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内涵
❶ 行政法上的比例原则是什么含义
行政比例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应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相对人权益的保护,如专为实现属行政目标可能对相对人权益造成某种不利影响时,应使这种不利影响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内,保持二者处于适度的比例。
建议参考 http://ke..com/link?url=XYftyMWo-n-a2pxj-sNxTPxDCQRU9j8qxB-_
❷ 行政法中的逾期不为和逾期而为的区别
一、逾期不为与逾期而为的内涵
(一)不作为期限的界定
法律期限主要有三种:1、法定期限,即法律、法规对行政主体履行作为义务的期限明确的规定。2、合理期限,在缺乏法定期限时,行政主体履行作为义务应当根据行政机关处理这类问题的通常时间、事件本身的难易程度、主客观条件确定一个合理期限,作为确认行政主体是否履行作为义务的参考标准。3、紧急期限,对某些紧急事项处置,如交通事故、水灾等,行政主体接到报告即应采取紧急处置措施的时间。
(二)逾期不为的内涵
行政不作为的逾期不为是指行政机关有法定义务,并且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履行法定义务的能力,在法定期限内怠于履行应尽的行政法律义务,超过法定期限,仍然没有履行,并且一怠到底,最后也没有履行法定义务的不作为方式,即纯正的行政不作为。
(三)逾期而为的内涵
行政不作为的逾期而为又称为延迟履行,是指行政主体具有法定的义务,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由于主观过错而使职权所发生的作用超过了法定期限,对职权的行使出现一种违法的瑕疵状态,这种违法的瑕疵状态是在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产生的,但履行了本应行使的行政职责的不作为,即不纯正的行政不作为。
二、逾期不为与逾期而为的关系
(一)逾期不为与逾期而为的联系
1.发生时间相同
逾期不为和逾期而为都发生在行政义务法定期限以后,都是超越了期限而产生的不同行为方式。不论是超过法定期限,还是合理期限,亦或者紧急期限,都可以产生两种行政不作为。逾期不为和逾期而为已经属于超越了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违法性行为,不应有自由裁量权问题,更无时间的扩转。即使延长,也是在法定的限度内,也都有法律的明文规定。因此两者的发生都是“逾”,并且逾的是法定的“期”。
2.都产生一定法律效果
逾期不为与逾期而为的结果都“为”了,不论积极或者消极,不论明示还是默示,都是“为”的方式。尽管两者的法律后果有众多差异,但都发生了一定的行政结果。逾期不为的结果产生了复议,诉讼等行政结果。逾期而为也会产生复议,诉讼甚至国家赔偿等结果。所以尽管结果不同,但效果都影响行政相对人。逾期不为是从法定期限过后就开始不为,一直持续。而逾期而为是从法定期限过后到作为之前是一直持续不为。
(二)逾期不为与逾期而为的区别
1.产生原因不同
逾期不为的原因是行政主体怠于、不屑、不予履行,公然对公共和个人利益的侵犯。主观上具有恶意,是一种严重的行政违法。逾期而为是行政主体的主观过错引起。不论是行政主体主观上故意追求,还是主观上过失等都可以构成逾期而为。
2.不作为的态度不同
逾期不为的积极方式多是对自己的不作为,严重违规行为视若无睹,甚至追求结果的发生!逾期不为也有消极的看着结果发生,放任的态度,面对行为发生无所谓的心态。消极的逾期不为方式极大影响行政相对人对行政主体的信赖感。逾期而为的不作为态度则是积极的,半故意心态,本是想履行的,但是由于故意,而不想快速履行,延迟履行,但总是会履行。
3.行为方式不同
逾期不为的方式:一非法明确拒绝不履行,多发生于公民或组织请求行政主体为一定行为,在法定时限过后,本应合法履行,但行政机关没有任何理由而明确拒绝履行的行为。二是无任何意思表示的不履行,即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应该履行的情况下,逾期没有任何行为表示,以事情没有发生过一般不予理睬。三是以行为方式表示不予履行。多发生于行政主体以职权的方式主动履行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本应在合法期限内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不法行政行为予以制止等履行行为,但行政主体在最佳的履行期限过后表示不予管理,面对不法行政行为见而走开、避开的行为。逾期而为的方式是可以预期的,即以行政相对人原期待的履行方式而进行,没有超出本该实行的行政行为,而是遵循原行为方式,并且这种行为方式是弥补的方式。
❸ 怎样理解法的内涵与外延
法律是带有政治形式的、以国家为中介的共同规章,这也就是通常所讲的内法律是由国容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除了法律关系外,法律制度也是法这种社会现象的组成部分。这是因为,任何一种法律制度都是由一定的法律关系所组成的。法律制度包括在法的范围之内。对法律制度的通常解释即法律制度是调整某一种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依然是从规范的意义上看待法律制度的,是不全面的。
(3)行政法内涵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法律的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告知人们,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违法者将要受到怎样的制裁等。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立法和普法工作来实现的。法律所具有的明示作用是实现知法和守法的基本前提。
对于法律的预防作用主要是通过法律的明示作用和执法的效力以及对违法行为进行惩治力度的大小来实现的。法律的明示作用可以使人们知晓法律而明辨是非,即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绝对禁止的,触犯了法律应受到的法律制裁是什么,违法后能不能变通,变通的可能性有多少等等。
❹ 简述行政和理性原则的涵义及具体内容
行政法基本原则是行政法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从行政法学研究起步之日开始,学者们对这一命题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行政法基本原则应当反映出植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行政法所有的性格.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归纳起来无外乎下列四种:
一是指导行政法制定,执行,遵守以及解决行政争议的基本准则,是整个行政法的理论基础,是贯穿于整个行政法的主导思想和核心观念;
二是贯穿行政法之中,指导行政法的制定和实施等活动的基本准则,它是人们对行政法规范的精神实质的概括,反映着行政法的价值和目的所在;
三是贯穿行政法律规范之中,指导行政权的获得,行使及对其监督的基本准则,也是揭示行政法基本特征并将其与其他部门法区别开来的主要标志;
四是指贯穿于行政法始终,指导行政法的制定和实施的基本准则或原理,是行政法精神实质的体现,是行政法律规范或规则存在的基础.
这四种不同的定义体现了学者们对行政法基本原则认识的逐步深化,也体现了其所依据的行政法基础理论的发展.同时,上述四种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概念都包含了相同的涵义,即对行政法制定,实施等全部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在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功能中,其"指导"作用才是最根本的,才是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行政法基本借以建立和展开的基础.基于此,笔者认为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应为:合法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及时救济原则和统一原则.
❺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含义有哪些
行政法的基本原复则
(一制)合法行政原则
合法行政原则主要有三层意思:第一,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要严格依法进行。第二,合法行政中的“法”法律渊源表现为法律、法规和规章。第三,行政机关必须遵守“法无明文规定即禁止”。
(二)合理行政原则
“合理行政”的主要含义是行政决定应当具有理性,属于实质行政法治的范畴,尤其适用于裁量性行政活动。
(三)程序正当原则
程序的正义就是对程序施加了道德标准和要求,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的程序才能叫做符合程序正义的程序。
(四)高效便民原则
高效便民是指行政机关能够依法高效率、高效益地行使职权,最大程度地方便人民群众。
(五)诚实守信原则
我国《行政许可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行政机关的诚信原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信赖利益保护原则。该原则主要体现在《行政许可法》第八条中。该条规定如果行政机关因不诚信的行政行为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依法负补偿责任。
(六)权责统一原则
权责统一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享有法定职权时,同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❻ 报考法院和检察院需要考什么
报考检察院和法院:需要参加吉林省公务员统一考试,要考申论和行测,不考法律基础知识。
但要先查询是否检察院和法院招收的条件
条件:需要通过司法考试
分为笔试与面试:笔试考申论与行测,面试为法院自主命题。
测试内容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型多样,且不拘泥于固有测试模式,其主要内容涉及:
1.言语理解与表达
主要测查考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
2.数量关系
主要测查考生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3.判断推理
主要测查考生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4.常识判断
主要测查考生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对常见现象或事物进行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主要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基本常识。
5.资料分析
主要测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等构成。
(三)作答要求
1.《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全部为选择题。测试材料分为两部分:试题本和答题卡。考生必须将题本上的条形码揭下,粘贴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否则因未粘贴、粘贴错误等造成的后果由考生自负。
2.考生须用黑色墨水笔在答题卡的姓名、报考部门栏上填好本人姓名和报考部门,并在准考证号一栏的空白方框中填上本人准考证号。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栏中相应方括号内的数字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为准,不要涂到框外。
3.考生阅读试题本上的试题,然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的题号下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作答在题本上或其他位置的一律无效,用其他笔填涂的一律无效。
4.考生务必携带的文具以准考证要求为准。
三、《申论》应考须知
(一)科目介绍
主要测查考生通过对给定资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等,所体现出的把握现象、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申论》全部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其中《申论》(甲)、《申论》(乙)和《申论》(丙)在题型、题量和难度等方面会有所不同。
(二)测试内容
根据背景资料和测量目标的不同,《申论》题型及要求会有所变化,其测试重点主要涉及:
1.阅读理解能力
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2.综合分析能力
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3.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
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4.文字表达能力
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5.贯彻执行能力
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三)作答要求
1.《申论》试题全部为主观题。测试材料分为两部分:试题本和答题卡。考生须将答案作答在申论答题卡上,在非指定位置作答的一律无效。
2.考生须用黑色墨水笔在答题卡的姓名、报考部门栏上填好本人姓名和报考部门,并在准考证号一栏的空白方框中填上本人准考证号。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栏中相应方括号内的数字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为准,不要涂到框外。
3.使用少数民族语言试卷的考生,必须用少数民族语言答卷,否则后果自负。
4.考生务必携带的文具以准考证要求为准。
拓展内容:
吉林省各级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采取分级考试的形式进行,笔试科目为公共科目、公安专业科目(报考公安机关执法类职位考生加考该科目)。报考省直、市(州)直机关(含垂直管理系统的市州局和长春市所辖区)和选调生职位的考试级别为甲级,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甲)、《申论》(甲)。报考县(市、区)机关(含垂直管理系统的县和除长春市辖区之外的区局)、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及省和市(州)直机关(单位)驻本级政府所在地之外县(市)的考试级别为乙级,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乙)、《申论》(乙)。其中报考乡镇机关录用优秀村干部和街道办事处录用优秀居委会干部职位的考生,考试级别为丙级,笔试科目为《申论》(丙)和《农村工作常识》或《街道工作常识》。报考公安机关执法类职位的考生笔试科目除《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甲或乙,根据公安机关级别确定)、《申论》(甲或乙,根据公安机关级别确定)外,还需参加《公安专业科目》考试。
笔试考点设置在市(州)政府所在地。报考省社保系统、省统计系统、省地税系统(不含长白山地方税务局)职位的考生笔试考点设置在各级社保局、统计局、地税局所在市(州);报考长白山地方税务局职位的考生笔试考点设在长春(省直考区)。
本次考试各级公务员主管机关和考试机构,不指定考试复习资料,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