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参与信访
A. 如何加强律师参与化解信访案件管理
在《意见》出台前,各地从源头预防、过程化解、申诉代理、末端处置等方版面,探索创新了一系列运行权模式。这其中做得比较好的有山东省法院系统律师代理申诉,北京市第三方全程参与涉法涉诉信访,吉林省建立专门服务机构,湖北省恩施州律师顾问团打包化解等。四个地方的做法各有特点,在律师选派的方式方法、律师参与的运行模式、律师的业务培训和监督管理、律师的保障措施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可供各地借鉴,按照《意见》的要求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工作运行模式和机制。
做好这项工作,应充分认识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重要性。司法行政机关要做好牵头组织和指导工作,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律师协会要做好推荐人选工作,建立律师人才库和名录,对参与的律师、律师事务所给予适当补助;律师事务所要加强基础性管理,做好通知、派遣、业务指导等工作。
B. 律师参与信访工作有哪些特点
1、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涉法信访案件反映问题一般都较为复杂,没有较高的法律知识水平,很难提出妥善解决的办法。律师熟悉法律诉讼业务,对法律和政策的理解较为准确,让他们参与信访工作,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专业优势,积极为信访案件的处理提出切实可行的法律意见,供有关部门采纳、借鉴,有助于信访案件及时合理合法解决,促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的提升。
2、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律师执业过程相对独立,在社会公众中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和亲和力,律师参与接访,可以为信访群众解答法律疑惑,提供系统、专业的法律知识,帮助群众找到依法解决问题的途径,切实维护信访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增强依法信访的观念,促进信访工作的依法有序管理。
3、具有较强的服务性。由于参与信访工作的律师是专门为信访群众和信访部门提供法律服务的,不收取报酬,不谋取个人利益,信访群众和信访部门无需付出代价即可获得法律帮助,满足法律需求。同时,可以通过对来访群众合情、合理、合法的思想疏导,并运用法律手段引导群众信访,使群众对自身的行为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减少和避免无效上访和重复信访;配合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依法处理一大批复杂疑难信访和群众性上访案件,促进社会矛盾的化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律师参与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
律师参与信访工作虽取得明显的社会效果,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1、认识上存在偏差。信访矛盾化解职能部门没有充分认识到律师在化解信访矛盾上的重要作用,往往凭经验和习惯做法,在处理过程中出现程序上缺乏规范性,措施上缺乏针对性,方法上缺乏技巧性,造成初次处理留下瑕疵和隐患,让一些无理取闹的信访当事人抓着不放。有的单位由于对律师存在偏见,不愿让律师过多的介入,从客观上限制律师参与信访矛盾化解的作用发挥。
2、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目前,参与信访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工作的律师,其收入均是自收自支,律师参与政府化解矛盾均为无偿的,而市场经济的主要价值观念是金钱,这就降低了律师参与信访的工作积极性。律师参与信访是难度强、工作量大、时间长的工作,一般人不愿意承办这样的信访案件,律师也怕被“缠”,怕碰到无理取闹的信访当事人,纠缠不清,影响自己的业务开展。
3、缺乏良好的法治环境。随着普法教育的深入开展,公民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有较大提高,但少数公民的法律意识仍然比较淡漠,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虽有维护权益的意识,却不愿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往往采取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4、被动参与且程度不深。在参与信访接待的过程中,律师大都是“完成任务型”,只解决自己接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只作简单的法律分析,仅仅以中立者的身份参与接访,既不需要对政府的信访接待任务负责,也不需要对当事人的具体信访案件负责。
5、参与信访工作介入时间滞后。从多年信访工作实际看,只有那些久拖不决的信访矛盾才引入律师参与,而且上访时间越短信访人越容易接受律师所提出的法律意见。对于那些信访积案中的信访人,上访时间越长,律师越难与这类信访人进行有效沟通,有的信访人在谈话途中竟扬长而去,根本不愿意和律师沟通,这亦反映出律师参与信访工作时间上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6、参与信访工作配套机制不健全。目前,涉及律师信访化解的相关工作配套机制尚未全面建立,阻碍了律师在信访化解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是缺乏协调工作机制。信访事项材料收集工作缺乏保障,律师所获得的相关资料不足,他们只能通过不断联系各方收集材料,导致在收集信访材料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信访化解方案的不确定性,使得本来可以成功化解的信访矛盾难以实现,更让信访人对律师的独立性产生强烈的怀疑,最终使得第三方律师无法化解矛盾。二是律师意见书效力无保障。实践中部分信访部门、信访责任单位没有认识到律师参与信访工作的重要性,觉得律师参与可有可无,更有甚者,只是将律师视为信访工作中可选择的形式要求,偏离了引入律师参与信访工作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