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法的问题
① 关于《民事诉讼法》的有关问题
再审的来标准不是对判决不服源,一审适用审判监督程序后是可以按原来的程序上诉的,至于申请再审,根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207条规定,依据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后维持原判的案子当事人不得申请再审。也就是说不是维持原判的,符合法定条件。当事人是可以申请的。而检察院和法院的启动再审程序没有限制。
② 最近诉讼法方面的热点问题
关注三大诉讼法修改
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三大诉讼法如何修改,已经引起了法学界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关于刑事诉讼法修改
关于刑事诉讼法的完善,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认为,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应进一步落实保障人权和无罪推定原则,充分保障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辩护权;改革和完善死刑复核程序;建立庭前证据展示制度,保障辩护方了解案件情况;进一步完善刑事简易程序,建议扩大刑事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并把被告人认罪作为适用简易程序的条件;完善防止刑讯逼供的诉讼制度,建议明确规定律师在场权和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等诉讼制度,努力从根本上防止刑讯逼供的发生;注重对被害人权益的保护,建立政府或民间的被害人救助制度。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朱孝清提出几点完善立法的建议:第一,建议将不应当立案而立案、适用强制措施、撤销案件等诉讼活动纳入监督的范围;第二,建议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决定在抄送检察机关时,应当同时抄送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依据材料;建议规定刑罚执行机关认为服刑人员应当减刑、假释的,应当提请检察机关审查,由检察机关决定是否提请法院裁定,检察机关认为法院裁定确有错误的应当依法提出抗诉;第三,建议规定检察机关在诉讼监督中有权进行调查,调取有关诉讼材料,向有关办案人员了解核实情况,询问有关证人、被害人等;第四,建议规定检察机关向有关机关提出纠正违法意见的,有关机关应当纠正,并将纠正情况通知检察机关,对拒不执行监督决定或监督意见的,检察机关有权提出更换办案人、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负责的负责人员予以行政处分等建议,有关单位应当将处理结果通知检察机关。
关于民事诉讼法修改
清华大学法学院张卫平教授建议,1、建立一整套程序契约化的制度。如通过契约实现程序选择。不提出异议契约、不上诉契约、不申请再审契约、不申请执行契约、证明责任分配契约、举证期限契约、证据交换契约、证据方法限制契约等等。并在制度上肯定和解契约;2、在第三人制度方面取消法院职权追加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改为建立被告型第三人制度;3、取消法院主动依职权收集证据的制度,健全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证据的制度;4、进一步扩大协议管辖的范围;5、强化庭审的对抗性和公开性。限制法官在庭审中的职权讯问,实现以当事人询问为主,法官询问为辅证人询问制度;6、真正贯彻自认制度的法律效力,使当事人的自认能够真正约束当事人和法院;7、严格限制上诉审的审理范围,确立上诉禁止不利变更原则;8、取消法院的再审程序启动权,限制检察机关对再审抗诉的范围。检察机关应只对公益诉讼以及人事诉讼的终审判决有抗诉权。将现行法的审判监督制度改造为再审之诉制度等等。
关于行政诉讼法修改
苏州大学杨海坤教授认为,根据我国国情,行政诉讼法的全面修改是全方位的事情,其中包括为了确保司法独立与公正,可以考虑改革法院审判体制,目前普通法院内设立行政审判庭过去被认为吸收了普通法系与大陆法系行政审判体制的优点而采用的“中间体制”,现在看来,这种审判体制具有很明显的弊病,因此,提高行政案件的审级;允许原告选择原、被告所在地以外的第三地法院管辖;甚至借鉴大陆法系国家的经验,设立相对独立的行政法院等等都是可研究的方案。
③ 关于《民事诉讼法》诉讼时效问题
《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专三年。法律另有属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第一百八十九条规定,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第一百九十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④ 民事诉讼法的上诉期限问题
1、中院把上诉书送到原审法院没有错,符合法律规定。
2、你上诉后一年多没有消息法院当然有回责任,明显违答反民诉法的规定。而且上诉是没有要审查是否受理的问题的。
3、你上诉了一审判决当然没有生效,除非二审裁定维持一审判决。
⑤ 《民事诉讼法》法律问题
户主作为原抄告起诉,袭写起诉状,复印身份证、证据:宅基证、被告树木紧邻墙壁及漏雨照片,到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立案,法院通知调解或开庭审理判决;
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103、相邻一方在自己使用的土地上挖水沟、水池、地窑等或者种植的竹木根枝伸延危及另一方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的,应当分别情况,责令其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
⑥ 一个关于民事诉讼法的问题
应当可以受理抄。
在没有遗嘱情况下,三个人都有相同的断承权,即使老三没有参加诉讼,法院也会依法判决。
如果法院已判有老三的遗产分配或没有,在老三出示有证明证明其真实的遗嘱,而遗嘱对遗产的分配与法院的判决相差较大的情况下,法院是应当要受理的。其理由就是遗嘱对遗产的分配具有最高的处置权。
⑦ 民事诉讼法问题
《仲裁法》
第九条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专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属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六十二条
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第六十三条
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
第六十四条
一方当事人申请执行裁决,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人民法院裁定撤销裁决的,应当裁定终结执行。撤销裁决的申请被裁定驳回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恢复执行。
⑧ 民事诉讼法相关问题
如果什么都符合法律
那就是教条主义
⑨ 民事诉讼法的问题
83.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下列关于审判组织的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再审程序中只能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
B.二审法院裁定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C.法院适用特别程序审理案件,陪审员不参加案件的合议庭
D.中级法院作为一审法院时,合议庭可以由审判员与陪审员共同组成,作为二审法院时,合议庭则一律由审判员组成
答案:BCD
一,人民法院审判组织形式通常有二种:独任制、合议制。
二,判断;
1,A.再审程序中只能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
解读;《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三款;“审理再审案件,原来是第一审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原来是第二审的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
《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九条 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必须是单数。
合议庭的成员人数是由审判员、陪审员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这里的”只能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所以,是错误的。
2,B.二审法院裁定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解读;《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二款;“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应当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
要求;“另行组成合议庭。”,而”原审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没有”另行“,所以,是错误的。
3,C.法院适用特别程序审理案件,陪审员不参加案件的合议庭
解读;《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九条,一款“ 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必须是单数。”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八条 “依照本章程序审理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选民资格案件或者重大、疑难的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审理;其他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
以上二条规定了,第一合议庭的成员人数是由审判员、陪审员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第二规定了,适用特别程序审理案件,“选民资格案件或者重大、疑难的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审理;其他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所以,陪审员不参加特别程序审理案件的审理。应算正确的。
4,D.中级法院作为一审法院时,合议庭可以由审判员与陪审员共同组成,作为二审法院时,合议庭则一律由审判员组成。
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合议庭工作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人民法院实行合议制审判第一审案件,由法官或者由法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人民法院实行合议制审判第二审案件和其他应当组成合议庭审判的案件,由法官组成合议庭进行。
以上规定;第二审案件和其他应当组成合议庭审判的案件,由法官组成合议庭进行。所以,是正确的。
三,关于B.二审法院裁定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1,"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是指排除了独任制审理。
2,"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是指排除了"原合议庭"的其中任何人员的的审理。
综上所述,本问题正确答案;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