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保密
严格来说,保密义务和公正司法之间,是不存在矛盾的。虽然律师应该保守隐私,但是在涉及到相关事情,比如国家利益、有无辜被牵涉犯罪行为、委托人信息是已发生他人伤亡的关键信息等情况,律师是有权不遵守保密义务,选择公开委托人信息。
另外,律师在相应的规定下遵守保密协议,在法律上也是被允许的。比如说法院要求律师作证,律师同样有权利拒绝作证,只要不帮忙做伪证,就不算违法行为。就算是处罚,最多也只是10天拘留。很多人觉得不作为就是助纣为虐,这只是道德上的说法,在一定情况下不会被处罚。
律师的保密义务,大概只包括三种内容,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其他未经委托人同意公开的秘密。这些秘密可能不涉及到整个案子,但在公开之后会对委托人造成影响。在不违反相关条件的情况下,律师有义务进行保密。如果泄露了委托人的秘密,要根据法律进行一定的赔偿。相反,如果委托人本身在从事相关的犯罪,律师不公开的话,法院有权进行追责。
⑵ 律师保密:到底是权利还是义务
新刑事诉讼法修改增加了辩护律师保密义务的相关规定。新刑诉法第四十六条规定:辩护律师对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委托人的有关情况和信息,有权予以保密。这一表述,将辩护律师保守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委托人的有关情况和信息规定为一项权利。而如果作为一项权利的话,辩护律师可以行使保密的权利也可以放弃行使保密的权利。 为什么法律会设置辩护律师保密的规则?笔者认为,辩护律师在其执业活动中,为了维护委托人、被告人的权益,需要较为充分地了解被告人的情况和信息,而委托人、被告人出于对辩护律师的充分信任而让其知晓这些秘密。律师的职业特点和职责就决定了其必须保守所知的秘密。首先,这是维护委托人、被告人权益的需要,律师作为被告人的辩护人必须真诚维护委托人、被告人权益,不做对其利益有威胁的事情。其次,这也是维护律师乃至整个律师行业声誉的需要,辩护律师与委托人、被告人之间必须具有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这样律师的辩护活动才能得到委托人、被告人的认可与配合。而如果律师一旦将这些秘密泄露出去,很可能会置委托人、被告人于极为不利的境地,遭受十分不利的诉讼后果。这种情况的发生,会使委托人、被告人乃至整个社会对该律师甚至整个律师行业丧失应有的信心和尊重,这样受损的将会是律师这一职业的声誉。 事实上,世界各国律师制度大都将保密义务作为律师一项重要义务或道德规范明确加以确认。在许多国家,尤其是欧洲大陆国家,律师保守职业秘密的义务是普遍的、绝对的。比如法国规定,律师绝对不得泄露任何涉及职业秘密的事项,对于违反者,无论实际后果如何,都按“既遂”处理。在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家也采取相似的立场:掌握职业秘密的人如果泄露了有关情况就构成犯罪。其他国家如美国、日本、意大利等世界绝大部分国家也都有类似的规定。美国《律师执业行为标准准则》规定:“除非委托人同律师磋商后表示认可,律师不得公开与代理有关的案情。” 综上,修改后刑诉法第四十六条将辩护律师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委托人的有关情况和信息规定为一项权利,笔者认为该法条的表述是不够准确的,保守委托人的秘密应当是辩护律师应有的执业义务加以遵守,而非一项权利可以行使也可以放弃行使。将其规定为一项权利既不符合律师保密规则的精神实质,也是与国际规范性文件、国际惯例及我国《律师法》的规定相悖的。
⑶ 在我国,律师的保密义务包括哪些
查阅、摘抄、复制案卷材料,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应当保密;对不公开审理案件的信息、材料,或者在办案过程中获悉的案件重要信息、证据材料,不得违反规定泄露、披露,不得用于办案以外的用途。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相关人员出具承诺书。
违反前款规定的,人民法院可以通报司法行政机关或者有关部门,建议给予相应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⑷ 律师有为咨询者保密的义务么
当然有,
见:律师法 第三十八条律师应当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
律师对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委托人和其他人不愿泄露的有关情况和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但是,委托人或者其他人准备或者正在实施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严重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犯罪事实和信息除外。
⑸ 律师的保密规则
根据律师法,律师对于委托人的行为必须保密。底线就是下一次重大伤害在即,则有权利上报,注意这不是义务。
⑹ 《律师法》第六章,说明律师违反保密义务及避免利益冲突义务可能要承担的行为
您好。利益冲突在律师法有明显体现,主要是律师的义务和权利保障。双重代理在律师法、民诉、刑诉均有表现,尤其是一事双重代理和一人双重代理。
⑺ 律师保密原则是权利还是义务
1.律师在会见犯罪嫌疑人的时候,掌握了司法机关未掌握的犯罪嫌疑人的其他罪行,应该为其保密,这里面你也提到了《律师法》第38条,其实还有《律师执业行为规范》等也对此作出了规定。
2.刑诉法的规定,具体来说就是一条没有牙齿的规定,是一种道德性的规定,鼓励性的,你不做,也没有后果。而律师法的规定就不一样,那就会遭到纪律惩戒甚至吊销律师执照;其次也可以说是普通法与特别法的关系,因为刑诉法针对所有主体,而律师法是针对特定主体——律师的,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3.虽然有这样的保密义务,但是不是绝对的,也就是《律师法》第38条第二款后面的但书“但是,委托人或者其他人准备或者正在实施的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其他严重危害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犯罪事实和信息除外”,也就是说,除了这些情况,保密是原则,并没有矛盾。
4.在国外,律师和客户之间属于特殊的关系,就像医生和患者之间一样,都是负有保密义务的,我国也是借鉴国外经验形成的立法,虽然实践中经常会走样,但是大原则是不变的。
⑻ 律师应当保守的职务秘密的范围包括什么
关于这方面的规定主要集中在《律师法》和《律师执业行为规范(试行)》中,《律师法》第33条规定:“律师应当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当事人的隐私。”全国律师协会2004年3月新颁布的《律师执业行为规范(试行)》第56条至59条分别规定,律师事务所、律师及其辅助人员不得泄露委托人的商业秘密、隐私,以及通过办理委托人的法律事务所了解的委托人的其他信息。但是律师认为保密可能会导致无法及时阻止发生人身伤亡等严重犯罪及可能导致国家利益受到严重损害的除外。律师可以公开委托人授权同意披露的信息。律师在代理过程中可能无辜地被牵涉到委托人的犯罪行为时,律师可以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公开委托人的相关信息。律师代理工作结束后,仍有保密义务。除此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30条第一款规定:“代理诉讼的律师,可以依照规定查阅有关材料,可以向有关组织和公民调查,收集证据。对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材料,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保密。”
⑼ 律师的保密义务包括哪些
我国法律对律师保密义务只是有比较笼统的规定,就是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关键就是看所涉及的事项是否属于这些类型。
参考法条:《律师法》第三十八条律师应当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
律师对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委托人和其他人不愿泄露的情况和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但是,委托人或者其他人准备或者正在实施的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其他严重危害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犯罪事实和信息除外。
⑽ 律师保密条款
委托人借用律师的法律服务从事违法犯罪行为的,律师可以解除委托合同!保密条款应该是律师对所获悉的信息履行保密义务,只要不违法你不能不履行,当然单独约定要求你保密的,就要支付对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