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律师援助 » 刘沛律师

刘沛律师

发布时间: 2021-12-27 21:21:30

1. 求论文·浅谈学习理论在音乐学习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摘要〕:本文基于对学习理论的研究,对行为主义重要代表人物桑代克、巴甫洛夫、斯金纳、班杜拉研究成果的梳理并列举笔者艺术实践中的真实案例加以阐述。

〔关键词〕:学习理论;行为主义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人的一生都在学习。它并不仅限学校里传授知识,凡涉及到动作、语言、技能、生活、记忆、认知、思考等都属于学习心理研究范围内。大学生接触得最多的毫无疑问的是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学习效率和学习结果,相信大家在学习过程中也会经常出现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这个单词我总记不下来?为什么这个曲子我怎么练习也达不到老师的要求,反而越练越差?”等等。尤其是作为将来从事音乐教育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它关系到你将来是否能顺利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做一名合格的人民音乐教师。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同时也给教育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这些影响产生的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如家庭因素、身心因素、学校因素等。在这些因素影响下,产生了一系列学习问题,这些问题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呈现出成倍增长的趋势。如厌学症、习得无助症、注意力障碍症、学习过度焦虑症、恐学症等等。

笔者在进行艺术实践的钢琴教学过程中曾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岩岩今年七岁了,他是个智商很高的小男孩,自尊心、自信心强,虽然年纪小,但却是整个小学二年级的佼佼者,曾获得全国儿童英语比赛一等奖。刚转到我这儿学琴时,他已经学了三个月钢琴了,第一节课时,我就发现了他过人的天赋,但有一点令我不满意的是在别的孩子上课时他经常会讥笑他人的缺点。第二次上课时,他有一个曲子速度太快,音符颗粒感不强,我示意让他放慢速度练习,但他不听,于是我示范了两种演奏效果,一种是速度很慢但音符非常清晰的片段,一种是速度很快但音符含糊不清的片段,接著问他喜欢那一种演奏效果,他沉默了一分钟,紧锁眉头,突然哇地一声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点手足无策的感觉,他扑向妈妈的怀里,大声哭喊著:“妈妈,我再也不学钢琴了,学著没意思,老师说我弹得不好听……”学钢琴没意思,是我最怕听到学生说的话。我忙解释道:“老师没有说你弹得不好听,只要你慢弹就会更好听了,小男孩不应该哭鼻子的。”这下可好,他哭得更凶了,抱著妈妈要回家。于是我问了岩岩的妈妈他的情况,他妈妈说原来上课也哭过,但原来的老师从来都是夸奖他,因为他聪明,全家都宠著他。此时,我明白了原因,但已经迟了,他的问题就出在家庭和学校教育给了他太多的强化物,致使他缺乏战胜挫折的勇气。此后,他虽然经常来艺术班上音乐基础课,但再也没碰一下钢琴,他妈妈也没有办法。现在每当我看到这个孩子,心中就充满了愧疚,他是我手上第一个流失的学生,也将是最后一个。

针对上述种种学习问题,笔者归纳出三个学习流派,即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其中重点阐述行为主义。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借鉴和帮助。

学习理论是关于学习本质、学习过程、学习机制、学习条件及其影响方面的学说。但学习现象本身却是复杂的,特别是发生在学习者头脑里的变化过程并不能被直接观察,人们便从各自学派的观点立场出发,形成不同的学习理论流派。

学习理论是心理学中最古老、最发达的研究领域之一。早在冯特(W.Wundt,1832-1920)1879年建立科学心理学之前,古代中国与古希腊的教育家、思想家就对学习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尤其以我国古代的学习思想最为系统、丰富。在学习实质方面,他们提出学习是积累知识、技能与贯通运用相结合的过程的观点。所谓“积习既多”、“脱然有语”、“豁然贯通”(朱熹,《朱子四书或问》卷二,《大学或问》)便应证了上述观点。并将学习过程划分为七个阶段,即立志(形成学习动机)、博学(广泛获取知识)、审问(发现学习中的问题)、慎思(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层次加工)、明辨(思维活动中的分析过程,掌握知识)、时习(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笃行(付诸实践)。这七个阶段比较全面系统地概括了学习活动的完整过程,足以见得当时我国教育思想家的超前意识。

从西方学术史看,科学是哲学的衍生物。后来,科学独立为与哲学并行的学科。科学与哲学有互动关系。科学产生知识,哲学产生思想。所以在进行学习理论时,我们首先来探究一下它的思想根源。从哲学的视野讨论学习问题属于认识论(epistemology)的范畴。“我们是怎样认识世界的?”“我们怎样学习新知识?”“什么是知识的源泉?”等,一直是哲学家们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经验主义(empiricism)和理性主义(rationalism).

经验主义认为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他们虽然不否认有些知识可从各种经验之间的关系的理性思考中推衍中出来,但特别重视感觉经验。其思想根源可追溯到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他坚信理念不可能独立于外部世界而存在,人们感觉的外部世界是所有资源的源泉。主要代表人物有洛克、休谟等。其中洛克提出了两个对经验主义影响较大的观点,一是他认为构成知识的观念来源于两类经验,即外部经验(感觉)和内部经验(内省)。二是联想论,即人获取复杂的知识主要是通过联想,将零碎的观念汇集成系统的知识。这些观点都为联想心理学做了理论准备,到19世纪末,演变为联结主义,同时观念之间的联想转变为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由此产生了行为主义。

理性主义认为理性是知识的源泉,是自明之理的天赋直觉和演绎推理。知识、信仰、行为的唯一可靠基础是理性资料,而不是感觉资料、神灵的启示或直觉。其思想根源可追溯到柏拉图,他认为物质世界虽然是通过人的感觉反映出来的,但只有通过人的理性的思考才能真正知道物质世界。主要代表人物有康德、赫尔巴特、黑格尔等。其中康德是理性主义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外部世界实际上是无序的,之所以会被人们理解为有序,是由于理性认为它是有序的,理性在认识世界中有重要作用,理性给予经验的某些形式是天赋的。理性主义的先天结构思想对尔后欧洲的格式塔心理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ehavioral learning theory)其典型的、核心的观点是将学习看做是个体外显行为改变的历程,学习是被动的,对学习时个体内在的心理历程是否改变一般不予解释,而个体外显行为的改变主要显示在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上,主张人一切行为是由环境决定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极端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行为主义的旗帜是由华生(J. B. Watson 1878-1958)树立的。就此,他的最著名的、被引证得最多的一段话表明了这一点,他说:“给我一打健康而又没有缺陷的婴儿,把他们放在我所设计的特殊环境里培养,我可以担保,我能够把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一一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甚至是乞丐或窃贼,而无论他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或他祖先的职业和种族是什么。”下面我将以行为主义重要代表人物为线索来对行为主义做进一步的探索。

桑代克(Edward L .Thorndike 1874-1949)的试误学习理论(trial-and-error learning)对学习的实质、过程、规律、迁移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第一个用动物进行学习研究的人,建构了教育心理学上最早、比较系统的理论,并且确立了用实验法来研究现象,被后人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但他的理论最大的不足就是将学习看做一种盲目的行为,把动物的学习规律类推到人的学习,是一种机械学习观,忽略了人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在实验中,他制作了一个迷箱,观察猫是如何踏到机关,逃离迷箱并得到事物的。经过反复实验,他发现猫初进迷箱动作是紊乱的,只是偶然碰到开关,逃离迷箱的,但在以后的重复练习中,紊乱的动作随著练习的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最后学到一进迷箱就能开门取食。由此,产生了他著名的尝试与错误系统的学习理论,其主要内容如下:

学习的实质是形成联结,这种联结包括人为联结和非人为联结,而获得联结的方式即是试误学习,它虽然是从动物实验中得到的,但它是有一定的正确性的,试误学习的确是人类学习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尤其是当人们解决新问题时更是如此。人类文明史从某种程度讲,就是一部尝试错误的历史。爱迪生有段话是对试误学习最好的解释:“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项工作的方法是什么。”今天看来,它也是我们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最大的不同,西方主张让学生大胆自己去探索,而中国则迫不及待地把所谓的正确答案告诉学生,这便是中国孩子学习问题的根源,习惯了长期接受知识,使他们极度缺乏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面对新问题束手无策,只能选择逃避,依赖他人来解决,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前面提到的岩岩的案例即是这样的情况,这是我们值得深思的。

在试误学习过程中,他总结了三条重要的学习律:

1、准备律(law of readiness):准备状态主要指一种动机状态,但为涉及知识结构上的准备,这是他的不足之处,学习者是否对某种刺激做出反应,与学习者本身是否做好准备有紧密的关系,正如猫在实验前必须处于饥饿状态一样。

2、练习律(law of exercise):也称作进废退律。包括使用律(law of use)和失用律( law of disuse):一个已经形成的联结如果加以应用,那么此联结的力量就会得到强化,反之,则削弱。但他后来承认单纯的重复练习不会无条件的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力量,只有当学习者看到练习后满意的效果时,练习才有作用。所以当我们练琴时要多动脑筋想想是否正确,不能一味埋头苦练,否则错误的联结将会得到强化,影响效率,同时老师除了给学生提要求之外,还要对练习方法进行指导。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便是这个道理,这就解决了前面提到的为何反复练习也达不到老师要求,反而越练越差的问题。

3、效果律(law of effect):某一反应之所以与某一刺激发生联结,原因是该行为(碰触开关)能够获得满意的效果(出笼得食)。这是试误学习的基本原则。假想当猫好不容易逃出来看到的是大狼狗,猫还愿意想方设法跑出来吗?这一点也非常值得我们深思,若学生千辛万苦将一首难度系数大的曲子结结巴巴弹下来后,得到的却是老师的厉声责骂或满不在乎时,可想而知学生的积极性将大打折扣,但也要依据学生的个人情况而定。老师点评学生作业时,一定要注意,先说优点,肯定学生的劳动成果,然后再提不足之处。

桑代克的一个重要的学习迁移理论--相同要素说(theory of identical element)也是值得研究的。17世纪开始,欧洲教育界受形式训练说的影响,相信迁移是无限的,但他提出,只有当原先的学习情况和新的学习情况有相同要素时,原来的学习才有可能迁移到新的学习中去,相同要素的多少与迁移程度呈正比。正如小时候学会骑小自行车,有助于长大学习大自行车,但对学习开车却影响不大。

巴甫洛夫(Ivan Petrovich Pavlov 1849-1936)的经典条件学习是行为主义比较早的代表,属于最简单的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学习,他重视动物与人的行为和神经系统的关系,通过条件反射来研究大脑皮层的活动。他在对狗做条件反射的试验中,得到了几条对后世影响非常大的结论,但他把学习当做一种被动、机械的行为,这是不恰当的。下面是笔者对他研究成果的梳理。

无条件刺激(UCS):未经学习的反应动作中,引起反应的刺激因素。在巴氏试验中,引起狗分泌唾液的肉即为UCS

无条件反应(UCR):学习者本身具有的行为,即UCS引起的反应。在巴氏试验中,肉引起狗分泌的唾液即为UCR

条件刺激(CS):在学习过程中引起反应的刺激。如狗学会听到铃声就分泌唾液,其中的铃声就是CS

条件反应(CR):学习过程中,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在试验中,狗听到铃声后分泌的唾液即为CR

后人将他的试验概括为五个学习律:

1、 习得律(acquisition):在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称为条件反射的习得过程。

2、 消退律(extinction):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应会逐渐削弱或消失。

3、 泛化律(generalization):条件反射形成后的初期,另一些相似的刺激也会引起条件反射。新刺激越接近原来的刺激,泛化现象越明显。

4、 分化律(discrimination):对事物差异的反应。实现分化的手段可以是选择性强化,也可以是消退。

5、 二级条件作用(secondary conditioning):把已经习得的条件反射当做无条件反射,加入另一个中性条件刺激,形成新的条件反射

虽然巴甫洛夫形成年代早但对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克服人的焦虑、恐惧情绪十分有效。我将以一个案例证明:

有些孩子进第一次幼儿园或上学(UCS)有恐惧情绪(UCR),教师就可以用系统脱敏法解决这种情绪障碍,不断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孩子尽快熟悉环境,喜欢新环境(US)排除焦虑,达到放松的目的。(CR)

如今有些失败的音乐课堂教学也可利用经典条件反射的理论来分析,如严厉的教师,枯燥的五线谱(UCS)将引起孩子的厌恶、恐惧情绪(UCR),而音乐课(CS)本身并不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情绪,但经过UCS和CS反复成对出现时,音乐课已成为与消极反应相联系的事物刺激。这是当今音乐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的问题。

20世纪30年代后期,斯金纳(Kenneth W. Spence 1907-1967)改进了桑代克的迷箱实验,设计了“斯金纳箱”研究动物的学习,提出了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的理论,更好地解释了那些有机体自发发出行为的情况下产生的学习,避免了经典条件反射理论难以解决的学习现象;将原理、概念的解释置于操作条件作用之上,使人们能够较为有效的控制、预测行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是桑代克的效果律的延展;他提出的对直接经验的重视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就拿我们自己本身来说,学校一直很重视我们艺术实践的能力,因为在校期间,我们通过实践能获得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直接经验,有利于我们走出校园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但他的理论中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一是强调外显行为的塑造,难以解释复杂的学习,夸大强化的作用。二是过分强调直接学习,其实人的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后来提出的间接学习。三是过于强调环境在学习中的地位,忽视了学生主动性、兴趣等“内在因素”。比如他能很好地解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现象,但却不能解释出淤泥而不染的现象。

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operant conditioning)的主要内容有:他认为存在两类行为,即应答性行为(respondents)和操作性行为(operant)。巴甫洛夫研究的就是前者,而后者是由未知的刺激引起的,有机体自行发出的行为或反应。斯金纳不同于桑代克的地方也就在于桑代克认为强化的结果是加强了S与R的联结,而斯金纳认为刺激是未知的,并且与学习无关,联系是在反应和强化中形成的,发生在操作性学习的中的是一个反应被强化。使之被重复的可能性增加了。

在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中最值得学的便是强化原则:在条件作用中,凡能使个体操作性反应的频率增加,或维持的刺激,都称为强化(reinforcement),产生强化作用的刺激称为强化物(reinforcer)。强化物可分为一级强化物(primary reinforcer)和二级强化物(generalized reinforcer) ,一级强化物指有机体不必学习就具备的强化性,与先天的需求与或驱力有关,如食物、水等。二级强化物指任何一个中性刺激假若与一级强化物反复结合,它自身就能获得强化的性质,可以是物质的,但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像金钱对于婴儿来说,就不是强化物,但小孩知道金钱能买糖果、玩具时,金钱也就能对儿童的行为产生效果。所以教师选择强化物时,要十分注意,不要总依靠物质方面的强化物,学生会过分依赖强化物,就拿我们许多钢琴老师来说,学生作业完成好就奖励小贴画,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对贴画不再感兴趣,其实精神强化物更能促进学生学习,一个微笑、一句称赞、一个动作足矣,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强化作用分为正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和负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说到此处,不得不提到正惩罚(positive punishment)和负惩罚(negative punishment)。我在此,将对这四个概念做比较全面的分析。

所谓强化的目的是强化某种行为。

正强化指某行为出现后增加的一种刺激来强化此行为,比如说奖励就是最常见的例子,如学校一年一度的奖学金、三好生评定。

负强化目的同样是增强某种行为,但它采用此行为出现之后,解除不愉快的刺激。如一位学生临考前,还在看电视,不复习功课,而母亲就一直在他身边唠叨,直到他去书房看书,母亲才停止唠叨。

所谓惩罚,目的都是要使某种行为弱化。

正惩罚指行为出现后增加一种弱化某行为的刺激,批评、处罚就是惩罚中常见的手段。如一学生上课说小话,被老师批评,并罚抄课文。

负惩罚同负强化一样,都属于撤消性的,不同的是,负惩罚是通过撤消令学习者喜欢、愉快的刺激来达到弱化原来某行为的目的。这一点其实就是皮墨克原则。如只要不认真上钢琴课,父母就不带孩子去游乐园。

在强化过程中,斯金纳得到了两种强化程式类型:连续强化(每次正确反应都给予强化)和间歇强化,其中间歇强化分为比率强化(据正确率来说)和间隔强化(据时间间隔来说)。经实验证明,间接强化中的比率强化是最有效果的。正确掌握强化程序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岩岩这个案例就是最好的证明,滥用强化程序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它有可能将学生推上绝路。

最后,斯金纳对自己操作条件作用的形成过程做了详细的阐述。

其中最重要的是小步子塑造(shaping),后来用在心理治疗上就是著名的系统脱敏法,他先把一种要求习得的复杂的行为反应分解为若干比较简单的反应,先对动物容易做到的动作进行强化,然后逐渐加大动作的难度,逐个强化,达到掌握复杂动作技能的目的。马戏团都是用这种方式训练动物的。有个小故事能充分说明这个道理,有个放牛娃,放牧一头刚出生的小牛犊,因为放牧要过河,但河太深,小牛过不去,牛娃只能抱著小牛过河,年复一年,牛娃长成少年时,牛已经又高又壮,但牛娃依然抱牛过河,大家都赞叹牛娃的神力。这种方法对智障儿童的教育非常有效。

现在,我将以我的一个学生为例来实证小步子塑造理论。她叫婷婷,今年六岁,平时非常文静,特别喜欢学琴,每次最早来,上完课都不愿回家,要再玩会儿,照正常的孩子来说,这么喜欢练琴、学琴的孩子,应该是最优秀的,但她却是所有孩子中进度最慢的,三个月后,仍然不认识五线谱,一秒钟刚讲完音符宝宝的名字,接著问就忘了,这可急坏了我,于是我问了她的姥姥学其它东西的情况如何,她姥姥支支吾吾的,大概意思就是非常慢,我判断她肯定是智力发展滞后的孩子,于是我改变了教学策略,每节课用各种方法认识一个音(先从高音谱号开始)包括五指线谱口诀游戏、用彩笔画音符、找琴上相对应的音,等等,每认识三个音为一个阶段,我就将这三个音编成儿歌,我帮她伴奏,她一边唱,一边在五线谱上指这几个音符。然后逐渐增加难度,学会的音符越来越多了,高音谱号的七个音认识后,我让她自己找规律,她很快知道音符宝宝都是一个一个排排坐的。之后进行低音谱号的学习,为了不让她混淆,每节课我同样只教一个音,但增加的难度是让她自己找音符,并和高音谱号的音对比,找到琴键上的音。现在听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非常困难,老师需要极度的爱心与耐心,在这个过程中,我充分体会到了做一名好老师的不容易,每个孩子我基本上都上满了一个小时(正常课时量为45分钟)。但令我欣慰的是,六个月后,这个孩子能完全认识高音谱号的七个基本音级了,虽然低音谱号还不太好,但我相信,在她姥姥的积极配合下,我的悉心培养下,她一定会学得很好!

之后的消退、泛化、分化理论大致和把普洛夫的相同,在此,我将不再重复。行为主义发展到斯金纳相对来说已经相当完善了,但行为主义只解释外显行为,而很少涉及学习历程的内在变化,较好地解释简单行为,而不涉及复杂行为的弊病人没有得到解决,班杜拉、托尔曼等对行为主义提出了质疑,其观点介于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之间。

班杜拉(A.Banra 1925---?)就行为主义的弊端提出了自己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在其观察学习研究中,注重社会因素的影响,吸纳认知心理学派的研究成果,把强化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改变行为主义重刺激轻中枢过程的思想倾向。改变了行为主义以动物为实验对象得出的结论直接推广到人的错误倾向。使观察学习模式、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一起被称为解释学习的三大工具。充分强调观察学习的重要性,强调老师、父母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出世后接触的第一类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次是老师,是传授知识,教会学生生存技能的人,为人师表是做老师非常重要的素质。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一是始终没有脱离行为主义环境论的观点,忽视儿童自身的认知结构,低估发展变量的重要性,二是实验室中的榜样包含了认为的遵从、压力,影响了实验的可信度,使榜样效果比实际生活中要高,三是过于强调间接学习,轻视了直接学习的重要性。下面是笔者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总结:

班杜拉主张行为、个人、环境的三元素取向理论。

这三个因素是相互影响的,于是他指出学习的产生来自于观察和模仿,由此他认为观察学习不一定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通过观察他人的示范行为,就能习得此行为,这样能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如学游泳、学开车等技能方面的学习。这一点是非常适合我们学艺的人的,中国艺术的学习从来都是口传心授,完全凭借对师傅的模仿,程式化强。如清朝乾隆年间形成的京剧,流传至今,也没有丧失它的本质,但西方的艺术则大不相同了,从巴洛克到古典到浪漫到民族乐派到印象派再到后现代音乐,变化是多么巨大啊!同时,观察学习就不一定依靠直接经验强化,它也就不是一种机械的反应了,而是带有主体色彩的主观性的反应。

基于上述理论的基奠他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self-efficacy)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也就是个体在面临某一任务活动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自我效能也可称作“自我效能感”、“自我信念”、“自我效能期待”等。

班杜拉指出:“效能预期不只影响活动和场合的选择,也对努力程度产生影响。被知觉到的效能预期是人们遇到应激情况时选择什么活动、花费多大力气、支持多长时间的努力的主要决定者”。班杜拉对自我效能的形成条件及其对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的形成主要受五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的唤起以及情境条件。只要音乐教师能理解此原理,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到班杜拉,行为主义已经发展至向认知主义过渡时期,教育心理学家们,已经不满足对外显学习的研究,转向人内部学习的研究,相继出现了认知主义、人本主义,使人类学习理论逐渐的完善起来。

行为主义虽然是最早的学习理论流派,但一些学习问题已经得到很好地解决,包括上面所提到的案例基本上都能用行为主义观点解决(如强化程序等)。相信对大家日后的教学有所帮助。但毕竟人是复杂的生物个体,每个人除了有共同的社会性外,还有个人的特性。笔者认为没有一个学派能完整概括人类学习的,都存在自身的局限,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我们正确判断学生存在的问题类型后,因材施教,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这三大流派有机结合起来,就能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是教育心理学有待解决的难题和前进方向。

参考文献:

[1] 汪凤炎《教育心理学新编》[M]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2] Guy R. Lefrancois著,佐斌译《美国教学的艺术》[M] 华夏出版社,2004
[3] 彭珃龄《普通心理学》[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吴增强《学习心理辅导》[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 卢家楣《学习心理与教学》[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6]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7] B . R . 赫根汉著,郭本禹等译《心理学史导论》[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 霍德杰斯著,刘沛、任恺译《音乐心理学手册》[M] 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2. 帮忙起名算命,姓刘男孩,越详细越好

下面是我自己找的
名典在线神算name321.com--姓名产生器名典在线神算name321.com---姓名产生器
刘 笔划数:15 五行是:火

系统产生了30个姓“刘”男性姓名,其五格及三才数理全为吉
姓名没有不吉利的特殊数理,姓名得分都在85分以上:

刘龙辰(87 分) 刘盛仁(96 分) 刘全轮(89 分)

刘翰磊(89 分) 刘翰生(89 分) 刘雄元(96 分)

刘风志(88 分) 刘军鸣(88 分) 刘光朗(100分)

刘致行(96 分) 刘保宁(88 分) 刘桂以(90 分)

刘全庆(89 分) 刘兴生(89 分) 刘冠荣(88 分)

刘桂宁(90 分) 刘时玉(90 分) 刘行弘(90 分)

刘勇榕(88 分) 刘保志(88 分) 刘固壮(90 分)

刘兴毅(89 分) 刘财壮(86 分) 刘树民(89 分)

刘翰谦(92 分) 刘刚榕(90 分) 刘致世(90 分)

刘继贤(95 分) 刘洪荣(90 分) 刘昌利(90 分)
刘京成 祝愿北京奥运圆满成功
刘志晋 志:志气,晋:上进
刘明正 明:光明,正:浩然正气,正气凛然;全意:正大光明
刘征文 征:征途,征刘,文:文采,文明,文化
刘定举 定:定义,定力,举:大也!
刘楷光 楷:楷模,光:光明,光亮
刘栋堂 栋:刘栋,栋刘,堂:堂堂正正
刘志博 志:志气,博:文采,博学
刘志浩 志:志气,浩:浩浩荡荡,乃大也
刘志宏 志:志气,宏:宏愿
刘国志 志在与民为善,为人民服务,其乐无穷
刘鸣志 鸣:鸣人,志:志气
刘浩洋 有海洋般广阔的胸怀
刘锦华 绵绣山河,巍巍中华,渴望祖刘的美好,就是刘表对奥运的刘福
刘仁鸣 仁:仁义,鸣:鸣人
刘宏辉 宏伟辉煌
刘世泽 恩泽刘世
刘京鹏 鹏:翱翔于天空之上
刘仲习 仲:可译为地位崇刘,习:学习
刘仲勋 仲:可译为地位崇刘,勋:荣耀
刘仲辉 仲:可译为地位崇刘,辉:辉煌
刘鸿升 有博大的胸襟,能纳百川的气量,遇事不苟,永往直前,步步刘升
刘孝伟 伟:伟大,宏伟
刘孝仁 忠孝仁义
刘文昊 昊的字意是:广大无边
刘剑鸣 一听就很有气势,剑气冲天,一鸣惊人,比喻日后必成才
刘博生 文采飞扬,博学多才
刘天佑 生来就有上天庇佑的孩子
刘炎彬 炎:燃烧 彬:形容文雅
刘煜城 照耀城市
刘烨华 烨:光耀
刘煜祺 煜:照耀 祺:吉祥
刘智宸 智:智慧 宸:古时君主的代称
刘正豪 豪:豪气;集正气于一身,啸傲于天地之间
刘鸿煊 鸿:大也 煊:光明
刘英杰 英俊杰出
刘鑫鹏 鑫:财富 鹏:比喻气势雄伟
刘俊楠 俊:英俊 楠:坚固;走到哪里帅到哪里,呵呵!事业亦如此,走到哪里活到哪里,帅到哪里,永不退缩,永不言败,永远立于成功者之地位!
刘鸿涛 鸿:旺盛,兴盛
刘晋鹏 晋:进也,本义,上进 鹏:比喻前刘远大
刘叔文 文:文采,文化,文明
刘逸轩 逸:安逸,轩:气宇不凡,气宇轩昂,气壮山河
刘传经 传:传艺,传承,经:经心,经典,经世
刘帝良 良:良善,纯良,帝:帝皇的称呼;仿有帝皇之气魄,亦有吞天地之大势
刘旭东 旭:旭日,东:日升东方
刘鹏飞 鹏:比喻气势雄伟,飞:飞翔
刘卫涛 卫:捍卫,保卫,涛:浩浩荡荡,涛涛不绝
刘楚清 楚:清楚,开明,清:清静,清心
刘庆坤 庆:庆幸,喜庆,开心,欢乐,坤:乾坤;然天地之浩气集于一身,转乾坤于手掌之中
刘冠群 冠:冠军,全意:技压群贤
刘研羽 研:研究,羽:羽翼,比喻飞的刘,看的远。日后必成大气
刘康志 康:康乐,健康,志:志气,志向;志在远方,鹏刘刘里
刘子康 子:老鼠,康:康乐,健康;一生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刘明成 明:明志,光明,成:成功;天降大刘于斯人,必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必终成大事
刘彦君 彦:古刘指有才德的人,君:君主,君子;行君子之道,做宏伟之事
刘以森 森:森刘,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与勃勃生机
刘东亮 东方明亮,比喻扬我华夏之风彩,中华之傲气
刘方剑 方:大方,剑:剑气冲天,气势不凡,日后必有大智慧
刘子杰 子:老鼠,杰:杰出,英杰
刘绪权 权:权誉,权力,权势
刘千万 希望人如其名;行千里万,高空万里

3. 更改户口本上婚姻状况需要本人办理吗

更改户口簿上婚姻状况需要本人或户主办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

第十七条 户口登记的内容需要变更或者更正的时候,由户主或者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户口登记机关审查属实后予以变更或者更正。

户口登记机关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向申请人索取有关变更或者更正的证明。

第十九条 公民因结婚、离婚、收养、认领、分户、并户、失踪、寻回或者其他事由引起户口变动的时候,由户主或者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变更登记。

(3)刘沛律师扩展阅读:

老李“妻子”离家20年户口簿上“有配偶”

8月20日一大早,家住太原市文庙街道幸福巷社区的老李,来到了社区办公室,递交申请低保的材料。“这下材料终于准备好了。”老李松了口气,又叹了口气。

老李50岁,眼睛残疾,没办法工作,一个女儿正读大专。父女俩、残疾母亲、弟弟几个人全靠79岁老父亲的退休金苦苦支撑,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像他这样的情况,他和女儿都能吃低保,但这么多年了,老李一直没有吃上,原因就在于户口簿上“有配偶”3个字。

老李没有领过结婚证,在1992年初和一女子举行典礼,生下女儿。给女儿上户口时,他户口簿上婚姻状况为“有配偶”。女儿出生后,她母亲离开了家,偶尔回来看望,但随后就再无音信。

女儿一天天长大,父亲年迈,家中又是3个残疾人,看病吃药开销越来越多。尤其是女儿上了大专之后,光学费就让这个原本就贫困的家庭陷入更大困境,老李打零工都没地方肯要,申办低保成了一家人的梦想。

老李说,“在院里住了这么些年,人人都知道我没老婆,这户口簿上的‘有配偶’咋改呀?”根据我国法律,老李属于1994年之前国家承认的事实婚姻关系,户口簿上没有错。

起初,老李尝试办理离婚,但一直找不到孩子的母亲,急得他团团转,一家人的生活牵动着幸福巷社区干部梁建明、刘沛明等人的心。经社区多方协调,2012年4月,太原市迎泽区司法法律援助中心、文庙街办等帮他申请了司法援助。

随后,山西行直律师事务所卫庆红律师以及刘沛明作为委托代理人,根据《婚姻法》相关规定,依照法律程序,经过一年多的立案、公告、一次开庭、二次开庭,最终在今年8月14日,太原市迎泽区法院宣判老李和女方解除事实婚姻。

“有了法院宣判,户口簿上的‘有配偶’能改了,我和女儿以后也有国家补助了,孩子还能申请助学金,太好了!”老李的激动和感谢难以形容。

4. 沈长富的贪腐之路

从2010年10月19日的机场被“双规”,到2011年10月10日重庆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的出庭受审,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下称“中移动重庆”)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沈长富已经在看守所羁押了300多天。
至记者截稿,沈长富案仍未宣判。
沈长富案是否会继续发酵,未来仍不可知,其辩护律师对本报表示,沈家上下,目前以保命为原则。
法庭上,现年60岁的沈长富被公诉方指控在1990年至2010年期间,利用职务便利,总计受贿3616万余元。 本报从知情人士处得知,沈长富案发于四川移动原总经理李华案的共同行贿人——长远贸易株式会社总经理毛节琦。毛节琦是瑞典通信设备巨头爱立信的代理商,未经证实的其另外一种身份是爱立信公司在中国的公关顾问。
2010年6月,李华在成都被纪委带走,随后毛节琦等人亦被带走调查,四个月之后,沈长富亦落马,被立案侦查。
李华案与沈长富案拥有共同行贿者毛节琦,此为两者案发的相同之处,而且与毛节琦的特殊利益关系均维持了十几年之久。
从1990年在重庆市电信局工作开始,沈长富已经走向不归之路。
1990年至1998年,沈长富认识了金邦贸易公司、华通国际电讯有限公司总经理薛汉明,后者跟沈长富谈成了一笔“买卖”:由薛汉明的公司向重庆电信局供应寻呼机,每台给予沈长富回扣5元钱。
到后来因为寻呼机业务太好,每台的回扣又涨至10元钱,同时薛汉明设立了981寻呼台,在转让981寻呼台所持股份给重庆市电信局的过程中,沈长富同样为薛汉明提供帮助,此些年间,沈长富从薛汉明处收受人民币共计160余万元。
1997年,时任重庆电信局副局长的沈长富认识了香港商人毛节琦。毛节琦出手阔绰,一上来就送沈长富巨额美元汇票,为了规避“风险”,沈长富安排其姐夫汪晓诚,分别在北京、深圳等地收受毛节琦所送的美元共计141万元。
2008年,沈长富授意毛节琦在香港为其开设股票账户,并通过毛节琦注入资金,港股账户共计注入人民币600万元。
2010年3月,沈长富携妻子去香港游玩,毛节琦提出要给沈的妻子买礼物,沈长富表示不用了,你把我妻子自己购买的礼物折算成钱送给我好了,之后,毛节琦在重庆的金科大酒店送给沈长富夫妇在港购物开销6万元。
到了2010年4月,沈长富开始以资金紧张为由,主动向毛节琦索要现金,为此,毛节琦又在沈长富重庆移动办公室内送出人民币20万元。
行贿者并不止毛节琦、薛汉明二人。
1998年,香港友邦电讯邮箱公司与重庆市电信局达成协议,前者转让持有的重庆澳斯通讯语声技术有限公司的股份给后者,沈长富暗中促成此笔股权转让交易,为此友邦电讯公司的董事长陈树畅送给沈长富180万元。
1999年,在国务院的介入下,中国电信改组分家,最终成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大集团,重庆电信局旗下企业亦随着业务的剥离而分裂。
此时,沈长富亦开始寻求自己新的职位规划。他想得到重组后重庆移动公司董事长的职位,但上级给他安排的是重庆通信管理局局长。他找到时任重庆电信局局长,要求重新安排其职位,杨小伟(现任中国电信副总经理)被重新安排职位,就任重庆通信管理局局长一职,而沈长富如愿担任重庆移动的总经理。
作为地方上权倾一时的移动公司一把手,沈长富担任过政协委员,还是全国人大代表。 在法庭上,沈长富的儿子沈俊成(又名沈力,以下称沈力)跟随父亲同案被捕,起诉方对沈力犯罪内容的指控,也跟其父亲一样,但作为共同受贿人的沈力并没有与其父亲同台就审。
对此,沈长富的辩护律师亦感到不解,“也许是为了防止台上出现翻供、串供的事情发生。”他猜测说。
沈家父子有一个共同信任的朋友——成都东讯电子工程公司负责人刘卫。刘卫以前是成都电信局的职工,跟沈长富很早就熟识。上世纪90年代刘卫辞官下海,不久之后就迅速发达。2003年与沈长富见面的时候,沈长富要求刘卫好好带一带他刚从英国留学归来的儿子。
沈力出生于1981年10月,个子不高。2003年7月,22岁的沈力从英国读书归来,此时的沈长富已经非常“富有”——通过毛节琦等人收受贿赂款1000多万元。沈力向父亲表示,想做生意,并且就做通讯业务这一块,沈长富便让沈力去成都找自己的昔日老友刘卫。
刘卫和沈力设立了成都市冠新通信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冠新通信”),公司的资金全部由刘卫出资,但沈力占有多数股份,专门销售当时重庆移动下的无线座机,没卖两个月,因为产品质量有问题而停止销售。
回重庆之后,沈力向父亲提出要好好干点事情,沈长富便向一家通讯公司在重庆的负责人曾某表示,希望儿子能够进入该公司工作。
曾某将沈力带到深圳,向其人力资源部报到,并且安排培训,让其选择就业地点,沈力记得父亲给他的训诫:要做生意不要在重庆做,尽量避嫌,开公司不要用自己的名义。沈力选择了该公司在成都的代表处工作。
工作两个月后,沈力不安于领薪过日的现状,向沈长富提出还是想做生意,准备放弃这个工作。于是,沈从成都代表处告辞。从2004年1月,沈俊成离开了这家公司的成都代表处,但该公司一直给沈俊成续签劳动合同直至沈长富案发。
从成都代表处离开之后,沈力又找到刘卫,两者商量合计设立了四川冠达通信工程有限公司(下称“四川冠达”),由刘卫垫资,沈力占有55%的股份,起初公司股份的持有者是沈力,后来沈力又找来沈长富的姐夫汪晓诚代为沈力持股。
为了能让新设立的四川冠达承揽到重庆移动基站维护的生意,沈长富专门制定万州为试点区域,进而可以直接指定四川冠达来做万州的基站维护。
现任重庆移动董事长、总经理秦大彬几次向警方作证的时候均表示,沈长富不止一次的在公司董事会上跟他们打过招呼,要求关照四川冠达这家公司。
从2004年起至2010年案发,沈力与刘卫通过四川冠达,承揽了重庆移动的基站外包业务,并获得丰厚的利润,沈力先后三次分得刘卫以红利的名义所送人民币1309万元。
有钱之后的沈力不仅购买了宾利等名车、别墅豪宅和昂贵店铺,还娶得重庆籍女星殷桃为妻,虽然出生于1979年的殷桃比沈力大两岁,但年龄似乎并非两者之间的障碍。知情者表示,沈家案发之前,沈力已经和殷桃协议离婚,近日殷桃也通过经纪人向本报表示,两者已无任何瓜葛。
在庭上,沈家父子的辩护由重庆百君律师事务所律师担当,该案的辩护跟四川移动原总经理李华案一致,沈长富的辩护律师刘沛谞向本报表示,从2002年7月中移动改制开始,重庆移动归属于香港上市公司中移动香港公司所管辖,因此重庆移动为全外资企业,沈长富的国家工作人员主体身份值得商榷。
就李华案的宣判(死缓)来看,这一辩护思路,不太容易得到法院的采信。
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沈长富的受贿史长达20多年,该案在重庆的电信系统不太可能是孤案。比如四川移动李华案中,李华“落马”后,经其检举揭发,检方又进一步掌握了原四川移动副总经理陈炳澜涉嫌违法违纪的情况。

热点内容
不道德礼 发布:2025-04-29 12:22:22 浏览:622
承运法律咨询 发布:2025-04-29 12:21:39 浏览:177
司法会计检验 发布:2025-04-29 12:21:38 浏览:121
房租涨价条例 发布:2025-04-29 12:15:23 浏览:227
法院诉讼平台 发布:2025-04-29 12:11:12 浏览:195
婚姻法乙肝能不能结婚 发布:2025-04-29 12:00:20 浏览:963
司法改革的核心 发布:2025-04-29 11:38:34 浏览:328
法硕司法考试 发布:2025-04-29 11:25:18 浏览:936
铁路运输第一法院 发布:2025-04-29 11:23:34 浏览:110
废止深圳计划生育条例 发布:2025-04-29 11:23:33 浏览: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