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律师援助 » 员工承担公司经济损失法律

员工承担公司经济损失法律

发布时间: 2021-12-31 06:39:32

㈠ 企业员工造成企业重大经济损失的,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职工因岗位变更与企业发生争议等有关问题的复专函》劳办发〈1996〉100号第属三条规定:关于企业对因内部承包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劳动者可否扣发工资问题。按照《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十七条、《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部发(1994)489号第十六条的规定精神,因劳动者本人的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依据国家有关规定以及与法律法规不相抵触的劳动合同、承包合同的约定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要求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赔偿损失可以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百分之二十。且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不应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㈡ 关于员工赔偿公司损失的法律问题到底该怎么赔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㈢ 因工作失误给公司造成损失员工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因工作失误给公司造成损失员工不承担法律责任。但应给与公司相应赔偿。

因工作过失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可根据情况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公司有管理制度支持赔偿时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应根据本规定,通过与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协商制定内部的工资支付制度,并告知本单位全体劳动者,同时抄报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3)员工承担公司经济损失法律扩展阅读

劳动者受处分后的工资支付:

(1)劳动者受行政处分后仍在原单位工作(如留用察看、降级等)或受刑事处分后重新就业的;

(2)劳动者受刑事处分期间,如收容审查、拘留(羁押)、缓刑、监外执行或劳动教养期间,其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九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㈣ 个人过失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法律上公司和个人分别应怎么处理

劳动抄者应当按照过错和损失大袭小与劳动合同的约定和企业规章制度赔偿部分,对此,没有法律规定具体赔偿比例。对此,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有原则规定:
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㈤ 员工由于工作失误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如何承担赔偿责任

摘要 你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如果是故意造成的,则全额赔偿;若过大过失造成的,则部分赔偿,赔偿比例由法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没有统一标准;若一般过失造成的,则无需赔偿。

㈥ 员工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怎么赔偿

员工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怎么赔偿?这得看性质,如果这个员工是恶意的,蓄意的去给公司造成损失,那他要赔的多,而且要承担民事责任,如果是因为自己误操作,或者是因为自己的旅行工作过程中造成的,那这个不需要承担,不需要承担,因为企业在用人的时候必须要承担这个可能存在的风险

㈦ 员工在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无力偿还损失,要负法律责任吗

要看你造抄成的是什么损袭害。目前,我国法律只规定了雇主对雇员致人损害承担责任。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9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第三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致第三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第11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我国目前没有明文规定雇员给雇主造成财产损失是否应承担责任。参考人身损害的规定,只有在劳动者由于故意或重大过失,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情况下,劳动者才负赔偿责任。如果劳动者没有过失或者仅存在轻微过失,则无需赔偿。这一点在很多法院的判决里得到支持

㈧ 员工在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无力偿还损失,要负法律责任

每月从工资中扣除百分之二十,慢慢扣呗!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㈨ 员工给公司造成的处罚与经济损失能否让员工全额赔偿

答案:需要赔偿,但是否要全额赔偿,按劳动合同约定而定;劳动合同未约定时,应当看用人单位是否也存在过错,如果用人单位同样存在过错,员工和用人单位应当按过错程度分摊损失。
一、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
二、类似判例
宁国市华宇包装有限公司、王大伟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安徽省宣城市中级人民法院(2018)皖18民终1284号判决。
三、判例解读
1.员工因自身过错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是否要赔偿?
根据第一项所列法律依据,应当根据劳动合同约定予以赔偿。

2.如果劳动合同未约定相关内容,是否还需要赔偿?
本判例中一审法院认为:“在劳动合同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侵犯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时,同样要承担赔偿责任。”二审法院对此意见未持异议。

3.赔偿标准是否应全额赔偿?
本判例中,法院认为“劳动者在工作中存在工作失误,该劳动者则应承担与其过错程度相适应的赔偿责任”。法院还认为,用人单位没有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损害赔偿内容,没有制定相关制度进行规范,对员工仅进行了几天的培训没有进行胜任力考察,没有对产品质量进行把关,也存在过错,判决员工承担30%损失。

热点内容
法治与自然 发布:2025-04-28 23:04:16 浏览:976
刑事诉讼法有关庭审方式的规定 发布:2025-04-28 22:40:45 浏览:160
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对吗 发布:2025-04-28 22:39:06 浏览:946
法律顾问合同的解除 发布:2025-04-28 22:38:15 浏览:232
铁路运输安全法律法规 发布:2025-04-28 22:37:44 浏览:322
故意损坏法官证件 发布:2025-04-28 22:36:21 浏览:967
企业有道德案例 发布:2025-04-28 22:21:20 浏览:568
解决刑法疑难问题 发布:2025-04-28 22:16:22 浏览:636
司法考试劳动法在哪里考 发布:2025-04-28 22:16:19 浏览:909
行为道德证明 发布:2025-04-28 22:03:52 浏览: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