因为( A) 23-403
A.合法的行政行为造成了相对人的损失 B.不当的行政行为造成了相对人的损失
C.违法的行政行为造成了相对人的损失 D.过错的行政行为造成了相对人的损失
13.在我国,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 C) 2-31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各部委
14.一事不再罚原则的适用是指(C ) 13-233
A.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行政处罚
B.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C.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行政处罚
D.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15.行政诉讼变更判决适用于(C) 31-564
A.行政许可显失公正 B.行政裁决显失公正
C.行政处罚显失公正 D.行政强制显失公正
16.在下列情形中,应列入行政赔偿范围的是(B ) 22-377
A.某高压电设置不当致人死亡 B.某公安机关将某人错误拘捕10天
C.某镇政府征收500亩农田 D.某执法人员执法中将小商贩打伤
17.对行政裁判案件的执行,原则上由(C ) 32-585
A.基层人民法院受理 B.中级人民法院受理
C.第一审人民法院受理 D.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
18.行政主体对于行政合同的履行、变更或解除享有(A) 16-276
A.优益权 B.受偿权
C.豁免权 D.处置权
19.对本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地方人大常委会有权(B ) 19-326
A.改变 B.撤销
C.改变和撤销 D.确认无效
20.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其一审管辖法院是(B) 26-474
A.基层人民法院 B.中级人民法院
C.高级人民法院 D.专门人民法院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行政关系主要包括(ACBE ) 1-8
A.行政管理关系 B.企业、法人等组织的内部行政管理关系
C.内部行政关系 D.行政法制监督关系
E.行政救济关系
22.在受到执法人员的不利处理时,行政相对人享有(ADE) 7-107
A.陈述申辩权 B.知情权
C.拒绝处分权 D.申诉权
E.请求赔偿权
23.下列属于不可诉的行政行为有(ACD) 25-449
A.行政处分 B.行政处罚
C.行政调解 D.行政仲裁
E.行政合同
24.在我国,间接行政强制的种类有(CD) 14-250
A.警告 B.罚金
C.执行罚 D.代执行
E.抵缴
25.关于行政许可,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B) 11-201
A.行政许可存在的前提是法律的一般禁止
B.行政许可是授益性行政行为
C.行政许可要符合比例原则
D.任何规范性文件都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E.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可以自主转让
26.行政行为的特征有(ABCDE ) 8-111
A.服务性 B.从属法律性
C.裁量性 D.单方性
E.强制性
27.行政救济的种类有(ABCDE) 18-310
A.行政复议 B.行政诉讼
C.行政赔偿 D.行政补偿
E.信访制度
28.在我国行政征收的类型有(AB) 12-219
A.税收 B.排污费
C.机场建设费 D.五险一金
E.滞纳金
29.在我国,行政立法的主体有(ABCDE) 9-147
A.国务院 B.国务院各部委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较大市人民政府
E.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
30.当法律、法规授权的社会组织、企业或事业法人在行使一定的行政管理职能时,他们的法律地位体现为(ABC) 5-83
A.具有与行政主体相同的法律地位
B.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法律、法规授予的行政职权
C.对其所行使的行政职权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D.在不行使行政职能时也享有行政权
E.具有行政诉讼被告的主体资格

『肆』 行政法包括哪些法

行政法包括的法律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行政法的法律体系:
1、行政立法: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
2、行政执法:涉及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行政许可法等;
3、行政诉讼法:规定了行政诉讼的程序和原则;
4、行政监察法:涉及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检查;
5、行政程序法:规定了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应遵循的程序规则。
综上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法体系由《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税收征收管理法》、《行政监察法》、《审计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以及《国家赔偿法》等八部重要法律构成,共同规范行政机关的职权行使与公民、法人的相应权利义务,确保行政活动的合法性与效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六十五条
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行政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一)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二)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事项,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决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规,经过实践检验,制定法律的条件成熟时,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

『伍』 2015年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考点串讲:行政立法行为

一、行政立法的概念和性质
(一)行政立法的概念
法学上往往赋予“行政立法”以不同的含义。笔者认为,行政立法是行政机关根据法定权限并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
(二)行政立法的性质
1、宪政行为说
2、行政行为说。该说又可分为授权立法说和职权立法说两派。
二、行政立法的分类
(一)职权立法和授权立法
分类标准:行政立法权的取得方式。
1、职权立法。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宪法和组织法所赋予的行政立法权所进行的立法活动。
2、授权立法。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单行法律和法规或授权决议所授予的立法权而进行的立法。
(二)执行性立法和创制性立法
分类标准:行政立法的功能。
1、执行性立法。是指行政机关为了执行或实现特定法律和法规或者上级行政机关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规定而进行的立法。
2、创制性立法。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填补法律和法规的空白或者变通法律和法规的规定以实现行政职能而进行政法英杰的立法。
(三)中央行政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
分类标准:行政立法的主体。
1、中央行政立法。是指中央行政机关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活动。
2、地方行政立法。是指地方行政机关依法制定和发布行政规章的活动。
三、行政立法的原则
(一)民主立法原则
(二)法制统一原则
(三)可操作性原则
四、行政立法的程序
(一)行政法规、规章的提议和起草
(二)行政法规、规章草案的审查和审议
(三)行政法规、规章的发布
(四)行政法规、规章的修改和废止
制定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行为
裤销仿一、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概念
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是指行政机关及被授权组织实施法律和执行政策,在法定权限内制定的除行政法胡纤规和规章以外的决定、命令等普遍性行为规则的总称。
(一)制定主体
(二)制定程序
(三)名称
(四)性质
二、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种类
(一)创制性文件
创制性文件,是指行政机关或被授权组织为不特定公众创设新的权利义务的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它有两类,即政法英杰依职权的创制性文件和依授权的创制性文件。
(二)解释性文件
解释性文件,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实施法律、法规和规章,斗搜统一各个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对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理解及执行活动,对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解释而形成的规范性文件,包括法定解释性文件和自主解释性文件。
(三)指导性文件
指导性文件,是指行政机关对不特定公众事先实施书面行政指导时所形成的一种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
三、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法律地位
(一)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并非都是法源
(二)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都是“依据”
(三)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的位阶
本章思考题:
1、简述行政立法的概念和性质。
2、简述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的区别。

『陆』 行政诉讼法与行政法规的主要关系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关系是行政诉讼法是行政法是规定行政机关及行政相对人实体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行政诉讼法是规范行政诉讼行为,调整行政诉讼关系的程序法规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条
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人民法院设行政审判庭,审理行政案件。

『柒』 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行政诉讼范围的事项有

一、行政诉讼范围有哪些

(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

(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

(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五)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

(六)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

(七)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或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

(八)认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

(九)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十)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的;

(十一)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协议的;

(十二)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第三项规定的“有具体的诉讼请求”是指:

(一)请求判决撤销或者变更行政行为;

(二)请求判决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或者给付义务;

(三)请求判决确认行政行为违法;

(四)请求判决确认行政行为无效;

(五)请求判决行政机关予以赔偿或者补偿;

(六)请求解决行政协议争议;

(七)请求一并审查规章以下规范性文件;

(八)请求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

(九)其他诉讼请求。

当事人未能正确表达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释明。

第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已经立案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一)不符合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

(二)超过法定起诉期限且无正当理由的;

(三)错列被告且拒绝变更的;

(四)未按照法律规定由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代表人为诉讼行为的;

(五)未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

(六)重复起诉的;

(七)撤回起诉后无正当理由再行起诉的;

(八)行政行为对其合法权益明显不产生实际影响的;

(九)诉讼标的已为生效裁判所羁束的;

(十)不符合其他法定起诉条件的。

人民法院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

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是指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处理结果。

第十一条行政机关为实现公共利益或者行政管理目标,在法定职责范围内,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协商订立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义务内容的协议,属于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十一项规定的行政协议。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下列行政协议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一)政府特许经营协议;

(二)土地、房屋等征收征用补偿协议;

(三)其他行政协议。

二、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1、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原则

《行政诉讼法》第3条第1款的规定:“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行政诉讼法的上述规定,确立了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的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这一规定,也是《宪法》第126条、《人民法院组织法》第4条有关规定在行政诉讼中的具体化,行政诉讼活动必须遵循。

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行政诉讼法》第4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原则要求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要查明案件事实真相,以法律为尺度,作出公正的裁判。

3、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

《行政诉讼法》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由此确立人民法院通过行政审判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的特有原则,简称合法性审查原则或司法审查原则。合法性审查包括程序意义上的审查和实体意义上的审查两层涵义。程序意义上的合法性审查,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受理行政案件,有权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实体意义上的审查,是指人民法院只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不审查抽象行政行为,一般也不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理进行审查。就是说,这是一种有限的审查。

4、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行政诉讼法》第7条规定:“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平等”。这一规定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法制原则,在行政诉讼中的具体体现。在行政诉讼的双方当事人中,一方是行政主体,它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力,处于管理者的主导地位;另一方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他们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处于被管理者的地位。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从属性行政管理关系。但是,双方发生行政争议依法进入行政诉讼程序后,他们之间就由原来的从属性行政管理关系,转变为平等性的行政诉讼关系,成为行政诉讼的双方当事人,在整个诉讼过程中,原告与被告的诉讼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5、使用民族语文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

《行政诉讼法》第8条规定:“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行政诉讼的权利。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人民法院应当用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审理和发布法律文书。人民法院应对不通晓当地民族通用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中国的三大诉讼法都把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作为基本原则予以规定。

6、辩论原则

《行政诉讼法》第9条规定:“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有权进行辩论。”所谓辩论,是指当事人在法院主持下,就案件的事实和争议的问题,充分陈述各自的主张和意见,互相进行反驳的答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辩论原则具体体现了行政诉讼当事人在诉讼中平等的法律地位,是现代民主诉讼制度的象征。

7、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原则

《行政诉讼法》第6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法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行政诉讼法》第七章又将这一规定具体化,使之成为行政审判中的四项基本制度。

8、人民检察院实行法律监督原则

《行政诉讼法》第10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人民检察院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监督,主要体现在对人民法院作出的错误的生效裁判,可以依法提起抗诉。

三、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的区别是什么

1、二者受理的机关不同。行政诉讼由法院受理;行政复议由行政机关受理。一般由原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受理,特殊情况下,由本级行政机关受理。

2、二者解决争议的性质不同。人民法院处理行政诉讼案件属于司法行为,适用行政诉讼法;行政机关处理行政争议属于行政行为的范围,应当适用行政复议法。

3、二者适用的程序不同。行政复议适用行政复议程序,而行政诉讼适用行政诉讼程序。行政复议程序简便、迅速、廉价,但公正性有限;行政诉讼程序复杂且需要更多的成本,但公正的可靠性大。行政复议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而行政诉讼实行二审终审制度等。

4、二者的审查强度不同。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原则上法院只能对行政主体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而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可以对行政主体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

5、二者的受理和审查范围不同。《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对于受理范围均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从列举事项来看,《行政复议法》的受案范围要广于《行政诉讼法》。此外,《行政复议法》还规定对国务院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审查申请。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监督,且各有所长,不能互相取代。因此,现代国家一般都同时创设这两种制度。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或将行政复议作为行政诉讼的前置阶段;或由当事人选择救济途径,或在当事人选择复议救济途径之后,仍允许其提起行政诉讼。

热点内容
医保卡买日用品法律责任 发布:2024-11-13 06:33:14 浏览:428
司法月度汇报 发布:2024-11-13 04:22:11 浏览:872
华政东方法学 发布:2024-11-13 04:09:33 浏览:315
现阶段科学立法的阻滞因素 发布:2024-11-13 04:06:18 浏览:533
外国公司聘请中国法律顾问 发布:2024-11-13 04:06:17 浏览:929
合伙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发布:2024-11-13 03:43:57 浏览:438
卫生法律责任特点 发布:2024-11-13 03:19:28 浏览:311
假授权委托法律责任 发布:2024-11-13 02:38:34 浏览:687
给投资公司做法律顾问 发布:2024-11-13 02:36:23 浏览:77
顺城法院网 发布:2024-11-13 02:26:35 浏览: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