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婚姻登记的行政法性质

婚姻登记的行政法性质

发布时间: 2024-11-29 08:09:45

1. 婚姻登记行为具有可诉性吗

婚姻登记行为具有可诉性吗

婚姻登记是指恋爱的男女之间,为了实现共同生活的目的,依照法定程序,经国家婚姻登记机关核准,取得结婚证的行为。那么,关于婚姻登记行为具有可诉性吗?下文由我为大家分享相关知识,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4修正)

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第十二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

(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

(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

(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五)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

(六)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

(七)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或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

(八)认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

(九)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十)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的;

(十一)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协议的;

(十二)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

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

2.《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婚姻登记行政案件原告资格及判决方式有关问题的答复》(法[2005]行他字第13号)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关于婚姻关系当事人以外的其他人可否对婚姻登记行为提起行政诉讼及对程序违法的婚姻登记行为能否判决撤销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有权起诉婚姻登记行为的婚姻关系当事人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八条规定,婚姻关系双方或一方当事人未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婚姻登记,且不能证明婚姻登记系男女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当事人对该婚姻登记不服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撤销。

相关案例

1.离婚登记作为一种行政确认具体行政行为属于行政案件的受案范围——陈远珍不服建湖县上冈镇人民政府离婚登记行政确认案

本案要旨:离婚登记是婚姻登记机关依当事人的申请,对当事人自愿达成离婚协议,自愿解除夫妻人身关系及财产分割债务处理和子女抚养问题予以认可和证明的一种行政确认行为。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而婚姻自由是人身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离婚登记作为一种行政确认具体行政行为应当纳入行政案件的审查范围。

案号:(2007)建行初字第0013号

审理法院:江苏省建湖县人民法院

2.婚姻登记行政行为具有可诉性——林水锦不服厦门市海沧区民政局离婚登记案

本案要旨: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婚姻自由是人身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婚姻登记作为身份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法定要件之一,对相关当事人的人身权利有重大影响,并且不属于《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的不可诉行政行为,因此婚姻登记行政行为具有可诉性。

案号:(2009)海行初字第18号

审理法院: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法院

3.婚姻登记机关违反法定程序批准离婚协议侵犯他人财产权的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李英豪不服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政府核发离婚证书案

本案要旨:婚姻登记机关在实施批准离婚这一具体行政行为时涉及确认财产的分割明显违反法定程序,造成对当事人财产权侵犯的,属于行政诉讼法的受案范围。

案号:(1993)行初字第4号

审理法院: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法院

4.如果当事人不符合离婚条件而婚姻登记机关颁发了离婚证的,应由婚姻登记机关撤销离婚登记,不得直接提起行政诉讼——王某诉民政局行政撤销案

本案要旨:如果当事人不符合离婚条件而婚姻登记机关颁发了离婚证的,应由婚姻登记机关撤销离婚登记,收回离婚证,并且对有关人员进行行政处分,所以在颁发离婚证过程中如有违法行为,当事人首先应到婚姻登记机关,由婚姻登记机关进行处理或处罚,对处理或处罚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而非直接对离婚证提起行政诉讼。

权威观点

1.离婚登记的法律性质及可诉性

笔者认为,婚姻法、《婚姻登记条例》等有关婚姻关系的法律法规,的确只规定了当事人在结婚登记时存在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情形时的救济途径和程序,即当事人可通过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撤销婚姻、或者请求人民法院宣告婚姻无效,并无规定当事人对离婚登记行为有争议时的救济渠道,即没有无效离婚或可撤销离婚的规定,但这只能推导出婚姻登记机关不具有自行作出撤销离婚登记的职权,而不能得出离婚登记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结论。

笔者认为应当认可当事人对婚姻登记机关的离婚登记行为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更进一步的理由有:

首先,笔者认为,离婚登记是一种公法与私法性质兼备融合,行政确认与公示公信效果兼备的复合性的具体行政行为。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第(八)项的规定,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公民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而婚姻自由权是公民人身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法理上分析,只要特别法没有作出明确的特别禁止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如认为离婚登记侵害自己合法权益时,就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其次,由于婚姻登记条例没有授权登记机关可以撤销离婚登记,我国民事诉讼中迄今也未设立无效离婚或可撤销离婚之诉,故在现行行政救济和民事诉讼体制下当事人对离婚登记的争议无法获得有效救济,这不符合“有权利必有救济”的法治理念。

最后,民事诉讼法关于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不得申请再审的规定,其法理基础为“婚姻关系是一种人身关系,在人民法院判决解除婚姻关系并发生法律效力后,双方当事人可以依法分别另行结婚。因此,这类案件依其性质不宜再审”。这一法理不能构成人民法院对被诉离婚登记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的限制,人民法院在对被诉离婚登记行政行为作出合法性评判后,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该行政行为的效力作出裁判。

如果离婚登记当事人一方在办理离婚登记后又与他人结婚的,人民法院可以确认违法而不予撤销。应当说,近年来法院系统对婚姻登记特别是离婚登记的可诉性已基本取得统一认识,各地法院受理了不少此类案件。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2005年10月8日给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关于婚姻登记行政案件原告资格及判决方式有关问题的答复”(法[2005]行他字第13号)中的第一项意见指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24条第2款规定,有权起诉婚姻登记行为的婚姻关系当事人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该意见虽然直接规定的是起诉婚姻登记行为的原告范围,但其同时也明确了婚姻登记行为作为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性质及其可诉性。

在离婚登记行政案件的案由确立上,鉴于离婚登记行政行为的复合性形态,最高法院《关于规范行政案件案由的通知》(法发[2004]2号)中也已将行政登记确立为一个独立的案由,故不宜将案由确立为行政确认,而应确立为行政登记。

(注:上文中的《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第(八)项已被修改为第十二条第(十二)项)

2.当事人可以提起请求撤销婚姻登记行为的行政诉讼的原因

按照《婚姻法》第十条和第十二条的规定,对于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可以申请法院宣告无效或者请示撤销,但实践中主要是按照民事诉讼途径解决的。除民事诉讼外,还应当允许当事人基于同样的事由提起请求撤销婚姻登记行为的行政诉讼。

因为,首先,婚姻法本身并未限定只能通过民事诉讼解决婚姻无效和撤销,且婚姻无效和撤销本身就具有独立性,可以与相关的财产等争议相分离(后者可以自行解决或者另诉解决,在确认婚姻无效或者撤销婚姻上采取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完全由当事人自愿决定。

其次,既然婚姻是以登记为法定形式的严格要式行为,婚姻登记不仅确认婚姻关系是否存在,而且具有独立性,婚姻关系本身存在的无效事由和可撤销事由均可以作为请求撤销婚姻登记行政行为的基础事由,按照法定事由撤销婚姻登记行为,本质上就是否定了婚姻关系,因而与相应的民事诉讼异曲同工。正是由于两者之间具有共同功能,也即在作用上具有可替代性,两者不能同时并存,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

当然,按照婚姻法规定的婚姻无效事由和可撤销事由启动撤销婚姻登记行为的行政诉讼的,原告的范围可以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关于有权请求确认无效或者申请撤销的利害关系人的规定。

3.婚姻登记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救济途径选择原则的确定

对于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而言,婚姻关系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可以依照《婚姻法》提起民事诉讼,亦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提起请求撤销婚姻登记机关结婚登记行为的行政诉讼以达到其否定婚姻关系的目的。婚姻法与行政法的竞合势必导致司法救济途径的交叉与冲突。为了保证我国司法统一,维护司法权威,降低司法成本,笔者认为,就当事人婚姻纠纷救济途径选则应确定以下原则:

(一)自由选择原则,即允许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两种司法救济途径中进行自由选择,充分保护其程序选择自由性;

(二)优先原则,若当事人提起两种诉讼,哪个程序先启动,则该程序优先,另一程序自动终止,若同时提起,则由其自由选择其一;

(三)诉权保护原则,当事人不符合其所选择救济途径原告主体资格被驳回起诉的,若符合另一救济途径原告资格另行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诉讼;(四)“一事不再理”原则,即只要任一具有原告主体资格的当事人选择民事或行政救济方式,人民法院完整地从实体上处理了纠纷,对此纠纷人民法院不再给予重复处理;

(五)判决结果一致原则,由于婚姻关系本身存在的无效事由和可撤销事由均可作为请求撤销婚姻登记或宣告婚姻登记无效的基础事由,因此无论当事人就无效婚姻或可撤销婚姻选择哪种司法救济途径,都应保证判决结果的一致性。

;

2. 从婚姻登记管理这一项谈民政稳定社会的影响从收养登记谈民政稳定社会的影响从救灾谈民政稳定社会的影

没有搞过民政工作,不太懂。不过,看看下面这篇文章,很有启发。不妨看看后自己好好总结提炼。

新时期的民政工作应体现“五器”作用

四川省巴中市民政局孙启洋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民政部门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要发挥好“五器”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基础。(一)维护社会和谐的“稳定器”。民政工作是社会的稳定器,维护稳定的作用十分突出。一是稳定军心。双拥优抚安置工作事关军心稳定,事关军地和谐,历来是捍卫国家安全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二是稳定民心。通过健全“托底性”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为困难人群构筑一道最后的安全防线;健全“改善性”老人优待制度,使他们頣养天年;健全“机会性”,残疾人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就业,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创造条件。三是稳定街头。通过做好救助管理工作,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帮助其渡过难关,避免其因生计问题与社会发生摩擦、冲突。四是稳定灾区。民政部门负责转移安置灾民,调集发放救灾物资和资金,解决灾民基本生活需求,担负着稳定灾区的重任。(二)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通过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社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为困难群体或特殊群体提供物质上或服务上的帮助,落实一系列惠民政策,维护社会稳定,调节,水化矛盾,实现社会公平,确保所有社会成员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三)促进社会发展的“助推器”。通过民政工作有形、有效的调节,推动社会协调、有序的发展。一是发挥民政部门在部分行业上的主导作用。在养老服务、殡葬服务、福利彩票等事业上,民政部门承担着政策引导、行业监管、市场培育等职责,对这些行业的发展环境起着主导性作用。二是发挥民间组织载体作用。民间组织对完善市场秩序、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社会组织程度、解决社会问题,推动服务产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载体和力量。三是发挥德政区划布局作用。适应加快城镇化进程和深化德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加强区划管理工作,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地区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四)规范社会管理的“催生器”。通过以上三个基本职能的发挥,催生新的事物向好的、顺利的方向发展,向有序、有效、有利的方向发展。一是建立起新型社区管理机制。通过建立起党组织领导、政府指导、自治组织主导、社区民间组织协助、志愿者和居民积极参与的社区管理机制,扩大基层民主,维护村(居)民的合法权益,提高社区的服务和管理功能。二是建立起社情民意反馈和群众利益表达新机制。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具有贴近民心、了解民情、反映民意、解决民生的优势和作用,是建立社情民意反馈和群众利益表达机制的可靠资源和有效途径。(五)弘扬社会正气的“共振器”。一是弘扬“双拥”精神。通过双拥共建活动,形成全社会拥军优属,关心支持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共筑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二是弘扬见义勇为精神。通过依法表彰见义勇为先进事迹,保障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庭的合法权益,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三是弘扬社会互助精神。通过发展慈善事业、开展社会捐赠活动、组织送温暖行动,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

3. 嫁给军人有什么限制

一、我国军人婚姻制度概述
196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破坏军人婚姻案件的意见的报告》将军人婚姻定义如下:“系指军人同已经结婚的妻子和已经订婚的未婚妻的婚姻关系而言。已订婚的未婚妻,一般是指群众和亲属都已公认的同军人有婚约关系的人。”在80年婚姻法颁布以前一直采用这种观点。就目前我国婚姻家庭法领域不认可订婚的法律效力,将军人的婚约关系排除在军婚之外,没有军籍的在部队的工作人员也不适用军婚的规定。
军人婚姻制度是我国婚姻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下,仍有可能发生局部军事冲突的可能。而军人婚姻质量影响到我们军队的稳定和战斗力的提高,因此,一直将军人婚姻予以特殊保护。军人婚姻制度的调整范围比较广泛,主要是军人和军人,军人和非军人之间的婚姻关系,以及非军人与军人配偶之间的不正当关系等。军人婚姻制度主要包括军人的结婚制度、离婚制度、和军婚的保护制度。
就我国军人婚姻制度,从宏观的角度而言,存在如下缺陷:一是涉及军人婚姻方面的制度立法层次过低。在法律层面,仅能找到两个法条,如《刑法》关于破坏军婚罪的规定和《婚姻法》中关于离婚时军人同意权的规定。其他关于军人婚姻方面的规定,只能散见于各司法解释、回复、批复中。这严重影响到了公民知法,又如何守法?甚至于有些规定在实践中使用,对外公布范围有限,如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在全国人大的法律数据库里都检索不到《军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规定》本身,而只能查到关于该规定的《解疑》和《答记者问》。本人相信在军队系统内必定进行了适当的普法教育,但是,军人婚姻并非只是军人的事情,还涉及到军人配偶及军人婚恋对象,因此,应当以适当的形式向社会公开。二是专制色彩过于明显,有些规定明显侵犯了人权。如绝对禁止军人与外国人结婚,及剥夺了军人配偶的离婚自由权。三是,对有些没必要保护的,过分保护,而对有些需要保护的,又没有进行特殊保护等。下文中详细论述。

二、我国军人结婚制度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结婚可以分为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下面分别对军人结婚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进行论述。
(一)军人结婚的实质要件
军人结婚除了需要满足一般人结婚的条件,即婚姻法第5条,第6条,第7条的规定:结婚双方必须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禁止结婚。
根据《军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下面简称《规定》)和总政治部就对该规定的释疑(下面简称《释疑》要求,对军人婚配对象和结婚时间限制较一般婚姻严格。
对军人婚配对象限制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主要限制军人在驻地,部队内部和单位内部找婚配对象,具体根据军人身份不同而限制不相同。义务兵不能在部队内部或驻地找对象。士官原则上不得在部队驻地或本部队内部找对象结婚,但也有例外。孤儿、伤残人员和个别年龄超过三十周岁回原籍找对象确有困难的士官,要求在部队驻地找对象的,应当从严掌握,由军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批准;在边缘地区服役的中级以上的士官,驻地找对象的要签订转业安置协议方可在驻地找对象。具体条件和程序如下:在边疆国境县(市)、沙漠区、国家划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区和总部确定的一、二类岛屿部队服役的个别中级以上士官,本人提出在部队驻地找对象的,必须符合当地民族政策,由团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与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协商同意,经师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批准,并签订转业军人就地安置协议书的,方可允许在部队驻地找对象结婚。另一方面,禁止军人与外国人、中国国籍的但在国外或境外从事分裂祖国和破坏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活动的人通婚。
对军人结婚时间限制适当放宽,但仍较一般人限制严格。《规定》提倡军人晚婚,规定义务兵和地方应届的高中生毕业学员(即生长干部学员),禁止在校学习期间结婚。对干部本科学员、研究生学员和年龄较大的士官学员,采纳了院校的意见,学习期间准许其申请结婚。
我们认为,对军人的婚配对象限制过于严格。
1、为了方便军队管理而限制军人婚配对象,应该说是舍本求末。第一,出于方便军队管理的需要,缩小军人的通婚圈,使某些军人婚配困难。俗语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婚姻是爱情的结晶,往往需要双方的长时间的接触和双方的相互关爱、了解、磨合。而军人与军人、军人与驻地的异性青年在长期一起工作或交往,为相互了解提供了便利。共同的生活背景和共同的职业,能够相互理解,有共同语言,容易迸发爱情的火花。而规定限制这些异性青年的婚配,军人岂不失去地利,增加婚配难度。第二、该规定扼杀了军人与心爱之人的爱慕之心,为将来的婚姻生活带来了不幸的瞒下了隐患,不利于军人长期安心为国效劳,同时也徒增部队今后对军人婚姻的管理难度。
2、为了维护当地居民的婚配比例的平衡,而限制军人与当地姑娘,特别是边缘山区的姑娘的婚配,是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有利于改善当地的军民关系和国防安全。笔者认为,该种限制在目前的背景下,仍应该坚持。但是一概不允许,义务兵和士官与当地军民婚姻,则过于绝对。在驻军比较少的地方,军人与当地异性(主要是女性)的婚配,不会使当地居民的婚配关系失衡,则不应当予以禁止。因此,规定应当做一个更加灵活的规定,具体是否应当禁止,应由各军区具体规定,哪些地区应当予以限制,限制强度如何。
3、为了维护国家和军队利益的需要,限制军人的婚配对象是确有必要的,但过于宽泛。将所有的外国人排除在军人婚配对象之外,笔者认为值得商榷。第一,将所有的外国人排除在军人婚配对象之外的潜在思维是所有其他国家和外国人均是我国的假想敌,且都会参与对中国的间谍和破坏活动。随着国际交往的加快,跨国恋情和跨国婚姻将会越来越多的涌现,而我国军人人数众多,也难免会发生,而绝大多数 国家和公民与我国并没有军事上的利益冲突,限制似无必要。以台湾《军人婚姻条例》[台湾“立法院”认为现在台军军人的婚姻生活与安全保障没有必然关系,于2005年9月27日废除“军人婚姻条例”,现役军人婚姻事项回归“民法”规范。我们认为国防利益无小事,且该条例有诸多值得借鉴之处。]为例:认为对军人婚配对象的限制仅以危害国家安全者为限,且实行严格的“无罪推定原则”。其中第四条规定:“军人遇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结婚:一、因犯内乱、外患罪经判决确定者。二、外籍人士有事实足认有危害国家安全者。”我们认为,虽然台湾之规定,衡量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安全利益,不可全盘吸收。因为外籍人士是否有危害我国国家安全之事实,很难调查取证。因此,我们采用折衷的方法,使其既具有可行性,又最大限度的保护军人的婚姻自由。(1)应当规定,与军人结婚之对象经判决确认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主义制犯罪的,禁止结婚。(2)对于欲与外籍人士结婚之军人,可以分为掌握国家绝密、国家机密、国家秘密和无国家秘密四等。对于掌握国家绝密和国家机密之军人,应当限制其与外国人通婚,但是如果属于华裔或外籍华人,且经我国驻所在国使领馆详细调查的,没有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可以特许结婚。对于掌握国家秘密和没有掌握国家秘密的军人,原则上可与外籍人士通婚,有危害国家安全之嫌的可作例外处理。如果其结婚后,则应当加强军人对配偶的保密工作教育,并尽量说服军人之配偶等结婚以后放弃原有国籍到中国加入到我国居住,对其出入境采用审批制。
关于军人结婚的时间限制,我们认为现行的规定比较合理的。一是限制低龄女人结婚,与宪法和计划生育工作提倡的晚婚倡导想符合,也能体现军人崇高的政治觉悟。另外也考虑到大龄学员的实际情况,允许其结婚,比较务实应值赞赏。台湾《军人婚姻条例》规定,接战地域直接参加作战,或担任紧急防务者,不得结婚。规定较为合理,应予以引进。
(二)军人结婚的程序要件。
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大大简化了结婚的程序,普通人结婚在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前提下,只需要提供: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即可到一方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登记结婚。免除了原先需要提供的婚检和单位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军人婚姻仍然不适用新的婚姻登记条例,且军人有不同于一般婚姻的程序要件,简单介绍如下:
1、军人应当向单位提供恋爱报告,单位对恋爱对象负责政治审查。
根据《规定》要求,军人应当慎重选择恋爱对象,军官和文职干部确立恋爱关系以后,应当主动向所在的党组织报告,由团级以上的单位政治机关对其恋爱对象进行政治审查。
2、军人应当在结婚前一个月向单位提交申请,单位负责审查。
现役军人结婚须提前一个月向所在单位党组织和政治机关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查同意后,填写《申请结婚报告表》作为归档材料;由政治机关出具《婚姻状况证明》,作为登记结婚的依据。审查内容还包括军人配偶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要求军人配偶应当是政治可靠,思想进步、品行端正。

4. 领取结婚证一定要到户口所在地去办理吗

法律分析:是的。办理结婚证必须在户口所在地进行办理。行政机关登记办理结婚证的行为,在行政法上属于一种行政确认行为,是对双方的爱情关系给予一种法律效力上的确认和保护。男女双方在办理结婚证时,可以共同到任意一方的户口所在地的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办理结婚证,需要带上双方的户口本、证件合照以及身份证。

法律依据:《婚姻登记条例》第四条 内地居民结婚,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在中国内地结婚的,内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华侨在中国内地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内地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

5. <<婚姻法>>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一条本法是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

热点内容
法院四心 发布:2024-11-29 10:31:10 浏览:940
知产律师年薪 发布:2024-11-29 08:59:55 浏览:219
婚姻登记的行政法性质 发布:2024-11-29 08:09:45 浏览:969
法院的专委 发布:2024-11-29 08:02:57 浏览:969
土地法的司法解释 发布:2024-11-29 06:36:14 浏览:863
司法当前形势 发布:2024-11-29 05:28:55 浏览:730
云南省供电条例 发布:2024-11-29 04:46:18 浏览:768
普格法院院长 发布:2024-11-29 04:23:58 浏览:741
安全生产的法律责任哪个最多 发布:2024-11-29 03:56:20 浏览:492
法律责任声明书格式 发布:2024-11-29 03:42:10 浏览: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