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法律服务有限公司
1. 如何继承海外遗产
问题:我们村镇很多人有海外亲戚,有的海外亲戚有很多财产。请问,如果海外专亲戚去世属,国内公民如何继承他们的遗产?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49条规定:“遗产的法定继承,动产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你可依法确定遗产所在地的国家法律,并依据其法律要求提供下述有关证件或资料:
①由继承人户籍所在地,或行为、事实发生地(如婚姻缔结地、出生地)的公证机关出具的继承权证明书或者当事人与被继承人的亲属关系证明书、结婚证明书或者有关当事人的出生证明书。这些公证文书一般还需取得有关国家驻我国使、领馆的认证或签证。
②委托书。继承人若委托国外亲友、其他继承人、中国银行、华侨团体、外国律师或我驻外机关代办申领遗产时,必须出具合法的委托书,它是受委托人以委托人名义申领遗产的身份证明。这一委托书也必须经过公证和有关国家驻我国使、领馆认证。
③其他有关证件,如死亡证明书等。
④遗产若是在与我国有司法协助关系的国家,则可按有关司法协助规定,向法院申请执行。
上述文件和事项我国公民均可自己亲自去办,也可委托律师或他人去办。
2. 涉港、澳、台地区案件时律师如何办理公证认证手续汇总
所谓委托公证,是指具备一定条件的香港律师,接受司法部的委托,应当事人的申请,对发生在香港的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依照法定程序对其合法性、真实性予以证明。国家司法部会适时对指定的香港公证律师名单予以公布。对在香港生成并需要在国内使用的法律文件,当事人可以根据名单寻找委托律师进行公证。 办理完公证手续之后,需要将经过公证的法律文书送到中国法律服务(香港)有限公司是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专门为在港的中资机构和香港同胞、海外侨胞以及同中国进行经济贸易活动的外籍人士,提供有关中国法律的各种服务和协助的机构。目前该机构的办公地址设在香港湾仔港湾道华润大厦。对于经过公证的法律文书,只有经过该机构加盖转递章才能拿到国内法院使用。至此,涉港的公证、认证手续就算办理完毕。 2、在涉港法律文书公证认证手续 需要先委托中国司法部指定的澳门公证律师做公证,但是至于是否需要像香港那样到中国法律服务(澳门)有限公司加盖转递章目前并无明确要求。另外,因为目前司法部指定的澳门公证律师数量不是很多,还保留在个位数水平,所以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到澳门当地的公证机关公证。3、涉台法律文书的公证认证手续 对于来自台湾的法律文书,先要经过台湾当地的公证机关进行公证,经过公证后再将公证副本寄交内地公证员协会进行核证,经核证后的法律文书即可在内地使用。因为内地与台湾地区某些特殊原因,现在两地官方的相关合作还没有,只有两地的公证员协会保持这种业务往来,对于那些民间的非官方机构出具的法律文书都要经过这样一个途径送到内地法院使用。 对于那些来自台湾官方的文件,可以不经过公证,但是必须通过海峡两岸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金)转递到内地来,否则,如果是通过一般的邮寄方式到达内地,内地法院也是不予认可的。也就是说海基会在其中作为一个中介者,内地与台湾都是承认和信任的。这是有别于香港、澳门地区的比较特殊的一点。
3. 立遗嘱人死后,遗产一定要分给继承人吗可以委托遗产继承人之一管理吗
1、本人赴台处理。自台湾当局于1988年11月开放祖国大陆同胞赴台湾探病、奔丧以来,祖国大陆的继承人若能赴台,则可亲自去台湾请领遗产;
2、可委托在台湾的亲友代领遗产;
3、委托第三地亲友。可在第三地(如香港、日本、新加坡、美国、英国等)找一委托人,办好委托手续后,由委托人出面向台湾请领遗产;
4、委托律师。委托与台湾律师有业务联系的律师事务所或法律服务公司,由他们转委托台湾律师。司法部设在香港的“中国法律服务(香港)有限公司”、由香港律师黎锦文和几位台湾律师组成的“海峡两岸法律服务有限公司”、司法部设在北京的“中国国际经济与法律咨询公司”等。
9、大陆居民继承在台亲属遗产,需要办理哪些公证
大陆居民继承在台亲属遗产,主要需办理亲属关系公证和委托公证。
10、大陆居民继承在台遗产办理亲属关系公证,需要提供哪些证明材料
大陆居民继承在台遗产办理亲属关系公证,需要提供:
(1)被继承人在台湾的身份证件或工作证等其他证明文件;
(2)台湾户政部门出具的被继承人的户籍登记全部誊本(部分或除户誊本不适用);
(3)有关医院或警务部门等出具的被继承人和已死亡的继承人的死亡证明;
(4)继承人的身份证件、户口本;
(5)被继承人的亲属关系证明,通常有继承人或被继承人所在单位的人事部门根据档案记载出具,证明范围以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为限;
(6)其他材料,如遗产清单及其产权证明,其他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声明书等。
11、大陆居民继承在台遗产的委托公证,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大陆居民继承在台遗产的委托公证,需要提供:
(1)大陆继承人的身份证件;
(2)大陆继承人与台湾被继承人之间的亲属关系证明;
(3)书面授权委托书,委托书要明确委托权限,包括受托人有无转委托权等,委托人应亲自在公证员面前在委托书上签名、盖章或按手印,用于继承在台遗产的委托书还要注意按台湾的通用格式出具;
(4)受托人的身份证件等。
以上摘自海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4. 为什么反对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
你应该是要问他们为什么反对吧
一、一个经济较发达地区,和经济较不发达地区的贸易整合,一定是对弱势地区「较」有益的;(问题就在于,政府和(很多)百姓,在认知上,有巨大矛盾)
二、台湾政府,包括财团、既得利益团体,认为台湾地区是经济「较弱势地区」,会受益。
三、台湾很多百姓,则认为台湾地区是「强势地区」,更多开放,(至少小老百姓)会受害。
这是立足点的不同,看法自然不同。不能说谁对,也不能说谁错。所谓的民主,就是尊重各方意见,取得一定的妥协。那个所谓的「尊重」,拆开来,就是「尊敬」和「重视」。毕竟,我是老百姓,站在老百姓的立场,我当然不能全盘认同财团、政客们的远见。要我说,经济上的区域整合,虽然不可避免,但长久而言,台湾是受害的,这是事实。作为经济体,从拥有自我个性的主体,变成大陆的附庸,这是香港、台湾都不可避免的宿命。文创产业是最敏感的,香港漫画、小说、电影消失,台湾的文学戏剧、歌曲不见,就是明证。通过各种协定,包括服贸,包括ECFA,不过是创造多一些条件,让港台人民找见出路罢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台湾今天的民主是否是一种真正民主还是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民主,更甚者是青年反对者成为了某些有政治诉求的政客的工具。这点我不想深究,因为毕竟一个是能力问题,另一个是在这个问题上可以深究的东西太多了。反观台湾今天的反对者,大部分有青年大学生构成,反对的原因大致可分为:
意识形态作祟,反中/国民党,觉得不应该与大陆接触,或者是觉得只要是国民党推的东西,我就反,演戏给选民看;
反服贸实体,觉得服贸伤害台湾,相当於判处台湾死刑,要求取消或者重启谈判;
反服贸闯关之程序,觉得黑箱操作,要求逐条审查。
为了反对而反对的。
opic
5.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证据是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形成的,应当履行怎样的证明手续
(一)在香港形成的证明材料在香港形成的证明材料,由司法部委托的公证人出具公版证文书,经中国法律服务(香权港)有限公司审核并加盖公章转递,确认使用。(二)在澳门形成的证明材料在澳门形成证据的证明材料情况,分2006年2月之前形成和之后形成两种情况分别处理: 2006年2月之前,由于司法部未在澳门建立委托公证人制度,对于发生在澳门地区的有法律意义的事件和文书的证明,经中国法律服务(澳门)有限公司和澳门司法事务室下属的4个民事登记局出具公证证明,即具有证明效力;2006年2月以后,在澳门形成的证明材料,由司法部任命的委托公证人出具公证文书,并经中国法律服务(澳门)有限公司审核加章转递,确认使用。(三)在台湾形成的证明材料 在台湾形成的证明材料,由当事人交由台湾民间公证机构出具公证书,经台湾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转递至大陆海协会,再转递至使用该证明材料的省一级公证机构或中国公证员协会,确认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