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报道
A. 在法律新闻报道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应该尽量站在弱势群体角度去思考法律的意义所在,不要缺失自己的良知就行了。
下面是一些参考:
在当前,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在新闻报道中越来越频繁地出现。2006年3月2日,腾讯发布了一组新闻页面,位于左上角一显眼位置的图片新闻,标题为“大学生四级未过跳楼自杀”。其中三幅图片均可以较清楚的看到事发现场中当事人的头部血污,以及现场看客般的围观群众。像这类纯粹以吸引网民眼球为目的的标题和图片早已不绝于“网”。
新闻媒体作为重要的社会主体之一,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意识、社会意识,倡导社会先进文化,在报道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信念,体现出人文关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舆论生态环境。
呼吁媒体人文关怀的深层原因
抵挡媒体逐利风潮的需要新闻媒体具有经济、社会的双重属性,而媒体逐利风潮的形成实际上就是媒体对经济效益的追求陷于近乎狂热的状态。新闻媒体狂热逐利的潮流仍然是愈演愈烈,它的直接表现就是盲目追求发行量和收视率。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媒体往往强化新闻的“娱乐性”。从1994年,美国著名黑人体育和影视明星辛普森涉嫌谋杀他的白人妻子尼科尔案件,到1999年4月14日,台湾著名艺人白冰冰的女儿白晓燕遭绑架一案,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媒体为了追求最大经济利益而罔顾道德,正因为如此,强调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成为学界的呼唤,也是媒体实现社会效益和体现社会属性的必然要求。
遏制客观主义的不良影响新闻报道应该客观公正,但绝对不是以有闻必录式的客观主义为原则。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不仅要求新闻的内容要客观,对客观事物的报道要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且要求新闻报道的表达形式也要客观,力戒主观臆断。
在对2004年底发生的印尼海啸这一世纪灾难的报道中,新浪网长时间将标题为“海里的浮尸”、“印尼尸横遍地”等过于直露的图片悬挂于页面中心位置。媒体如此“客观”展示出的残酷景象无情地冲击着那些没有亲历灾难的人们的神经系统,不断挑战着受众包括死难者家属的心理承受能力。
其实关于此次海啸报道的切入点可以有很多。比如,质疑预警机制的缺失、呼吁全球赈灾、灾区重建家园等这些充满人情关爱的角度,完全可以把注意力放在自然界灾难对人类的悲剧性的影响的宏观思考上,而不是对着一个泡得肿胀的尸体一味自然主义的描写。
有利于平衡公众知情权、话语权和个人隐私权所谓知情权是指公民有知悉、获取社会资讯及公共信息的权利和自由。公众对知情权的渴求促使新闻媒体进一步深化改革,而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同样也是树立媒体公信力的保证。
所谓话语权是指作为信息接受者和利用者的公民有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表达自己的主张和意见的权利。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群众表达意见相对自由,而群众的呼声得到重视后,也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比如西安刘亮爬上广告牌的喊声牵出宝马彩票案,它同样体现了新闻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命运,倡导人文关怀的精神。
但公众的知情权与话语权有的时候也会跟新闻当事人的隐私权产生矛盾。美国有这样一案例,15岁的少年格兰特失踪后,警方的结论是邻居绑架了他并将其杀害。期间《明星论坛报》披露了这个邻居曾经对格兰特进行猥亵和性侵犯的一些细节,之后,他们又刊登了格兰特去过同性恋咨询中心的信息。许多人对这一做法感到不安,他们主张一个少年的个人生活不应当“被暴露”,况且对大众进行青少年问题和性别认知教育可以有很多更好的途径。
对弱势群体关注度的提升呼唤人文关怀当1当代中国的弱势群体规模在1.4~1.8亿左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14%。由于弱势群体的数量庞大,他们的存在关乎社会公平、可持续发展等重要社会问题,新闻媒介在这一问题上体现人文关怀是社会的需要,更是新闻工作者起码的责任。由此,新闻媒介必须做到真诚地关注他们,并给予帮助;另一方面,还要积极探求减少弱势群体数量与缓和社会矛盾的解决途径,促进制度和社会结构的调整,为维护他们正当的权益寻求制度和法规上的保证。
理性而正确地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
从新闻采编技术方面体现人文关怀隐性采访是新闻媒体常采用的技术手段,在操作过程中要把握好“度”,要遵循“别无它法”和“公共场合”的原则,以充分体现对人的基本权利的尊重。2006年3月20日,吉林长春的几家报纸报道了当地某饭店老板为吸引顾客而出怪招的新闻。该饭店将菜价做成小牌别在服务员的衣服上,尤其是胸部两个菜牌对称而惹眼,引来各方争议。《新文化报》在头版导读和四版的详细报道中都配发了新闻图片,头版图片上的女服务员脸部被打上了“马赛克”,四版的图片采用了女服务员的背影。而当天的《城市晚报》却将未经任何技术处理的图片直接刊登出来。第二天的《长春晚报》依然坚持对图片采用“马赛克”。对于同一事件的报道,三家媒体对图片所采取的不同处理方式,必然会对图片中的当事人产生不同的影响。
新闻报道在语言措词上的把握更是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方面。坚决不使用带有歧视性的,甚至是漠视人的生命和人格尊严的措词。2006年3月8日,北京卫视《身边》栏目播出了一期关于黑心商贩制作出售严重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毛鸡蛋的节目。当画面上播放出城关执法人员查处制售窝点时,脏乱的环境确实让人触目惊心,那里有12户小商贩,其中有炸毛鸡蛋的、卖麻辣烫的、炸臭豆腐的,最后以一句“这12户商贩全是河南人”的画外音结尾。显然,这样的一句话对于这期舆论监督类节目并没有实际的说明意义,也与节目中所要报道的事实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除了有画蛇添足之感外,还有地域歧视之嫌。
正确处理好灾难性事件的报道 由于灾难性事件发生的突然性和非预期性,也有人称之为突发事件。这类事件又往往与公众利益、安全等密切相关,具有涉及面广,公众普遍关心等特点,所以有人称之为公共危机事件。
2003年五一长假之前,受SARS疫情影响,北京各大超市出现了市民抢购食品的情况。当即,在京各大媒体及时发布了政府的通告,北京电视台通过滚动字幕的形式反复播放,记者还采访了北京商委的负责人以及有关商户,以新闻的形式告知北京市民:商品,尤其是食品的市场供应充足。这些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市民生活也逐渐恢复正常。因此,在面临类似的公共危机事件时,媒体及时披露真相以稳定人心、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是最大的人文关怀。
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就是对身处灾难中的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人性和人类未来的思考,表达对所有生命的怜悯和珍视。如果不顾灾难亲历者的感受刨根问底以获得独家新闻,或通过肆无忌惮地抓拍残酷、血腥的场景以达到煽情效果,或者局限于断章取义地引用数据,片面强调某个事实,类似的情绪化报道将无助于问题的建设性解决,弘扬人文关怀也必将只能是一句空谈。
B. 都市报道法律咨询电话
你好,也可以拨打当地免费法律咨询热线12348,满意请采纳!
C. 辽宁卫视正在行动 免费法律咨询电话
《正在行动》一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闻法制类深度报道节目栏目热线电话《正在行动》23186668。
“正在行动,为你而动。” 是一档以纪实风格为主,以权威性、贴近性、服务性、互动性为诉求的新闻专题节目。
辽宁卫视的正在行动每天晚上9点半准时直播。
(3)法律咨询报道扩展阅读:
专题节目是广播电视中对消息、评论(不包括述评)以外的新闻体裁称为专题报道(或专稿),全部由专题报道构成或经常以专题报道为骨干的节目习惯上称专题节目。
电视中指专题片,如北京电视台的《大白菜的述说》,中央电视台的《话说长江》等;广播中指有特定主题的节目以及对象性节目。专题节目篇幅长,时效比消息稍差,有些是连续、系列报道,能对主题进行较深入的开掘。专题节目一部分是临时性,不定期播出的,一部分是固定播出的。
D. “与法同行·健康成长”新闻稿怎么写
本站讯 (记者 刘姝昕)为深入贯彻宣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推动广大青少年深刻领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引导青少年积极树立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培养法治信仰,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内蒙古自治区团委于11月中旬至12月底在全区开展“与法同行·健康成长”法制宣传月活动。
11月27日下午3:00,“依法治国”专题报告会于我校学术会议中心八号会议室举办。
本次报告会的主讲人是自治区党校法学教研部副主任、自治区资深法学法律专家、自治区法学研究所副所长贾清教授。本次报告会嘉宾有自治区团委权益部尉晓明干事、我校团委(学工处)学生管理科科长邹子奇。
“我的年龄和你们隔了代,但是我很高兴和你们一起交流,希望你们能听得懂。”贾清教授以一种谦和平易的方式开始了他题为“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国走向法治社会的里程碑”的报告会。本次报告的主要内容有:依法治国的三个理由、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依法治国的五个体系、依法治国的六项任务,以及依法治国的八项具体战略。
贾清教授在讲案例的过程中,一边融合法律的知识,一边与大家分享自己独特的看法。贾清教授语言风趣,在讲到文化大革命时,他调侃道:“建国以后,毛泽东几次整知识分子,很可能是因为在北大时,和教授的工资差距太大,受刺激了。”
“日后大家如果有法律问题咨询我,我一定认真回答。以上内容我如果讲得对了就是四中全会的正确精神,如果讲得不对还望大家指正批评。”本次内蒙古大学依法治国专题报告会到此就画上了句点。
E. 宁夏12348法律咨询春节不打烊,要为人民服务,一定要做好哪些准备
宁夏12348法律咨询春节不打烊,要为人民服务,一定要做好随时随地,随叫随到的准备。
在今年春节里,当很多人还沉浸在节日喜悦的气氛中时,宁夏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电话咨询铃声却此起彼伏。可见大过年的,人多事也多啊!有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有时候也要麻烦到他们,当然也有一些需要通过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权益的人们。这时候有法律咨询热线的工作人员们时刻在线,就不会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F. 甘肃省政府关于建立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那个报纸上有报道
这个是新华网的链接,甘肃日报就有刊登的http://www.gs.xinhuanet.com/news/2014-10/28/c_1112999248.htm
G. 《法治进行时》免费法律咨询热线是多少
《法治进行时》免费法律咨询热线:010-51293315,010-51293316。
拓展资料
《法治进行时》栏目自内1999年12月27日开播以来容,历经十年风雨,以独特的新闻视角、第一时间的现场报道以及真实、鲜活的法治案例独树一帜,成为北京地区收视率最高的栏目。新的一年,《法治进行时》将继续秉承节奏快、信息量大的特点,成为第一时间发布法治信息、解读法治案件的平台。
从开播以来《法治进行时》就努力将节目做成专业的法制栏目。目前还开通了徐滔法律服务网和声讯热线,更加方便群众咨询法律问题。
该节目由王振龙,孙宇主持,BTV科教每天中午12:00播出。
资料来源:网络:法治进行时
H. 网络法律咨询
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正)
(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修正)
第五条 本法不适用于:
(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二)时事新闻;
(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2]31号)
第十六条 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单纯事实消息属于著作权法第五条第(二)项规定的时事新闻。传播报道他人采编的时事新闻,应当注明出处。
第十七条 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转载,是指报纸、期刊登载其他报刊已发表作品的行为。转载未注明被转载作品的作者和最初登载的报刊出处的,应当承担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
因而,根据以上法律的规定可以推断出如果你注明时事新闻出处就不存在侵权的问题了。
I. 12348法律咨询热线是免费的吗
12348就是司法援助热线,也可以接听普通市民的法律咨询,但是对于存在比较复杂法律关系的回问题,电话里可能答无法说清楚。对于你所谈到的问题,属于民间借贷纠纷,不属于公安管辖的范畴,你只能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有法院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