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的正确规则

民事诉讼法的正确规则

发布时间: 2025-04-04 21:55:39

❶ 一般情况下我国规定诉讼的举证规则是谁主张谁举证

一、谁主张谁举证是哪条法律规定的? 谁主张谁举证是《 民事诉讼法 》第64条规定的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 证据 。根据此条的规定,当事人在民事官司中对自己所主张的事实。有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即“谁主张,谁举证”,这就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般举证规则。 此规定的意思是: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要自己提出证据证明。例如:甲认为乙欠了自己钱,就要提出乙欠钱的证据( 欠条 等),如果乙反过来说钱已经还了,也要提出自己已还的证据。 另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条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 诉讼 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 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 举证责任 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虽然举证责任是当事人应尽的义务,但我国《民事诉讼法》同时又规定,在某些情形下,对某些证据,人民法院应当强调收集。这些情衡段形主要包括: 一是当事人及其诉讼 代理 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证据。 二是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 三是人民法院认为需要鉴定、勘验的证据。 四是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互相有矛盾,无法认定的证据。 除了以上四种情形由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外,其余情形都应由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调查收集。 拓展资料: 谁主张谁举证就是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提供证据并加以证明。是一种举证责任的通俗化说法,便于非法律专业人士理解。一般在民事诉讼中较多采用。与之相对的称之为“举证责任倒置”,一般多用于行政诉讼。此规定的意思是: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要自己提出证据证明。 综上所述,如果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之后肯定是需要向法院亲自提交相关的证据来佐证自咐州誉己所诉说的是事实,而不能要求被告去找证据来证明迹游自己的是无罪的,所以在诉

❷ 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举证原则包括什么

《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举证原则包括:谁主张、谁举证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等。民事案件诉讼中的举证责任的分配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谁应就何种事实负举证责任,以及在争议的案件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的状态时谁应当承受不利的诉讼后果。 (一)谁主张、谁举证原则。这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即原告对自己提出的诉讼以及有关事实负举证责任;被告反驳原告的诉讼请求、提出反诉也要举证加以证明;第三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或请求,也应承担举证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二)无过错责任原则。对于实行无过错责任的高危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劳动事故等诉讼,依立法精神原告方或反诉方只需要举证证实发生了侵权后果即可,被告方必须证明对方是故意的或者是重大过失并提供充分的证据,否则就要承当民事责任。
(三)推定过错责任原则。在执行推定过错的责任中,原告方或反诉方的责任是证明自己因为对方没有履行法定义务而受到了伤害或损失;被告则必须承担举证证实自己已经尽到了法定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原告方或反诉方一要证明自己因为对方的失误给自己造成了人财损失,二要证实对方没有履行法定义务;而被告方则要举证证明自己确实履行了法律规定的警示和安全义务。从数量上看,原告方或反诉方似乎去证明两个法律事实即损害结果和损害原因;但实质上,举证的重心依然在被告方,因为受损害事实已经是铁定了,否则就不会有诉讼(欺诈诉讼除外)。被告方不举证,就意味着自己败诉,这是法律事先设定的。法律的天平是向受损害方倾斜,特别加重了施工方的义务。
(四)过错原则。无论是有关合同的诉讼还是有关侵权的诉讼,过错原则都是适用的。从证据学的意义上讲,证实对方的过错,侵权之诉中的权利主张者必须用证据证实法律事实,而相对方也必须如此。即使是合同中一方给对方造成了损失,合同双方都有将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证据来放大自己利益要求,削弱对方证据的攻击力,并减小权利要求的幅度。这种诉讼举证责任是对等的。
(五)公平原则。在民事诉讼中有一种特殊的案情,就是原被告双方都不能举出足够的证据来证实自己主张。但是,如果不对原告方或反诉方予以赔偿或补偿,或者要求被告方承担一定责任,就不足以体现法律的公平、公共,不足以安慰受害方,不足以安慰受害方及其亲属的心灵。
民事诉讼中举证的原则是指举证责任在诉讼主体之间的合理分配,即举证责任在原告、被告及第三人之间的合理配置。一般认为,举证责任包括双重含义,即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行为责任注重诉讼的表象和形式,是指在具体的诉讼中,当事人为了避免承担对其不利的后果而向法院提供证据,这种责任会在双方当事人之间来回转移,直到双方无证可举。行为责任只有先后之分,并无独家承担之果。
依据法律规定,根据民事诉讼中的举证分配原则,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一般是谁举证谁就承担责任和后果。任何案件的判决必须以法律事实为依据,而法律事实的成立必须有确实、充分、有效的证据。原告提起了民事诉讼,其就需要提供一些证据,以便案件审理的时候能够偏向自己。而被告在受到诉讼通知后,也需要进行举证。

❸ 民事诉讼法证据规定

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民事诉讼证据的规则是,首先原告向法院提出诉讼的话,应该提交符合相应条件的证据。并且对相应的事实提供证据加以证明,若是自己也提出了主张,那就应该进行举证,而且要在规定的期限内。

1.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应当附有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
2.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一、民事诉讼法证据规则的若干规定
证据是指依照诉讼规则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证据问题是诉讼的核心问题,在任何一起案件的审判过程中,都需要通过证据和证据形成的证据链再现还原事件的本来面目,依据充足的证据而作出的裁判才有可能是公正的裁判。证据应该是客观存在的,伪造或毁灭证据都是触犯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的追究。
二、证据规则的若干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是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及时审理民事案件、保障和便利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民事审判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经200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01次会议通过,由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12月21日发布,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
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可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
第四条下列侵权诉讼按照以下规定承担举证责任:
(一)因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由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承担举证责任;

(二)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三)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四)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对其无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五)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过错或者第三人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六)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产品的生产者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

(七)因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实施危险行为的人就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八)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帮助,如果还有问题可以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❹ 民事诉讼规则

民事诉讼作为诉讼的基本类型之一,其活动涵盖了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审理并解决民事案件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诉讼关系。

民事诉讼法遵循着一系列基本原则,其中包括当事人平等原则、程序参与原则、辩论原则、依法自由处分原则、程序公开原则、法官中立原则以及程序效益原则。这些原则确保了诉讼过程的公正性、透明度和效率。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八条的规定,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充分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这些诉讼权利,确保在适用法律时对所有当事人一律平等对待,不偏袒任何一方。

民事诉讼制度的设计旨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在法律面前得到公正的对待。通过平等的诉讼权利和公正的审判程序,每一个民事案件都能得到妥善的解决,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总的来说,民事诉讼法不仅为当事人提供了行使权利的平台,还通过一系列的原则和规定,确保了诉讼过程的公正性和效率。这一制度在维护社会公正、促进法治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热点内容
经济法公司财务会计单选 发布:2025-04-05 15:50:30 浏览:8
服装法律法规 发布:2025-04-05 15:41:57 浏览:733
商品房预售合同备案法律效力 发布:2025-04-05 15:41:09 浏览:530
神木律师 发布:2025-04-05 15:41:02 浏览:467
司法厅怎么走 发布:2025-04-05 15:28:36 浏览:773
哪些报纸具有法律效力的资质 发布:2025-04-05 15:24:39 浏览:515
教育法规含义 发布:2025-04-05 15:24:37 浏览:815
租赁合同法第99 发布:2025-04-05 15:10:44 浏览:239
国际法法律效力的根据 发布:2025-04-05 15:09:51 浏览:652
保险经纪相关知识与法规 发布:2025-04-05 15:02:21 浏览: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