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解释第408条
⑴ 民事案件案由规定2011年修订版
民事案件案由规定
2007年10月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38次会议通过,根据2011年2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的决定》(法〔2011〕41号)第一次修正)
为了正确适用法律,统一确定案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结合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实际情况,对民事案件案由规定如下:
(注:由于知道字数限制,下面第一部分至第九部分每行末尾请加“纠纷”二字)
第一部分 人格权
一、人格权
1、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2、姓名权
3、肖像权
4、名誉权
5、荣誉权
6、隐私权
7、婚姻自主权
8、人身自由权
9、一般人格权
第二部分 婚姻家庭、继承
二、婚姻家庭
10、婚约财产
11、离婚
12、离婚后财产
13、离婚后损害责任
14、婚姻无效
15、撤销婚姻
16、夫妻财产约定
17、同居关系
(1)同居关系析产
(2)同居关系子女抚养
18、抚养
(1)抚养费
(2)变更抚养关系
19、扶养
(1)扶养费
(2)变更扶养关系
20、赡养
(1)赡养费
(2)变更赡养关系
21、收养关系
(1)确认收养关系
(2)解除收养关系
22、监护权
23、探望权
24、分家析产
三、继承
25、法定继承
(1)转继承
(2)代位继承
26、遗嘱继承
27、被继承人债务清偿
28、遗赠
29、遗赠扶养协议
第三部分 物权
四、不动产登记
30、异议登记不当损害责任
31、虚假登记损害责任
五、物权保护
32、物权确认
(1)所有权确认
(2)用益物权确认
(3)担保物权确认
33、返还原物
34、排除妨害
35、消除危险
36、修理、重作、更换
37、恢复原状
38、财产损害赔偿
六、所有权
39、侵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
40、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1)业主专有权
(2)业主共有权
(3)车位
(4)车库
41、业主撤销权
42、业主知情权
43、遗失物返还
44、漂流物返还
45、埋藏物返还
46、隐藏物返还
47、相邻关系
(1)相邻用水、排水
(2)相邻通行
(3)相邻土地、建筑物利用关系
(4)相邻通风
(5)相邻采光、日照
(6)相邻污染侵害
(7)相邻损害防免关系
48、共有
(1)共有权确认
(2)共有物分割
(3)共有人优先购买权
七、用益物权
49、海域使用权
50、探矿权
51、采矿权
52、取水权
53、养殖权
54、捕捞权
55、土地承包经营权
(1)土地承包经营权确认
(2)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
(3)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
56、建设用地使用权
57、宅基地使用权
58、地役权
八、担保物权
59、抵押权
(1)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抵押权
(2)在建建筑物抵押权
(3)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权
(4)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权
(5)动产抵押权
(6)在建船舶、航空器抵押权
(7)动产浮动抵押权
(8)最高额抵押权
60、质权
(1)动产质权
(2)转质权
(3)最高额质权
(4)票据质权
(5)债券质权
(6)存单质权
(7)仓单质权
(8)提单质权
(9)股权质权
(10)基金份额质权
(11)知识产权质权
(12)应收账款质权
61、留置权
九、占有保护
62、占有物返还
63、占有排除妨害
64、占有消除危险
65、占有物损害赔偿
第四部分 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得利
十、合同
66、缔约过失责任
67、确认合同效力
(1)确认合同有效
(2)确认合同无效
68、债权人代位权
69、债权人撤销权
70、债权转让合同
71、债务转移合同
72、债权债务概括转移合同
73、悬赏广告
74、买卖合同
(1)分期付款买卖合同
(2)凭样品买卖合同
(3)试用买卖合同
(4)互易
(5)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6)网络购物合同
(7)电视购物合同
75、招标投标买卖合同
76、拍卖合同
77、建设用地使用权合同
(1)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2)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合同
78、临时用地合同
79、探矿权转让合同
80、采矿权转让合同
81、房地产开发经营合同
(1)委托代建合同
(2)合资、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
(3)项目转让合同
82、房屋买卖合同
(1)商品房预约合同
(2)商品房预售合同
(3)商品房销售合同
(4)商品房委托代理销售合同
(5)经济适用房转让合同
(6)农村房屋买卖合同
83、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合同
84、供用电合同
85、供用水合同
86、供用气合同
87、供用热力合同
88、赠与合同
(1)公益事业捐赠合同
(2)附义务赠与合同
89、借款合同
(1)金融借款合同
(2)同业拆借
(3)企业借贷
(4)民间借贷
(5)小额借款合同
(6)金融不良债权转让合同
(7)金融不良债权追偿
90、保证合同
91、抵押合同
92、质押合同
93、定金合同
94、进出口押汇
95、储蓄存款合同
96、银行卡
(1)借记卡
(2)信用卡
97、租赁合同
(1)土地租赁合同
(2)房屋租赁合同
(3)车辆租赁合同
(4)建筑设备租赁合同
98、融资租赁合同
99、承揽合同
(1)加工合同
(2)定作合同
(3)修理合同
(4)复制合同
(5)测试合同
(6)检验合同
(7)铁路机车、车辆建造合同
100、建设工程合同
(1)建设工程勘察合同
(2)建设工程设计合同
(3)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4)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
(5)建设工程分包合同
(6)建设工程监理合同
(7)装饰装修合同
(8)铁路修建合同
(9)农村建房施工合同
101、运输合同
(1)公路旅客运输合同
(2)公路货物运输合同
(3)水路旅客运输合同
(4)水路货物运输合同
(5)航空旅客运输合同
(6)航空货物运输合同
(7)出租汽车运输合同
(8)管道运输合同
(9)城市公交运输合同
(10)联合运输合同
(11)多式联运合同
(12)铁路货物运输合同
(13)铁路旅客运输合同
(14)铁路行李运输合同
(15)铁路包裹运输合同
(16)国际铁路联运合同
102、保管合同
103、仓储合同
104、委托合同
(1)进出口代理合同
(2)货运代理合同
(3)民用航空运输销售代理合同
(4)诉讼、仲裁、人民调解代理合同
105、委托理财合同
(1)金融委托理财合同
(2)民间委托理财合同
106、行纪合同
107、居间合同
108、补偿贸易
109、借用合同
110、典当
111、合伙协议
112、种植、养殖回收合同
113、彩票、奖券
114、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
115、农业承包合同
116、林业承包合同
117、渔业承包合同
118、牧业承包合同
119、农村土地承包合同
(1)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合同
(2)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
(3)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合同
(4)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同
(5)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合同
(6)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合同
120、服务合同
(1)电信服务合同
(2)邮寄服务合同
(3)医疗服务合同
(4)法律服务合同
(5)旅游合同
(6)房地产咨询合同
(7)房地产价格评估合同
(8)旅店服务合同
(9)财会服务合同
(10)餐饮服务合同
(11)娱乐服务合同
(12)有线电视服务合同
(13)网络服务合同
(14)教育培训合同
(15)物业服务合同
(16)家政服务合同
(17)庆典服务合同
(18)殡葬服务合同
(19)农业技术服务合同
(20)农机作业服务合同
(21)保安服务合同
(22)银行结算合同
121、演出合同
122、劳务合同
123、离退休人员返聘合同
124、广告合同
125、展览合同
126、追偿权
127、请求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效力
十一、不当得利
128、不当得利
十二、无因管理
129、无因管理
第五部分 知识产权与竞争
十三、知识产权合同
130、著作权合同
(1)委托创作合同
(2)合作创作合同
(3)著作权转让合同
(4)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
(5)出版合同
(6)表演合同
(7)音像制品制作合同
(8)广播电视播放合同
(9)邻接权转让合同
(10)邻接权许可使用合同
(11)计算机软件开发合同
(12)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转让合同
(13)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
131、商标合同
(1)商标权转让合同
(2)商标使用许可合同
(3)商标代理合同
132、专利合同
(1)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
(2)专利权转让合同
(3)发明专利实施许可合同
(4)实用新型专利实施许可合同
(5)外观设计专利实施许可合同
(6)专利代理合同
133、植物新品种合同
(1)植物新品种育种合同
(2)植物新品种申请权转让合同
(3)植物新品种权转让合同
(4)植物新品种实施许可合同
134、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合同
(1)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创作合同
(2)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转让合同
(3)集成电路布图设计许可使用合同
135、商业秘密合同
(1)技术秘密让与合同
(2)技术秘密许可使用合同
(3)经营秘密让与合同
(4)经营秘密许可使用合同
136、技术合同
(1)技术委托开发合同
(2)技术合作开发合同
(3)技术转化合同
(4)技术转让合同
(5)技术咨询合同
(6)技术服务合同
(7)技术培训合同
(8)技术中介合同
(9)技术进口合同
(10)技术出口合同
(11)职务技术成果完成人奖励、报酬
(12)技术成果完成人署名权、荣誉权、奖励权
137、特许经营合同
138、企业名称(商号)合同
(1)企业名称(商号)转让合同
(2)企业名称(商号)使用合同
139、特殊标志合同
140、网络域名合同
(1)网络域名注册合同
(2)网络域名转让合同
(3)网络域名许可使用合同
141、知识产权质押合同
十四、知识产权权属、侵权
142、著作权权属、侵权
(1)著作权权属
(2)侵害作品发表权
(3)侵害作品署名权
(4)侵害作品修改权
(5)侵害保护作品完整权
(6)侵害作品复制权
(7)侵害作品发行权
(8)侵害作品出租权
(9)侵害作品展览权
(10)侵害作品表演权
(11)侵害作品放映权
(12)侵害作品广播权
(13)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
(14)侵害作品摄制权
(15)侵害作品改编权
(16)侵害作品翻译权
(17)侵害作品汇编权
(18)侵害其他著作财产权
(19)出版者权权属
(20)表演者权权属
(21)录音录像制作者权权属
(22)广播组织权权属
(23)侵害出版者权
(24)侵害表演者权
(25)侵害录音录像制作者权
(26)侵害广播组织权
(27)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权属
(28)侵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143、商标权权属、侵权
(1)商标权权属
(2)侵害商标权
144、专利权权属、侵权
(1)专利申请权权属
(2)专利权权属
(3)侵害发明专利权
(4)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
(5)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
(6)假冒他人专利
(7)发明专利临时保护期使用费
(8)职务发明创造发明人、设计人奖励、报酬
(9)发明创造发明人、设计人署名权
145、植物新品种权权属、侵权
(1)植物新品种申请权权属
(2)植物新品种权权属
(3)侵害植物新品种权
14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权属、侵权
(1)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权属
(2)侵害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
147、侵害企业名称(商号)权
148、侵害特殊标志专有权
149、网络域名权属、侵权
(1)网络域名权属
(2)侵害网络域名
150、发现权
151、发明权
152、其他科技成果权
153、确认不侵害知识产权
(1)确认不侵害专利权
(2)确认不侵害商标权
(3)确认不侵害著作权
154、因申请知识产权临时措施损害责任
(1)因申请诉前停止侵害专利权损害责任
(2)因申请诉前停止侵害注册商标专用权损害责任
(3)因申请诉前停止侵害著作权损害责任
(4)因申请诉前停止侵害植物新品种权损害责任
(5)因申请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损害责任
155、因恶意提起知识产权诉讼损害责任
156、专利权宣告无效后返还费用
十五、不正当竞争
157、仿冒
(1)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
(2)擅自使用他人企业名称、姓名
(3)伪造、冒用产品质量标志
(4)伪造产地
158、商业贿赂不正当竞争
159、虚假宣传
160、侵害商业秘密
(1)侵害技术秘密
(2)侵害经营秘密
161、低价倾销不正当竞争
162、捆绑销售不正当竞争
163、有奖销售
164、商业诋毁
165、串通投标不正当竞争
十六、垄断
166、垄断协议
(1)横向垄断协议
(2)纵向垄断协议
167、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1)垄断定价
(2)掠夺定价
(3)拒绝交易
(4)限定交易
(5)捆绑交易
(6)差别待遇
168、经营者集中
第六部分 劳动争议、人事争议
十七、劳动争议
169、劳动合同
(1)确认劳动关系
(2)集体合同
(3)劳务派遣合同
(4)非全日制用工
(5)追索劳动报酬
(6)经济补偿金
(7)竞业限制
170、社会保险
(1)养老保险待遇
(2)工伤保险待遇
(3)医疗保险待遇
(4)生育保险待遇
(5)失业保险待遇
171、福利待遇
十八、人事争议
172、人事争议
(1)辞职争议
(2)辞退争议
(3)聘用合同争议
第七部分 海事海商
十九、海事海商
173、船舶碰撞损害责任
174、船舶触碰损害责任
175、船舶损坏空中设施、水下设施损害责任
176、船舶污染损害责任
177、海上、通海水域污染损害责任
178、海上、通海水域养殖损害责任
179、海上、通海水域财产损害责任
180、海上、通海水域人身损害责任
181、非法留置船舶、船载货物、船用燃油、船用物料损害责任
182、海上、通海水域货物运输合同
183、海上、通海水域旅客运输合同
184、海上、通海水域行李运输合同
185、船舶经营管理合同
186、船舶买卖合同
187、船舶建造合同
188、船舶修理合同
189、船舶改建合同
190、船舶拆解合同
191、船舶抵押合同
192、航次租船合同
193、船舶租用合同
(1)定期租船合同
(2)光船租赁合同
194、船舶融资租赁合同
195、海上、通海水域运输船舶承包合同
196、渔船承包合同
197、船舶属具租赁合同
198、船舶属具保管合同
199、海运集装箱租赁合同
200、海运集装箱保管合同
201、港口货物保管合同
202、船舶代理合同
203、海上、通海水域货运代理合同
204、理货合同
205、船舶物料和备品供应合同
206、船员劳务合同
207、海难救助合同
208、海上、通海水域打捞合同
209、海上、通海水域拖航合同
210、海上、通海水域保险合同
211、海上、通海水域保赔合同
212、海上、通海水域运输联营合同
213、船舶营运借款合同
214、海事担保合同
215、航道、港口疏浚合同
216、船坞、码头建造合同
217、船舶检验合同
218、海事请求担保
219、海上、通海水域运输重大责任事故责任
220、港口作业重大责任事故责任
221、港口作业
222、共同海损
223、海洋开发利用
224、船舶共有
225、船舶权属
226、海运欺诈
227、海事债权确权
第八部分 与公司、证券、保险、票据等有关的民事
二十、与企业有关的
228、企业出资人权益确认
229、侵害企业出资人权益
230、企业公司制改造合同
231、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造合同
232、企业债权转股权合同
233、企业分立合同
234、企业租赁经营合同
235、企业出售合同
236、挂靠经营合同
237、企业兼并合同
238、联营合同
239、企业承包经营合同
(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承包经营合同
(2)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承包经营合同
(3)外商独资企业承包经营合同
(4)乡镇企业承包经营合同
240、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
241、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
二十一、与公司有关的
242、股东资格确认
243、股东名册记载
244、请求变更公司登记
245、股东出资
246、新增资本认购
247、股东知情权
248、请求公司收购股份
249、股权转让
250、公司决议
(1)公司决议效力确认
(2)公司决议撤销
251、公司设立
252、公司证照返还
253、发起人责任
254、公司盈余分配
255、损害股东利益责任
256、损害公司利益责任
257、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责任
258、公司关联交易损害责任
259、公司合并
260、公司分立
261、公司减资
262、公司增资
263、公司解散
264、申请公司清算
265、清算责任
266、上市公司收购
二十二、合伙企业
267、入伙
268、退伙
269、合伙企业财产份额转让
二十三、与破产有关的
270、申请破产清算
271、申请破产重整
272、申请破产和解
273、请求撤销个别清偿行为
274、请求确认债务人行为无效
275、对外追收债权
276、追收未缴出资
277、追收抽逃出资
278、追收非正常收入
279、破产债权确认
(1)职工破产债权确认
(2)普通破产债权确认
280、取回权
(1)一般取回权
(2)出卖人取回权
281、破产抵销权
282、别除权
283、破产撤销权
284、损害债务人利益赔偿
285、管理人责任
二十四、证券
286、证券权利确认
(1)股票权利确认
(2)公司债券权利确认
(3)国债权利确认
(4)证券投资基金权利确认
287、证券交易合同
(1)股票交易
(2)公司债券交易
(3)国债交易
(4)证券投资基金交易
288、金融衍生品种交易
289、证券承销合同
(1)证券代销合同
(2)证券包销合同
290、证券投资咨询
291、证券资信评级服务合同
292、证券回购合同
(1)股票回购合同
(2)国债回购合同
(3)公司债券回购合同
(4)证券投资基金回购合同
(5)质押式证券回购
293、证券上市合同
294、证券交易代理合同
295、证券上市保荐合同
296、证券发行
(1)证券认购
(2)证券发行失败
297、证券返还
298、证券欺诈责任
(1)证券内幕交易责任
(2)操纵证券交易市场责任
(3)证券虚假陈述责任
(4)欺诈客户责任
299、证券托管
300、证券登记、存管、结算
301、融资融券交易
302、客户交易结算资金
二十五、期货交易
303、期货经纪合同
304、期货透支交易
305、期货强行平仓
306、期货实物交割
307、期货保证合约
308、期货交易代理合同
309、侵占期货交易保证金
310、期货欺诈责任
311、操纵期货交易市场责任
312、期货内幕交易责任
313、期货虚假信息责任
二十六、信托
314、民事信托
315、营业信托
316、公益信托
二十七、保险
317、财产保险合同
(1)财产损失保险合同
(2)责任保险合同
(3)信用保险合同
(4)保证保险合同
(5)保险人代位求偿权
318、人身保险合同
(1)人寿保险合同
(2)意外伤害保险合同
(3)健康保险合同
319、再保险合同
320、保险经纪合同
321、保险代理合同
322、进出口信用保险合同
323、保险费
二十八、票据
324、票据付款请求权
325、票据追索权
326、票据交付请求权
327、票据返还请求权
328、票据损害责任
329、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
330、汇票回单签发请求权
331、票据保证
332、确认票据无效
333、票据代理
334、票据回购
二十九、信用证
335、委托开立信用证
336、信用证开证
337、信用证议付
338、信用证欺诈
339、信用证融资
340、信用证转让
第九部分 侵权责任
三十、侵权责任
341、监护人责任
342、用人单位责任
343、劳务派遣工作人员侵权责任
344、提供劳务者致害责任
345、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
346、网络侵权责任
347、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
(1)公共场所管理人责任
(2)群众性活动组织者责任
348、教育机构责任
349、产品责任
(1)产品生产者责任
(2)产品销售者责任
(3)产品运输者责任
(4)产品仓储者责任
350、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351、医疗损害责任
(1)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
(2)医疗产品责任
352、环境污染责任
(1)大气污染责任
(2)水污染责任
(3)噪声污染责任
(4)放射性污染责任
(5)土壤污染责任
(6)电子废物污染责任
(7)固体废物污染责任
353、高度危险责任
(1)民用核设施损害责任
(2)民用航空器损害责任
(3)占有、使用高度危险物损害责任
(4)高度危险活动损害责任
(5)遗失、抛弃高度危险物损害责任
(6)非法占有高度危险物损害责任
354、饲养动物损害责任
355、物件损害责任
(1)物件脱落、坠落损害责任
(2)建筑物、构筑物倒塌损害责任
(3)不明抛掷物、坠落物损害责任
(4)堆放物倒塌致害责任
(5)公共道路妨碍通行损害责任
(6)林木折断损害责任
(7)地面施工、地下设施损害责任
356、触电人身损害责任
357、义务帮工人受害责任
358、见义勇为人受害责任
359、公证损害责任
360、防卫过当损害责任
361、紧急避险损害责任
362、驻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军人执行职务侵权责任
363、铁路运输损害责任
(1)铁路运输人身损害责任
(2)铁路运输财产损害责任
364、水上运输损害责任
(1)水上运输人身损害责任
(2)水上运输财产损害责任
365、航空运输损害责任
(1)航空运输人身损害责任
(2)航空运输财产损害责任
366、因申请诉前财产保全损害责任
367、因申请诉前证据保全损害责任
368、因申请诉中财产保全损害责任
369、因申请诉中证据保全损害责任
370、因申请先予执行损害责任
第十部分 适用特殊程序案件案由
三十一、选民资格案件
371、申请确定选民资格
三十二、宣告失踪、宣告死亡案件
372、申请宣告公民失踪
373、申请撤销宣告失踪
374、申请为失踪人财产指定、变更代管人
375、失踪人债务支付
376、申请宣告公民死亡
377、申请撤销宣告公民死亡
378、被撤销死亡宣告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十三、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379、申请宣告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
380、申请宣告公民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381、申请宣告公民恢复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382、申请宣告公民恢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三十四、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383、申请认定财产无主
384、申请撤销认定财产无主
三十五、监护权特别程序案件
385、申请确定监护人
386、申请变更监护人
387、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三十六、督促程序案件
388、申请支付令
三十七、公示催告程序案件
389、申请公示催告
三十八、申请诉前停止侵害知识产权案件
390、申请诉前停止侵害专利权
391、申请诉前停止侵害注册商标专用权
392、申请诉前停止侵害著作权
393、申请诉前停止侵害植物新品种权
三十九、申请保全案件
394、申请诉前财产保全
395、申请诉中财产保全
396、申请诉前证据保全
397、申请诉中证据保全
398、仲裁程序中的财产保全
399、仲裁程序中的证据保全
400、申请中止支付信用证项下款项
401、申请中止支付保函项下款项
四十、仲裁程序案件
402、申请确认仲裁协议效力
403、申请撤销仲裁裁决
四十一、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案件
404、申请海事请求保全
(1)申请扣押船舶
(2)申请拍卖扣押船舶
(3)申请扣押船载货物
(4)申请拍卖扣押船载货物
(5)申请扣押船用燃油及船用物料
(6)申请拍卖扣押船用燃油及船用物料
405、申请海事支付令
406、申请海事强制令
407、申请海事证据保全
408、申请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
409、申请船舶优先权催告
410、申请海事债权登记与受偿
四十二、申请承认与执行法院判决、仲裁裁决案件
411、申请执行海事仲裁裁决
412、申请执行知识产权仲裁裁决
413、申请执行涉外仲裁裁决
414、申请认可和执行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民事判决
415、申请认可和执行香港特别行政区仲裁裁决
416、申请认可和执行澳门特别行政区法院民事判决
417、申请认可和执行澳门特别行政区仲裁裁决
418、申请认可和执行台湾地区法院民事判决
419、申请认可和执行台湾地区仲裁裁决
420、申请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民事判决、裁定
421、申请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
四十三、执行异议之诉
422、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
423、申请执行人执行异议之诉
424、执行分配方案异议之诉
⑵ 肇事车辆付全责后受害人保险公司理赔合理还是找律师合理
按实际情况,对于交通事故的理赔,受害人可以选择与侵权人直接协商解决,也可以由受害人委托律师介入处理。具体由受害人按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规定进行选择确定。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五十八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⑶ 急求北京建工大地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信息
地址: 北京市, 东城区, 和平里中街 27, 100010
电话: 010-64214520
分类: 地质工程技术及其他技术服务业
联系人: 王学智
电 话:64284144
手 机:未知
传 真:未知
电子邮件:未知
邮 编:100013
详细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中街甲27号
主页: 未知
主营: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未取得《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前不得开展经营活动);销售建筑材料、金属材料、装饰材料、五金交电、化工产品。(非货币出资176。07万元,为机械设备,占注册资本的
有个这个公司的纠纷。看有没有你有用的信息
北京同益利经贸有限公司与北京建工大地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租赁合同纠纷一案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09-7-30)阅112次
北京同益利经贸有限公司与北京建工大地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租赁合同纠纷一案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09)二中民终字第12282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北京同益利经贸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朝阳区小红门乡小红门南里36号。
法定代表人孙庚仁,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陈艳芳,北京市荣德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北京建工大地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住所地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中街甲27号。
法定代表人魏文谦,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赵根,北京市川泽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冀红梅,北京市川泽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北京同益利经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经贸公司)因与被上诉人北京建工大地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建筑公司)之间租赁合同纠纷一案,不服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2009)东民初字第02397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09年6月9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由法官钱丽红担任审判长,法官盛涵、刘斌参加的会议庭进行了审理。本案现已审理完毕。
经贸公司一审起诉称:2000年11月,北京金泰隆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与北京建安实业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建安公司)签订建设施工合同,由建安公司承包“北京金泰隆娱乐有限公司娱乐城”工程,承包总价10 000 000元。2001年2月14日,建安公司与刘玉平签订承包合同,建安公司将金泰隆娱乐城项目工程发包给刘玉平承建。2001年2月20日,刘玉平以建安公司名义与经贸公司签订租赁合同一份,由刘玉平以建安公司名义租赁由经贸公司提供的价值500 000余元的租赁物。建安公司系国有企业,2001年6月,建安公司改制为北京建安大地装饰有限公司,并注册成立本案一审被告建筑公司,建筑公司内部设立北京建工大地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劳务开发分公司(以下简称劳务分公司),王连芳担任劳务分公司支部书记和副经理职务。2002年6月19日,建安公司已不复存在,刘玉平以劳务分公司名义与经贸公司签订了周转材料及设备租赁合同书(以下简称租赁合同书),合同约定,经贸公司将建筑材料等出租给劳务分公司使用,租赁期限自2001年2月20日开始,从租后的次月五日前收取租金,租赁结束后清算全部租费。2002年6月19日,经贸公司同时与劳务分公司签订租赁合同,合同约定,自2002年1月1日始每月每日租赁费确认为621.26元。在租赁合同书及租赁合同上由刘玉平签字并加盖劳务分公司的公章。2002年6月19日,劳务分公司出具欠款证明一份,载明,刘玉平项目部欠经贸公司租赁费,自2001年2月22日起至2002年6月30日,共欠租赁费250 846.76元,该欠款证明上加盖了劳务分公司的公章。2003年4月21日,劳务分公司的副经理王连芳出具证明一份,载明,2001年2月,挂靠本单位的金泰隆娱乐城工程刘玉平项目部从经贸公司处租赁了物品并使用在金泰隆娱乐城工程,至今日金泰隆娱乐城工程未拨付工程款,导致未付租赁费用。至此,劳务分公司自2001年2月22日至2003年4月21日期间,共欠经贸公司租赁费433 497.20元,以日万分之二点一计算逾期付款的滞纳金,自2002年6月20日至2004年1月20日期间,共计207 174.68元,两项合计640 671.88元。2004年1月15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一中院)(2003)一中刑初字第3533号刑事判决书生效,判决刘玉平犯合同诈骗罪。依据该生效的刑事判决书,刘玉平已将经贸公司租给劳务分公司价值500 000余元的租赁物以低价卖给他人,该行为直接导致经贸公司与劳务分公司签订的租赁合同不能履行,只能终止,故请求判决解除经贸公司、建筑公司之间的租赁合同。合同终止履行后,因劳务分公司是由建筑公司开办的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劳务分公司所欠经贸公司的租赁费及滞纳金应由建筑公司支付,故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决:解除经贸公司、建筑公司签订的租赁合同;由建筑公司给付自2001年2月22日起至2003年4月21日止的租赁费433 497.20元,并支付滞纳金207 174.68元;本案诉讼费用由建筑公司承担。
建筑公司一审答辩称:第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东城法院)以及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二中院)在2003年已经对本案相同的事实与理由的案件作出了裁定并已经生效,经贸公司的起诉违反了民事诉讼法中的“一事不再理”的原则。第二,经贸公司于2003年已根据与本案相同的事实与理由起诉过建筑公司,诉讼时效从2003年开始计算,即使因刑事案件的存在而使本案的诉讼时效中断,那么2004年1月15日一中院作出对刘玉平的刑事判决后,本案的诉讼时效亦应开始恢复计算。从2004年1月15日至今已5年,早已超过了法律规定的两年诉讼时效。第三,建筑公司对加盖在租赁合同书及租赁合同中的劳务分公司印章的真实性不认可。退一步来说,假定劳务分公司的印章是真实的,也因劳务分公司没有领取营业执照,无法人资格和建筑公司的授权,其与经贸公司签订的合同应为无效合同。第四,建筑公司从未实际接收经贸公司的租赁物,也没有实际进行使用。综上,建筑公司不同意经贸公司的诉讼请求。
一审法院经审理查明: 2002年6月19日,劳务分公司与经贸公司补签了2001年2月20日的租赁合同书,约定,经贸公司将建筑材料出租给劳务分公司,包括架子管每天每米0.015元,模板每天每平方米0.15元,卡子每天每个0.015元,U型卡子每天每个0.005元,租赁期限从2001年2月20日开始,从租后的次月五日前按月收取租金,租赁结束后清算全部租费。同时经贸公司与劳务分公司签订租赁合同,对从2002年1月1日起每月每日的租赁费进行了确认,每天合计621.26元。经贸公司和劳务分公司在租赁合同书、租赁合同上盖章,案外人刘玉平签字确认。同日,劳务分公司出具欠款证明一份,内容为:刘玉平项目部欠同益利经贸有限公司(注:本案经贸公司)租赁费,2001年2月22日至2002年6月30日共欠租费250 846.76元。劳务分公司盖章。2003年4月21日,劳务分公司的支部书记、副经理王连芳出具证明一份,内容为,2001年2月,挂靠本单位的金泰隆娱乐城工程刘玉平项目部从北京同益利经贸有限公司租赁站租赁了物品,并使用在了金泰隆娱乐城工程,至今因金泰隆娱乐城工程未拨付工程款,导致未付租赁费用。王连芳在证明上签字。现经贸公司以劳务分公司未支付租赁费为由诉至一审法院。
一审期间,建筑公司对加盖在租赁合同书、租赁合同及欠款证明上的劳务分公司印章不予认可,但未提供相关证据。
一审期间,经一审法院询问,经贸公司表示如果双方所签租赁合同书、租赁合同被认定无效,经贸公司变更诉讼请求,要求建筑公司给付自2001年2月22日起至2003年4月21日期间的使用费433 497.20元,支付滞纳金207 174.68元,诉讼费由建筑公司承担。
一审法院另查明:经贸公司于2003年4月起诉到东城法院,要求建筑公司给付租赁费408 025.54元,东城法院于2003年5月15日作出(2003)东民初字第2706号民事裁定书,认为本案虽作为经济纠纷案件予以立案受理,但经审理刘玉平有犯罪嫌疑,此案不属于经济纠纷,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故本院将此案移送公安机关处理,裁定驳回经贸公司的起诉。经贸公司不服一审裁定,上诉于二中院,二中院于2003年7月11日作出(2003)二中民终字第05551号民事裁定书,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东城法院将此案移送了公安机关。
再查明:一中院于2004年1月15日作出(2003)一中刑初字第3533号刑事判决书,判决被告人刘玉平犯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五万元,继续向被告人刘玉平追缴犯罪所得,按比例发还北京祥和顺建筑材料租赁有限公司、北京同益利经贸有限公司、北京市盛安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城建新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海淀区温达物资公司。被告人刘玉平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北京高院)于2004年4月20日作出(2004)高刑终字第180号刑事裁定书,裁定驳回刘玉平的上诉,维持原判。2008年5月,经贸公司诉至东城法院,要求建筑公司对其出借公章给刘玉平,后刘玉平被追究刑事责任而给经贸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价值500 000元的租赁物、自2001年2月20日至2008年7月1日的租赁费1 360 559.4元)承担赔偿责任,东城法院于2008年12月19日作出(2008)东民初字第04530号民事判决书,判决驳回了经贸公司的诉讼请求。经贸公司、建筑公司均未提起上诉。
又查明:劳务分公司是建筑公司设立的没有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
一审法院认为:劳务分公司作为建筑公司无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不具备签订合同的主体资格,且无建筑公司的明示授权,故劳务分公司与经贸公司签订的租赁合同书及租赁合同无效,对此双方均有过错,劳务分公司负主要责任。鉴于劳务分公司及其副经理王连芳均出具了欠款证明,故应认定劳务分公司使用了经贸公司的租赁物。鉴于经贸公司经法院释明后,变更了诉讼请求,且劳务分公司与经贸公司签订的租赁合同已经明确租赁费的计算标准及劳务分公司出具了欠款证明,故设立劳务分公司的建筑公司应当按此标准及欠款证明记载的数额向经贸公司支付从2001年2月22日起至2003年4月21日止的使用费,对于经贸公司起诉的使用费数额433 497.20元,法院予以确认,而经贸公司主张建筑公司支付滞纳金,因没有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法院同时认为,根据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被害人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查处经济犯罪嫌疑期间中断,刑事案件进入审理阶段,诉讼时效期间从刑事裁判文书生效之日起重新计算。本案经贸公司于2003年4月起诉到东城法院要求建筑公司给付租赁费408 025.54元,此时其就知道权利已经受到了侵害,经贸公司的起诉行为引起了诉讼时效的中断,后东城法院2003年5月15日作出民事裁定书后,将此案移送了公安机关处理,再次引起了诉讼时效的中断,一中院、北京高院进行了对建筑公司人刘玉平刑事案件的审理,直到北京高院2004年4月20日作出终审刑事裁定书后,诉讼时效期间从2004年4月20日重新计算,经贸公司应当从2004年4月20日起的两年内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在此两年中并未发生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而经贸公司直到2008年5月才诉至东城法院,经贸公司的起诉显然已经超过了法律规定的两年诉讼时效,其丧失了胜诉权,故对经贸公司要求建筑公司支付使用费的诉讼请求,法院不予保护。对建筑公司关于经贸公司起诉已超过诉讼时效的抗辩意见,法院予以采信。 综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六条、第五十八条、第一百六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一百三十七条、第一百四十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五条第二款之规定,判决如下:一、经贸公司与建筑公司签订的周转材料及设备租赁合同书及租赁合同无效;二、驳回经贸公司的诉讼请求。
经贸公司不服一审法院上述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其主要上诉理由为:一、本案合同为无效合同,并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当二审法院确认租赁合同无效后,才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本案中的租赁合同仅规定租金计算从实际出库之日至返回验收之日为准。现租赁物不能返还,无从计算诉讼时效。二、在刘玉平被逮捕的情况下,建筑公司劳务分公司负责人出具《证明》,认可刘玉平挂靠本单位金泰隆娱乐城工程项目部,认可因工程款未拨付致使未支付租金。因工程款支付处于不稳定状态,故无从计算诉讼时效。四、本案诉讼时效持续中断。在本案一、二审民事裁定分别于2003年5月、7月作出后,经贸公司又于2004年8月向二中院申诉,于2005年6月向北京高院申诉。2006年6月,北京高院出具“查办信件结果报告单”,载明“根据经贸公司再审申请,案件转入再审程序”。2008年5月,经贸公司向一审法院起诉要求建筑公司赔偿损失。综上,经贸公司持续主张权利,诉讼时效发生中断,并未超过诉讼时效。经贸公司请求二审法院:维持原审判决第一项,撤销原审判决第二项,改判建筑公司给付经贸公司自2001年2月22日起至2003年4月21日止的租赁物使用费共计433 497.20元,并支付滞纳金207 174.68元,本案诉讼费用由建筑公司负担。
建筑公司二审答辩称:服从一审法院判决的结果,本案所涉的租赁合同应属无效,经贸公司的主张已经超过诉讼时效。此外,建筑公司不应当向经贸公司支付租赁费。建筑公司请求二审法院依法驳回上诉,维持原审判决。
本院二审期间依法补充查明:北京建安实业开发公司原系北京市第五建筑工程公司第四项目管理部的下属企业。2000年4月29日,北京建安实业开发公司改制为北京建安大地装饰有限公司。2001年2月,北京市第五建筑工程公司第四项目管理部改制为本案被上诉人建筑公司,建筑公司在北京建安大地装饰有限公司中持股58.62%。
另查明:北京高院于2004年4月20日针对刘玉平犯罪行为作出(2004)高刑终字第180号刑事裁定书后,经贸公司向二中院申请再审,二中院于2004年8月20日作出(2004)二中民监字第09485号驳回再审申请通知。经贸公司不服二中院驳回其再审申请通知,向北京高院申请再审,北京高院于2005年6月9日作出(2005)高民监字第754号驳回再审申请通知。2006年6月21日,北京高院“查办信件结果报告单”载明,根据经贸公司提出的再审申请,案件已经进入再审程序。2008年5月22日,经贸公司向一审法院另案起诉,要求建筑公司对因出借公章给刘玉平后发生经济犯罪行为给经贸公司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包括租赁物损失及相应的租赁费。一审法院于2008年12月19日作出(2008)东民初字第04530号民事判决,驳回经贸公司的诉讼请求。经贸公司于2009年2月25日向一审法院提起本案之诉。
再查明:关于刘玉平涉嫌经济犯罪问题,本案被上诉人建筑公司于2002年10月14日向北京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处举报刘玉平、王连芳涉嫌合同诈骗。该局于2003年2月24日立案调查,于2003年2月26日以涉嫌合同诈骗罪、伪造公司印章罪将刘玉平刑事拘留,于2003年4月3日将其逮捕。
以上事实,有租赁合同书、租赁合同、欠款证明、证明、一中院(2003)一中刑初字第3533号刑事判决书、北京高院(2004)高刑终字第180号刑事裁定书、二中院(2004)二中民监字第09485号驳回再审申请通知书、北京高院(2005)高民监字第754号驳回再审申请通知书、北京高院“查办信件结果报告单”、东城法院(2008)东民初字第04530号民事判决以及双方当事人的陈述意见等证据材料在案佐证。
本院认为:建筑公司所属的劳务分公司并未领取营业执照,亦未经建筑公司合法授权,其与经贸公司订立的合同应属无效。对此,双方当事人均有过错,建筑公司应当承担主要过错,经贸公司应当承担次要过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中“出借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或者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的单位,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有关规定,建筑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2002年6月19日,劳务分公司出具欠款证明,确认自2001年2月22日至2002年6月30日欠经贸公司租赁费250 846.76元。2003年4月21日,劳务分公司的副经理王连芳出具证明一份,载明自2001年2月至今未付租赁费用。经贸公司据此主张建筑公司还应当支付从2002年6月19日至2003年4月21日的租赁费。但在刘玉平于2003年2月26日被刑事拘留之前,租赁物即已被其低价转卖,该事实已经被法院生效刑事法律文书所确认,故租赁物已不存在,租赁物使用费不应继续计算。因双方对于本案的发生均有过错,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以及应承担的责任的大小,本院酌情确定建筑公司向经贸公司支付的租赁物使用费为人民币40万元。因经贸公司对本案纠纷的发生亦有一定过错,故对其要求建筑公司支付滞纳金的上诉主张,本院不予支持。
关于诉讼时效的认定问题,在北京高院于2004年4月20日作出(2004)高刑终字第180号刑事裁定书后,经贸公司分别于2004年、2005年向二中院、北京高院申请再审,北京高院于2006年6月出具“查办新建结果报告单”亦可作证该事实。其后,经贸公司于2008年5月向一审法院另案起诉建筑公司赔偿损失,至2009年2月经贸公司提起本案之诉,可以认定,经贸公司持续地在积极主张其权利,其债权并未超过诉讼时效,故建筑公司影响经贸公司支付租赁物使用费40万元。综上,经贸公司的上诉请求中合法有据部分,本院予以支持。因本案二审出现新情况,一审法院判决认定事实有误,本院予以纠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六条、五十八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维持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2009)东民初字第02397号民事判决第一项;
二、撤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2009)东民初字第02397号民事判决第二项;
三、北京建工大地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七日内给付北京同益利经贸有限公司租赁物使用费人民币四十万元;
四、驳回北京同益利经贸有限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
如果北京建工大地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一审案件受理费五千一百零三元五角,由北京同益利经贸有限公司负担一千九百七十九元五角(已交纳),由北京建工大地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担三千一百八十六元(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交至一审法院)。
二审案件受理费一万零二百零七元,由北京同益利经贸有限公司负担三千八百三十五元(已交纳),由北京建工大地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担六千三百七十二元(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交纳)。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 钱丽红
审 判 员 盛 涵
代理审判员 刘 斌
二〇〇九 年 七 月 三十 日
书 记 员 王 璇
⑷ 跨国收养和涉外收养是同一个概念么
一、跨国收养法的概念
跨国收养法是指调整跨国收养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和。由干跨国收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有一定的法律规则协调和规范跨国收养行为,调整跨国收养关系,防止跨国收养权的滥用和国际拐卖儿童。干是,随着跨国收养的产生和发展,调整含有国际因素的收养关系的跨国收养法就应运而生。跨国收养法调整的对象为含有国际因素的收养关系,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未看,可以称之为涉外收养关系,或“超越国籍或国境的收养关系”。(余先予主编:《国际法律大辞典}),湖南出版社 1995年版,第 408页。)这种含有涉外因素的收养关系指收养的当事人、收养的内容和法律事实等因素中至少有一方面与外国有关系。我国大部分学者主张含有涉外因素的收养关系就是指:“收养人与被收养人,以及有关收养的法律事实等诸因素中,至少有一个因素是与外国相联系的。”(孟宪伟、王玉法:《涉外婚姻家庭与法}),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 93页。)具体说未,作为收养关系当事人的一方或双方是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或者其住所或惯常居所在外国,按照广义的解释,只要收养人或被收养人具有外国国籍、无国籍或者其住所、惯常居所在外国,都属干跨国收养关系的范畴。而依海牙国际私法会议 1993年通过的跨国收养公约的狭义解释,只有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惯常居住地位干不同的缔约国才算跨国收养关系或涉外收养关系(See J.Doek et al.(eds.),Children on the move,Martinus,Nijhoff publishers,1996,pp?82-84?)。此外,收养关系的权利义务产生、变更或消灭的法律事实发生干国外,也属跨国收养法调整的对象,如收养行为在国外完成,或收养关系在外国成立,或收养关系在外国解除等都可看作跨国收养法调整的范围。可见,跨国收养法所调整的收养关系所具有的国际因素或涉外因素不是单一的,即不仅仅只是一个环节上有外国成份,可以是多元的,也就是说,可以在收养的多个环节上都有外国成份,而构成跨国收养关系或涉外收养关系只要在一个环节上具有涉外或国际因素就足够了。含有涉外或国际因素的收养关系仍属干广义的民事法律关系,因而,从一定程度上说,以这种关系为调整对象的跨国收养法应是国际私法的重要板块。(See I Delupis,International Adoptions and the Conflictot Laws. Stockholm,1976,pp66-75;R. de. Nova,Adoption in Comparative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Receil,196lpp75- 158)在大部分大陆法系国家,将包 含规定收养关系的家庭法作为民法典的一部分,法国、德国、瑞士、日本等均采用这种制度,在其国际私法中对涉外收养关系的法律适用问题作了具体规定噪美法系国家没有民法典,常以单行法的形式规定收养关系,但仍将其列入民事方面的法律规范之列,多以私法面貌出现;而社会主义国家大部分是以前苏联的模式为参照,把劳动关系、婚姻家庭关系从民法中分离出未,单独立法加以调整,在婚姻家庭法典中对收养关系加以规定,如苏俄的婚姻和家庭法典、罗马尼亚的家庭法典等,我国也是如此,将规范收养关系的法律单列干民法以外。不论对收养关系采取何种立法形式,大部分国家都在其国际私法中对涉外收养关系或跨国收养关系作了规定。可见,跨国收养法总体上属干国际私法范畴,但是,也不能忽视或否定其所表现出未的国际行政法、国际人权法、国际公法方面的某些特征。随着国际社会的收养立法强调以保护儿童最大利益为原则和强化公权力介入的机制,有学者也主张将跨国收养法划入国际行政法、国际人权法乃至国际公法之列。(See E. M. Hohnerlein,Internationale Adoption und Kindeswohl,Mullich,1988,pp9-11;J. H. A. VanLoon,“ The Increasing Significance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for the Clarification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in Forty years on:The Evolution of Postwar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in Europe,Amsterdam,1990. pp. 101 et Seq)这种观点在相当程度上忽视了跨国收养关系内在的属性,即最终成立的私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而只是从跨国收养法律规范中所体现的强调司法行政机关的介入和监督管理以及保护儿童人权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来归类的,有以偏概全之嫌,未看到跨国收养法的固有属性和主导方面。从跨国收养法的对象、性质及其基本内容来看,它所表现出来的国际私法方面的特征最为突出,甚至可以说国际私法与跨国收养法是属种关系,国际私法涵盖跨国收养法。跨国收养法以含有国际因素的收养关系为调整对象,以规范跨国收养行为的实体法律法规和程序性法律法规乃至法律适用规则为内容,既不同干主要以国内收养关系为调整对象的国内收养法,亦不同干调整以国家为主体的主权者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国际公法,更不同干“限定内国行政机关的管辖权和内国行政法的适用范围的国际行政法”,(李浩培:《国际法的概念和渊源}),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第 4页。)也不同干“被确定为是处理保护受国际保证的个人和团体的权利不受政府侵犯以及处理促进这些权利发展的国际人权法。”((美)托马斯?伯根索尔著《国际人权法概论》,潘维煌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就整个法律体系而言,尽管跨国收养法与国际公法、国际人权法、国际行政法乃至国际刑法在某些方面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交叉或重叠之处,但其本质特征与内容还是相差较大的,跨国收养法归入国际私法范畴,作为国际私法的构成部分则更为恰当。跨国收养法是融实体性规范、程序性规范乃至仲突规范干一身的有机整体,是国际私法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二、跨国收养法的渊源
正如其它各种法一样,跨国收养法的渊源也可以分为实质渊源和形式渊源两类。跨国收养法的实质渊源是指在跨国收养法规则产生过程中影响这种规则的内容的一些因素,如法律意识、正义观念、连带关系、社会舆论、阶级关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等。这些因素的共同点在干都具有法律以外的性质,它们是一些政治上的、经济上的、社会学上的或者心理学上的事实,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属干其它社会科学的任务。而笔者所研究的主要是跨国收养法的形式渊源,即跨国收养法规则有其产生或出现的一些外部形式,也就是指跨国收养法规范的表现形式。这也是跨国收养法形成的依据或标志。由干跨国收养法的调整对象是超出国家或国籍领域的含有外国因素的收养关系,在其发展的进程中,逐渐产生了国际统一规范。这就决定跨国收养法的渊源具有两重性,即主要包括国内立法和国际立法两个方面,也有一些国家将国内法院的司法判例以及国际社会所通行的国际惯例视为跨国收养法的重要渊源。
(一)国内立法国内立法作为跨国收养法的渊源,是指各国制定的关于调整涉外收养关系的法律、法令、条例、规定等规范性文件。由干跨国收养活动与有关国家的利益密切相关,各国通过国内立法来协调跨国收养活动是一种比较普遍的作法。关于跨国收养的各国立法,有从简略趋干详备的倾向,这种国内立法常包含在民法典或单行的收养法中或并入国际私法典中,有的也在国籍法或移民法中加以规定。例如,《日本民法》第801条规定了在外国的日本人之间的收养方式,日本旧法例第 19条,新修改的日本法例第 20条都对涉外收养的要件及效力等作了规定,《日本国籍法》第 19条和第 23条对因收养而入籍或出籍作了规定;德国民法施行法第 22条对涉外收养的法律适用作了具体规定;荷兰采取单行立法的形式,《荷兰关于收养外国于女的法规》对涉外收养的条件、效力、程序和监管等问题作了非常详细的规定,共有 34条。芬兰 1985年颁布的《收养法》在第四章第19条至第24条、第五章的第25条至第27条和第七章的第37条至第 47条中对涉外收养的成立、批准、承认及撤销等作了更详尽的规定,此外,芬兰还在 1985年颁布了《关于芬兰跨国收养事务委员会的法令入新西兰 1965年《收养修正法》第 17条规定了域外收养的效力,原捷克斯洛伐克 1964年的《国际私法及国际民事诉讼法》第 26条、第 27条篇 41条对涉外收养的管辖权和法律适用作了具体规定;波兰 1966年的《国际私法》第 22条和《民事诉讼法》第110条对涉外收养的法律适用作了规定;瑞典有关跨国收养的立法相当完备,有1979年生效的《关于收养的国际法律关系条例》、1981年《外国收养认可条例》、1979年的《跨国收养协助法》 J981年的《跨国收养瑞典国内委员会规则》及 1985年的《瑞典国际儿童福利协会收养中心章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比利时民法第344条规定了“跨国收养的特殊里条件和效力以及承认在外国取得的收养亲子关系”;1979年的奥地利联邦国际私法法规第 26条对涉外收养作了具体规定;阿根廷 1971年颁布的《收养法》在第五章中以专章共 5条规定了“海外收养的效力”赤国 1939年制定的《国际私法》第 35条对涉外收养的法律适用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意大利 1995年的《国际私法制度改革法案》第五章第 38条至第 41条对涉外收养的条件、成立、撤销及收养管理权与有关收养的外国裁决的承认等方面作了非常具体的规定;罗马尼亚 1992年《关于调整国际私法法律关系的第 105号法》第 30条至第 33条对涉外收养的实质要件、形式要件和效力的法律适用作了明确的规定卡D度 1956年的《印度人收养和抚养法》、1980年的《监护法膊nl 986年的《青少年保护法》都有关于跨国收养的条文;巴西 1979年的《未成年人法典》第sl条和第52条也属干跨国收养法的规范书利1988年颁行的《收养法》就有关于跨国收养的条文,1991年该国司法部第18703号修正法案又对跨国收养作了更具体的规定;保加利亚 1985年的《家庭法典》第 136条有关于跨国收养的规范;我国的涉外收养法律规范则见干 199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的第 ZI条以及 1993年的《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实施办法》中。可见,各国有关跨国收养的国内立法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存在干民法典中,有的在单行的家庭法典或收养法中,有的散见干国际私法规范中,还有在民事诉讼法中加以规定的,所有这方面的规定,构成了跨国收养法丰富的国内立法形式。
(二)国际立法
在国际立法方面,由干全球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普及与交通运输事业的日益发达,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往未和交流日益频繁,随之而未的跨国收养不仅在数量上与日俱增,而且在范围上也在逐渐扩大,而每一个国家的收养立法大都是由其各自的立法机关立足其本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发展的状况未制定的,对跨国收养作了不尽相同的规定,从而给跨国收养造成了法律仲突和障碍。为了促进跨国收养的顺利、健康发展,消除跨国收养的法律仲突或障碍,平等地保护内外国收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特别是维护儿童最大利益,世界各国在跨国收养领域进行了积极的合作,签订了一系列多边条约和双边条约,使国际条约成为跨国收养法极为重要的渊源。
1.双边条约
两国之间为促进和保护两国公民互相进行收养而缔结的有关涉外收养的双边条约或司法协助协定在跨国收养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跨国收养法的渊源之一。例如,澳大利亚与菲律宾在1981年签订的《关于跨国收养的合作议定书》,瑞典与菲律宾在1975年签订的跨国收养方面的条约,荷兰与菲律宾在 1975年签订的有关收养的双边合作条约,厄瓜多尔与瑞典在1976年签订的收养协助条约,挪威与菲律宾在 1982年签订的收养方面的双边条约,厄瓜多尔与加拿大 1984年签订的收养方面的合作条约,希腊与瑞典在 1983年至 1985年之间签订的一系列关于收养问题的双边条约,我国与西班牙、匈牙利、比利时等国家所签订的民商事方面的司法协助协定,等等,都是跨国收养法的重要渊源。尽管这些关于跨国收养的双边条约只对双方缔约国有约束力,构成缔约国之间盼‘特殊跨国收养皆,不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但是,若双边收养条约中的某些规则被为数众多的双边条约普遍接受,也可能构成国际通行的作法而为许多国家所采用,构成具有一定广泛性或普遍性的跨国收养法的规则。
2.多边条约
关于跨国收养的多边条约,有区域性多边条约和世界性多边公约之分,不论何种形式的公约,它们都是跨国收养法的重要渊源。
(1)区域性多边条约
区域性的跨国收养条约是指区域性国家组织为协调成员国之间的跨国收养而签订的多边条约,最早的为 1928年美洲国家间的《布斯塔曼特法典》以及 1940年蒙得维的亚的《关于国际民法的公约》,都有关于跨国收养的法律规范。此外,1939年北欧国家在斯德哥尔摩签署的《关于婚姻、收养和监护的某些国际私法规定的公约》、欧洲理事会 1967年《关于儿童收养的欧洲公约》、美洲国家组织 1984年《美洲国家间关于未成年人收养的法律仲突公约厨n 1994年《美洲国家间关于国际拐卖儿童公约》,等等,都是跨国收养法的重要渊源。
(2)世界性多边公约
跨国收养法方面的世界性多边公约,主要有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与联合国通过的一些公约,具体包括海牙国际私法会议1956年的《抚养儿童义务法律适用公约》、1958年的《关于未成年人抚养义务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公约》、1961年的《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机关的权力及法律适用公约》 J 965年的《收养管辖权、法律适用和判决承认公约》、1980年的《国际非法诱拐儿童民事方面的公约》、1993年的《跨国收养方面保护儿童及合作公约》等,以及联合国 1989年的《儿童权利公约》,是跨国收养方面具有普遍性的国际公约,是跨国收养法渊源中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国际法律规范。
此外,联合国大会的一些规范性文件也是跨国收养法的渊源之一,如联合国 1986年的《关于儿童保护和儿童福利特别是国内和国际寄养与收养办法的社会和法律原则宣言》就可视为跨国收养法的渊源。不仅如此,跨国收养法的渊源还包括国际惯例以及一些国家的判例等,如印度最高法院 1984年 2月关于 Lax mi Kant Pandey一案的判决就确立了印度跨国收养法的基本准则。(See Eliezer D Jaff.Intercountry Adoritions.The Netherlands.1995.p. 31)不同国家对判例是否可被作为跨国收养法渊源的态度不同,英美法系国家的判例如同国内立法一样,是跨国收养法的国内渊源;大陆法系国家因判例不能作为“先例”被普遍采用,因而很少有国家将判例作为跨国收养法渊源。我国同样不将判例作为法律渊源。但是,从整个国际社会未看,不应忽视判例对跨国收养法渊源的影响和作用。
由以上分析可知,随着跨国收养的产生与发展,以含有国际因素或涉外因素的收养关系为调整对象的跨国收养法也应运而生,井在国际社会法律统一化运动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虽然国际社会至今尚无统一的跨国收养法典,以后是否会出现也很难说,但不可因此而否认跨国收养法的存在,正如不能因为国际社会至今没有统一的国际私法典而否认国际私法的存在一样。跨国收养法是由调整跨国收养关系或涉外收养关系的有关国内法规范和国际法规范综合形成的有机法律体系,就其内容和范围来看,在其基本框架中,大体应包括跨国收养关系成立的实质要件规范、跨国收养关系成立的形式要件规范、跨国收养的管辖权规范、跨国收养的承认与执行方面的规范、跨国收养效力的规范、跨国收养的法律适用规范或仲突规范等一系列相辅相成的各种规范。随着跨国收养在国际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跨国收养法的统一化己成为跨国收养法发展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有关调整跨国收养关系的新的国际规范还会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