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哺乳期妇女
⑴ 哺乳期请假劳动法是怎么规定的
律师解答
哺乳期间请哺乳假,由用人单位批准。哺乳期间的工资按不低于生育津贴的60%支付工资,但不得低于当年度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哺乳期间每天安排1小时休息或哺乳时间,多胞胎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哺乳期应至婴儿满一周岁止。《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九条
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
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
第十条
女职工比较多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女职工的需要,建立女职工卫生室、孕妇休息室、哺乳室等设施,妥善解决女职工在生理卫生、哺乳方面的困难。
⑵ 2024年哺乳假实施新规定 2024劳动法规定的哺乳期是几个月
导读:在喂养孩子母乳期间,母亲需要注意饮食和休息,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充足的乳汁供应。每日要给孩子为母乳的话,母亲需要了解清楚哺乳假的休假事宜,以便顺利地安排假期和工作。那么,2024年哺乳假实施新规定是怎样的?2024劳动法规定的哺乳期是几个月呢?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2024年哺乳假实施新规定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九条,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
2024劳动法规定的哺乳期是几个月
法律规定的哺乳期是12个月,每天哺乳时间为两次,每次除去来回路上的时间为半小时,来回路上的时间也算工作时间,不扣除工资。也可以两次哺乳时间合并在一起使用。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九条规定: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四条规定: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三十四条规定:除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应自动延续至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期满为止。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第二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三)女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哺乳假的工资怎么结算
1、请3个月、6个月哺乳假的工资,均按本人基本工资加职务岗位津贴、省直补贴的80%发给,不影响晋级、调整工资并计算工龄。
2、请一年(含法定产假)哺乳假的,工资照发,职务(岗位)津贴、省直补贴停发。不影响晋级、调整工资并计算工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不发。
3、双生以上的女职工,可实行产后休息一年,其产假以外的工资,按本人基本工资的80%发给。
4、哺乳时间:对抚育未满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在每班工时内应给予两次哺乳时间(包括人工喂养),每次哺乳时间单胎为30分钟。也可将两次哺乳时间合并使用。双生以上者的哺乳时间,按单胎哺乳时间相应成倍增加。哺乳时间及途中往返时间应扣除劳动定额,工资照发。
5、婴儿满周岁后,确诊为体弱儿,可适当延长哺乳期,但最多不超过六个月。
6、确诊患有更年期综合症的女职工,症状较重,每月可给予公假休息1-2天。
7、女教师产假正值寒暑假期间,其寒暑假休假时间可以顺延
8、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女职工,在合同期未满的情况下,不能以怀孕、生育、哺乳为由,解除其劳动合同。
9、男女双方均晚婚晚育的,男方可享受5-7天的护理假。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2024年哺乳假实施新规定,2024劳动法规定的哺乳期是几个月”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⑶ 哺乳期请假劳动法规定
在哺乳期间,女性职工享有一定的权益保护。根据劳动法,女职工在哺乳期间每天应享有至少1小时的休息或哺乳时间,若为多胞胎生育,则应适当延长。此期间被视为劳动时间,直至婴儿满一周岁为止。
如果婴儿在一岁后,经由县(区)以上医疗或保健机构确诊为体弱儿,可以适当延长哺乳时间,但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女职工可以在哺乳期间申请哺乳假,但需要得到用人单位的批准。在此期间,其工资应不低于生育津贴的60%,且不得低于当年度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每班劳动时间内,应给予两次哺乳时间,每次30分钟,对于多胞胎生育的情况,每次哺乳时间需相应增加。
对于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的女职工,产假期满后若仍需抚育婴儿,可以申请哺乳假。对于首个孩子,如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可享有6个月的哺乳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继续发放;第二个孩子,则享有3个月的哺乳假。
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为独生子女母亲提供一年的哺乳假,期间工资照发,但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不发。若哺乳假为3个月或6个月,工资按基本工资加职务岗位津贴、省直补贴的80%发放,不影响晋级、调整工资及工龄计算。
若有双胞胎或更多孩子的情况,产后可休息一年,其产假以外的工资按基本工资的80%发放。哺乳时间的计算包括往返途中的时间,且不应扣除劳动定额,工资照发。
婴儿一岁后,如果确诊为体弱儿,可适当延长哺乳期,但最多不超过六个月。对于更年期综合症症状较重的女职工,每月可给予公假休息1-2天。
女教师的产假如与寒暑假重叠,寒暑假的休假时间可以顺延。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女职工,在合同期内,不得因怀孕、生育、哺乳而解除劳动合同。
对于晚婚晚育的夫妻,男方也可享受5-7天的护理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