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寻求法律服务渠道
① 社区怎样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一、要用感恩的心,善待居民。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我们要时刻怀着感恩的心,就像孝敬自己的父母一样关心居民,用深厚的感情礼遇居民,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常把居民需求挂在心中,想居民所想,急居民所急,帮居民所需,多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用感恩之心来支撑自己的思想境界,
二、用真诚之心,贴近居民。在做居民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难缠事、烦心事”,有时还会碰“带刺”的居民,这些现象只能说明我们的工作未做到位。“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只要我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带着对居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通过细致入微的思想工作,耐心地宣传党的政策,不厌其烦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我们一定会走进居民的内心世界,实行"零距离"沟通,最终谱写出和谐的乐章。
三、用宽容之心,感动居民。在与居民打交道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情绪激动的居民,会对我们的工作人员大吵大闹。对此,我们应该冷静的加以对待,要多一点宽容,多一些忍耐,用实际行动来感化居民,教育居民,不能因一时之盛怒,造成不必要的冲突。
四、用炽热之心,关爱居民。在工作中,我们要充满激情,用一颗滚烫的心与居民交心、换心、心连心。来找社区办事的,往往都出自弱势群体,我们应当尽可能的为其提供方便,予以关怀,为其解决困难。
五、用无私之心,服务居民。“心底无私天地宽”,我们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心态,用各种便捷高效的方式来服务居民,帮助居民,让“冷、横、硬、推”等不良现象销声匿迹。要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真心实意地为居民掌好权、谋好事,以服务、关心、爱护居民为荣,真正做老百姓的知心人、贴心人,让文明服务在社区蔚然成风。
六、着力发挥民情联络员作用。我们除了每天要下居民组巡视、了解居民需求外、还要很好的和党员同志多联络,让党员同志协助社区搜集居民群众中的热点话题、思想动态、普遍要求和不稳定信息,及时向社区反映,并对社区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同时,民情联络员定期向社区提交1份社情民意调研报告,作为社区改进工作的重要参考,以促进社区发展。
② 法律的渠道有哪些
途径有很多,应该根据案件需要来确定和选择,建议委托专业律师协助。可以进一步联系祝好运。
③ 如何做好社区居民服务生意
选择个好的渠道,微信城市服务算是创新服务就是利用微信开放平台接口能力,直接在线上完成流程和办理物业,这个可以在接入口申请,申请的城市没有的服务,然后经过审核之后优先接入和配合,可以提高不少效果,就像交水电费一样
④ 如何处理社区居民矛盾纠纷
第一类属于成功物业主体责任的是:
1、消防安全隐患问题楼层没有灭火器、消防通道堵塞、应急疏散通道被业主占用、高层发生过火灾。
2、安全问题晚上大门没有保安值守、保安没有防护设备、电梯没有年检标识发生坠落事故。
第二类问题成功物业服务不到位:
1、物业没有公示收费标准和服务内容、楼层感应灯不亮、墙砖脱落、单元门损坏、盲道扶手损坏、草坪树木无人修剪。
2、捆绑收费问题;安装门禁卡必须交物业费,交几个月用几个月不交进不了大门、装修押金不退转成物业费、每户只发2张门禁卡多要的加收20元不合理。
第三类问题开发商遗留问题:
房屋质量问题墙体裂缝、门窗不保温、配套设施不全没有围栏、路灯、地下室漏水、道路塌陷、公共区域暖气不热。
⑤ 12348法律咨询热线是免费的吗
是免费咨询的。
“12348”是市、区县司法局及法律援助中心面向广大市民群众的法律咨询专用电话,它接受解答群众的法律咨询,配合调处民间纠纷,及时反映群众的法律需求信息,指导和接受法律援助申请,维护贫弱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稳定。
“12348”法律服务专用电话工作职责,主要解答法律咨询,普及法律常识;实施内部联动,搞好上门服务;沟通外部信息,做好受案分流;加强区域合作,搞好职能部门间协调联动;做到快速反应,防止纠纷激化;遵循有关规定,提供法律援助;掌握社情民意,当好党政参谋;接受社会监督,提高法律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等。
“16000148”法律服务电话更名为“12348”法律咨询电话,启用全国统一服务号码“12348”,并归并至法律援助中心,“12348”法律咨询专线在保持原有功能的同时,又拓展了法律援助的新功能,此举标志着“12348”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5)社区居民寻求法律服务渠道扩展阅读
12348责职:
一是全面加强党建。坚持政治引领、党建先行,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使每一名公证人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二是改革公证体制。优化事业体制公证机构体制机制,推进北京市合作制公证机构试点工作。
三是拓展公证服务。开展代书、代办、邮寄送达等延伸便民服务,完善综合公证养老、公证家事服务等创新型公证业务,提供多元纠纷解决服务。
四是规范办证流程。把为企业和群众“办好一件事情”作为标准,梳理公证申请、受理、核实、审批全流程,规范证词模板,以标准化提升服务质量。
五是强化质量检查。增加公益类公证事项考核权重,凸显公证的公益属性。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织严织密质量监控网络,实现办证数量与质量“双提升”。
六是改善公证设施。为远郊区公证处统一配备部分先进公证器材。建立绿色服务通道,为年老、体弱、怀孕或患有严重疾病等特殊情况的当事人提供便利。
七是优化窗口服务。严格执行北京市司法行政系统深化“放管服”工作“十条禁令”和北京市司法行政系统窗口人员服务管理“十条规范”。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对公证员情况、收费标准、办证流程等服务事项一律公开公示。
2018年,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解答合同纠纷咨询11215件,其中以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最为突出,咨询内容主要涉及房屋买卖合同履行、违约责任、合同解除、退返定金等争议的处理。不少居民致电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反映其贷款后被敲诈勒索。
居民尽量通过正当渠道贷款,如果被骗,可报警或举报。解答劳动争议咨询近3000件,同比增长42%,主要集中在用人单位未依法为职工购买“五险一金”、不予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拖欠工资或福利待遇、变相解除劳动合同、不办理工伤赔偿等纠纷。
⑥ 法律服务专线12348几点上班
各个城市都不一样。
以武汉市为例,法律服务专线12348的接听都在各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时间和别的政府机关工作时间一致,一般早上八点半开门到中午十二点,下午两点开门到下午五点,但上下班的半小时内不一定有人做事的。
⑦ 有的居民在小区内乱搭乱建,我想通过法律渠道制止他们这种损人利己的行为,最好该怎么做,谢谢哦~
1.如果你们小区有规范有力的业主大会,那么您可以通过业主大会解决这个问题,不过业主大会的执行力不是很强,但是影响还是有的。
2.如果没有业主大会,那么可以通过物业,向物业反映,看物业怎么解决。
3.如果上述都不能解决,而乱搭建占用的是公共用地,那么可以到法院起诉。
4.如果占用的不是公共用地,而又没有真正影响到您的采光、通行等等权益,那么您无权制止了。
⑧ 作为社区服务者 应从哪些方面入手为社区居民提供及好服务
我明白你的意思,其实这个很简单,要想做好社区工作,首先要下基层,了解本社区居民家庭情况和家庭困难,并且积极的协调和处理这些百姓难题。这些才是社区老百姓最最需要的。
⑨ 社区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
1、关于社区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常识可以参看社区居委会工作实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2、社区居委会工作实务:主要介绍社区建设的一些基本的实务和技能,所讲内容有社区工作基本知识和社区主要工作实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是为了加强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建设,由城市居民群众依法办理群众自己的事情,促进城市基层社会主义民主和城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9)社区居民寻求法律服务渠道扩展阅读:
作用:
一、法律法规具有明示作用。法律法规的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告知人们,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
违法者将要受到怎样的制裁等。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立法和普法工作来实现的。法律所具有的明示作用是实现知法和守法的基本前提。
二、 法律法规具有预防作用。对于法律法规的预防作用主要是通过法律法规的明示作用和执法的效力以及对违法行为进行惩治力度的大小来实现的。
法律的明示作用可以使人们知晓法律而明辨是非,即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绝对禁止的,触犯了法律应受到的法律制裁是什么,违法后能不能变通,变通的可能性有多少等等。这样人们在日常的具体活动中。
根据法律的规定来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来达到有效避免违法和犯罪现象发生的目的。严格及时有效的执法也可以警示人们,未违法,违法必受罚,受罚不可变通也。
⑩ 法律援助中心具体能为居民提供哪些服务
法律援助是我国实行的一种司法救助制度,是在国家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的指导协调下,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减、免收费的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无偿法律服务,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法律制度。
法律援助中心是政府法律援助机构的正式名称,由直辖市、设区的市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根据需要确定本行政区域的法律援助机构。
是由国家拨款设立的专门为需要律师服务但经济困难无力聘请律师的弱势群体及其法律规定必须有律师提供法律帮助而自己又没有聘请律师的特定人员(如刑事案件中: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死刑的、未成年人犯罪的等人员)提供无偿法律服务,而设立的一种专门的法律服务机构。
是否收费
另外,还有一些社会团体及机关法律援助中心,通常有大学院校设立的法律援助中心、妇联的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律援助中心、工会的设立的法律援助中心等等,社会公益机构举办的具公益性质的中心,这些也是不能收费的。
这些社会法律援助中心都是受司法局设立的法律援助中心指导,社会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由属非律师身份的法律学者、法律专家或其法律工作者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