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律师援助 » 法律援助跟法律帮助的区别

法律援助跟法律帮助的区别

发布时间: 2022-01-27 21:22:12

1. 法律救济和法律援助的区别

北京律师协会律师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杨筝表示,法律救济和法律援助的区别如下:
第一,法律援助的主体是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司法救助的主体是人民法院。
第二,法律援助发生于刑事、民事、行政诉讼等所有诉讼活动中,司法救助则只发生于民事、行政诉讼中。
第三,法律援助减收、免收的是法律服务费用,司法救助减收、免收的是诉讼费,是国家的财产性资金。
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于1994年初建立,主要是由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公民给予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以保障其合法权益的实现和司法公正。

2. 司法援助跟法律援助有什么区别

3. 法律援助和自己请律师本质上的区别是什么呢

法律援助是免费的,律师一般都是收费的,法律援助必须符合一定条件,还有法律援助的一般为律师。

4. 法律援助是什么和律师的区别是什么

一、司法救助,是指人民法院对于当事人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行政诉讼,但经济确有困难的,实行诉讼费用的缓交、减交、免交的一项司法保障制度。 1、当事人申请司法救助的条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规定》第3条规定,诉讼当事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救助: (1)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的; (2)孤寡老人、孤儿和农村“五保户”; (3)没有固定生活来源的残疾人、患有严重疾病的人; (4)国家规定的优抚、安置对象; (5)追索社会保险金、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金的; (6)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工伤事故、产品质量事故 或者其他人身伤害事故的受害人,请求赔偿的; (7)因见义勇为或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致使自己合法 权益受到损害,本人或者近亲属请求赔偿或经济补偿的; (8)进城务工人员追索劳动报酬或其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请求赔偿的; (9)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户救济或者领取失业保险金,无其他收入的; (10)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难,正在接受社会救济,或者家庭生产经营难以为继的; (11)起诉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农民履行义务的; (12)正在接受有关部门法律援助的; (13)当事人为社会福利机构、敬老院、优抚医院、精神病院、sos儿童村、社会救助站、特殊教育机构等社会公共福利单位的; (14)其他情形确实需要司法救助的。 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规定》第四条规定,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提供司法救助,应在起诉或上诉时提交书面申请和足以证明其确有经济困难的证明材料。其中因生活困难或者追索基本生活费用申请司法救助的,应当提供本人及其家庭经济状况符合当地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规定的公民经济困难标准的证明。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司法救助的请求,经审查符合规定条件的,依规定决定缓交、减交、免交诉讼费用。 二、法律援助,是指为了保证公民享有平等、公正的法律保护,完善社会法律保障制度,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当事人减免费用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制度。当事人因经济困难,符合受援条件,可以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获得免费的律师服务。 1、公民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 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的规定,公民对下列6种事项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1)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3)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4)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5)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6)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2、受理法律援助的机构 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的规定,请求国家赔偿的,向赔偿义务机关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向提供或发放义务机关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向给付义务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向支付义务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向被请求人住所地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三、司法救助与法律援助的主要区别:司法救助的范围只限于民事、行政诉讼过程中,法律援助的范围是刑事、民事商事、行政诉讼过程和非诉讼调解;司法救助是缓收、减收或免收诉讼案件的诉讼费,法律援助是减收或免收法律服务费。

5. 司法援助与法律援助的区别

北京市经济法学会副秘书长李琦表示,司法援助与法律援助的主要区别是:司法救助范围只限于民事、行政诉讼过程中,法律援助范围是刑事、民事商事、行政诉讼过程中和非诉讼调解;司法救助是减免诉讼案件的诉讼费,法律援助是减收或免收法律服务费用。法律援助,是指为了保证公民享有平等、公正的法律保护,完善社会法律保障制度,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当事人减免费用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制度。当事人因经济困难,符合受援条件,可以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获得免费的律师服务。司法救助是人民法院对于民事、行政案件中有充分理由证明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但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实行诉讼费用的缓交、减免的一项司法保障制度。申请司法救助应当到法院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6. 法律援助与司法救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司法救助范围只限于民事、行政诉讼过程中,法律援助范围是刑事、民事商事、行政诉讼过程中和非诉讼调解;司法救助是减免诉讼案件的诉讼费,法律援助是减收或免收法律服务费用。

7. 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的区别

二者不一样,区别在于:
1、性质不同
法律援助中心是直辖市、设区的市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根据需要确定的本行政区域的法律援助机构,法律援助机构负责受理、审查法律援助申请,指派或者安排人员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例》规定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法律服务所是依据《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在乡镇和城市街道设立的法律服务组织,是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执业机构。
2、援助与服务对象不同
法律援助对象是符合《法律援助条例》规定条件的公民。
法律服务所的对象是基层政府机关、群众自治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承包经营户、个体工商户、合伙组织以及公民。
3、提供援助与服务的人员身份不同
法律援助中心指派或安排执业律师对符合条件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基层法律事务所指派法律工作者提供法律帮助。
4、收费情况不同
接受律师提供的法律援助不需要交纳任何费用。接受法律服务所中法律工作者的法律服务需要支付费用。
法律依据:
《法律援助条例》第五条 直辖市、设区的市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根据需要确定本行政区域的法律援助机构。
法律援助机构负责受理、审查法律援助申请,指派或者安排人员为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第六条 律师应当依照律师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法律援助义务,为受援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服务,依法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接受律师协会和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督。

《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第二条基层法律服务所是依据本办法在乡镇和城市街道设立的法律服务组织,是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执业机构。第三条基层法律服务所依照司法部规定的业务范围和执业要求,面向基层的政府机关、群众自治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承包经营户、个体工商户、合伙组织以及公民提供法律服务,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法制建设。
基层法律服务所接受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或者乡镇、街道司法所的委托,协助开展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第四条基层法律服务所按照事业法人体制进行管理和运作,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第八条设立基层法律服务所,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规范的名称和章程;(二)有三名以上符合司法部规定条件、能够专职从业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三)有固定的执业场所和必要的开办资金。

8. 法律帮助和法律援助属于方式还是途径

法律援助是当事人符合法定条件,向当地司法局申请法律援助,是一种途径。法律帮助范围较广,懂法律的人向不懂的人解答问题,伸出援手都叫帮助,应该是当事人自我救济,寻求帮助一种方式。

9. 司法救助与法律援助的区别

法律援助,是指为了保证公民享有平等、公正的法律保护,完善社会法律保障制度,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当事人减免费用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制度。当事人因经济困难,符合受援条件,可以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获得免费的律师服务。

司法救助是人民法院对于民事(行政)案件中有充分理由证明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但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实行诉讼费用的缓交、减免的一项司法保障制度。申请司法救助应当到法院办理。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司法救助范围只限于民事、行政诉讼过程中,法律援助范围是刑事、民事商事、行政诉讼过程中和非诉讼调解;司法救助是减免诉讼案件的诉讼费,法律援助是减收或免收法律服务费用。

10. 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区别

法律分析:1、法律服务包括诉讼业务服务和非诉讼业务服务,是指律师、非律师法律工作者、法律专业人士(包括法人内部在职人员、退、离休政法人员等)或相关机构以其法律知识和技能为法人或自然人实现其正当权益、提高经济效益、排除不法侵害、防范法律风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提供的专业活动。2、法律援助是无偿的,义务服务,这是我国的一些制度;法律服务包括面比较广,并且一般是有偿服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 第三条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为法律援助提供财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法律援助经费应当专款专用,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热点内容
1953年新婚姻法的宣传 发布:2025-02-07 11:06:53 浏览:119
2017婚姻法关于房产 发布:2025-02-07 11:06:10 浏览:562
民法典解读讲座 发布:2025-02-07 10:40:24 浏览:384
劳动法对工种的分类 发布:2025-02-07 10:31:10 浏览:262
吉林省司法改革 发布:2025-02-07 10:23:22 浏览:376
成都西同律师 发布:2025-02-07 10:21:42 浏览:936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二十字 发布:2025-02-07 10:10:22 浏览:811
法规英文动词 发布:2025-02-07 10:09:40 浏览:324
首页社会正文最新劳动法 发布:2025-02-07 10:08:08 浏览:476
法律硕士要事先选定学校 发布:2025-02-07 09:50:03 浏览: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