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部队开展法律服务
⑴ 部队法律援助有什么用
军队法律援助制度是指在军队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的指导和协调下,军队法律回工作者或社会律师为经济困难答或特殊案件中的军人军属免费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法律保障和救济制度。
第一、军队法律服务工作者提供法律援助是国家责任,它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军队)对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与此相关,对于符合条件的公民而言,获得法律援助是一种基本权利。
第二、军队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是法律化、制度化的国家保障司法公正的行为,这有别于军队法律服务工作者个人的道义行为和普通的法律帮助行为。
第三、军队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的对象是义务兵,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军队律师有关费用的现役军官、士官、在编职工及其配偶、父母和子女以及其他人员。
第四、军队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的形式既包括诉讼法律援助服务,也包括非诉讼法律援助服务,还包括法律咨询、法律信息资料的免费提供。
第五、军队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的实施者既包括专职军队律师,也应包括兼职、特邀律师和军队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第六、为受援者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
⑵ 《军队单位对外有偿服务许可证》规定中所指的“军队单位”包括非现役的军队事(企)业单位吗法律依据
包括
例如属于军事编制而列为预备役的军队医院、学校、研究所和其他有关单位。
但要注意的是持有《军队单位对外有偿服务许可证》的单位,只能按照对应编号的《军队单位对外有偿服务收费许可证》列明的项目进行有偿服务和收费。超出范围的行为是非法的。
军队单位不具有完全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而只有相对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有三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指民事主体具有独立的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能以自己的名义承担全部民事责任,而不是以他人的名义承担民事责任;其次是民事主体有能力自己承担全部民事责任,不用他人承担任何责任;再次是能以自己的独立财产承担民事责任,而不必以他人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应当说军队单位在财产经费方面并不完全独立,经中央军委批准,四总部研究制定的《关于加强军队单位对外有偿服务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严格要求军队单位对外服务实行经费收支上缴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军队单位的场地和设备也是实行全军统一管理的,军中单位对其财产并无独立所有权或者处置权,但是在全军统一管理的前提下,经过审批军队服务单位可以在一定限度内使用和处置其财产。《中国人民解放军房地产管理条例》第四条规定:“军队房地产的权属统归于军委、总部。其产权产籍由各级后勤基建营房部门归口管理,按其用途分别由有关业务部门具体负责使用和管护。” 《中国人民解放军营产管理条例》第一条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营房、仓库、场地,及其附属的水电、取暖、卫生、消防等设备,以及各种营具和营区林木,统称为营产。营产是供军队使用的国家财产,必须依本条例规定切实管好。第六条规定:营房的处理权限集中于总部。凡变卖、转让、借出、调换或拆除营房时,必须按下列规定办理……因此,军队单位在一定范围内经过一定程序批准可以拥有相对独立的财产,具有相对独立的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根据经中央军委批准、四总部研究制定的《关于加强军队单位对外有偿服务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这一定范围是指“通信、人才培训、文化、仓储、科技、招接待、医疗、基建营房工程技术、空余房地产出租和维修技术等10个行业范围内”,以及按照《军队单位对外有偿服务管理规定》第二条规定限定在“军队单位经过批准,在保证完成军内任务的前提下,结合业务工作,利用现有设施、设备、场地和技术等条件,可以开展为社会提供服务并适当收取一定费用的非经营性活动,但不得把有偿服务项目延伸办成企业、不得开展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经营性活动,不得与地方企业挂靠,不得直接从事成熟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不得以对外租赁、承包等形式开展科技对外有偿服务。”
相应的批准程序是按照《关于加强军队单位对外有偿服务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由总后勤部司令部集中审批核发《许可证》,即《军队单位对外有偿服务许可证》,并经过军队单位驻地政府公安、工商和其他政府职能部门备案。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军队事业单位对外有偿服务征收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通知》,持《中国人民解放军事业单位有偿服务许可证》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事业单位有偿服务收费许可证》的军队单位应依法缴纳税收。军队单位提供军队主管部门颁发的军队事业单位对外有偿服务许可证可以办理社会保险(如广东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就有类似规定)。
⑶ 《中国人民解放军预防犯罪工作条例》具体内容谁知道
这儿有节录的,可以参考。
⑷ 部队的法律顾问处可以出律师打官司吗
除非是自家亲属,否则不行,因为部队法律顾问处没有律师执业证。
⑸ 军队律师解答法律咨询的主要方式
律师法中明确军队的律师属公职律师。受部队的序列编制,解答咨询也只局限于部队所涉及范版围。依法为首长权、机关决策和管理提供法律咨询;接受军队单位和军办企业的委托处理军队内部或者军地互涉的法律事务;为军内单位和人员提供法律服务;协助有关部门对部队进行经常性的法制教育
⑹ 退伍军人法律服务12348专线电话能打通吗
12348法律服务热线。
⑺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业务应当遵循哪些要求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
第五章执业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二条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持基层法律服务所出具的介绍信、当事人的委托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经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同意,可以向他们调查、收集与承办法律事务有关的证据材料;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查阅有关的案卷或者庭审材料。
第三十三条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对坚持非法要求、故意隐瞒重大事实、提供虚假证据或者严重违反委托合同约定义务的当事人,可以拒绝为其代理或者解除委托关系。
第三十四条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在执业中发现本地区政府机关、村民(居民)自治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方面存在问题的,可以向其提出法律建议。
第三十五条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在应聘执业期间,有权获得执业所需的工作条件,有权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有权参与所务民主管理,有权获得劳动报酬和享受保险、福利待遇。
第三十六条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对侵犯其执业权利的行为,可以请求司法行政机关、有关司法机关或者基层法律服务行业协会组织依法予以保障。
第三十七条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依法办事,自觉维护法律尊严与社会正义。
第三十八条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应当尽职尽责,努力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接受当事人和社会的监督。
第三十九条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应当遵守由基层法律服务所统一收案、统一委派、统一收费的规定。
第四十条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履行法律援助义务。
第四十一条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应当遵守司法、仲裁和行政执法活动的有关制度,尊重司法、仲裁和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
曾担任法官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在离任后二年内不得担任原任职法院审理的诉讼案件的代理人。
第四十二条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应当尊重同行和其他法律服务工作人员,同业互助,公平竞争,共同提高执业水平。
第四十三条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应当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第四十四条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应当爱岗敬业、坚持原则、诚实守信、举止文明、廉洁自律,自觉维护执业声誉和社会形象。
第四十五条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应当勤奋学习,加强职业修养,积极参加司法行政机关组织的业务培训和进修,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技能。
⑻ 军人军属如何向部队申请法律援助
摘要 “12348”是市、区县司法局及法律援助中心面向广大市民群众的法律咨询专用电话,它接受解答群众的法律咨询,配合调处民间纠纷,及时反映群众的法律需求信息,指导和接受法律援助申请,维护贫弱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稳定。“12348”法律服务专用电话工作职责,主要解答法律咨询,普及法律常识;实施内部联动,搞好上门服务;沟通外部信息,做好受案分流;加强区域合作,搞好职能部门间协调联动;做到快速反应,防止纠纷激化;遵循有关规定,提供法律援助;掌握社情民意,当好党政参谋;接受社会监督,提高法律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等。
⑼ 军队律师必须具备的一般条件
军队律师是军人,又是律师。1996年5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规定,为军队提供法律服务的军队律师,其律师资格的取得和权利义务及行为准则,适用本法的规定,军队律师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另行规定。根据国家司法部和总政治部联合发布的《军队法律服务工作暂行规定》,只有从事法律服务工作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等军内人员才可担任军队律师。作为军人,要遵守军事法规,承担军人应负的职责;作为律师,又要依据律师法取得律师资格,并依据国家和军队的有关规定领取军队律师执业证书。除须遵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外,军队律师还要遵守军队的条令条例及规章制度。
军队律师既是专职法律工作者,又是军队政治工作者。根据律师法的规定,律师是社会法律工作者,作为律师职业中特定的组成部分,军队当然也具有这种属性。但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的规定,军队的司法行政及法律服务工作由政治机关领导,是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军队律师具有双重职责。作为法律工作者,要以为军队和军人提供法律服务为己任,认真履行职责,全力维护军队和军人的合法权益;作为政治工作者,军队律师从事法律服务工作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自己的专业工作,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的整体目标服务,为增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服务。这就要求军队律师必须通晓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掌握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手段,要善于把法律服务工作与军队政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军队政治工作的整体优势。
军队律师有着独特的工作领域,既要熟知国家法律,又要熟知军事法规。与社会执业律师一样,军队律师处理的法律事务涉及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海商、金融等各个法律部门,应当熟悉并全面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处理好军队内部和军地互涉法律事务,才可能为部队官兵提供正确的法律意见,做好维护国家军事利益和官兵合法权益的工作。与社会律师不同的是,作为军人和军队政治工作者,军队律师还要熟练掌握军队的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当前,军队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贯彻落实依法治军方针的任务很重,军队律师只有熟知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熟知军队的有关规定,通晓其立法精神,才能为军队各级首长和机关决策提供正确的法律意见,才能分清军人的称职与不称职、合法与不合法的行为,指导军人更好地履行职责。另外,军队律师还要努力学习、研究国际法,为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和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上的保障。
军队律师是特定的公职律师。这是由军队律师的特殊属性所决定的。首先,军队律师是由取得律师资格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担任,其薪金由军费开支;而社会执业律师则由取得律师资格的公民担任,其经济收入主要依靠执业活动取得。其次,军队律师正式列入部队编制后,成为军官、文职干部的一种职务,并定有相应的职别、级别;而社会执业律师是一种社会职业,不是职务,没有官职或行政级别。第三,军队律师的工作是面向特定的群体。军队律师主要是为军队和军人提供法律服务,其工作主要面向部队各级领导、机关、广大官兵及其家属;而社会律师执业所面向的是社会所有成员。第四、军队律师的工作经费由军费开支,承办法律业务基本上不收费;而社会执业律师的工作经费是自收自支,除法律援助外,对外提供的法律服务都是有偿收费。第五、军队律师是军队人员,军队律师工作机构有上级主管机关和行政领导;而社会执业律师实行的是行业自律,政府有关部门基于律师法对其予以监督管理,双方之间是政府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关系。
根据军队律师的特点及其工作实际,军队律师的作用主要体现以在下几方面:第一,军队律师是军事司法审判制度民主化的重要体现。没有律师的审判制度是不民主的审判制度。这次在集团军正式列编律师也是对军事审判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军队律师应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保证每个被指控涉嫌犯罪的军人都能得到法律帮助,其合法利益能得到有效维护。第二,为军队各级领导、机关提供法律意见,使上级决策有据并能依法妥善处理有关法律事务。第三,解决各种涉法问题,切实维护部队和官兵的合法权益。第四,深入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律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官兵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军队律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深入部队开展面对面的法制宣传教育,并通过帮助官兵解决涉法问题的实践,引导官兵加深对法律权威性的认识,树立对法律的信赖。
⑽ 军队律师在军事工作中履行的是什么职责
军队律师为军复队提供制法律服务,是一种特殊的公职律师。
军队律师为军队、军人及其家属提供各类法律知识和技能帮助的活动。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组织开展的法律服务,以军队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人员为主体,通过担任法律顾问、承办刑事辩护、代理诉讼和非诉讼事务、居间见证、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业务手段,向部队组织和人员提供帮助。
公职律师是指具有司法部颁发的相关资格证书,供职于政府职能部门、行使政府职能的部门,或其聘用的专职从事法律事务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