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法两大主体

行政法两大主体

发布时间: 2025-02-01 06:40:49

A. 行政法主体包括哪些

行政法主体包括以下:
1、中央机关及其机构;行使国家行政职权,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指挥的国家机关;
2、行政机构: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因行政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具体处理和承办各项行政事务的内部组织、派出组织和临时组织;
3、非政府组织及个人:受委托的组织和个人,以委托行政机关的名义实施行政行为,实施行政行为的后果由委托机关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行政诉讼法》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行政主体有哪些特征
1、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这是行政主体与其他国家机关、组织的区别所在;
2、行政主体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这是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内部的组成机构和受行政机关委托执行某些行政管理任务的组织的区别;
3、行政主体是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这是行政主体具有独立法律人格的具体表现,也是一个组织成为行政主体的必备条件。

B. 行政法主体和行政主体的区别

法律分析:行政法主体是指调整和监督各种行政关系的参与者、组织和个人。组织包括国家机关(主要是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其他组织,个人包括国家公务员和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等。行政主体是行政法的主体之一。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九条 行政处罚的种类:

(一)警告、通报批评;

(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

(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

(五)行政拘留;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第二十条 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行政机关管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C. 行政法主体和行政主体有什么区别啊

行政法主体的范围大抄于行政袭主体,行政法主体就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就是行政法律关系的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受者,所以包括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还有公务员。即行政法主体=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公务员

分别而言:

行政法主体即指行政法调整的各种行政关系的参加人 ——组织和个人。组织包括国家机关(主要是行政机关)、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个人包括国家公务员以及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等。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地承担因此而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包括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社会公权力组织三部分。

D. 行政法主体包括哪些

一、行政主体包括:

1、中央机关及其机构。

2、地方机关及其机构。

3、非政府组织及个人。
二、所谓的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做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社会组织。
三、行政主体的三个关键要素即:
(1)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其中享有国家行政权力的组织比如国家行政机关,如市政府、县政府等。
(2)行政主体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行政主体能以自己名义行政,代表着其主体地位,而不是普通的内部机构或者是委托机构的情形。
(3)行政主体是能独立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社会组织。独立的责任承担代表着一个组织的独立性。
1、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
2、行政主体就是享有行政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并独立承担责任的组织。比如行政机关
3、行政法主体就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这是同一个概念。即指行政法调整的各种行政关系的参与人,包括组织和个人。
4、行政法主体和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是同一概念,行政主体是不同概念。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宪法》第九十条规定,国务院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负责本部门的工作;召集和主持部务会议或者委员会会议、委务会议,讨论决定本部门工作的重大问题。各部、各委员会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发布命令、指示和规章。

E. 行政法的行政主体有哪些

一、行政主体:
(一)行政机关: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
1、派出机关:政府派出,有主体资格。
2、派出机构:职能部门派出,授权才有资格(派出所、工商所、税务所)。
3、内设机构:授权才有资格。
(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1、被授权的企业组织(如某些公用事业企业);
2、被授权的事业单位(如高等院校);
3、被授权的社会团体(如某些行业协会)。
4、授权的群众自治组织(如村委会为、居委会)。
二、行政主体的特征
为了更准确地认识行政主体,我们需要了解他的特征。一般而言,行政主体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行政主体可以独立行使行政职权。
这是行政主体的首要特征,也是行政主体实施行政管理的前提条件。另外,从性质上而言,行政主体的职权是行政职权,而非立法权与司法权。凡是不能独立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组织,均不得成为行政主体。
2、行政主体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
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意味着行政主体拥有独立的法律人格,也正是其拥有行政权能的具体体现。
3、行政主体可以依法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能够独立承担行为的法律后果,能够成为行政复议的被申请人以及行政诉讼的被告,这是行政主体最重要的特征,也是明确行政主体概念最主要的法律意义所在。
由此可以看出,要想成为行政主体,三要素必须同时齐备:“权”、“名”、“责”相统一。其中,“责”是最关键的要素。
三、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
(一)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没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或其他组织一般不能实施行政处罚。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享有行政处罚权、能够实施行政处罚的机关应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是行政机关。
2、必须具有外部管理职能。
3、必须取得特定的行政处罚权。
4、必须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实施。
(二)授权实施行政处罚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若不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则不能实施行政处罚。
(三)委托实施行政处罚
1、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受委托的组织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处罚,不能再委托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2、委托行政机关对受委托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负责监督,并对该组织实施行政处罚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3、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十九条的规定,能够接受行政委托、依法行使行政处罚的组织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是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
二是具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
三是对违法行为需要进行技术检查或技术鉴定的,应当由有条件的组织进行相应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
行政主体按权力来源划分:具有权限的行政主体,即区域行政主体,主要分配给行政机关;授权的行政实体,是公共公共实体,主要分配给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
第十五条: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第十六条: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第十七条: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
第十八条: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本法第十九条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行政机关不得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委托行政机关对受委托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应当负责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受委托组织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处罚;不得再委托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第十九条:受委托组织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
(二)具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
(三)对违法行为需要进行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的,应当有条件组织进行相应的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

F. 行政法的主体是指

法律分析:行政法主体,即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指行政法调整的各种行政关系的参加人,包括组织和个人。具体来说,组织包括国家机关、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个人则包括国家公务员以及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行政法主体是指在具体的行政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包括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逐步增加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加强互联网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与政务服务平台融合,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在线办理水平。

第九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对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批评和建议。

热点内容
医疗事故责任纠纷相关法律 发布:2025-02-01 08:13:36 浏览:144
道德经原文PDF 发布:2025-02-01 07:52:38 浏览:213
姜婷律师 发布:2025-02-01 07:31:04 浏览:697
刑法的保障性 发布:2025-02-01 07:12:19 浏览:463
道德经的经典语录 发布:2025-02-01 07:01:48 浏览:728
道德经视频朗诵 发布:2025-02-01 06:58:22 浏览:673
解决劳动法争议途径 发布:2025-02-01 06:44:11 浏览:145
行政法两大主体 发布:2025-02-01 06:40:49 浏览:47
公司法律联络员工作 发布:2025-02-01 06:29:32 浏览:649
临沂市法律服务所 发布:2025-02-01 06:16:55 浏览: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