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刑事诉讼法龙宗智

刑事诉讼法龙宗智

发布时间: 2025-02-11 21:24:59

1. 刑事诉讼法的泰斗级人物除了左卫民,龙宗智,还有谁。

呵呵,复龙宗智年纪不大也都列入制泰斗了啊,那么为何不考虑陈光中、徐静村两位教授呢?
徐静村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诉讼法学家。现任西南政法大学教授、诉讼法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协调委员会委员、中国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他提倡了许多新制度和新观点。可以去http://ke..com/view/395787.htm 网络看看。

陈光中教授,著名法学家,新中国诉讼法学奠基人之一,诉讼法学带头人。浙江永嘉县人,1930年4月出生,中国政法大学前校长,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诉讼法学研究院名誉主任。被法律界称为“刑事专家意见书鼻祖”。我们的书都是他编写的,多版重编,论资历和能力,堪称泰斗了吧?

2. 上帝怎样审判读书笔记

上帝怎样审判读书笔记
龙宗智老师的这部关于诉讼法(准确来说是刑事诉讼法)的随笔集的题目还是蛮有吸引力的。虽然名为“上帝怎样审判”,但在我看来,龙老师不过是从思想、制度、程序等各个层面论述有关刑事诉讼审判有关的问题,其目的无外乎:如何在现实中实现审判公正。
龙老师的核心理念,或者说其思想的精华所在即他的“相对合理主义”。他一直戏称多年来自己是一个在实践与理论之间来回跳跃的人,就当前的司法改革的一些问题,我认为相对合理主义还是值得认同的。所谓相对合理主义,即有条件的合理主义,其中的条件是指必须遵从一些获得共识的具有公理性和普世性的规则,而合理则是相对于适合本土来说。因为毕竟“历史只为那些能够运行的车辆颁发通行证”。这一理论相对于“拿来主义”和“本土资源论”来说是比较中庸的,甚至某些地方就是一些妥协,以致于遭人诟病,但这就是现实,你不能因为一个理论表达了一种规律而责备它造成了一种沮丧。
从书中列举的很多实例来看,我国的诉讼审判制度还是有很大缺陷的。比如著名的“米兰达规则”,即刑事沉默权的问题,中国没有一个警察在逮捕罪犯的时候会对他说:你现在有权保持沉默并要求请一名辩护律师。也不会有任何一名罪犯在被抓捕时会理直气壮的说出:请我的辩护律师来。还有司法审判的独立性问题,发生在明治时期的“大津事件”,司法官员面对来自内阁的压力来维护司法独立,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这样的事情在我国也不一定能发生。但我们也不必妄自菲薄,毕竟对于法治社会来说,中国是后来者。况且,先进的并不代表完美无缺,近几年来,西方欧美法系国家已经为自己的“沉默权”付出了代价,开始采取各种方式对这一权利进行限制。当前,我国的审判制度也逐渐由法官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转变,不过,这一转变要走的路还很长。
实现公正审判,有很多的关系和问题需要解决。从宏观来说,一个国家的司法制度,整个的诉讼文化都对审判的公正有着重要影响;而从微观来说,参与到诉讼中的每一个单独的个体:警、检、司三者的关系,检察官的独立性,法官的个人素质,当事人权利与义务,律师地位等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近年来,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兴起让诉讼审判在“阳光司法”与“公民舆论暴力”、“司法独立”等问题间进退维谷。实现公正审判,不仅是结果的公正,更重要的是审判程序的公正,而这其中的程序公正也正是最难实现的。
没有了公正的审判,即使是耶稣也会被钉在十字架上。约翰·亚当曾言:没有任何人是与世隔绝自行存在的孤岛,每个人都是大洲陆地的一部分,如果海水冲走了一块土石,欧罗巴就少了一角,正如流失的一片岩甲,也正如失去你自己或者你朋友的家。每个消逝的生命都是自我的损伤,因为我是与之相通的一部分。因此,莫问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公正的审判,需要每个公民的努力。

3. 龙宗智的个人成就

自称是一位“跳跃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人物”。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司法制度、证据法。在80年代后半期着手诉讼文化研究,将价值论引入刑诉法研究领域。90年代初创立了刑事诉讼的三角结构和线型结构即“两重结构”理论。90年代后半期探讨司法合理性问题,提出了司法改革与司法操作中的“相对合理主义”。同时针对司法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研究论文。至2008年1月,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三种刊物上发表个人独著论文十五篇,其余刊物发表论文一百九十余篇,出版著作十余部(含合著)。个人成果获教育部社科成果二等奖一次,司法部法学科研成果一等奖一次、省政府二等奖二次,吴玉章社科成果优秀奖一次,中国法学会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一次。
博士论文《刑事庭审制度研究》曾获教育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其创立的“刑事诉讼双重结构”理论与司法改革及司法活动中的“相对合理主义”,在国内法学界与实务界有相当影响。 徘徊于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研究/龙宗智,2005-9-1版
刑事诉讼法(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龙宗智杨建广,2003-8-1版
理论反对实践(西南政法大学学子学术文库6)/龙宗智,2003-9-1版
刑事庭审制度研究(司法文丛)/龙宗智,2001-11-1版
上帝怎样审判(法窗夜话)/龙宗智,2000-6-1版
中青年法学文库:相对合理主义/龙宗智,1999-4-1版
法学论文
我国刑事作证制度之三大怪状评析
论我国刑事庭审方式
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开示制度研究(上)
论司法独立与司法受制
试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对抗制因素及其合理限度
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开示制度研究(下)
转折与展望——谈刑事诉讼法的修改
论司法改革中的“相对合理主义”
论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据规则
析公诉文书制作中的几个问题
“洋扯皮”与警检关系
“大浦事件”与检察官起诉裁量权
主诉检察官的权力界定及其活动原则
为有罪者辩护 并占了个好座位。他告诉记者:“昨天我从《衢州日报》上看到消息,说是衢州人文大讲堂又要开讲了,主讲人是著名法学家、四川大学博导龙宗智教授,内容是《强化证据意识,善用证据规则——两院三部关于刑事证据的两个规定解读》。我本是会计出身,但是因为自己对法律非常感兴趣,而且这样的听课机会很难得,所以就趁早赶来了。”
名家的魅力是无穷的。当天下午2点半不到,中华厅的听众们就已济济一堂。他们有的来自律师行业,有的来自机关事业单位,有的来自企业和基层,都是自发而至。
下午2点30分,第20期“衢州人文大讲堂”准时开讲。不少律师听众一边听课,一边在相关材料上认真做着笔记:“好像回到当初大学的课堂上一样,内容很多,很受益。”“严格死刑证据审查,排除刑事案件非法证据,这无疑是一项重大的法制进程,也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律体系的巨大创新和进步。我们应该对中国法制的发展抱有希望。”在讲座中,龙教授从“两个规定”产生的背景和缘由、基本内容、意义及其局限性等几方面出发,用循序渐进的方式给大家讲述了证据在刑事辩护中的重要性。
龙教授表示,刑讯逼供不仅容易造成被告人屈打成招,酿成冤假错案,而且严重败坏我国的司法形象。但是我国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却是和一般刑事案件共享着同一个证明,即“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龙教授说:“由于这一证明标准的模糊性和不可操作性,从而在实践中屡屡面临被降格适用的窘境,而‘两个规定’则在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问题上作出了两处重大的改变。”
最后,龙教授指出,“两个规定”的出台将大幅度地提高刑事案件,尤其是死刑案件的办案质量,并有效提升程序法的制度地位。
台上讲得用心,台下也听得认真,龙教授洋洋洒洒讲了三个多小时,课堂秩序良好,中途几乎没有人离场。讲课结束后,龙教授还与观众进行了互动,回答了不少提问。提问者一个接着一个,虽见讲堂外大雨瓢泼,大家还是意犹未尽。
至此,第20期“衢州人文大讲堂”圆满结束。龙教授的翩翩风度、不俗的谈吐及其无穷的名家魅力,给每一位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走出会场,在浙江工商大学读大三的郑晖深有感触地说:“‘两个规定’是现在非常热门的话题。作为法律专业的学生,我很荣幸倾听了这次大师级教授的讲座,这也是一场非常难得的专业讲座。”

热点内容
诉讼法考研试卷 发布:2025-02-12 00:13:19 浏览:230
2018年新婚姻法视频 发布:2025-02-11 23:00:34 浏览:421
不动产证复印件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2-11 22:38:33 浏览:101
叶仙儿道德 发布:2025-02-11 22:38:21 浏览:892
民法总论案例选评 发布:2025-02-11 22:27:24 浏览:768
刑事诉讼法龙宗智 发布:2025-02-11 21:24:59 浏览:289
刑法同业竞 发布:2025-02-11 21:19:32 浏览:995
后勤领导干部学习准则条例心得 发布:2025-02-11 21:03:29 浏览:639
注册公司后法律条文 发布:2025-02-11 20:02:13 浏览:835
浙江省水土保持条例宣传 发布:2025-02-11 19:33:43 浏览: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