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亮律师事务所
㈠ 关于教育机构的贷款,分期付款的,安全吗会不会是骗人的
教育分期贷“坑多多”:披上教育外衣,瞄准高校学生
新华网•2019-03-18 17:27
责编:方舟
不少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选择报名参加培训班提高自身技能,为找工作打下基础。但记者近期调研发现,一些教育培训机构为招揽学员,以欺骗、诱导等方式,“忽悠”交不起学费的学生用分期付款的形式缴纳学费,实则是给报名学生在金融平台上办理了贷款,不少学生因此背上不同程度的债务。
债务是怎么背上的?
在北京读大四的济南学生张亦驰,求职期间在一栋写字楼大堂偶遇了华尔街英语的课程顾问,对方表示,有专门针对应届生的英语课程。但谈及价格时,张亦驰觉得4万多元的学费太贵。对方随即表示,可以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支付学费,分为24期,学习中有不满意可随时退款。
求职心切加上对方“耐心”劝导,张亦驰最终缴纳了1900元作为首期付款。一个多月后,张亦驰觉得课程对自己帮助不大,加上还款压力大,准备结束课程并退剩余学费。此时课程顾问却表示,学习已超过一个月,按规定无法退款。此外,由于张亦驰已与金融机构办理了贷款,一旦退款,还会与金融机构产生纠纷。张亦驰告诉记者,此时她才如梦初醒,“当初报名时,对方只给了缴费收据,报名合同、贷款合同都没有明确出示。”
张亦驰的情况并非个案,有多位大学生向记者反映,在培训机构报名时,销售人员推荐使用教育分期贷款的方式支付学费。山东师范大学学生刘晓云告诉记者,她曾在尚德培训机构报名时“被办理”了教育分期贷款,现在每个月要还1500多元学费,以及100多元的手续费,但报名时销售并未提及手续费一事。等28期贷款还完时,一共要支付3000多元手续费。
记者近日在北京、济南等地多家培训机构走访发现,在一些机构中,主动向学生推销分期贷款的情况在增多,中招的往往都是即将毕业的高校学生。培训机构承诺高额学费分期支付,实则是在诱导消费者办理消费贷款。一旦学生背上此类贷款,就成了甩不掉的包袱。
教育贷“套路”何在?
为何教育分期贷款问题频出、大学生是否有资格办理贷款、想退学费为何这么难?记者调查发现,在这些问题上,一些教育培训机构是这么“套路”报名学生的。
——夸大宣传,“随时退费”“零手续费”不存在。张亦驰告诉记者,报名时课程顾问曾多次表示,只要对课程不满意就能退款,使用分期付款没有额外费用。但记者在张亦驰后来拿到的报名合同上看到,条款中写着“乙方选择贷款方式付款的,手续费、利息等费用按照提供贷款金融机构的标准执行”“课程起始日后30日内提出退学,机构需要从学员缴纳的课程费用中扣除2950元管理费用”。
——先交钱再签合同成“潜规则”。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教育分期贷款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学生。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利用的正是毕业生求职心切,想提升自身能力的心理,以分期付款、每月还款数额低等噱头诱导学生办理贷款。但大多数学生没有稳定收入,属于无偿还能力者,加上缺乏法律知识,不少学生都在课程顾问的诱导下,先缴纳了学费,再签订培训合同。
——贷款由课程顾问代操作,学员申请退费困难。刘晓云说,培训机构帮她申请的教育分期贷,合同由她与金融平台签订。但在贷款过程中,她除了输入个人信息外,其他信息均由课程顾问代为操作。为招揽学员,大多数课程顾问不会对学员情况仔细核实。但当学员退款、维权时,却常常遭遇拖延。业内人士表示,课程顾问每月有业绩指标,一旦有学生退课,大多数顾问都是能拖就拖。此外,由于教育分期贷的合同涉及报名者、培训机构、金融机构三方,退款程序很复杂,很多培训机构并不愿配合学员申请退款。
披着教育外衣更应加强监管,谨防教育贷成变种“校园贷”
记者发现,教育分期贷款相关问题已引起一些地市监管部门关注。上海市消保委发布的《2018年1至8月教育培训类投诉分析》中,提到教育分期贷款的恶意包装、审核宽松、资金风险等隐患正凸显。报名者近八成通过手机下载软件申请贷款,过程仅需几分钟。有培训机构通过引导推荐、涉嫌强制等方式,或者把贷款包装成“免息”“分期付款”等形式,但对贷款限制性条款及风险只字不提。
专家认为,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中规定: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而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动辄收取半年甚至一年学费,再“忽悠”学生办理教育分期贷款,显然不符合政策规定。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助理研究员杨程说,教育分期贷实际上是依托互联网金融诞生的一种贷款形式,虽然“互联网+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但一些机构在招生中却出现了种种不规范现象。这一方面是由于教育培训行业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在于监管体系尚不健全。相关部门应继续完善政策法规,对教育培训报名的收费方式、缴费期限、付费形式等进行明确约束。
法律从业者认为,由于无收入来源的高校学生不符合贷款审核要求,教育分期贷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打着教育名号的“校园贷”变种。山东新亮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新亮说,教育、金融监管等部门应加强对提供教育分期贷款的金融平台的审查力度,谨防校园贷以教育分期贷的形式死灰复燃。此外,大学生、职场新人必须提高警惕,尽量不要以分期付款的方式缴纳学费。在签订培训合同前,必须看清协议条款,并保留合同、发票等证据,以备后期维权。
㈡ 卡片为啥写所有权归银行
银行卡为何所有权却归银行?
你去银行办了一张卡,缴纳了5元到10元不等的工本费,你甚至在卡里面存入了自己的钱,但你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这张卡真的是自己的吗?近日,有市民称自己办卡时已经缴纳过10元的卡费,但细心一看,银行卡的背后却有一句“本卡所有权属中国建设银行(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所有”。
更让人大惑不解的是,假设按照银行的说法,这张卡的归属权归银行,自己仅具有使用权,那为何在挂失需要补卡时需要再次收取费用呢?
有意思的是,当记者来到一家银行的网点提出需要注销该借记卡时,有银行人员表示,不退还记者开卡时的费用,并且如果记者不能拿出该银行卡,还需要再给银行10元。
对此,有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为了统一的安全,银行卡在注销后需要进行统一的回收销毁。不过他也表示,这确实还是相当于持卡人最终为这张卡“埋单”。
按照央行在今年年初公布的数据,截至2013年年末,全国仅借记卡累计发卡就达到38.23亿张。按此数据计算,如果每张卡收费5元,仅卡费的收入就累计超过191亿元。
如果银行卡的所有权属于银行,那是否意味着卡内资金被盗,银行就应该负责呢?山东新亮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新亮表示,如果银行卡的所有权归银行,若卡内资金被盗,银行确实应该负责。他同时表示,如果用户在开卡、换卡或补卡时有提交工本费给该银行,那么按照我国的所有权法,这张银行卡确实应归用户本人所有。
㈢ 有没有律师,求助!
我是山东新亮律师事务所的刘律师,详情请看我的介绍,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㈣ 山东新亮律师事务所怎么样
山东新亮律师事务所,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山东新亮律师事务所更多信息和资讯。
㈤ 关于律师的问题
这要看你与律师订的委托代理合同书,如果律师只负责上诉一案,庭后也就完成了他的任务。重审,再审,申诉也得重新协商了。
㈥ 代驾行业乱象频出该怎么解决
代驾行业乱象频出:漫天要价、肇事逃逸、盗窃财物。15.2公里路收19.9公里的钱,代驾到底有多少坑?
一些人员冒充代驾司机送乘客回家,途中套取乘客个人信息,故意制造交通事故“做局”,最后索要高额钱财。众多网民表示有共鸣,也曾被“黑代驾”坑过。
记者亲历:“黑代驾”15.2公里的路收19.9公里的费用,正规代驾司机很难抢到单
近日,记者在济南体验了多名代驾司机的服务全过程。14日晚上9点左右,记者从济南某饭店出来,发现门口已有不少代驾司机等候。一位上前揽活的代驾司机表示,可以选择“报单”和“不报单”两种方式。
原来,所谓“报单”是公司行为,司机需要给公司上缴20%的收入;不“报单”等于司机自己打着公司旗号接“私活”,公司为乘客提供的保险等保障则成为司机私下收入。这名司机告诉记者,干“私活”还算好的,现在市场上最乱的是“黑代驾”。
根据线索,记者21日晚体验了一次“黑代驾”服务。从济南奥体中心叫代驾行驶至记者住处附近,地图上显示距离为15.2公里,e代驾和滴滴代驾等平台预估的费用均在80元左右。而这位“黑代驾”自己携带的软件上却显示公里数为19.9公里,最后结算费用为99元。
这位“黑代驾”的收费标准为10公里59元,当记者询问超过10公里如何计费,是否还按照这一标准收取时,这位代驾司机并没有正面回应。
在某代驾平台已从业五年的专职司机张师傅告诉记者,除了乱要价,一些“黑代驾”还可能带来安全问题。在济南,“黑代驾”非常多,正规的代驾司机都很难抢到单。
张士立表示,目前,代驾行业缺乏强制性标准,导致人员门槛过低,行为规范也无从谈起。
滴滴代驾相关负责人称,“在互联网代驾平台,除要求无犯罪、酗酒、交通违法等不良记录外,司机还要经过严格培训和笔试、面试等考核才能上岗。”记者调查了解到,很多小型代驾公司没有按照行业标准规范要求代驾司机培训上岗,也没有投保代驾责任险。
“从2015年开始,汽车流通协会和几大代驾企业发起行业自律,呼吁所有从业人员进行第三方从业考试进行认证,考试合格后取得代驾培训合格证。目前行业内持证上岗人数已经占37.5%。”张士立说。
谁来管管这些“黑代驾”?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代驾公司是在工商局登记设立的从事“非营运车辆的驾驶服务”的公司,监管主体不明确。
山东省工商局表示,工商部门主要依据公司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市场准入原则,负责代驾公司的注册登记,经营范围里说明提供该服务,但谈不上对其监管。
有受访交警部门表示,交警主要对代驾过程中的违章行为进行查处。代驾服务与营运性质的驾驶服务有着本质区别,在没有明确管辖权的情况下,交管部门也无法对代驾行业进行监管。
山东新亮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新亮认为,整治代驾行业乱象,明确代驾市场监管主体是关键。
“物价部门可以指导代驾行业制定明确的收费标准,代驾公司的计费标准要公示或登记备案,这样既能够保障市场自由定价,同时可以接受社会监督,防止企业或个人随意变更标准。”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合伙人陈志伟律师说。
㈦ 广东致亮律师事务所怎么样
广东致亮律师事务所,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广东致亮律师事务所更多信息和资讯。
㈧ 北京嘉善律师事务所的常亮律师之前是在哪个法院工作的
北京市东城区法院是有个叫常亮的法官。十来年前吧,那时候我代理了专一个经济纠纷的案子属,案情比较复杂,当时负责我们案件的法官就叫常亮,案子打了半年对这个法官印象比较深,听说他后来去了高级法院,现在出来自己开律所了,应该是同一个人。
㈨ 广东昊亮律师事务所怎么样
广东昊亮律师事务所是2004-08-11在广东省注册成立的,注册地址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办事处文秀居委会蓬莱路2号德怡居8号。
广东昊亮律师事务所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31440000MD0164520T,企业法人肖明裕,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广东昊亮律师事务所,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广东昊亮律师事务所更多信息和资讯。
㈩ 男子饭店楼梯摔倒身亡 朋友说不知道饭店称监控坏是怎么回事
朋友之间聚会吃饭喝酒本来是一件高兴事儿,可一提到这茬,济南的刘先生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的岳父前几天在一家饭店吃饭,多喝了点儿酒,吃完饭下楼梯时一个不小心从楼梯上摔了下去,结果这一摔就再也没能醒过来。
对于监控出现的问题,刘先生并不相信,他认为监控视频是让老板自行删除掉了。他怀疑自己的岳父当时并不只是单纯的摔倒,所以想通过监控画面还原当时的真相。经过民警协调,饭店老板同意交出监控视频的存储硬盘。昨天下午,刘先生将硬盘提交至了技术部门进行数据恢复。
专家分析
如果监控中死者真的是在饭店楼梯上摔倒致死,到底由谁来承担责任呢?记者随后致电了山东新亮律师事务所进行咨询。律师陈正斌告诉记者,饭店都需履行安全保障义务,比如在楼梯旁安装护栏和提示牌等等, 而视频监控是表明饭店是否尽到安全保障义务一个充足有利的证据。除此之外,对于饮酒发生的意外死亡,尤其在下楼梯发生的意外,那么作为其他的一起饮酒的人,如若没有进行搀扶或者护理的话,是要承担一定责任的。
相关案例
上海市民高先生和朋友聚会喝酒后,不幸摔倒在酒店楼梯上,不治身亡。一顿晚餐,竟成诀别,高先生的家属怒将酒店告上法庭,索赔73万余元。上海一中院今日披露,该院新近对此案作出终审判决,因楼梯未设扶手,酒店需承担30%的赔偿责任。
一中院审理后认为,死亡医学证明书是判断高先生死亡的重要证据。根据法院的现场调查,酒店楼梯的陡峭程度尚在合理范围之内,台阶有明显的摩擦感,楼道灯光也不存在昏暗问题,高先生家人也未能举证证明楼梯台阶存在油腻湿滑的情况。但涉案楼梯无延续性扶手是不争的事实,相对于其他公共场所,考虑到经常会出现酒喝多甚至喝醉的顾客,更有设置扶手的必要,故楼梯设置存在缺陷,该缺陷与高先生的死亡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对此,法院认为,酒店一方应对高先生家人的合理损失承担30%的赔偿责任,即赔偿22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