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监督程序
发布时间: 2025-02-06 20:10:29
Ⅰ 民事监督程序规则
法律分析:申请监督程序的规则:
一、当事人死亡或者终止的,其权利义务承继者可以根据相关规定申请再审。
二、判决、调解书生效后,当事人将判决、调解书确认的债权转让,债权受让人对该判决、调解书不服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三、人数众多的一方当事人,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四、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是指原告和被告均为公民的案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Ⅱ 法律监督程序是什么
法律分析:一、抗诉
二、检察建议
三、监督意见
四、纠正违法通知
五、暂缓执行建议
六、现场监督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六条 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如果有法律规定的法定情形的可以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 第四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一)原判决、裁定符合抗诉条件,人民检察院与人民法院协商一致,人民法院同意再审的;(二)原裁定确有错误,但依法不能启动再审程序予以救济的;(三)人民法院对抗诉案件再审的庭审活动违反法律规定的;(四)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的其他情形。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