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行政法的渊源
❶ 行政法的渊源有哪些
法律分析:行政法的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其他法律渊源(民族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国际条约和国际协定中涉及国内行政管理的部分、对行政活动具有约束力的法律解释、行政机关制定和经公告公布的规范性文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二条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
第三条 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适用本法。
❷ 行政法的法律渊源是什么
行政法的法律渊源,是指行政法律规范的外部表现形式和来源。我国行政法的来源广泛,主要是各类国家机关所创制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法规范。一般来讲,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及行政法的其他渊源等。
行政法
所谓行政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行政法由规范行政主体和行政权设定的行政组织法、规范行政权行使的行政行为法、规范行政权运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规范行政权监督的行政监督法和行政救济法等部分组成。其重心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进一步说,行政法是调整行政组织、职权,行使职权的方式、程序以及对行使行政职权的监督等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特征
(1)行政法尚没有统一完整的实体行政法典,这是因为行政法涉及的社会领域十分广泛,内容纷繁丰富,行政关系复杂多变,因而难以制定一部全面而又完整的统一法典。行政法散见于层次不同、名目繁多、种类不一、数量可观的各类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之中。凡是涉及行政权力的规范性文件,均存在行政法规范。重要的综合性行政法律在我国和国外主要有:行政组织法、国家公务员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行政许可法、行政程序法、行政公开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
(2)行政法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内容十分丰富:由于现代行政权力的急剧膨胀,其活动领域已不限于外交如国防、治安、税收等领域,而是扩展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这就决定了各个领域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均需要行政法调整,现代行政法适用的领域更加广泛,内容也更加丰富。
(3)行政法具有很强的变动性
与其他部门法由于社会生活和行政关系复杂多变,因而作为行政关系调节器的行政法律规范也具有较强的变动性,需要经常进行废、改、立。
❸ 简述行政法的渊源
简述行政法的渊源如下:
行政法渊源是行政法的表现形式。各国立法体制及标准不同,其表现形式也不同。一般认为行政法的渊源有以下几种:
(1)宪法。宪法中确定的国家行政机关组织体系及其活动的基本原则,是国家行政机关设置和进行活动的法律根据。
(2)行政法律。由国家权力机关根据宪法制定的国家行政管理活动方面的法律,是行政法的主要渊源之一。
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包括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此外还有地方性法规、条约、法律解释等。不成文的渊源包括:法的一般原则,即根据立法精神、社会需要、公平正义的认识而概括;判例,即法院审判行政案件所作的判例,它是法国行政法的重要渊源;习惯,即行政活动中形成的惯例。
❹ 试述行政法的法源
1.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我国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根本原则,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作为行政法规范的宪法规定,又是行政法的立法依据和一切行政活动的指导原则.
2.法律.法律作为行政法的渊源有两种情况,一是其全部法律规范都属于行政法规范,如,一是部分法律规范属于行政法规范,如中关于办理抵押登记的部门的规定.
3.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制定的法律规范性文件的总称,行政法规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行政法渊源.
4.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的空间效力限于制定主体所辖区域,其中的行政法规范是该区的地方国家行政机关从事行政管理的法律依据之一.因此,当地方性法规规定有行政法规范时,该法规就成为行政法的渊源.
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在不违背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前提下,可根据当地民族的特点,在法定的范围之内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的规定.因而是我国行政法的渊源之一.
6.规章.规章制定权是行政机关行政权的一个方面,其内容自然要涉及行政管理事项,而且由于我国有规章制定权的行政机关层次较多,因而规章也就成为我国重要的行政法渊源.
除了以上6种之外,我过参加或批准的国际条约,协定以及法律解释,只要涉及到有关行政管理的内容,也都属于我过行政法的渊源.
❺ 什么是行政法的渊源
行政法的渊源是指行政法的来源和表现形式。
行政法的渊源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 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宪法中有关行政权力的配置、公民权利的保护等规定,都是行政法的重要渊源。例如,宪法关于行政机关的职权范围、组织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条款,为行政法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根本的指导和依据。
2. 法律。
这里所说的法律主要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这些法律中包含了大量关于行政管理的规定,如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它们详细规定了行政机关的职权、职责、程序等,是行政法最主要、最直接的渊源。
3. 行政法规和规章。
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用于规范行政管理活动的规范性文件。而规章则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它们是对法律的进一步细化和补充,为行政机关在日常工作中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这些规章和条例在行政法的实施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 地方性法规。
各地方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也是行政法的渊源之一。这些地方性法规往往结合了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实际情况,对行政法的原则和精神进行了具体的贯彻和落实。
综上所述,行政法的渊源具有多样性,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等。这些渊源共同构成了行政法的体系,为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依据。同时,这些渊源之间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共同促进了行政法的完善和发展。
❻ 我国行政法的法律渊源有哪些
法律主观:
行政法的渊源包括行政法早耐规、宪法、法律、陆瞎春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法律解释、国际条约与协定。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法律客观:
《行政诉讼法》第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神首行审查。 《行政诉讼法》第一条 为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❼ 行政法渊源是什么
行政法的渊源是指行政法的来源和表现形式。
行政法的渊源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宪法。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行政法的首要渊源。宪法中的相关条款为行政法提供了基本原则和制度框架。例如,宪法中关于行政权力的配置、公民权利的保护等规定,都是行政法的重要来源。
二、法律。这里所说的法律主要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这些法律中往往包含大量的行政法规范,如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它们详细规定了行政机关的职权、职责以及行政相对人的权利等。
三、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用以贯彻和实施宪法及法律中关于行政方面的规定。行政法规在行政法的渊源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为行政机关提供了具体的操作规范和行为准则。
四、地方性法规。这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这些法规往往结合地方实际,对行政法进行细化或补充,使其更具地方特色和实践操作性。
五、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在一些民族自治地方,为了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会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其中也包含了一些行政法规范。此外,我国加入的一些国际条约,如有关行政法的国际公约或协定,也是我国行政法的渊源之一。
综上所述,行政法的渊源是多元化的,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多个层面。这些渊源共同构成了行政法的体系,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和司法审判提供了法律依据。
❽ 行政法的正式渊源
法律主观:
行政法的渊源包括行政法规、法律、宪法、地方世搜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法律解释、国际条约与协定。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四条 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有错必纠,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搜谨历第五条 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 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六条 实施行政处罚,纠晌模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