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律师援助 » 退一赔三法律咨询

退一赔三法律咨询

发布时间: 2022-01-05 00:46:44

① 请详解新消法退一赔三

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一直都是很重要的。新消法退一赔三的规定也是很受消费者关注的。
经营者虚假宣传误导和欺骗消费者进行购买的,退一指无条件退款,赔三是指应当赔偿消费者3倍的损失。
“退一赔三”保底500元。
对于经营者的欺诈行为,新《消法》将现行《消法》规定的“退一赔一”修改为“退一赔三”,并增加了“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的规定,旨在有效调动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积极性,强化经营者的义务。
新《消法》对违法经营者规定了“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相比于现行《消法》中的“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大大增加了经营者的受处罚金额,进一步加大了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以上就是新消法退一赔三详解。

法律依据
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第四十九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② 新消法退一赔三是什么意思

经营者虚假宣复传误导和欺制骗消费者进行购买的,退一指无条件退款,赔三是指应当赔偿消费者3倍的损失。

新《消法》对违法经营者规定了“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相比于现行《消法》中的“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大大增加了经营者的受处罚金额,进一步加大了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2)退一赔三法律咨询扩展阅读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二十四条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依照前款规定进行退货、更换、修理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必要费用。

③ 退一赔三需要什么证据

需要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证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也就是说,只有在商家存在欺诈行为的前提下(比如缺斤少两、挂羊头卖狗肉等),消费者才可以提出“退一赔三”的要求。故消费者发现卖家有法律规定的违法行为,可依法维权;而对于卖家而言,也应严守诚信原则,否则也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证据举例:

1、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有存在故意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

2、骗取价款或者费用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

3、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

4、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现场说明和演示;

5、有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体验销售等。

(3)退一赔三法律咨询扩展阅读

遭遇网购侵权维权方法

1.遭遇网购侵权时,首先要注意保存相关证据,如截图、拍照、录音录像等。在证据充足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起诉销售者,也可以起诉生产者。销售者无法提供产品来源或生产厂家的,销售者承担责任;网购平台无法提供商家信息时,也需承担责任。

2.要了解卖家信息,可以通过第三方平台收集;第三方平台未依法公示的,消费者可要求平台提供。另外,消费者也可尝试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中作进一步查询。

3.诉讼地点可以是收货地所在法院,也可以通过增加被告的方式来增加管辖连接点。

④ 新消法退一赔三详解

新消法退一赔三一般是指,消费者可以退还货款,并且获得商家的三倍赔偿。要想退一赔三,必须要在交易过程中,出现了经营者虚假宣传误导和欺骗消费者进行购买的欺诈行为,并且商品和服务都存在着缺陷。分为三种情况:
1、存在欺诈行为: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存在着欺诈行为的,那么需要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2、增加赔偿五百以下: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那么就需要赔偿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来进行处理;
3、存在缺陷: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那么受害人可以要求经营者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赔偿损失,并且可以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新消法对违法大大增加了经营者的受处罚金额,进一步加大了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二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第五十四条 依法经有关行政部门认定为不合格的商品,消费者要求退货的,经营者应当负责退货。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⑤ 新消法退一赔三详解是怎么样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5)退一赔三法律咨询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第五十条经营者侵害消费者的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应当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⑥ 退一赔三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退一赔三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存在虚假宣传等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时,消费者因该行为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支付费用的,经营者应当退还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并按照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向消费者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六条: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二)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三)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四)伪造商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篡改生产日期,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五)销售的商品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的;(六)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的;(七)拒绝或者拖延有关行政部门责令对缺陷商品或者服务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的;(八)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九)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对损害消费者权益应当予以处罚的其他情形。经营者有前款规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处罚机关应当记入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七条: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热点内容
司法短袖制服 发布:2025-04-25 14:51:44 浏览:924
幼儿园民主程序产生的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25 14:51:35 浏览:14
固废贮存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25 14:50:09 浏览:870
带我的法官 发布:2025-04-25 14:45:49 浏览:958
厦门法律咨询中心电话号码 发布:2025-04-25 14:45:47 浏览:133
道德经典诵读书目 发布:2025-04-25 14:45:10 浏览:543
律师援助咨询 发布:2025-04-25 14:39:22 浏览:46
民法通则22 发布:2025-04-25 14:39:17 浏览:861
法律担保连带责任 发布:2025-04-25 14:24:50 浏览:12
直立法海报 发布:2025-04-25 14:21:16 浏览: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