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律师援助 » 快递公司的法律风险

快递公司的法律风险

发布时间: 2022-01-02 16:09:56

A. 急询关于快递的法律问题...

从你介绍的案情来看,本案包含两个法律关系。
一、快递公司与车主建立了一个邮寄合同关系。按照合同,快递公司应当将包裹亲自送到收件人处。如果没有送到,就是违约行为,要承担违约责任。而你呢,由于和车主没有合同关系,根据合同的相对性原则,你不用赔偿车主。
二、你从水果店老板处多拿一个包裹的行为,在法律上是一个无因管理关系。作为管理人应当尽到合理注意范围的管理义务,但是你将包裹弄丢,没有尽到合理管理的义务,车主可以以侵权为由要求你承担一定的责任。具体到责任比例,快递公司的责任肯定要大一点,因为作为一个专业性的营利机构,其注意义务要比你大得多。
三、本案丢失的是一个行驶证,和车主协商一下,先尽快补办一个,以把双方的损失减小到最小。

B. 快递单兼职有可能涉及到什么法律风险吗

没有,58同城那种网站上总有类似的职位,没有什么要求但工资很高,都是骗人没有例外

C. 快递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1.这里面是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仅仅依靠企业的诚信是很难保证顾客的利益的。
2.只能说按照惯例,只凭单子和收单员的签名就可以证明该快递公司收取了快件并且合同关系成立 。

D. 关于快递的法律.

有个问题你没说清楚,否则很难难正确处理。

货没收到的原因是什么?顺风寄丢了?
如果是顺风寄丢了,你可以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办理
邮政企业对于给据邮件丢失、损毁、内件短少,依照下列规定赔偿或者采取补救措施:

(二)保价邮件,丢失或者全部损毁的,按照保价额赔偿;内件短少或者部分损毁的,按照保价额同邮件全部价值的比例对邮件实际损失予以赔偿。

(三)非保价邮包,按照邮包实际损失价值赔偿,但是最高不超过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规定的限额。

第三十五条 用户因损失赔偿同邮政企业发生争议的,可以要求邮政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处理,对处理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http://www.chinapost.gov.cn/folder2/folder13/1986/12/1986-12-029.html

据此,你可提供相关邮寄凭证向顺风快递主张赔偿损失。(按邮件物的实际价值要求)

赔 偿
A.1 赔付对象
快件赔付的对象应为寄件人或寄件人指定的受益人。

A.2 索赔因素

索赔因素主要包括快件延误、丢失、损毁和内件不符。
其中:
a) 快件延误是指快件的投递时间超出快递服务组织承诺的服务时限,但尚未超出彻底延误时限;
b) 快件丢失是指快递服务组织在彻底延误时限到达时仍未能投递快件,与顾客有特殊约定的情况除外;
c) 快件损毁是指快递服务组织寄递快件时,由于快件封装不完整等原因,致使快件失去部分价值或全部价值。与顾客有特殊约定的情况除外;
d) 内件不符是指内件的品名、数量和重量与快递运单不符。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快递服务组织可不负赔偿责任:
a) 由于顾客的责任或者所寄物品本身的原因造成快件损失的;
b) 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造成损失的(保价快件除外);
c) 顾客自交寄快件之日起满一年未查询又未提出赔偿要求的。

A.3 赔偿原则

快递服务组织与顾客之间有约定的应从约定,没有约定的可按以下原则执行。
A.3.1 快件延误
延误的赔偿应为免除本次服务费用(不含保价等附加费用)。
由于延误导致内件直接价值丧失,应按照快件丢失或损毁进行赔偿。
A.3.2 快件丢失
快件丢失赔偿应主要包括:
a) 快件发生丢失时,免除本次服务费用(不含保价等附加费用);
b) 购买保价(保险)的快件,快递服务组织按照被保价(保险)金额进行赔偿;
c) 对于没有购买保价(保险)的快件,按照邮政法、邮政法实施细则及相关规定办理。
A.3.3 快件损毁
快件损毁赔偿应主要包括:
a) 完全损毁,指快件价值完全丧失,参照快件丢失赔偿的规定执行;
b) 部分损毁,指快件价值部分丧失,依据快件丧失价值占总价值的比例,按照快件丢失赔偿额度的相同比例进行赔偿。
A.3.4 内件不符
内件不符赔偿应主要包括:
a) 内件品名与寄件人填写品名不符,按照完全损毁赔偿;
b) 内件品名相同,数量和重量不符,按照部分损毁赔偿。

A.4 受理索赔期限
快递服务组织受理索赔期限应为收寄快件之日起1年内。

A.5 索赔程序
A.5.1 索赔申告
寄件人在超出快递服务组织承诺的服务时限、并且不超出快件受理索赔期限内,可以依据索赔因素向快递服务组织提出索赔申告。快递服务组织应提供索赔申告单给寄件人,寄件人填写后递交给快递服务组织。
A.5.2 索赔受理
快递服务组织应在收到寄件人的索赔申告单24小时内答复寄件人,并告知寄件人索赔处理时限。
A.5.3 索赔处理时限
索赔处理时限指从快递服务组织就索赔申告答复寄件人开始,到快递服务组织提出赔偿方案的时间间隔。
快递服务组织除了与寄件人有特殊约定外,索赔处理时限应不超过:
a) 同城和国内异地快件为30个日历天;
b) 港澳和台湾快件为30个日历天;
c) 国际快件为60个日历天。
A.5.4 赔金支付
快递服务组织与寄件人就赔偿数额达成一致后,应在7个日历天内向寄件人或寄件人指定的受益人支付赔金。
A.5.5 索赔争议的解决
寄件人与快递服务组织就是否赔偿、赔偿金额或赔金支付等问题可先行协商,协商不一致的,可依法选择投诉、申诉、仲裁、起诉等方式,如选择仲裁,应在收寄时约定仲裁地点和仲裁机构。

E. 物流企业法律风险评估

首先,意外事故是产生外部法律风险的常见原因。比如运输企业经常会因道路交通事故、船舶碰撞事故等引发理赔风险,仓储企业则会因火灾、被盗等原因而引发赔偿纠纷,搬场或装卸企业也往往因机器故障或其他责任事故而导致法律风险。这一类法律风险有天灾,也有人祸,其预见性不大,但造成的损害却可能很大。然而,实际中物流企业往往忽视对这类风险的防范和化解,虽然我们不能把这类风险降到零,但我们可以通过措施的合理安排和事后的妥善处理,尽量减少这类风险或者尽量减少这类风险带来的损失。
其次,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或者物流企业作为客户与其他企业之间在业务操作中,也经常因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而产生法律风险。我们把这类法律风险称为“业务风险”,其对企业的危害是巨大的,应当引起物流企业的高度重视。物流企业的业务风险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因业务合同签订不慎而产生的法律风险。合同签订包括订立合同签的谈判,合同形式的选择,合同条件的博弈、合同内容的组织,合同生效的约定等环节。物流企业本身是从事高风险的商业服务活动社会组织,其在签订合同的任何一个环节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埋下法律风险的隐患。比如一家物流公司的业务员在和客户谈妥交易条件后,签订了书面合同,但由于该业务员的疏忽,没有发现客户把合同中物流公司承担“限额赔偿责任”改成了“全额赔偿责任”。后来物流公司违约引发理赔纠纷,因责任形式被篡改而使得其处于极不利的地位。由于合同条款拟定的失误导致法律风险,在物流活动中是常见的。
二是业务合同履行不当引发的法律风险。合同履行是指合同当事人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面、适当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很多物流企业往往极度重视业务的承揽,而忽视业务的运作和服务质量的保障。若物流企业对业务操作的控制不当,也即履行合同不当,很容易引发被客户追究违约责任等方面的法律风险。比如,物流企业作为承运人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客户因迟延交货而提出倒签提单或预借提单的要求。物流企业有时会碍于情面或为了稳住客户而答应这种不合理的要求,而同时往往由于这种不规范甚至违法的做法,给作为承运人的物流企业带来极大的法律风险。笔者认为,如果发生合同履行不当的情形,很容易引发物流企业的业务风险。
三是因被诈骗而引发法律风险。物流公司处于市场经济运行的流通环节,要面对多方面的服务对象。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是很完善,社会法治程度也并不高,不诚信的市场行为甚至诈骗行为时有发生。这使得物流企业在从事商业服务过程中,容易陷入被诈骗的泥潭,因而引发法律风险。有的运输企业或仓储企业在接收客户交运或交存的货物时,没有检查到货物本来就存在的、客户又故意不声明的瑕疵。而在交货时往往因为分不清货物瑕疵是何时因何原因而出现的,从而蒙受不白之冤,可能引发法律上遭受赔偿之诉的风险。有的物流企业要转委托其他物流企业完成物流服务行为,如果没有选择好合作伙伴,也有可能因合作伙伴的诈骗而造成自身对客户的违约,产生法律风险。

F. 做人人快递有没有法律风险

快递公司都是由国家邮政管理局监管的 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制约内 对一些违禁品也有目录可依据容的 请查看相关文件 派送是有风险的 派送违禁品有义务制止举报 但你不知道快件的危险性没有法律责任 但是收取并寄出的话是有的

G. 关于快递公司的法律规定问题

1、先签字后验货不合理,但是现在这部分法律空白。
2、5倍运费的限制赔偿责任也不合理,但是合法,熟悉《海商法》的人应该知道,《海牙公约》对于船运方的赔偿限额更低。

H. 物流企业都有哪些法律风险

首先,意外事故是产生外部法律风险的常见原因。比如运输企业经常会因道路交通事故、船舶碰撞事故等引发理赔风险,仓储企业则会因火灾、被盗等原因而引发赔偿纠纷,搬场或装卸企业也往往因机器故障或其他责任事故而导致法律风险。这一类法律风险有天灾,也有人祸,其预见性不大,但造成的损害却可能很大。然而,实际中物流企业往往忽视对这类风险的防范和化解,虽然我们不能把这类风险降到零,但我们可以通过措施的合理安排和事后的妥善处理,尽量减少这类风险或者尽量减少这类风险带来的损失。

其次,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或者物流企业作为客户与其他企业之间在业务操作中,也经常因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而产生法律风险。我们把这类法律风险称为“业务风险”,其对企业的危害是巨大的,应当引起物流企业的高度重视。物流企业的业务风险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因业务合同签订不慎而产生的法律风险。合同签订包括订立合同签的谈判,合同形式的选择,合同条件的博弈、合同内容的组织,合同生效的约定等环节。物流企业本身是从事高风险的商业服务活动社会组织,其在签订合同的任何一个环节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埋下法律风险的隐患。比如一家物流公司的业务员在和客户谈妥交易条件后,签订了书面合同,但由于该业务员的疏忽,没有发现客户把合同中物流公司承担“限额赔偿责任”改成了“全额赔偿责任”。后来物流公司违约引发理赔纠纷,因责任形式被篡改而使得其处于极不利的地位。由于合同条款拟定的失误导致法律风险,在物流活动中是常见的。

二是业务合同履行不当引发的法律风险。合同履行是指合同当事人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面、适当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很多物流企业往往极度重视业务的承揽,而忽视业务的运作和服务质量的保障。若物流企业对业务操作的控制不当,也即履行合同不当,很容易引发被客户追究违约责任等方面的法律风险。比如,物流企业作为承运人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客户因迟延交货而提出倒签提单或预借提单的要求。物流企业有时会碍于情面或为了稳住客户而答应这种不合理的要求,而同时往往由于这种不规范甚至违法的做法,给作为承运人的物流企业带来极大的法律风险。笔者认为,如果发生合同履行不当的情形,很容易引发物流企业的业务风险。

三是因被诈骗而引发法律风险。物流公司处于市场经济运行的流通环节,要面对多方面的服务对象。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是很完善,社会法治程度也并不高,不诚信的市场行为甚至诈骗行为时有发生。这使得物流企业在从事商业服务过程中,容易陷入被诈骗的泥潭,因而引发法律风险。有的运输企业或仓储企业在接收客户交运或交存的货物时,没有检查到货物本来就存在的、客户又故意不声明的瑕疵。而在交货时往往因为分不清货物瑕疵是何时因何原因而出现的,从而蒙受不白之冤,可能引发法律上遭受赔偿之诉的风险。有的物流企业要转委托其他物流企业完成物流服务行为,如果没有选择好合作伙伴,也有可能因合作伙伴的诈骗而造成自身对客户的违约,产生法律风险。

热点内容
法律顾问给教师培训内容 发布:2025-04-27 04:27:07 浏览:899
海南司法医院 发布:2025-04-27 04:25:50 浏览:3
合同法六十二六十三条 发布:2025-04-27 04:25:49 浏览:614
劳动法保健按摩法律 发布:2025-04-27 04:25:42 浏览:467
工商营业执照监事人承担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4-27 04:19:00 浏览:645
劳动法辞自动离职补偿标准 发布:2025-04-27 04:08:51 浏览:219
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经济法 发布:2025-04-27 04:07:22 浏览:53
英美法系法官 发布:2025-04-27 04:07:08 浏览:599
四川省泸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04-27 04:06:34 浏览:818
欺凌行为法律责任 发布:2025-04-27 04:01:34 浏览: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