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怎么核算公司利润
A. 各种法律有规定公司的盈利不直接等于老板个人的收入吗
1 独资公司,公司的净资产归属于老板的财产;
2 但公司是法人,资产与投资人分离,老板不能为经营以外的目的任意处分公司财产,
3 公司纯利润,通过分红可以变成老板自由支配的财产,否则是公司的资产,只有在企业终止后,老板才能动用。
B. 如何核算利润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利润一般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损失) +投资收益(减投资损失) 其中: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营业外收支的核算:
1.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是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包括处理非流动资产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罚没利得、政府补助利得、确实无法支付而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转作营业外收入的应付款项等。
(1)企业发生营业外收入时: 借:相关科目 贷:营业外收入
(2)期末结转 借: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例:企业取得罚款收入6000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60000
贷:营业外收入—罚没利得 60000
2、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支出是企业发生的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非常损失、罚款支出、捐赠支出等。
(1)、企业发生营业外支出时 借:营业外支出 贷:相关科目
(2)、期末应将本账户余额转入“本年利润”,即借记“本年利润”,贷记“营业外支出”。
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外支出
C. 公司利润分配有什么法律规定吗
利润分配原则为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在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股东必须将违反规定分配的利润退还公司。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十四条
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第一百六十六条第四款
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有限责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D. 依照公司法,公司利润如何分配
为了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积存的余额,企业应设置“利润分配”科目。同时在该科目下设置下列二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提取储备基金、提取企业发展基金、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利润归还投资、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转作股本的股利、盈余公积补亏、未分配利润等。
1、 将“本年利润”科目余额结转至“利润分配”科目。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
若亏损,则做相反的分录,同时不必再进行以下分配。
2、 弥补亏损:
《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七条规定: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在依照前款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
用税后利润弥补亏损,不用做账务处理,“利润分配”科目的余额直接反映弥补亏损后的余额。
3、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适用于内资企业):
企业以前年度发生亏损,本年税后利润的一部分用于弥补亏损时,按弥补亏损后的余额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如果以前年度没有亏损,则按当年净利润的10%计提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不是强制要求计提的。是公司根据企业情况,自由决定计提比例的盈余公积,企业也可以根据需要不计提任意盈余公积。
《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七条规定: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大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
借: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4、提取储备基金、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企业发展基金(适用外商投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