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律师援助 » 李清安律师

李清安律师

发布时间: 2022-01-15 00:35:52

『壹』 巴尔扎克是个怎样的人物

巴尔扎克,法国作家,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是第一部作品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却完全失败。尔后他与人合作从事滑稽小说和神怪小说的创作,曾一度弃文从商和经营企业,出版名著丛书等,均告失败。商业和企业上的失败使他债台高筑,拖累终身,但也为他日后创作打下了厚实的生活基础。1829年发表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迈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驴皮记》使他声名大震。他要使自己成为文学事业上的拿破仑,在30至40年代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1]量作品。
巴尔扎克一生创作甚丰,写出了91部小说,合称《人间喜剧》。但由于早期的债务和写作的艰辛,终因劳累过度于1850年8月18日与世长辞。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是一位具有浓厚浪漫情调的伟大作家,一边因奢华的生活而负债累累,一边以崇高深刻的思想创作出博大精深的文学巨著。他的生活趣事层出不穷,而作品更被誉为“法国社会的一面镜子”。在他逝世时,文学大师雨果曾站在法国巴黎的蒙蒙细雨中,面对成千上万哀悼者慷慨激昂地评价道:“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他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有“文学上的拿破仑”之称。他是文坛国王,他说过: “拿破仑用剑所未能完成的事业,我要用笔来完成。”“当今的世界上,将会有四个伟人:第一个是拿破仑,第二个是居维叶,第三个是奥康瑙尔,第四个是我。拿破仑与长枪大炮为伍,居维叶娶下了整个地球,奥康瑙尔与他的人民溶为一体,而我,要把整个社会装进我的脑袋。”(李清安《巴尔扎克》)

『贰』 庸报的创办人

勤奋与机遇
《庸报》的创办人是出身贫寒的宁波人董显光(1887-1971)。董的父亲是基督徒,以木匠生意为生计,曾为附近的教会修造房屋。少年时的董显光,一面帮父亲做活,一面读私塾。他聪慧好学,勤奋机敏,为教会牧师所赏识,由教会资助送到上海美国长老会所办的中西书院读书。后又转入清心中学,一直攻读到18岁,因为父亲修房时不慎失足摔落不幸致死,董显光不得不缀学,回到家乡挑起养家糊口的重担,因此在奉化龙津中学担任英文教员。
人生的变化不可预测。董显光未曾料到在奉化龙津中学任教时,竟成了蒋介石的英文启蒙老师。这一师生之谊,为董日后步入政界创造了条件。董显光另一个更大的机遇是,他的母亲与美国北美长老会传教士费启鸿的夫人玛丽·梦克丽兰相识,交往密切,经其推荐,董显光成为官费留学生,于1908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1913年学成回国,凑巧和孙中山先生同乘一艘远洋轮,从而结识了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和董交谈后,很赏识他的才干,将他推荐为国民党的机关报———上海英文《中国共和报》的副主编兼记者;同时孙还送他一把手枪留念。董在上海任职不久,孙中山又调他到北京担任《北京日报》(英文版)主笔,兼任美国《纽约时报》驻北京记者。这也为董以后成为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做了坚实的铺垫。
1915年,日本帝国主义乘袁世凯意欲称帝之机,向袁提出了“二十一条”作为支持他当皇帝的条件,同时威胁袁世凯,如把“二十一条”的内容泄露给欧美国家,则将采取报复行动。董显光作为《纽约时报》驻京记者,以特殊的新闻渠道掌握了“二十一条”的梗概,并以特快消息发到美国。《纽约时报》收到后,即以“日本向中国提出卖国要求”的大标题,作为报纸的头条新闻刊出,引起世界轰动。这使袁世凯大为惊慌,日本驻华使馆更是大闹中国外交部,定要追究泄漏消息的人。因此,董显光不得不避居至天津,藏身在法租界内,至191
董显光看到天津作为有九国租界的国际都市,却只有一份由英租界工部局操控的英文版《京津时报》。感到发展报业大有市场。于是他联合了正在天津当律师的北洋大学法律系教授福克斯,在1918年创办了一份英文版的《华北明星报》,由福克斯出任社长和总主笔。董作为后台老板任董事,同时任上海《密勒氏评论报》特约评论员。《华北明星报》在美国内华达州注册,这样既可发行海外,又免受官方干涉。董显光又以重金聘请了美籍犹太人索科尔斯基为《华北明星报》的副主笔,此人不但熟悉中国国情,且社交广泛,还担任了时任直隶警察厅厅长杨以德的顾问。同时聘请曾任旧金山《纪事报》天津专栏编辑和在东京、北京、上海当过记者的美国人克立福德为编辑兼记者;还有一位名为协福森的外国知名编辑。
《华北明星报》有了这几位资深的外国编辑、记者办报,很快名声大扬,足以和《京津泰晤士报》(原《京津时报》)抗衡。同时,董显光在经营上以降低订报费(时一般报纸为每年20-30元,《华北明星报》仅收10元)和天天出报,与其他中外文报纸竞争,一年后就成为天津发行量最多的英文报。
创立中文版《庸报》
经过几年的办报,董显光在天津报业界声誉鹊起,且得心应手。于是他辞去了顺直水利委员会外事秘书的职务,于1925年3月和顺直水利委员会的一位同仁王镂冰联手创办了天津《庸报》。董自任社长、发行人,由王镂冰任报社经理,聘邰光典为总编辑,并聘姜希弟、王芸生、秦丰川为编辑。
董显光之所以取名《庸报》,是由于接受了控制华北平津大局的直系军阀吴佩孚的二万元开办费,以迎合吴佩孚尊孔崇孟的儒学中庸之道。报社设在原法租界的32号路(今赤峰道)美商大来洋行后院。
《庸报》一改过去各报第一版都以社论和广告为主的编排形式,而将时事要闻放在第一版,是为华北报界的首创。但董和王之间的合作却时有矛盾,以致一年后王镂冰脱离《庸报》而办《商报》。于是董亲赴上海向《申报》的史量才求援,经董、史协商,史将《庸报》作为上海《申报》在天津的分馆,并为《庸报》增添了一台新式卷筒机和一套制版设备,又为《庸报》装置了无线电台。同时将社址迁移至法租界内的26号路(今滨江边外文书店音像部),《庸报》自此每日出对开两大张。
《庸报》在董、史合作后,人员也进行了调整。史量才派蒋光堂替代王镂冰为《庸报》经理,聘北京《晨报》原副总编张琴南为天津《庸报》总编辑,辞退了吸上大烟的邰光典,又请报刊名人许世远主持副刊,并聘南开中学的姜公伟、北平艺专的张鸣和原《庸报》的桂步光三人加盟办副刊。副刊定名为《另外一页》,广请京津文化界名人撰稿,吸引了很多读者。新闻部有贾俊秀、王儒玲,采访部有赵泉、李世琦、宋雨霖、董凤仪、王瑞符等。
董显光还特别联系了京津体育界的名人董守义、章辑五、李清安、李友珍等“南开五虎将”和足球名将孙思敬(号称孙铁腿)等,专写体育报道和评论,受到青年学生的热烈欢迎。同时,董又聘人专译路透社英文稿,充实了国际新闻。《庸报》的这些改变,可称“脱胎换骨”,从而报纸声名日噪,销路大增,日售二万多份,成为天津三大报纸之一(另两份为《大公报》、《益世报》)。
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3年史量才又在上海被日本特务暗杀,华北局势紧张。董显光即授意蒋光堂:《庸报》要根据政局的变化,相机行事,有权变之策。董本人即携眷南下,被蒋介石委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兼国际宣传处处长之重任。
至1935年,日方步步紧逼平津。于是《庸报》通过北宁铁路局局长陈觉生的关系,以五万元代价全部盘售给日本在津的特务机关。蒋光堂、张琴南、许君远等老报人也都脱离《庸报》,转至《大公报》或《商报》等报社。至1937年后天津沦陷,《庸报》为日本同盟通讯社接管,办至1944年停刊。后以天津《华北新报》之名出版。

热点内容
刑法同业竞 发布:2025-02-11 21:19:32 浏览:995
后勤领导干部学习准则条例心得 发布:2025-02-11 21:03:29 浏览:639
注册公司后法律条文 发布:2025-02-11 20:02:13 浏览:835
浙江省水土保持条例宣传 发布:2025-02-11 19:33:43 浏览:191
消费者权益属于社会法吗 发布:2025-02-11 19:29:40 浏览:14
广东计划生育条例2017 发布:2025-02-11 18:47:46 浏览:217
一个店铺的规章制度 发布:2025-02-11 18:05:14 浏览:830
教育法学案例 发布:2025-02-11 17:45:19 浏览:198
镇公共法律服务 发布:2025-02-11 17:11:04 浏览:512
湖南省耒阳市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2025-02-11 16:58:13 浏览: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