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新版本的劳动法
㈠ 2019年新劳动法死亡的规定
你是问工伤造成死亡,还是自身得病死亡?
劳动者因工死亡的,其亲近属可享受如下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在职员工因病死亡赔偿 :
一、丧葬补助费在职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丧葬补助费为死亡当月工资3个月的标准发给。离退休(退职)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丧葬补助费为上年度企业离退休人员3个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标准发给。
二、一次性抚恤金在职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一次性抚恤金为职工死亡当月工资20个月的标准发给;离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一次性抚恤金为其生前最后一个月基本养老金20个月的标准。
三、遗属生活补助费职工有多名遗属时,全部遗属的月生活补助费标准之和,不得超过该职工生前月工资或月基本养老金。
五、职工供养直系亲属范围及享受遗属生活补助费的条件职工供养直系亲属范围及享受遗属生活补助费的条件,比照《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8号)执行。具体是:
1、职工供养直系亲属,范围包括该职工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其中,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包括遗腹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抚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2、上述规定范围中的人员,以死亡职工工资或养老金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在职工死亡30日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按规定享受遗属生活补助费。
(1)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2)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职工配偶男年满6O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
(3)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职工父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
(4)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职工子女未满18周岁的;
(5)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满60周岁,祖母、外祖母年满55周岁的;
(6)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职工子女及其配偶已经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孙子女、外孙子女未满18周岁的;
(7)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的。
3、领取遗属生活补助费的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生活补助费:
(1)年满18周岁且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2)就业或参军的;
(3)因病非因工死亡职工配偶再婚的;
(4)被他人或组织收养的;
(5)死亡的。
4、领取遗属生活补助费的人员,在被判刑收监执行期间,停止享受生活补助费。刑满释放仍符合领取生活补助费条件的,按规定的标准享受生活补助费。
㈡ 劳动法第四十一条原文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在生产经营需要时,可以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延长工作时间,但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
2、特殊情况下,每日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小时,且每月累计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3、劳动法的修订历程如下:
- 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 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 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二条,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 2008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二条,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 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条,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综上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延长工作时间,但设置了严格的限制:日常延长不超过一小时,特殊情况下每日不超过三小时,且每月累计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㈢ 2019劳动法辞退新规怎么计算
1. 根据2019年的劳动法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将从应当签订之日开始,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
2. 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的情况下,如果用人单位违反了法律规定,需要按照第四十七条规定,支付经济补偿的两倍作为赔偿金,以此来补偿劳动者的经济损失。
3. 这一两倍赔偿金的规定,是为了加强劳动保护,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4. 用人单位有责任严格遵守劳动法律法规,避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以避免法律责任。
5. 如果劳动者遭遇了用人单位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提起仲裁、诉讼,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6. 用人单位应当提升法律意识,确保劳动合同的签订与终止符合法律规定,以避免因违反劳动法而承担法律责任,同时保障员工与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7. 总的来说,2019年劳动法对劳动合同的订立、解除和终止都有明确的规定,这些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权益,预防和解决劳动争议,维护劳动力市场的公平和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