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起诉讼法

民事起诉讼法

发布时间: 2025-01-17 09:42:00

『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90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90条主要涉及在民事诉讼中,当一方当事人因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证据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调查收集证据的申请。
人民法院在审查该申请后,如果认为该证据对案件事实的查明具有关键作用,且该当事人确实无法自行收集,那么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查收集。
一、提出调查收集证据申请的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90条的规定,当事人提出调查收集证据的申请,需满足以下两个条件:首先,当事人必须因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该证据。这通常涉及证据所在地、证据持有人或证据的获取方式等因素,导致当事人无法直接获取该证据。其次,该证据必须对查明案件事实具有关键作用。这意味着该证据对于确定案件中的关键事实、责任归属或法律适用等具有重要影响。
二、人民法院对申请的处理
人民法院在收到当事人提出的调查收集证据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申请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申请人是否确实因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证据,以及所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是否对查明案件事实具有关键作用。如果人民法院认为申请符合规定,且该证据对于案件的审理至关重要,那么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查收集。
三、调查收集证据的方式
人民法院在调查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取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等;询问当事人、证人、鉴定人等有关人员;进行现场勘验、检查等。人民法院在调查收集证据时,应当遵循法定程序,确保证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四、调查收集证据的意义
调查收集证据是民事诉讼中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查明案件事实的重要手段。通过人民法院的调查收集,可以有效解决当事人因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证据的问题,确保案件的公正审理。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诉讼效率,减少因证据不足或证据真实性问题而导致的诉讼拖延。
综上所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90条为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因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证据时提供了法律救济途径。当事人可以根据该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出调查收集证据的申请,人民法院在审查后将依法进行调查收集。这一规定有助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案件的公正审理和高效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九十条规定:
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贰』 民事诉讼法证据规定

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民事诉讼证据的规则是,首先原告向法院提出诉讼的话,应该提交符合相应条件的证据。并且对相应的事实提供证据加以证明,若是自己也提出了主张,那就应该进行举证,而且要在规定的期限内。

1.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应当附有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
2.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一、民事诉讼法证据规则的若干规定
证据是指依照诉讼规则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证据问题是诉讼的核心问题,在任何一起案件的审判过程中,都需要通过证据和证据形成的证据链再现还原事件的本来面目,依据充足的证据而作出的裁判才有可能是公正的裁判。证据应该是客观存在的,伪造或毁灭证据都是触犯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的追究。
二、证据规则的若干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是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及时审理民事案件、保障和便利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民事审判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经200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01次会议通过,由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12月21日发布,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
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可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
第四条下列侵权诉讼按照以下规定承担举证责任:
(一)因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由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承担举证责任;

(二)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三)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四)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对其无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五)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过错或者第三人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六)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产品的生产者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

(七)因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实施危险行为的人就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八)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帮助,如果还有问题可以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8条

规定了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提供证据的责任和方式。根据该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一、证据提供的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8条,当事人对于自己所提出的主张,必须承担提供证据的责任。这一规定体现了民事诉讼中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如果当事人无法提供足够的证据来支持其主张,那么法院可能无法采纳其主张,从而导致其诉讼请求无法得到支持。
二、证据提供的方式
在提供证据时,当事人应遵循法律的规定和法院的要求。证据可以是书面的、口头的、实物的等多种形式。当事人可以通过提交书面材料、出庭作证、提供物证等方式来提供证据。同时,当事人还应确保所提供的证据真实、合法、有效,不得伪造、篡改或毁灭证据。
三、证据的审查与认定
法院在收到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后,会进行审查与认定。法院会根据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来评估证据的价值,并决定是否采纳该证据。如果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不足以支持其主张,或者证据存在瑕疵或矛盾,法院可能会要求当事人补充证据或进行进一步的调查。
四、举证不能的后果
如果当事人未能按照法律规定提供证据来支持其主张,或者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主张的事实,那么法院可能会认为其主张缺乏事实依据,从而驳回其诉讼请求。因此,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应充分重视证据的重要性,确保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来支持其主张。
综上所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8条明确了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提供证据的责任和方式。当事人应当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提供真实、合法、有效的证据来支持其主张。在提供证据时,当事人应注意证据的形式和内容,确保符合法律的规定和法院的要求。如果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提供的证据不足以支持其主张,可能会面临诉讼请求被驳回的风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八条规定: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七十条规定:
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七十一条规定:
人民法院对视听资料,应当辨别真伪,并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审查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七十二条规定: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

热点内容
电大法学本科实践报告 发布:2025-02-24 06:55:54 浏览:559
刑法中的错误 发布:2025-02-24 06:18:17 浏览:666
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 发布:2025-02-24 05:45:54 浏览:10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经济法 发布:2025-02-24 05:26:34 浏览:304
法院诉调对接中心 发布:2025-02-24 05:11:38 浏览:340
道德准则需 发布:2025-02-24 04:48:08 浏览:360
合同法盖章复印件 发布:2025-02-24 04:45:24 浏览:355
三种法律责任形式是 发布:2025-02-24 03:58:41 浏览:19
法治问答 发布:2025-02-24 03:24:28 浏览:214
古罗马的司法 发布:2025-02-24 03:18:34 浏览: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