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律师援助 » 杨忠孝律师

杨忠孝律师

发布时间: 2022-01-04 05:25:21

⑴ 研究生有税法专业吗

2006年10月14日,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设置税法硕士专业学位(LL.M.in Taxation)专家论证会”在北京大学胜利召开。来自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研究生司、国家税务总局教育中心的有关领导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安徽大学、辽宁大学等30多所著名高校的研究生院院长、法学院院长和著名税法学者近60人参加了本次论证会。参与论证会的专家来自法学领域的各个分支学科,如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民法学、商法学、国际法学等。与会领导与专家从我国当前应用性专业设置和法学专业设置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出发,就税收执业人员的法学素养及其对税收法治形成的影响、我国当前税收执业人员培养中的得与失、税法硕士的角色定位、我国设立税法硕士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税法硕士专业的培养模式及教学安排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研讨会的筹备时间虽然只有短短一周,但仍然收到10余篇论述税法硕士专业学位设置的高质量论文。

世界税法协会(ITLA)主席、北京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剑文教授主持了本次专家论证会。

国务院学位办陆敏研究员介绍了我国目前专业硕士的设置情况,对我国将来专业硕士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并特别鼓励税法硕士等契合现代市场经济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专业硕士的大力发展。

国家税务总局教育中心牟信勇主任介绍了我国税务系统干部的专业构成和学历构成以及我国税务系统教育体制的现状,他特别强调税务系统对于高级税法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支持税法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希望这一专业学位能够为税务系统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能够胜任建设和谐、法治的税收征纳关系重任的税务干部。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生玉海教授介绍了北大目前的专业设置与改革经验,并特别支持以税法硕士专业学位为代表的专业学位的设置和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输送大批合格的高素质建设者。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龚文东代表朱苏力院长以及北大法学院表达了对税法硕士专业学位的大力支持,他介绍了北大法学院在法律硕士专业改革上所取得的成绩和目前存在的不足,主张通过税法硕士、知识产权法硕士等专业学位来弥补法律硕士专业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春田教授介绍了人民大学法学专业的设置情况及其经验和不足,主张复合型人才不可能由单独一个学科来培养,必须通过多学科的联合才能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税法硕士的设置正是为了培养复合型的高级税法专业人才。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曙光教授介绍了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设置的现状及其经验和不足,主张专业硕士的设置应当由市场机制来决定,应当鼓励符合市场需要的专业硕士,如税法硕士等迅速发展。华东政法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杨忠孝教授介绍了华东政法学院法学专业的设置情况及其经验和不足,主张应当通过在有实力的大学进行试点的方式逐步推行税法硕士专业学位。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刘隆亨教授认为创办税法硕士专业学位的条件已经成熟,召开这个专家论证会非常及时,应当尽快争取设立税法硕士专业学位,发挥税法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来自美国的著名税务律师Gerald J. Zafft教授(现任美国密苏里州律师协会税法专业委员会主席、全美律师协会税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华盛顿大学商学院税法教授)介绍了美国的法学教育和专业设置,特别是税法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和培养情况,并非常支持中国开设税法硕士专业学位。

世界税法协会(ITLA)主席、北京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剑文教授介绍了北京大学设置税法硕士专业的探索与试点,介绍了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欧盟、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我国台湾地区等设置税法硕士的情况和成功经验。他在分析了我国目前的专业硕士,特别是法律硕士专业所存在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即用更加适应市场经济和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的专业硕士,如税法硕士、金融法硕士、知识产权法硕士等,法学类的专业硕士应该是系列,目前的法律硕士继续保留,但只为通识教育性硕士。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车丕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龙翼飞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院长王光进教授、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温世扬教授、中山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周林彬教授、厦门大学法学院院长廖益新教授、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甘功仁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周伟教授、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高晋康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院长万猛教授、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刘永伟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张富强教授、安徽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华国庆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匡爱民教授、辽宁大学法学院院长杨松教授、西南大学法学院院长张新民教授、浙江财经学院法学院院长韩灵丽教授等专家先后发言,就我国当前法学教育和专业设置的现状与不足以及完善的对策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并一致认为,应当适应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进行法学教育与专业设置的改革,并以税法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作为突破口,推动中国法学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经过一天的深入探讨与论证,与会专家一致同意建议在中国设立税法硕士专业学位,强烈呼吁国务院学位办经过论证后承认其独立学位,并纳入研究生学位教育的范畴,由教育部统一制定“税法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计划”,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招生,并成立由来自主管部门、高等学校和实务单位的人员组成的教育指导委员会,协助主管部门制定招生、课程设置、教学管理、论文写作和学位授予等方面的制度,指导和评估各培养单位税法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

本次专家论证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必将在中国税法教育发展史,以及中国法学教育发展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税法这个专业,好象是通过了,但是可能是在中国最好的大学试点的。所以你可以查询一下具体学校。
税法这个专业现在很有争议,有些人认为这是在拆分法硕,也有人认为这是在逐步淘汰法硕,还有人认识这个是件好事。

⑵ 《合同法》第51条 无权处分 清华博士 40万字

尚绪美,清华大学,无权处分合同及其法律效力 2007年的
在中国知网上可以找到
【英文题名】 Unauthorized Disposition Contract and Its Legal Validity
【副题名】 以《合同法》第51条为对象
A Research on Provision 51 of Contract Law
【作者中文名】 尚绪美;
【导师】 崔建远;
【学位授予单位】 清华大学;
【学科专业名称】 法律
【学位年度】 2007
【论文级别】 硕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 清华大学;尚绪美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 2008-07-18
【关键词】 无权处分; 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 善意取得; 不当得利;
【英文关键词】 unauthorized disposition; unauthorized disposition contract validity; bona fide gains; illegal profit;
【中文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1条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很多学者对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提出了质疑和反省。 本文将以《合同法》第51条为对象分四个部分论述。第一、二部分:准确界定无权处分、无权处分合同等概念,使讨论的对象—无权处分合同特定化、清晰化。第三部分讨论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沿着初步论证—实证分析部分—反面论证—得出结论的顺序展开。在初步论证阶段对物权行为模式下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非物权行为模式下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分别进行论,并运用比较的方法对物权行为模式下无权处分合同有效与非物权行为模式下无权处分合同效力待定进行综合的比较。实证分析部分主要是结合我国的法制背景和相关规定进行讨论。接下来的反面论证部分分别反驳了无权处分合同无效说、有效说和无权处分合同效力待定说中的有力说,以从反面论证无权处分合同应该是效力待定(通说)的论点。笔者认为对我国法律中的无权处分的概念及效力应以我国法律体制及所采取的物权变动模式为背景作上述理解。这样有助于我国法律的应用,其不足之处宜通过解释加以消除。 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出结论:在我国无权处分合...
【英文摘要】 Although the 51st provision of Contract Law has stipulated the unauthorized disposition contract, the arguments never stop whatever in academic circles or legal practice fields. Particularly many scholars challenge the correctness of the provision. The thesis made a research on 51st provision, having three parts to verify the author s views step by step. First part and second part: give the demarcation of unauthorized acts and unauthorized disposition contract and so as that we can specify and make clea...
【DOI】 CNKI:CDMD:2.2008.087944
【相同导师文献】 导师:崔建远 导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1] 吴旻.个人消费贷款保证保险合同法律裁判若干问题研究[D]. 清华大学,2007
[2] 陈探.论长期合同调整[D]. 清华大学,2007
[3] 尚绪美.无权处分合同及其法律效力[D]. 清华大学,2007
[4] 曾宪发.浅析中国合同法上的惩罚性违约金[D]. 清华大学,2007
[5] 柏勇.特许经营受许人法律保护研究[D]. 清华大学,2007
[6] 程世刚.城市房屋拆迁中的私权保护研究[D]. 清华大学,2006
[7] 朱俊峰.公寓小区停车位法律问题研究[D]. 清华大学,2006
[8] 程世英.特许经营法律问题探析[D]. 清华大学,2006
[9] 黄斌.国际保理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 清华大学,2005
[10] 陈喜年.围绕建筑工程优先受偿权产生的权利冲突及相关问题研究[D]. 清华大学,2005

【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共(4)篇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崔建远. 新合同法若干制度及规则的解释与适用[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1,(03) .
[2] 崔建远. 无权处分辨——合同法第51条规定的解释与适用[J]. 法学研究, 2003,(01) .
[3] 孙宪忠. 物权变动的原因与结果的区分原则[J]. 法学研究, 1999,(05) .
[4] 王利明. 论无权处分[J]. 中国法学, 2001,(03) .

【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共(7113)篇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645 条
[1] 郑立. 论合意(协议)是合同理论的基石[J]. 法学家, 1993,(04) .
[2] 林宏坚,陈贵生. 物权变动中第三人利益保护问题新探——试析一种对第三人利益区分保护的思路[J]. 法学评论, 2006,(05) .
[3] 汤大好. 相邻不可量物侵害之受害人容忍义务比较法研究[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
[4] 李岩. 占有法益性质之初步论证[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1) .
[5] 蔡代鹏. 小议“加害给付”[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3,(01) .
[6] 张曼莉. 论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2) .
[7] 廖焕国,严浩. 先买权制度论纲——兼评我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中的先买权制度[J]. 法学评论, 2003,(06) .
[8] 任华哲,鲁杨. 共同抵押若干问题之探讨[J]. 法学评论, 2003,(06) .
[9] 钱硕. 论经济法的可诉性[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
[10] 黄明健. 论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J].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1998,(08)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22 条
[1] 任庆. 中国循环型社会法律制度研究[D]. 中国海洋大学, 2007 .
[2] 陶修明. 国际金融衍生交易终止净额结算法律制度研究[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 .
[3] 蔡永民. 论物权法视野下的水资源法律保护[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 .
[4] 张炳生. 知识产权出资制度研究[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 .
[5] 夏利民. 论财团法人制度[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 .
[6] 刘宇. 民刑关系要论[D]. 吉林大学, 2007 .
[7] 王雪杉. 保险法告知义务研究[D]. 吉林大学, 2007 .
[8] 李国强. 相对所有权的私法逻辑[D]. 吉林大学, 2007 .
[9] 杨忠孝. 破产法上的利益平衡问题研究[D]. 华东政法学院, 2006 .
[10] 於世成. 美国航运法研究[D]. 华东政法学院, 2006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225 条
[1] 李南春. 浅析合同相对性原则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的适用[D]. 北京大学, 2007 .
[2] 朱广峰. 论国际物流经营人的责任制度[D]. 中国海洋大学, 2007 .
[3] 马晶. 从近年进口产品责任问题谈我国涉外产品责任法的完善[D]. 中国海洋大学, 2007 .
[4] 蔡忠良. 侵权行为法立法体例比较研究[D]. 中国海洋大学, 2007 .
[5] 王慧蕾. 国际项目融资中浮动担保法律制度研究[D]. 中国海洋大学, 2007 .
[6] 赵志刚. 和谐社会与环境损害公共补偿制度的构建[D]. 山东科技大学, 2007 .
[7] 王晓彬. 论环境责任保险第三人的直接请求权[D]. 山东科技大学, 2007 .
[8] 江峰. 和谐社会与环境损害公共补偿制度的构建[D]. 华中师范大学, 2007 .
[9] 王亚力. 论合理建构农民失业保障机制[D]. 华中师范大学, 2007 .
[10] 张福娇. 完善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 四川大学, 2007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1 条
[1] 吴旭,黄嘉琳. 物权请求权不应适用诉讼时效[A]. 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 2005 .
[2] 王屏. 从一起案例分析抵押权的若干问题[A]. 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 2005 .
[3] 赵莉. 我埋单你受益——从银行房贷合同看“霸王条款”[A]. 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 2005 .
[4] 张大安,杨爱萍. 保护耕地 加强征地制度改革 维护社会稳定[A]. 新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5 .
[5] 韩立新. 论我国海洋环境损害索赔的主体[A]. 2007年海商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 2007 .
[6] 张湘兰,向明华. 司法拍卖船舶的瑕疵担保问题[A]. 2007年海商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 2007 .
[7] 徐静琳,李瑞,游依群,康洛奎,谌爱华,张甄,孟庆刚,姚杰. 规章编纂研究[A]. 2003年政府法制研究[C], 2003 .
[8] 钟爱玲. 论《物权法》中的海域使用权[A]. 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 2007 .
[9] 李晓斌. 创设地役权制度的现实意义思考[A]. 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 2003 .
[10] 陆瓯,罗玉章. 浅析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准法律行为的异同[A]. 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 2004 .

⑶ 辽大研究生法学院哪个专业好

2006年10月14日,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设置税法硕士专业学位(LL.M.in Taxation)专家论证会”在北京大学胜利召开。来自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研究生司、国家税务总局教育中心的有关领导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安徽大学、辽宁大学等30多所著名高校的研究生院院长、法学院院长和著名税法学者近60人参加了本次论证会。参与论证会的专家来自法学领域的各个分支学科,如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民法学、商法学、国际法学等。与会领导与专家从我国当前应用性专业设置和法学专业设置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出发,就税收执业人员的法学素养及其对税收法治形成的影响、我国当前税收执业人员培养中的得与失、税法硕士的角色定位、我国设立税法硕士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税法硕士专业的培养模式及教学安排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研讨会的筹备时间虽然只有短短一周,但仍然收到10余篇论述税法硕士专业学位设置的高质量论文。
世界税法协会(ITLA)主席、北京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剑文教授主持了本次专家论证会。
国务院学位办陆敏研究员介绍了我国目前专业硕士的设置情况,对我国将来专业硕士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并特别鼓励税法硕士等契合现代市场经济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专业硕士的大力发展。
国家税务总局教育中心牟信勇主任介绍了我国税务系统干部的专业构成和学历构成以及我国税务系统教育体制的现状,他特别强调税务系统对于高级税法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支持税法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希望这一专业学位能够为税务系统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能够胜任建设和谐、法治的税收征纳关系重任的税务干部。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生玉海教授介绍了北大目前的专业设置与改革经验,并特别支持以税法硕士专业学位为代表的专业学位的设置和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输送大批合格的高素质建设者。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龚文东代表朱苏力院长以及北大法学院表达了对税法硕士专业学位的大力支持,他介绍了北大法学院在法律硕士专业改革上所取得的成绩和目前存在的不足,主张通过税法硕士、知识产权法硕士等专业学位来弥补法律硕士专业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春田教授介绍了人民大学法学专业的设置情况及其经验和不足,主张复合型人才不可能由单独一个学科来培养,必须通过多学科的联合才能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税法硕士的设置正是为了培养复合型的高级税法专业人才。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曙光教授介绍了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设置的现状及其经验和不足,主张专业硕士的设置应当由市场机制来决定,应当鼓励符合市场需要的专业硕士,如税法硕士等迅速发展。华东政法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杨忠孝教授介绍了华东政法学院法学专业的设置情况及其经验和不足,主张应当通过在有实力的大学进行试点的方式逐步推行税法硕士专业学位。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刘隆亨教授认为创办税法硕士专业学位的条件已经成熟,召开这个专家论证会非常及时,应当尽快争取设立税法硕士专业学位,发挥税法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来自美国的著名税务律师Gerald J. Zafft教授(现任美国密苏里州律师协会税法专业委员会主席、全美律师协会税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华盛顿大学商学院税法教授)介绍了美国的法学教育和专业设置,特别是税法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和培养情况,并非常支持中国开设税法硕士专业学位。
世界税法协会(ITLA)主席、北京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剑文教授介绍了北京大学设置税法硕士专业的探索与试点,介绍了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欧盟、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我国台湾地区等设置税法硕士的情况和成功经验。他在分析了我国目前的专业硕士,特别是法律硕士专业所存在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即用更加适应市场经济和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的专业硕士,如税法硕士、金融法硕士、知识产权法硕士等,法学类的专业硕士应该是系列,目前的法律硕士继续保留,但只为通识教育性硕士。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车丕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龙翼飞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院长王光进教授、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温世扬教授、中山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周林彬教授、厦门大学法学院院长廖益新教授、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甘功仁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周伟教授、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高晋康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院长万猛教授、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刘永伟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张富强教授、安徽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华国庆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匡爱民教授、辽宁大学法学院院长杨松教授、西南大学法学院院长张新民教授、浙江财经学院法学院院长韩灵丽教授等专家先后发言,就我国当前法学教育和专业设置的现状与不足以及完善的对策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并一致认为,应当适应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进行法学教育与专业设置的改革,并以税法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作为突破口,推动中国法学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经过一天的深入探讨与论证,与会专家一致同意建议在中国设立税法硕士专业学位,强烈呼吁国务院学位办经过论证后承认其独立学位,并纳入研究生学位教育的范畴,由教育部统一制定“税法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计划”,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招生,并成立由来自主管部门、高等学校和实务单位的人员组成的教育指导委员会,协助主管部门制定招生、课程设置、教学管理、论文写作和学位授予等方面的制度,指导和评估各培养单位税法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
本次专家论证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必将在中国税法教育发展史,以及中国法学教育发展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税法这个专业,好象是通过了,但是可能是在中国最好的大学试点的。所以你可以查询一下具体学校。
税法这个专业现在很有争议,有些人认为这是在拆分法硕,也有人认为这是在逐步淘汰法硕,还有人认识这个是件好事。

热点内容
原始点疗法治疗咳嗽 发布:2025-04-26 10:14:54 浏览: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施条例 发布:2025-04-26 10:14:44 浏览:916
司法会计好吗 发布:2025-04-26 10:12:03 浏览:323
来宾市兴宾区人民法院 发布:2025-04-26 09:56:37 浏览:849
合同法泰斗 发布:2025-04-26 09:54:14 浏览:337
道德经姻缘 发布:2025-04-26 09:53:35 浏览:856
法院被坑 发布:2025-04-26 09:53:33 浏览:807
依法治国对百姓的好处 发布:2025-04-26 09:33:43 浏览:998
司法局开庭 发布:2025-04-26 09:32:13 浏览:991
房地产总经理法律责任 发布:2025-04-26 09:31:37 浏览: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