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冬律师
㈠ 激情杀人能翻盘吗
不能。不管是道歉还是自首,不能就是不能,用公诉人得话说就是:仍建议死刑。怎么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
激情杀人这词听着是不是有些熟悉?当年药家鑫的律师也曾以此辩护,尽管大陆刑法中没有具体规定,但并不妨碍辩护律师以此辩护,这一次也是这样。
什么是激情杀人?
在展开以前,我们来回顾一下激情杀人的内涵,它指的是罪犯因为被害人言行举止的刺激,当场起意并将被害人杀死的故意杀人行为。放在本次杀妻案二审中的话,就是朱晓东因为和杨俪萍在交流、沟通过程中发生争执、争吵等分歧,导致他感情收到极大的伤害和刺激,从而心生歹意将杨杀害。
这策略站得住吗?
我们要判断站不站得住,要考虑到很多方面:朱晓东是否发生争执和分歧,朱晓东是否受到争执的影响,杨俪萍是否当场被杀害。再提炼一下的话:临时起意和当场杀人。
被害人律师在采访时说朱晓东在庭上有些闪烁其词、避重就轻,但对于杀人事实并没有否认,所以他主观上的故意已经明确的情况下,就需要辩护律师利用新证据来证明他是临时起意的,而且是当场将妻子杀死。
而朱晓东在二审中提供的十一份证据,则主要是微博的评论等生活点滴,并无法证明案发当时夫妻矛盾和争执的状况,鉴于此前就有证据表明他就买了死亡现场、解剖的书做功课,二审补充证据来证明激情杀人可以说是相当薄弱了,根本站不住脚。
激情杀人的收益?
律师的正义是为了他的委托人,律师选激情杀人是有辩护逻辑的:
定罪量刑要考虑嫌疑人的主观状态和客观事实,在法律上叫主客观一致;
在考虑主观状态时就得先认定是有预谋还是临时起意;
如果要考量临时起意,就得判断当时是否有争执,被害人是否有过错;
除此之外,还要考量是不是当场杀害和死亡;
而这些事实只有在犯罪现场才能查清,夸张地说,仅仅这个观点,就能把案件调查搅乱。
他这是要向杨俪萍泼脏水——因为她和我吵架,而且她有过错,所以我才没有控制住将其杀害。
到底有什么用呢?大陆刑法中没有激情杀人的规定,但我们从台湾刑法中能看出端倪——第二百七十九条:“当场激于义愤犯前二条之罪(普通伤害、重伤)者,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千元以下罚金。但致人于死者,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在前一条第二款致人于死,处无期徒刑或者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而义愤犯则变成了五年以下,一个规定了上限一个规定了下限,七年以上和五年以下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我国虽然自称是社会主义法系,但其实是照搬的是苏联,当年碍于面子把台湾法律放在了一边,近几年司考已经有了改变,日本借鉴德国,台湾学习日本,大陆取其精华弃去糟粕之后,变成现在的模样,所以台湾地区对我们还是有一些启示的,我们把这条法律放在《刑法》故意杀人罪中又会变成什么样子——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效果会怎样?
最高院刑三庭在2010年出了一个规定——《在审理故意杀人、伤害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中切实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专门强调了“激情犯罪,临时起意的犯罪,因被害人的过错行为引发的犯罪,显示的主观恶性较小。”可考虑较轻的处罚,从而落实宽严相济的政策。
在笔者从故意杀人罪出发进行激情犯罪检索到上海的四个案例中,仅有一个罪犯在进行了经济赔偿获得谅解的同时,法院也对激情偶然犯罪进行认可,
㈡ 三女遭丈夫毒手,2个死了1个半条命,后来怎样了
2016年10月17日,29岁的上海男子朱晓东,在家庭纠纷中杀死妻子杨俪萍,事后将妻子的尸体放在家中冰柜底部,冷冻了105天。后投案自首。
2018年8月24日,上海二中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朱晓东死刑,朱晓东提出上诉。
2019年7月5日,上海高院二审维持一审死刑判决,法院认定其杀害妻子时已有预谋。
他们的内心有多邪恶,才能对身边的人下了重手?他们又有多孱弱,也只能对身边毫不设防的人下手?试试看,就凭他们这种蹩脚的演技,能骗得了一个其他正常的人?能打动一个陌生人获得信任,能毫无警觉的让他们伤害?根本就不可能,也许只有妻子对他们的爱才能蒙了心智,才让他们有机会得手。
相信爱情的美好,同样也要相信人间的恶魔,笔者想要告诉每一个女孩子,真心去爱身边的人,但是一定不要毫无保留,一定要清醒的认识这个世界,有些人的恶真得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很多。
㈢ 泰国杀妻骗保案嫌犯翻供拒认罪,嫁错了人,到底有多惨呢
20209月3日晚上,备受大家关注的“天津男子普吉岛杀妻骗保案”结束了最后一次庭审。据被害人的代理律师说,被告人张某凡当场翻供,拒绝认罪,在经历了3轮9次庭审之后,本案已经审理终结,将会于2020年11月8日宣判。
张某凡为了获取高额保金,曾经买下了11家不同保险公司的大额保单,试图在合适的时机以杀妻骗保的方式获取这份保金,只可惜他未能如愿得逞,天理昭昭,他终将要为自己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负责,更可惜的是这个临死前都不知道事实真相的女人,她还以为,自己嫁了一个好老公,以为他能保护她一辈子,结果没曾想,自己嫁错了人,丢了年纪轻轻的性命。
如何避免遇到的悲剧呢,那就是要瞪大了眼睛找到那个值得自己托付一生的人。爱情中有太多的甜言蜜语,很多人都会被最初的情话蒙蔽了眼睛,所以,如何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托付终生,就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上面的几个例子中,虽然有些极端,生活中并不常见,但生活中确实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幸,有的人因为爱错了人失去了性命,有的人因为爱错了人毁了一生,虽然没有遇到像被杀被残害这样的悲惨境遇,但是遇人不淑的不幸,又是何其痛苦呢?所以,女人要做的就是要瞪大了眼睛,找到那个对的人。
什么样的人才是对的呢?他要能和你平等地交谈,他不会强制你去做那些你不想做的事;他和你能够彼此绝对信任,相互猜忌的婚姻没有哪一桩是幸福的;还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如果三观都不能确保一致,那么生活中根本就不会有幸福可言。
用这些标准来审核一个男人,应该是可以检验出一个男人究竟值不值得信赖了吧。女人们一定要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不要被那些柔情蜜语蒙蔽了自己,因为,爱错了人真的会痛苦一生。
㈣ 上海一男子杀妻藏尸,称是激情杀人,之后还和别的女人去开房,结果怎样呢
杨某萍被“爱情”冲昏头脑义无反顾嫁渣男
再此,小编也希望大家找另一半时要擦亮眼睛,不要被别人一时的好冲昏头脑,要好好爱自己!也希望世界上多一点善良温暖,少一些冷血变态的人!
㈤ 上海虹口杀妻藏尸案回顾:恩爱背后矛盾重重,杀妻冰柜藏尸!结果怎样
2016年10月1日,地点上海,凶手朱晓东和死者杨俪萍,夫妇二人陪同双方父母在饭店共进晚餐,那是女方父母最后一次看见女儿。10月18日,29岁的杨俪萍被丈夫朱晓东掐死,并藏于冰柜中。
究竟是何原因让朱晓东残忍杀害自己的妻子,二人之间存在怎样的矛盾?请跟随小编走进上海虹口杀妻藏尸案,一起探寻案件背后的真相。
㈥ 上海虹口杀妻藏尸案回顾:恩爱背后矛盾重重,杀妻冰柜藏尸,后来怎样
还能怎么办?故意杀人肯定是要判死刑的,虽然有自首情节,但作案手段恶劣, 而且还是有预谋的杀人,最终朱晓东被执行死刑。
之后朱晓东在其父母的带领下,前往附近的派出所自首,之后的事情大家也就都知道了,被当地的检察院提起公诉,罪名是故意杀人罪。
据说朱晓东自首后还曾经上诉过,还聘请了律师,声称自己是“激情犯罪”,但最后都没有获得法院的支持,在2020年6月4日,对朱晓东执行死刑。
㈦ 上海杀妻藏尸案主犯宣判死刑了吗
距开庭审理过去8个多月后,备受关注的上海虹口“杀妻藏尸冰柜”案今日迎来一审宣判。8月23日9点30分,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被告人朱晓东故意杀人案进行了一审公开宣判,以被告人朱晓东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16年10月17日,犯罪嫌疑人朱晓东在家中和妻子杨俪萍发生争吵,用双手扼住杨俪萍颈部致其死亡。之后,朱晓东将妻子的尸体藏在冰柜中100余天,并伪造妻子仍在世的假象。
“我们对这个结果感到非常欣慰,马上去女儿墓前告诉她这个结果。”23日10点,死者的父亲杨敢连告诉南都记者,这是一个公正的判决,希望能告慰女儿的在天之灵。
今天的庭审现场,是杨敢连和家人在朱晓东自首后,第一次见到他。杨敢连说,朱晓东在庭上听到判决结果后,表情非常淡定,没有提起上诉,他的父母也没有出席。
23日早上,杨敢连早早起床,在女儿遗照面前,上了一柱长香。
2017年11月29日的一审开庭,由于之前做过笔录,属于证人,他和杨俪萍的母亲及表姐均不被允许到庭,只能在分会场观看庭审视频。
时隔1年多见到朱晓东,杨敢连比想象中还要更恨这个夺走了女儿生命的人。
“今天的冥诞没有生日歌,不能看到你许愿,但你要相信关爱你的人有许许多多,望你在天之灵一定领受。”杨敢连替女儿收下了朋友快递来的生日蛋糕。
网络上至今流传着一段杨俪萍在学校上公开课《尊严》的视频。身穿灰色针织薄衫,留着齐肩短发,她在讲台上镇定自如,将知识娓娓道来。
“小朋友喜欢你胜过我,因为说你笑起来特别好看,而且总是看着他们笑。你是多么温柔的一个人。”大学室友毛佳华谈起以前和杨俪萍一起教学实习,学生们都很亲杨俪萍,还画了很多图画送给她们。
一审现场,朱晓东供述自己曾有过两段婚外情。2月8日农历小年,杨敢连在微博上发文称,女儿在婚前婚后都知道朱晓东的一切为人,但想良苦用心教化他。
“今天是杨俪萍堂弟大喜之日,我们今天晚上去了婚宴现场,目前还在席中,爱人突然想起女儿又是一场悲伤。”杨敢连5月6日在微博上记录,二人想起了2016年5月28日,杨俪萍与朱晓东的婚礼。
㈧ 为什么朱晓东杀妻案拖了这么久才判
因为法院在提起公诉以后要收集证据,所以朱晓东杀妻案拖了一年后才宣判。
2017年8月3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依法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朱某提起公诉。起诉书指控,2016年10月18日,被告人朱某某在本市虹口区家中与被害人杨某发生争吵,争吵中朱某某用双手扼住杨某的颈部致其机械性窒息而死亡。
事后,朱某某将被害人的尸体冷藏。同年11月29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庭审中,法庭就被告人朱某某的犯罪动机、作案手段。
自首情节以及被害人的死亡原因等展开了调查,对证据进行了质证,并听取了公诉人、诉讼代理人、被告人、辩护人的意见。2018年8月23日,该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迎来一审宣判。
(8)朱晓冬律师扩展阅读:
2018年8月24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朱晓东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本案虽因婚姻家庭矛盾引发,且朱晓东自首,但其犯罪性质恶劣,作案后长时间藏匿被害人尸体。
其间,朱晓东还用被害人的钱款、身份证,多处旅游、与异性开房约会等,肆意挥霍享乐,无悔罪表现,社会危害极大,罪行极其严重,故依法不予从轻处罚。樊顒律师接受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被告朱晓东在法庭上一句话也没说,当庭也未表示将上诉。
㈨ 上海虹口杀妻藏尸案回顾:恩爱背后矛盾重重,杀妻冰柜藏尸! 后来怎样了
2016年10月1日,地点上海,凶手朱晓东和死者杨俪萍,夫妇二人陪同双方父母在饭店共进晚餐,那是女方父母最后一次看见女儿。10月18日,29岁的杨俪萍被丈夫朱晓东掐死,并藏于冰柜中。
究竟是何原因让朱晓东残忍杀害自己的妻子,二人之间存在怎样的矛盾?请跟随小编走进上海虹口杀妻藏尸案,一起探寻案件背后的真相。
㈩ 男子为何杀妻冰箱藏尸
上海法治报独家获悉,被告人朱晓东已经提出上诉申请。
2018年8月23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就“冰箱藏尸案”作出一审宣判:被告人朱晓东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听到此判决结果,被害人杨俪萍的父亲如释重负,而杨母则当场哭晕在法庭上。本报独家获悉,被告人朱晓东已经提出上诉申请。被告人朱晓东的辩护律师告诉记者,无论判决结果怎么样,朱家一定会向被害人家属道歉。
庭审结束后,被害人杨俪萍的表姐洪女士告诉记者,法庭共有约80个旁听席位,全部坐满了,基本全是被害人家属、网友和被害人所在小区的居民。被告人朱晓东的父母没有到场旁听。
庭审后,上海二中院公布了庭审的相关信息。
经审理查明,2015年12月31日,被告人朱晓东与被害人杨俪萍登记结婚,共同居住于本市虹口区。2016年10月17日上午,朱晓东在家因故用手扼住杨俪萍的颈部致杨机械性窒息而死亡。嗣后,朱晓东将杨俪萍的尸体藏匿于家中冰柜。2017年2月1日,被告人朱晓东将其杀害杨俪萍一事告知父母,并在父母陪同下向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供述了杀害杨的犯罪事实。
上海二中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朱晓东故意杀人,致一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依法应予处罚。本案虽因婚姻家庭矛盾引发,且朱晓东自首,但朱晓东犯罪性质恶劣,作案后长时间藏匿被害人尸体。期间,朱晓东还用被害人的钱款、身份证,多处旅游、与异性开房约会等,肆意挥霍享乐,无悔罪表现,社会危害极大,罪行极其严重,故依法对朱晓东不予从轻处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五十七条第一款之规定,一审宣判,被告人朱晓东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杨父母:墓前告知判决结果,以慰在天之灵
法官宣读完判决书的一瞬间,杨敢连难掩神情激动,他迅速起身,走出法庭,第一时间向外界传递这一信息。杨母则在听到判决结果的一刹那,当场哭晕在法庭。
杨父刚一走出法院安检通道,就被早已等候多时的记者们围在当中。杨父平复下激动的心情表示,对法院作出的判决结果非常满意,接下来会去女儿的墓前告诉女儿这一消息,以告慰她的在天之灵。
被害人家属的代理律师樊顒告诉记者,将尊重法律赋予被告人的相关权利,同时对于法院的任何判决结果都予以尊重。
朱晓东已提出上诉申请
宣判后,记者与朱晓东的辩护律师朱松年取得联系。朱律师告诉记者,今天下午,朱晓东已经提出上诉申请。
对于朱晓东的父母为何没到法庭旁听,朱律师表示,是因为被害人家属比较痛苦,怕产生冲突,“尽管朱晓东的父母也想看一下儿子,后来慎重考虑,害怕被害人家属看到他们感情接受不了,所以没到现场”。
朱律师告诉记者,无论判决结果怎么样,朱家都一定会向被害人家属道歉。
来自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