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薪资底薪
⑴ 劳动法赔偿是按基本工资还是按底薪
基本工资。
一、基本工资与底薪的区别
基本工资是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时间内提供劳动所应得的报酬,是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底薪则可能只是基本工资的一个基础部分,有时可能还包含了其他津贴或补贴。因此,在计算劳动法赔偿时,通常会以基本工资为基础。
二、劳动法赔偿的计算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相关法规,当劳动者因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而遭受损失时,有权要求用人单位进行赔偿。赔偿的计算通常基于劳动者的实际损失,而实际损失往往与劳动者的基本工资紧密相关。因此,在计算赔偿金额时,一般会以劳动者的基本工资作为计算依据。
三、特殊情况下的处理
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劳动法赔偿是按基本工资计算,但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在某些行业或地区,可能存在按照底薪或其他标准计算赔偿的惯例或规定。此外,如果劳动合同中有特别约定,也可能影响赔偿的计算方式。因此,在具体情况下,还需要结合相关法规、行业惯例以及劳动合同的具体内容来确定赔偿的计算方式。
综上所述:
劳动法赔偿的计算方式通常基于劳动者的基本工资,而非底薪。基本工资作为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主要组成部分,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劳动者的实际损失。然而,在特殊情况下,也可能存在按照底薪或其他标准计算赔偿的情况。因此,在处理劳动法赔偿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相关法规、行业惯例以及劳动合同的具体内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七条规定: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五条规定: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⑵ 保底工资是怎么算的
保底工资就是你和单位订立的基本工资,基本工资不应该把提成也算在里面。不过这个劳动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底薪工资是按工资薪减月薪加21.75*缺勤天数*出勤天数比例。工资底薪是指从业人员的基本工资,劳动者基本工资是根据劳动合同约定或国家及企业规章制度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的工资。也称标准工资。在一般情况下,基本工资是职工劳动报酬的主要部分。
底薪是保底的。就说无论这个月做的业绩怎么样,都会有这些基本工资。如果这个月有奖金或者提成或者绩效的话,月薪就等于底薪加奖金加其他的,这个就是工资了。基本工资是包括了津贴加班费等的工资,底薪是正班时间的工资,即一天八小时,每星期五天,每个月二十一点七五天的最低工资。
基本工资,即劳动者所得工资额的基本组成部分。它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的工资标准支付,较之工资额的其他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具体来说,在企业中,基本工资是根据员工所在职位、能力、价值核定的薪资,这是员工工作稳定性的基础,是员工安全感的保证。同一职位,可以根据其能力进行工资分不同等级。
底薪即基本工资,劳动法规定的当地最低保障工资基数。而基本工资是工资构成的一部分,各单位规定比一样。但一般是工资由基本工资、职务工资、津贴、各种补助、奖金等构成。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章 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