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法背诵口诀

行政法背诵口诀

发布时间: 2025-04-26 05:42:29

❶ 「司考」行政法里那个口诀,复议看职权诉讼看名义什么意思

适用情况
一、下级经上级批准的适用“诉讼看名义、复议看职权”这一情形。
1、行政行为是谁的名义做出的诉讼时谁就是被告
2、复议时看有没有被授权,授权的话作出行政行为的机关是被复议机关,授权组织是复议机关
3、例外情况:行政许可由下级作出决定,但须经上级批准的,原则上以下级(决定机关)为被告;如果对许可决定和批准行为都不服,一并提起诉讼的,则以下级和上级为共同被告。这也算是多阶段行为“诉讼看名义、复议看职权”的一个例外
二、派出机构是复议诉讼皆看职权

❷ 「司考」行政法里那个口诀,复议看职权诉讼看名义什么意思

“复议看职权,诉讼看名义”是行政法中确认法律救济制度对象时的一条重要口诀。


在行政复议中,复议的申请人确定基于哪个行政机关具有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职权。如果下级行政机关是经过上级行政机关的授权或批准才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那么当事人申请复议时,应该以这个上级行政机关为复议申请人。简而言之,复议的关键在于看哪个机关被授权作出了行政行为,这个被授权的机关就是复议的被申请人。


而在行政诉讼中,被告的确定则通常基于具体行政行为是以哪个行政机关的名义作出的。即如果某个下级行政机关在经过上级行政机关批准后,以自己的名义对外作出了具体行政行为,并且该行为引发了诉讼,那么被告应该是这个下级行政机关,也就是对外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上署名的机关。诉讼时主要看的是行为名义上的作出者,谁的名义,谁就是被告。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口诀也存在一些例外情况。例如,在行政许可中,如果行政许可由下级行政机关作出决定,但需要上级行政机关批准,原则上应以作出决定的下级行政机关为被告。但如果当事人对行政许可和批准行为都不服,并一并提起诉讼的,那么需要将下级行政机关和上级行政机关作为共同被告。此外,对于内设机构、派出机构、组建机构等,无论是复议还是诉讼,都需要看它们是否具有相应的职权来决定其是否能成为复议申请人或诉讼被告。


综上所述,“复议看职权,诉讼看名义”这一口诀简洁明了地概括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被告或复议申请人确定的基本规则,但具体案件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综合判断。

❸ 法考主观题十天速通的方法有哪些呢

针对法考主观题10天速通,以下策略可帮助你高效冲刺,但需注意:此方法仅适用于有一定基础(如已通过客观题)的考生,且需高强度投入。若无基础,风险极高。

一、核心原则:抓大放小,精准突破

1. 明确重点科目

必抓科目刑法民法、刑诉、民诉、行政法/商法(二选一)、法治思想(论述题)。

策略:放弃冷门知识点,主攻高频考点(如刑法共同犯罪、民法的合同与物权、刑诉的证据规则等)。

2. 必练题型

论述题(法治思想):背诵模板+最新政策金句(如“十一个坚持”)。

案例分析题:重点练习“找法条”能力(尤其是刑诉、民诉)。

法律文书题:掌握常见文书格式(如起诉书、判决书)。

二、10天具体计划

第1-3天:夯实基础+背诵

1. Day 1-2:刑法+民法

快速过主观题冲刺讲义(如各机构考前几页纸)。

口诀记忆:如刑法“主客观相统一”,民法“物权变动看公示”。

2. Day 3:刑诉+民诉

重点练习“法条定位”(熟悉电子法条系统,如《刑诉解释》证据章)。

背诵程序性规则(如二审、再审启动条件)。

第4-6天:刷题+技巧训练

1. Day 4-5:行政法/商法(选一)

选定一科(建议选行政法,考点更集中)。

练习“合法性审查”答题模板(主体、程序、法律依据)。

2. Day 6:法治思想

背诵万能模板(如“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结合材料分析)。

写2篇练手,控制时间(30分钟内)。

第7-9天:全真模拟+查漏补缺

1. 每天1套真题(限时4小时)

严格模拟考场环境(包括法条系统)。

对答案时标注失分点(如“漏答请求权基础”)。

2. 重点突破

针对薄弱科目补做专项题(如刑诉证据排除规则)。

整理“易错清单”(如民诉的第三人撤销之诉)。

第10天:考前冲刺

1. 快速过背诵材料

法治思想模板、刑法常见观点展示、行政法程序要点。

2. 调整状态

保证睡眠,准备好身份证、准考证等。

三、关键技巧

1. 答题模板化

例如刑法案例分析:

```

结论(是否构成犯罪)→ 构成要件分析(主体、主观、客体、客观)→ 可能观点展示(如有)→ 法条依据(如《刑法》第XX条)。

```

2. 法条定位速成

刑诉:重点记《刑诉解释》章节(如证据在第四章)。

民诉:熟悉《民诉法》及解释中“管辖”“审判程序”位置。

3. 时间分配

论述题:30分钟

案例分析:每题40分钟

留10分钟检查。

四、资料推荐

背诵:《考前几页纸》(众合/觉晓)、法治思想模板。

真题司法部官网案例库、机构模拟题(如柏浪涛10题)。

法条:提前熟悉电子法条系统(考场可用)。

五、风险提示

此法适合“突击及格”,但高分需长期积累。

若发现某科完全无基础(如商法),果断放弃,集中精力保其他科目。

最后提醒:10天冲刺每天需投入10小时以上,保持高度专注。祝你顺利过关!

❹ 銆屽徃鑰冦嶈屾斂娉曢噷閭d釜鍙h瘈锛屽嶈鐪嬭亴鏉冭瘔璁肩湅鍚嶄箟浠涔堟剰鎬

1. 鍦ㄨ屾斂璇夎间腑锛岃皝鏄琛屾斂琛屼负鐨勫悕涔変富浣擄紝璋佸氨鏄琚鍛娿
2. 鍦ㄨ屾斂澶嶈涓锛岀湅璇ヨ屾斂琛屼负鏄鍚﹀緱鍒版巿鏉冿紝濡傛灉寰楀埌鎺堟潈锛屽垯鎺堟潈鏈哄叧涓鸿澶嶈鏈哄叧锛屾巿鏉冪粍缁囦负澶嶈鏈哄叧銆
3. 瀛樺湪渚嬪栨儏鍐碉細瀵逛簬琛屾斂璁稿彲锛屽傛灉鐢变笅绾ф満鍏充綔鍑哄喅瀹氾紝浣嗛渶瑕佷笂绾ф満鍏虫壒鍑嗭紝鍘熷垯涓婁互涓嬬骇鏈哄叧涓鸿鍛娿傚傛灉瀵硅稿彲鍐冲畾鍜屾壒鍑嗚屼负閮戒笉鏈嶏紝涓骞舵彁璧疯瘔璁硷紝鍒欎互涓嬬骇鍜屼笂绾ф満鍏充负鍏卞悓琚鍛娿傝繖涔熺畻鏄澶氶樁娈佃屼负涓鈥滆瘔璁肩湅鍚嶄箟銆佸嶈鐪嬭亴鏉冣濆師鍒欑殑涓涓渚嬪栥
4. 瀵逛簬娲惧嚭鏈烘瀯锛屾棤璁烘槸澶嶈杩樻槸璇夎硷紝閮界湅鍏惰亴鏉冦

❺ 行政强制执行记忆口诀

强制执行口诀:拍滞划除行。
一.什么是行政强制执行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拒不履行行政法上的义务,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依法采取强制措施,迫使其履行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
二.行政强制执行的性质
1.行政性。行政强制执行是行政机关为实现行政权力而依法定职权实施的单方的具体行政行为,具有明显的行政性。
2.强制性。这是行政强制执行的根本特征。正是这种措施所具有的强制性使其区别于行政机关实施的不需要借助于强制即能实现的其他行政措施。
3.执行性。行政强制执行的目的在于促使行政相对方履行义务,保障行政处理决定的实际、有效执行。
行政强制执行的行政性、强制性、执行性是相互联系的,缺一不可。
三.行政强制执行特征
1.行政强制执行以行政相对方不履行行政法上的义务为前提。只有行政相对方负有法定义务又拒不履行,行政机关为了保证行政管理活动正常进行,才能采取一定的强制手段强迫相对方履行义务。行政法上的义务既有法律、法规规章中规定的义务,也有行政机关所作出的行政决定中所规定的义务,还有人民法院的行政判决、裁定中确定的由行政相对方履行的义务。
2.行政强制执行由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或者人民法院实施。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有两类:一类是由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的授权对行政相对方直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另一类是由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由人民法院执行。
3.行政强制执行的对象范围广泛。既可以是物,也可以是行为,还可以是人。
4.实施行政强制执行,行政机关可以在不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况下,与当事人达成执行协议。
四.行政强制执行的种类
1.间接执行
间接强制执行是指行政主体通过间接手段迫使义务人履行其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或者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行政强制措施。
间接强制可以分为代执行和执行罚两种:
(1).代执行。代执行就是指行政强制执行机关或第三人代替义务人履行法定义务,并向义务人征收必要费用的强制执行措施。代执行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2).执行罚。执行罚是指行政强制执行机关对拒不履行不作为义务或不可替代的作为义务的义务主体,可以金钱给付义务,以促使其履行义务的强制执行措施。
2.直接执行
直接强制执行是指义务人拒不履行其应当履行的义务时,行政强制执行机关对其人身或财产施以强制力直接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或者通过强制手段达到与义务人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一种强制执行措施。
由于直接强制执行直接施加于人身或财物,造成对公民人身自由、财产权侵害的可能性较大,因此,适用直接强制执行必须十分慎重,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十三条
行政强制执行由法律设定。
法律没有规定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
第十二条 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
(一)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
(二)划拨存款、汇款;
(三)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四)排除妨碍、恢复原状;
(五)代履行;
(六)其他强制执行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十六条 行政机关履行行政管理职责,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或者没有明显社会危害的,可以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❻ 司法考试行政法记忆口诀

一、只能制定法律的事项

口诀:收主权才自治

表面意思:只有收回主权才会真正的自治

对应法条

收: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

主权:国家主权的事项

才:即裁,仲裁制度

自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二、无论如何不得授权制定的事项

口诀:正审死罪

对应法条

正:即政,剥夺公民政治权利的事项

审:即身,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

死:即司,司法制度

罪:犯罪和刑罚

三、行政处罚行为不能成立的情形

口诀:据书辩事理

对应法条

据:未依法告知处罚依据

书:即述,拒绝听取当事人陈述

辩:拒绝听取当事人申辩

事:未依告知处罚事实

理:未依法告知处罚理由

四、当事人不履行处罚决定行政机关可采取的措施

口诀:划牌三法

表面意思:划分纸牌的三种方法

对应法条

划: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

牌:即拍,将查封、扣押的财产拍卖

五、赔偿后应当追偿的情形

口诀:务必写重大事宜

对应法条

务:即污,有侵吞收贿、徇私作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必:即逼,刑讯逼供或活又殴打等暴力行为或唆使他人暴力致伤致死

写:即械,违法使用武器、警械致伤致死

重大事:即重大失,有重大过失的行为

宜:即意,有故意的行为

六、判断是否个人行为的因素

口诀:刚值时令

表面意思:刚赶上时令

对应法条

刚:即岗,岗位

值:即职,职责

时:时间

令:命令

❼ 李佳行政法口诀19句话

李佳行政法口诀19句话,具体总结如下:

1、比例原则

比例原则有三方面的要求:

第一,合目的性,是指行政机关行使裁量权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必须符合法律目的。

第二,适当性,是指行政机关所选择的具体措施和手段应当为法律所必需,结果与措施、手段之间存在着正当性。

第三,损害最小,是指行政机关在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某一行政目的的情况下,应当采用对当事人权益损害最小的方式。比如处罚中应当遵循比例原则,处罚结果应当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以达到制止违法行为发生的目的。

2、程序正当原则

程序正当原则包括:

第一,行政公开,为保障公民的知情权,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公开。

第二,公众参与,指的是行政机关作出重要的规定或者决定时,应当听取公众意见,尤其是应当听取直接相对人与其他利害关系人的陈述或者申辩。提出的陈述申辩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予以考虑、采纳。

第三,公务回避,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存在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

3、信赖利益保护原则

适用要件:一是存在信赖基础,即行政机关作出了相对人赖以产生信任的授益行政行为;二是有信赖利益,即相对人因为信赖而实施了相应的行为.而因为实施了该行为产生了可评估的利益或承受了相应的负担;三是有正当的信赖.信赖的发生出于相对人的善意且无过错。

保护方式,能不撤销、废止,则不撤销、废止,但如果因法定事由需要撤销、废止或变更,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相对人因此而受到的财产损失予以赔偿或补偿。

❽ 娉曠殑鍒嗙被鍙h瘈

娉曞緥鐨勫垎绫诲彛璇鏄鍒戞硶銆佹皯娉曘佸晢娉曘佽瘔璁兼硶锛岃屾斂娉曘佸娉曘佸姵鍔ㄦ硶銆傝繖涓鍙h瘈鎶婃硶寰嬪垎涓轰竷涓涓昏佺被鍒锛屾瘡涓绫婚兘鏈変笉鍚岀殑鍐呭瑰拰閫傜敤鑼冨洿銆傚叿浣撹В閲婂備笅锛

鍒戞硶锛氬垜娉曟槸閽堝圭姱缃琛屼负鐨勬硶寰嬶紝瑙勫畾浜嗗悇绉嶇姱缃琛屼负鐨勭被鍨嬪拰鐩稿簲鐨勫垜缃氥傚垜娉曠殑鐩鐨勬槸鎯╃綒鐘缃琛屼负锛岀淮鎶ょぞ浼氱З搴忓拰鍏鍏卞畨鍏ㄣ

姘戞硶锛氭皯娉曟槸閽堝逛釜浜哄拰姘戜簨鍏崇郴鐨勬硶寰嬶紝鍖呮嫭濠氬Щ銆佸跺涵銆佽储浜с佸悎鍚屻佺户鎵跨瓑鏂归潰鐨勮勫畾銆傛皯娉曠殑鐩鐨勬槸淇濇姢涓浜烘潈鍒╁拰璐浜ф潈鍒╋紝缁存姢绀句細绋冲畾鍜屽叕姝c

鍔冲姩娉曪細鍔冲姩娉曟槸閽堝瑰姵鍔ㄥ叧绯荤殑娉曞緥锛屽寘鎷鍔冲姩鍚堝悓娉曘佸伐浼や繚闄╂硶銆佸姵鍔ㄤ簤璁璋冭В浠茶佹硶绛夈傚姵鍔ㄦ硶鐨勭洰鐨勬槸淇濇姢鍔冲姩鑰呯殑鏉冨埄鍜屽埄鐩婏紝缁存姢鍔冲姩鍏崇郴骞崇瓑鍜岀ǔ瀹氥

热点内容
新婚姻法讲座材料 发布:2025-04-26 13:24:18 浏览:609
海商法专业招聘 发布:2025-04-26 13:19:04 浏览:884
用假发票贷款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4-26 13:17:19 浏览:799
法学案在线 发布:2025-04-26 13:17:08 浏览:934
开展道德教育的意义 发布:2025-04-26 13:08:28 浏览:602
国际商法作业集 发布:2025-04-26 12:48:20 浏览:632
律师胸牌 发布:2025-04-26 12:48:11 浏览:325
民事诉讼法申请抗诉期限 发布:2025-04-26 12:47:30 浏览:95
2015非法学法律硕士专业综合真题 发布:2025-04-26 12:47:25 浏览:716
行政诉讼法复议维持后被告规定 发布:2025-04-26 12:43:41 浏览: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