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律师援助 » 征收土地法律咨询

征收土地法律咨询

发布时间: 2022-01-05 06:35:32

① 有没有在线律师咨询 关于土地征用

北京拆迁律复师贾启华,制你好,根据土地管理法中的规定,给予被征收人的赔偿包括土地的赔偿、地上附着物、安置补助费及农村村民住宅费等,原则上是不能低于其原有的生活水平,如果觉得赔偿低,或是还有其他问题的话,建议采取法律措施

② 农村 土地 征收 法律咨询

合乎法律,农村宅基地属村民集体所有,村民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版权,当初也是根权据你的实际需要分给你用的啊,一般情况下也不收费的。他现在只是收回了当时免费给你叔叔使用的宅基地,但你们一直闲置,你说他收回自己的东西需要付你费吗?

③ 【法律咨询】土地互换后国家征收到土地所得赔偿应该给谁

广东胡律师:

补充回答:你亲戚有分配纸文那还怕什么,那个人敢私占的话,就去法院起诉,并且没有那个分配纸文,对方也拿不到征地补偿款。

他们互换后是否有签协议或去把土地证换掉,如果没有的话,互换之前的土地属于谁补偿款就是谁的。

你亲友只是暂换,我想肯定是没有书面协议及去村里把土地证换名的,所以不用急,如果对方拿你亲友的补偿款不给的话,去法院告。

④ 关于农村土地征收的法律法规

农村集体土地属于集体所有,政府征收转化为国有土地,涉及拆迁、安置等很多问题,建议你到当地政务大厅向各职能部门咨询会比较全面。

⑤ 征地方面法律咨询

如果你家有房产证,说明你家的房产是合法的。
现在,村委会在没有版针得你家同意权的情况下,将你家合法的房产推掉建了新房,其行为严重侵害了你家的财产权利。其行为也触犯了《刑法》第275条之规定,涉嫌故意损坏公私财物罪,你家可以依法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立案侦查,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法律链接:《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⑥ 急!我家要被征收了的相关法律咨询。

一次性补偿。

47,中华人民共和国按照中国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土地征用,土地土地管理内法“的中国。容
补偿被征收土地的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附件和青苗补偿费。征地补偿费,土地征用耕地平均每年产值前三年的六至十倍。安置补助费标准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的集合,安置的农业人口数,除以单位的土地征用和移民安置的土地农业人口人均耕地前征用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四到六倍,年产值每公顷土地征用,安置补助费不得超过征收为期三年的平均年产值的15倍。

⑦ 土地法律咨询

按土地法,不是所有土地是十五年一动的,比如说林业用地就是30年,住宅用地是70年.就是要动地,也要根据土地上首先农用地是不能随意改为建设用地用于建房的,丙方属于违法用地

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在土地承包经营期限内,对个别承包经营者之间承包的土地进行适当调整的,必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仅有口头协议是不符合政策规定,也是无效的。因此,甲方可以向乙方讨要这块土地。

如果你讨要不成,可以依法来讨要。
《土地管理法》还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的实际生产情况和用途进行合理调整!首先,农民个人并不享有土地所有权,享有的仅仅是土地使用权,而这种使用权仅限于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用途(当然不排除国家总体规划的情形)
其次,甲乙双方的口头协议,在双方自愿平等并如约履行的情况下应该是有效的,但这种效力仅限于双方之间,而且乙并没有这块土地的处分权,与丙的口头协议需要建立在甲的同意的前提下。
再次,农民一户仅限有一处宅基地,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的总体规划,并尽量在原宅基地,所以很显然丙并没有权利在甲方的土地上建房。
最后,如若追究到法律上,土地承包经营证上是甲方的登记,那么这块土地的使用权就是属于甲方所有,口头协议的效力并不能对抗相关部门的登记,故甲有权决定该块土地应如何使用(在不违反国家规定的前提下)。
有关法律问题请参照《土地管理法》

⑧ 法律咨询:询问土地征收问题

现在在全国各地都有这种现象,就是不少地方政府,以“招商引资”的名义征收大批土地,一般都会有当地村委会将所谓的“土地征收补偿协议”送到农民家中,给点钱,盖上章了事,根本就不告诉农民补偿的标准以及征收的程序等等,实际上,不客气的讲,养肥了不少地方政府干部。
征地主体一般就是当地镇政府,你可以在村干部给你的协议上看到,谁落款跟你签协议的,谁就是征地主体。
对于征地的补偿,各省市的具体标准是不一样的,都有各自的征地补偿条例或实施办法。你可以参考“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 ”
第三十三条 征用土地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 (一)拟订、报批征用土地方案。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经市、县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逐级上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征用林地的,应当先征得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 (二)公告征用土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经依法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将批准征地机关、批准文号和征用土地的用途、范围、面积以及征地补偿标准、农业人员安置办法和办理征地补偿的期限等,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
� (三)办理补偿登记。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之日起15日内,持土地权属证书或者其他有效证明,到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
� (四)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批准的征用土 地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听取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征询意见期限为15日;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以上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
� (五)交付被征用土地。征用土地的各项费用应当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全额支付。被征地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人应当自征地各项费用付清之日起30日内交付被征用的土地。
� 征用农民承包的土地的,应当依法办理土地承包合同变更手续。
� 国家依法征用土地的,按照规定核减该幅土地农业税和有关农产品的定购任务。
� 第三十四条 征用耕地以外的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标准:
� (一)征用鱼塘、藕塘、苇塘、灌丛、药材地等,为其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6倍。�

(二)征用果园、茶园、桑园等,为其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7倍;未曾收获的,为其同类 土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6倍。
� (三)征用耕种不满3年的开荒地,为其所在村(组)耕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3至4倍;耕种3年以上的,按照耕地补偿。
� (四)征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为其所在村(组)耕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4至5倍。
� (五)征用其他土地的,为其所在村(组)耕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2至3倍。
� 征用林地的土地补偿费标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 第三十五条 征用耕地以外的其他土地的,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
� (一)征用农用地的,为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3至4倍;
� (二)征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的,为其所在村(组)耕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2至3倍。
� 征用荒山、荒地的,不支付安置补助费。
� 第三十六条 依照本办法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但是,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
� 省人民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提高征用耕地以外的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
� 因采矿造成塌陷需要征用土地的补偿费标准和村庄搬迁、农民安置办法,由省人民 政府另行制定。
� 第三十七条 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和附着物的补偿费标准:
� (一)被征用耕地上的青苗,按照当季作物的产值补偿;多年生作物,按照其年产值补偿;无青苗的,不予补偿。
� (二)鱼苗放养2年以上的,不予补偿;不足2年的,按照放养鱼苗费的3至4倍补偿。
� (三)用材林、防护林、特种用途林主干平均胸径大于20厘米的,按照其实有材积价值的10% 至20%补偿;主干平均胸径5至20厘米的,按照其实有材积价值的60%至80%补偿。�

(四)苗圃苗木、经济林、薪炭林按照其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2倍补偿;尚无产值的,按实际造林投资2倍补偿。幼龄林、新造林按实际投资2倍补偿。
� (五)房屋及其他附着物的补偿费标准,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如果你对补偿协议中的补偿款感觉不满意,觉得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可以参照《安徽省征地补偿争议裁决办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安徽省征地补偿争议裁决办法》
第六条 当事人对征地补偿有争议的,自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30日内,向市、县人民政府申请协调。
市、县人民政府自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协调完毕。协调达不成协议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告知当事人申请裁决的途径和期限。
当事人自协调不成之日起15日内,可向省人民政府申请裁决,并将申请书直接递交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逾期申请的,不予受理。
第七条 对青苗、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附着物的补偿标准有争议,申请裁决的,由其所有权人提出。
对土地补偿费的标准有争议,申请裁决的,由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
对安置补助费的标准有争议,申请裁决的,安置补助费发放给被安置人员的,由被安置人员提出;安置补助费发放给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其他单位的,由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其他单位提出。
第八条 申请裁决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申请人身份证明的材料;
(三)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四)经过市、县人民政府协调的证明;
(五)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认为应提交的其他材料。
申请人委托代理人提出裁决申请的,应提交授权委托书、代理人身份证明等相关材料。
第九条 申请书应载明下列内容:
(一)申请人的姓名、住址、联系方法(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被申请人的名称、住址及法定代表人的姓名;
(三)申请裁决的具体事项;
(四)事实、理由与依据。
第十条 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接到裁决申请书后,在10日内进行审查,符合条件,决定予以受理的,制作受理通知书,并发送申请人;不符合条件,决定不予受理的,制作不予受理通知书,报省人民政府审定后,发送申请人。
第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自受理裁决申请之日起7日内,将裁决申请书副本发送批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市、县人民政府。
市、县人民政府自收到裁决申请书副本之日起15日内,向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书面答复和有关证据。没有按时提交或者不提交的,不影响裁决的进行。
第十二条 当事人认为承办人员与裁决申请事项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有权申请承办人员回避。
承办人员认为自己与裁决申请事项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的,应申请回避。
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回避申请应及时作出决定,并书面通知当事人。承办人员的回避,由承办机构负责人决定;承办机构负责人的回避,由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决定。

第三章 调查和协调

第十三条 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对裁决申请事项进行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并收集有关证据。
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裁决申请事项进行调查时,调查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向被调查人出示证件。被调查人应按照调查人员的要求提供有关文件和材料。
调查结束后,调查人员应制作调查笔录,由被调查人、调查人员分别签名或者盖章。
第十四条 征地补偿争议裁决前,应先行协调。
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协调的,在5日前将协调的时间和地点通知当事人。协调的地点尽可能在申请人的住地附近。
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协调时,可以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协助。被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
第十五条 协调应制作笔录,交当事人审核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当事人认为对其陈述记录有遗漏或者错误的,有权申请补正。
第十六条 协调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并查明事实、分清责任。协调后达成一致意见的,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制作协调协议书或者协调会议纪要,经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后生效。

第四章 裁决

第十七条 经协调,当事人对征地补偿争议未达成一致意见的,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提出如下裁决意见:
(一)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的补偿标准合法的,决定维持;
(二)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的补偿标准达到法定标准,但计算有误的,决定变更;
(三)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的补偿标准未达到法定标准的,决定撤销该征地补偿标准,并责令市、县人民政府在规定期限内依法重新确定征地补偿标准。
第十八条 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自受理裁决申请之日起90日内,提出裁决意见。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提出裁决意见的,经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日,并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将裁决意见报省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自收到裁决意见之日起20日内作出决定。
第十九条 裁决应制作裁决书,加盖安徽省人民政府征地补偿争议裁决专用章。
第二十条 裁决书应写明:
(一)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工作单位和住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及代理人的姓名、职务;
(二)裁决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三)裁决认定的事实、理由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四)裁决结果;
(五)不服裁决,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六)裁决日期。
第二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将裁决书直接送达或者邮寄送达当事人。
第二十二条 裁决结束后,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将与裁决事项有关的全部材料立卷归档。

⑨ 想咨询政府征收土地怎么赔偿

(一)征地的批准程序:
1、建设项目依法经国务院或省政府批准。
2、建设单位向市、县政府地政部门提出建设用地申请。
3、市、县政府地政部门审查后拟订征收土地等方案。
4、经市、县政府同意后逐级上报。
5、征收土地等方案依法由国务院或者省政府批准。
(二)征地的实施程序:
1、发布征地公告(1)发布机关:市县政府。(2)发布范围: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3)发布后果:公告发布后抢栽、抢种的农作物或抢建的建筑物不列入补偿范围。
2、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1)拟订机关:市、县政府地政部门会同有关单位。(2)拟订根据:土地登记资料、现场勘测结结果、经核对的征地补偿登记情况、法律法规规定的征地补偿标准。(3)方案内容: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费、附着物补偿费等事项。(4)方案公告:市、县政府地政部门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公告方案,听取被征收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5)报批:由市、县政府地政部门报市、县政府批准。
3、确定和实施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4、土地交付:被征地单位和个人应当按规定的期限交付土地。

⑩ 咨询律师土地征收问题

这个案件如果要起诉的话,要点是有没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证或者土地使用权证专。如果有证据证明这些土地属的确属于你家或者是承包给你家的,可以要求村委会作出合理的补偿。但是你这种情况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诉讼时效,15年来你家知道可以得到赔偿但是一直没有去通过合法途径去争取,过了诉讼时效法院就不会受理。

热点内容
初一道德与法治导学案 发布:2025-04-25 15:04:35 浏览:197
司法短袖制服 发布:2025-04-25 14:51:44 浏览:924
幼儿园民主程序产生的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25 14:51:35 浏览:14
固废贮存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25 14:50:09 浏览:870
带我的法官 发布:2025-04-25 14:45:49 浏览:958
厦门法律咨询中心电话号码 发布:2025-04-25 14:45:47 浏览:133
道德经典诵读书目 发布:2025-04-25 14:45:10 浏览:543
律师援助咨询 发布:2025-04-25 14:39:22 浏览:46
民法通则22 发布:2025-04-25 14:39:17 浏览:861
法律担保连带责任 发布:2025-04-25 14:24:50 浏览: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