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服务营商环境口号
⑴ 法制宣传标语口号
1、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2、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3、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4、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
5、依法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6、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7、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8、推进依法治区,打造平安双清
9、深入开展“12.4”法制宣传日活动
10、增强宪法意识,推进依法治区
11、依法治国,执政为民
1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3、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14、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5、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16、学法用法,依法维权 1、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颁布实施两周年;
2、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法》,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建立质量安全保障机制,构建健康和谐生活家园;
4、坚持以质取胜,推动科学发展;
5、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6、质量是安全基础,安全是健康前提;
7、眼睛容不得一粒沙土,农产品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
8、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9、严把农产品质量关;
10、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措施;
11、营造农产品安全氛围,创造农产品安全环境;
12、加强质量安全教育,提高质量安全意识;
13、质量安全警钟长鸣一,健康生活和谐馨;
14、生产优质农产品为荣,销售劣质农产品为耻;
15、坚持以质取胜,推动科学发展;
16、重视质量安全,促进社会和谐;
17、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民质量意识;
18、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19、宣传安全法规,普及安全知识;
20、建立市场诚信体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为加强第七个“12
⑵ 法律顺口溜
法院专职管审判,基层法院是骨干。
刑事案件大多管,无期/死刑往上传。
上院接内案忙判断,不够标准往容回返。
检察机关权力大,送上以后不退还。
国家安全和老外,死刑无期归中院。
法制宣传在中国,既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项根本性措施,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目的在于使一切国家公职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熟悉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养成人人守法和依法办事的观念和习惯,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2)法律服务营商环境口号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八条:偷录偷拍要作为合法证据使用,有三种限制:
1、不得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包括个人隐私以及个人的生活不受干扰等。
2、不得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采取暴力、胁迫、非法拘禁、窃听等方法取得的证据,均不能作为诉讼证据使用。
3、故意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偷录偷拍行为,也在禁止之列。
⑶ 打造法制化营商环境坚持什么原则
全面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全面建设法治化营版商环境有助于推进市场经济权法治建设。
全面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有助于促进公共治理现代化。
全面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有助于建设诚信中国。
全面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有助于增强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全球竞争力与领导力。
⑷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好的营商环境是有法可依,用法律保护正常的行为和生活,而不是人为的干预与人情社会。
⑸ 为什么优化营商环境要遵循市场化法制化原则
从国内外研究文献看,对营商环境涵盖领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理解,将营商环境领域限定在市场主体准入、生产经营和退出等活动中涉及的各种制度规则,如世行营商环境报告设计的指标体系,从可量化、可对比和可改革性的角度,覆盖了影响企业生命周期11个领域的监管制度,即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少数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办理破产和劳动力市场监管(尚未排名)。这些领域的制度规则是代表性的,而不是全部,比如企业生产经营,不仅要用电,也要用水、用气、通信等,只是以获得电力作为代表性领域(见图1)。
广义的理解,除了狭义所指领域外,还包括宏观性的、非制度性的影响要素,如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评价指标包括宏观经济、市场规模、基础设施、行政制度、金融市场、人才、创新、环境、教育、科技等领域,具有综合性,几乎涵盖了影响综合竞争力或发展环境的各个方面。
比较而言,狭义的理解,涉及范围有限,没有包括与市场主体成长相关的所有领域,而是限于制度性领域,可衡量可比较,可为改善营商环境提供一个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参考框架;
广义的理解,覆盖范围宽泛,具有综合性,但有些领域超出了制度性范畴,也不是制度变革所能解决的问题,比如说市场规模、基础设施等要素,对企业发展有很大影响,但不属于制度规范的范畴,营商环境改革通常也不涉及这些领域,而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或发展环境的重要方面。
从我国相关研究和实践看,大多是从狭义上来理解营商环境涵盖领域的,同时又加入了一些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改革领域,覆盖范围更广些。
例如,国家发改委研究组织的营商环境试评价,对标国际、立足国情,在借鉴世行营商环境报告11个衡量领域的基础上,叠加了反映城市投资吸引力、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制度建设的评价指标。北京、上海等地推出的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方案,在对标国际先进的同时,增加了投资、贸易、创新、人才、信用等制度改革领域。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针对我国营商环境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增加了市场主体保护、信用体系、企业注销、公用事业办理等制度改革领域,更加适应我国改善营商环境的需要。
供参考。
⑹ 法律顺口溜有哪些
1、管辖要破案,找公安,公安部门管得宽, 偷抢拐卖和诈骗,杀人放火与强奸; 要是罪犯是个官,立案就找检察院, 贪污贿赂和渎职,利用职权侵人权, 直接立案不可以,省级以上先过关; 侮辱诽谤和虐待,暴力干涉与侵占, 只要不出人命案,不去法院没人管, 侮辱诽谤别过分,危害国家有国安;
轻伤重婚遗弃案,通信住宅知识权, 伪劣商品做与卖,公安检察不立案, 只要手里有证据,去找法院也给管; 还有一些小机关,光看名字就好办, 走私犯毒找海关,危害国家有国安, 军队只管军内事,监狱只是管罪犯; 虽然分工有不同,案件牵连帮着办。
2、级别管辖:法院专职管审判,基层法院是骨干; 刑事案件大多管,无期/死刑往上传, 上院接案忙判断,不够标准往回返, 检察机关权力大,送上以后不退还; 国家安全和老外,死刑无期归中院, 一人有罪往上传,全案一起连锅端, 上院认为有必要,也可屈尊代审判; 两个高院挺清闲,不归自己不审判, 死刑复核最高管,权力下放挺混乱。
3、民事诉讼特殊时效:一伤未租寄,两年有效期;三环被污染,四年有两际;五年人寿险,二十殊可延。
4、条约优先,国际惯例;行为能力,可以定居;不动产权,所在法律;合同争议,不选则密;侵权之地,同国法律;结婚之地,法院去离;扶养关系,被扶最密;动产死地,不动之律;外法惯例,不违公益。
5、被发现,有证明,被指证,畏罪行,毁证伪证加串供,多次流窜与合伙,不讲真话身不明;公安机关来执行,县级以上开证明,通知/讯问各一日,没有问题就放行。三日上报检察院,七天之内作判断,普通最长十四天,三十七日最长限。敢于逮捕三证三期一徒刑,一批一决一执行,通知/讯问各一日,不妥释放发证明。
⑺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有什么积极意义
国务院开年第一会研究的主题是优化营商环境。政府工作报告引人注目地强调“优化营商环境”。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达到“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的高度。
据媒体报道,目前营商环境虽整体有所改善,但仍然是部分地区发展的“软肋”和“硬伤”。具体归纳起来有:一是经济增长内生动力还不够足,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发展质量和效益不够高,部分地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民间投资增势疲弱;二是搞地方保护,有的市场准入门槛高,各种隐性壁垒不同程度存在;三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投资环境恶劣,有的部门不依法行政,随意执法、手续繁琐、效率低下、遇事“推绕拖”等办事难现象依然存在……
为什么优化营商环境这么重要?
首先,优化营商环境,这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发展瓶颈精准发力。总理在报告中提及“安不忘危,兴不忘忧”,清醒认识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其中相当一部分都和营商环境欠优、放管服改革滞后有千丝万缕联系。
其次,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就是提高综合竞争力,这是一个地方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软实力。“政府要严守承诺,不能新官不理旧账、对企业不公平对待或搞地方保护”;“保障不同所有制企业在资质许可、政府采购、科技项目、标准制定等方面公平待遇,坚决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和限制竞争的行为”;“一定要让我们的企业家、市场主体真正感觉到营商环境的切实优化”;要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的最佳投资地……
第三,优化营商环境,也是净化社会风气,打造法治国家的要求。一些地方频频发生的污化营商环境的事例,正是对法治的藐视,对规则,对公平正义的破坏。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改善基础设施等硬环境,更要在提高服务水平、营造法治环境等软环境建设上有新突破,更好发挥制度的支撑、保障、激励作用。公共服务是营商环境的试金石,建议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努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一要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营商环境是一个系统性的环境,除了基础设施的可得性外,更强调企业开办、运营、关闭和市场维护全流程的便利化:要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制定全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最大程度实现准入环节的便利化;要搭建“多规合一”联合审批平台,形成以“表单共享、材料共享、流程共享”为特征的全新审批模式,提交“一套申报材料”,填写“一份申请表单”,即可“完成多项审批”,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不断提高建设项目审批效率。
二要做强监管的“加法”。着眼优化公平公正的法治化环境,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对知识产权违法行为依法从严从快处理;进一步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增强企业家信心;政府要严守承诺,不能“新官不理旧账”,不能对企业不公平对待,不能搞地方保护,要保障不同所有制企业在资质许可、政府采购、科技项目、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公平待遇,坚决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和限制竞争的行为;抓紧建立营商环境的评价机制,制定相关评价指标和办法,推动各地由过去的争资金、争项目向争创优质营商环境转变。同时加快建立以信用承诺、信用公示为特点的新型监管机制。
⑻ 法律相关口号
法治宣传标语
、维护法律秩序,争做守法公民。
2、遵纪天地宽,守法日月长。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让人民群众共享司法改革成果。
4、人生道路千万条,学法用法第一条。
5、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6、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7、合法收入心安理得,非法敛财寝食难安。
8、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
9、忽视法制吃苦头,依法经营有甜头。
10、建设法治咸阳,提高执政能力。
11、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12、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
13、讲事实,讲法律,文明接待,视民如己;拒权钱,拒**,公正立案,清明似水。
14、弘扬法治,崇尚文明,做诚信守法好市民。
15、依法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16、加强法制宣传,为建设法治咸阳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17、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要求。
18、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19、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民主法治国家。
20、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21、普及法律知识,构建和谐社会。
22、积极开展法治荆州建设,提高全市法治化水平!
23、做人诚为本,处世德当先。
24、以人为本,执法为民。
25、法律意识心中有,幸福生活保长久。
26、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7、依法行政,建设法治**。
28、书到用时方恨少,法到用时不嫌多。
29、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
30、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31、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32、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建设社会。
33、法律知识进农村,依法办事促和谐。
34、深入推进“法治咸阳”建设,全力打造“法治城市”品。
35、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36、实行依法治国坚持执政为民。
37、和谐咸阳以民为本,科学发展以法为基。
38、依法行政,建设法治**。
39、增强宪法意识,推进依法治区。
40、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
41、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42、大事小事依法办事,大节小节清廉为节。
43、金山,银山,法治是靠山。
44、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
45、青少年学生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品德!
46、遵纪守法,做对社会有益的人。
47、提高公务人员法律素养,促进法治**建设。
48、弘扬法治文化传播法治文明。
49、强化法治理念,共建和谐咸阳。
50、学法人人受益,守法处处和谐。
51、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⑼ 疫情以来党委政府在营造法制化营商环境方面出台的政策措施
摘要 疫情之下,政府如何打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疫情特殊时期,政府应当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正确处理法治政府建设、营商环境保障及涉疫案件处理的关系,以良法善治维护营商环境秩序。